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92章 事故缘由,慰问伤患【求追读】

第92章 事故缘由,慰问伤患【求追读】

书名:带着铁路到大明 作者:灵灵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8:03:54

瞧见研究院后面并没有冒残烟,刘宽略松口气——至少锅炉爆炸没有进一步酿成火灾。

再见研究院外守卫的亲军仍只有一个总旗,且还算平静的样子,刘宽心中莫名又安稳了些。

刘宽下马后照直往院里走。

他经常过来巡视,负责守卫的各班亲军都认得他。至于朱棣,那更是军中熟人,因此无人阻拦。

进去后,前院没见着人,刘宽便直奔后院。

朱棣见了,示意跟随的两个侍卫跑前面去。

貌似开路,实则却是但心里面有危险,危及刘宽。

到了后院,总算是见着了人,却是范勤带着几个吏员、一众工匠在收拾东西。

一个中等大小的钢铸锅炉歪倒在棚子地下,侧面露出一处破烂成放射状的缺口,已然连热气都不冒了。

砖石地面上则全都是积水,以及钢铁划过的痕迹。

瞧见刘宽等人进来,范勤等人忙过来匆匆行礼。

“刘副郎…”

刘宽摆手,直问:“伤亡如何?郭天问呢?”

范勤道:“一名烧火的匠徒重伤,多半残废了;当时离锅炉较近的郭主事和三名工匠也都受了伤,但都不算严重。”

得知没死人,刘宽总算放下心来。

随即皱眉问:“可知锅炉爆炸原因?”

范勤道:“郭主事被抬去救治时曾念叨了几句什么,可惜下官当时急于处理现场,没怎么听清。”

言语间范勤略有紧张,担心刘宽迁怒于他。

好在刘宽并没有,而是到锅炉前观察起来。

看了一会儿,刘宽眉头皱得更深了——他虽然看了不少蒸汽机相关资料,却没有实操经验,因此什么也没看出来。

估摸着大概率是试验时水压过大,或者锅炉过热、锅炉质量不够好等综合因素导致的。

回过头来,他又问:“郭主事他们被送往何处医治的?”

范勤道:“先是送去了南边的张氏医馆,后来听从张大夫的建议,又派人将重伤的小高送去医学院了。”

“小高那边可有派人陪同?”

“派了两人。”

刘宽点头,当即又匆匆离开动力研究所,去张氏医馆。

这家医馆刘宽知道,开在军营不远处,以治疗跌打损伤、金创为主,馆中大夫还兼职军医。

刘宽才出院门,朱棣便跟上来道:“张氏医馆俺也熟,不远但也不近,咱们还是骑马过去的好。”

知道没死人,刘宽也从容了些,拱手道:“那便有劳燕王殿下了。”

朱棣笑道:“俺是你舅哥,客气个甚。”

刘宽其实比朱棣大五岁,但朱蕙兰却比朱棣小,只能叫朱棣舅哥。

大约知道事情不急,朱棣没像之前那样纵马疾驰,半路上问起锅炉的事。

“这锅炉可是很容易爆炸?”

刘宽道:“郭天问有我给的资料,里面锅炉等蒸汽机相关技术都很成熟,只要工匠技艺能跟得上,不差丝毫地打造,按理讲爆炸的几率很小。”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大明工匠之前完全没有打造蒸汽机的经验,也没有相关工业基础,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再加上爆炸往往涉及不少综合因素,试验阶段很难杜绝爆炸事故的发生。”

“好在我开始便让研究所制定了完备的实验安全条例,否则锅炉爆炸,绝不止重伤一个、轻伤几个那么简单。”

朱棣听得直点头。

那爆炸的锅炉他也看了,似是精钢所铸,竟然炸成那样,院墙上还镶嵌有碎铁片,可见爆炸威力之大。

只伤了几个人,确实是幸事。

“俺听大哥讲,这蒸汽机除了可以用在火车上,还可用在船上,令舟船无需依靠帆桨便能航行?”

刘宽道:“这话说的不准确——蒸汽机于马车相当于替代了牛马,于舟船则相当于替代了浆手。”

“所以,舟船完全可以同时使用蒸汽机和风帆,后世称之为风力、蒸汽混合动力。”

朱棣没完全听懂,却还是眼睛一亮,道:“那舟船航行起来应该比纯粹的风帆或帆桨船快不少吧?”

“是快得多。”

朱棣笑起来,“如此,若有妹婿所说的这种舟船,俺就藩时在海上花的时间岂不是也能缩减不少?”

刘宽道:“那殿下得耐心等大明造出蒸汽轮船才行。”

“妹婿估计大明需要多久才能造出蒸汽轮船?”

“怎么也得七八年,甚至是十年以上吧。”

“这么久?”

朱棣感到失望。

他还想再问些什么,却见已经到了张氏医馆,只好放刘宽下来。

刘宽才进去,便见郭天问和一个扶着他的书吏站在堂中要出来。

只见郭天问衣冠不整、沾了不少泥水,一条胳膊系着白色棉布,一边脸颊擦伤,走路瘸着腿。

刘宽心里本是对郭天问有些生气的——毕竟他之前再三嘱咐,让郭天问注意安全,谁知仍出了爆炸事故。

可见到郭天问这幅模样,他也不好当场说什么重话,便问:“郭主事伤势如何?无大碍吧?”

郭天问见到刘宽却是面带愧色,道:“没什么大碍——幸亏当时穿着防护服,只是左臂被碎铁片割伤,跌倒时脚扭了。”

刘宽见他确实不像有大伤的样子,便又问:“几位工匠呢?还有那小高伤势你可了解?”

听刘宽提及小高,郭天问更加愧疚。

“小高左臂多半是废了,人也破了相,腿上还有烫伤,可能危及性命···岳大匠他们几个也受了些烫伤、割伤,只是不如小高严重。”

刘宽没再多问,直接找医馆大夫,看望三位受伤的工匠。

确如郭天问所言,三位工匠虽然受创之处不少,但都不算严重,只是其中一人有点毁容。

出了事故,三位工匠都很忐忑,见了刘宽纷纷从座椅上起来行礼。

刘宽连忙上前扶住看起来伤势最重的一位,道:“几位伤成这样,就莫要拘于礼节了,快些坐下。”

待几人坐下后,刘宽一一问了几人伤情,然后站在毁了容的岳大匠旁边,温声道:“三位且放宽心养伤,此间工薪照结——只要不是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养好伤后仍可留在研究所工作。”

“另外,你们的汤药费、补贴司里都会从厚发放,绝不会亏待。”

工匠们在此时不仅地位低下,且出了事故还经常被官吏推出去背锅。

动力研究所虽然规矩、风气与他处截然不同,待遇优厚,却是第一次出事故。

因此三人先前都担心会被刘宽、郭天问训斥,乃至当做事故的“祸首”交给有司处置。

只怕到时不仅会丢了这份待遇优厚的差事,还可能有牢狱之灾。

此时听了刘宽这番话,顿时都放下心来,感激不已。

“多谢刘老爷!”岳大匠甚至感动得流起眼泪,起身再拜道,“出了这等祸事,老爷不仅不责怪,反而如此照顾,我等实在惭愧···”

刘宽不得不再次将其扶起,又宽慰几句。

随后,刘宽跟医馆的张大夫交流起来。

得知张大夫已参与过一次京师医学院组织的非正式医术交流会,晓得避免伤口感染的诸多措施,对郭天问、岳大匠等人也是依照这些防感染措施诊治的,他便放下心来。

走出医馆,刘宽见王广岳、李小二等人还未跟过来,便道:“怕是还要麻烦燕王殿下再带我去一趟医学院。”

朱棣笑道,“不麻烦,反正俺在京中也无甚事。”

于是一伙人又骑马前往里仁街的京师医学院。

想起刘宽在医馆中的言行,半路上朱棣忍不住道:“没想到妹婿对工匠如此仁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