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227章 闽浙剧变下

第227章 闽浙剧变下

书名: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9 09:34:10

正当冯锡范不知道如何回答的时候,忽然,一个宫中的小太监慌里慌张前来造船厂,见人就问有没有看见国姓爷,便有看门的卫士将其引到了郑成功这里。郑成功一看,此人他见过,正是隆武帝跟前伺候的小春子,大名庞春。

郑成功立刻拱手道:“不知道庞公公前来有何贵干,有失远迎,失礼了。”

“哎哟我的国姓爷,奴婢不过是陛下的奴仆,国姓爷才是大明朝的中流砥柱,您这么说,是折煞奴婢了。”小春子倒是会说话,怪不得他能成为隆武帝跟前的红人。

郑成功道:“中流砥柱应该是我父亲,哪里轮得到我。”

郑成功说完,能很明显感觉到小春子脸色一变,但随即恢复如常,郑成功问道:“不知公公前来,有何贵干。”

小春子上前一步道:“陛下宣国姓爷觐见,请国姓爷单独进宫。”

“嗯?”郑成功一愣,这还是破天荒头一回,一直以来,但凡是商讨国事或者军事,基本上隆武帝都会召见郑芝龙,然后父子俩一起去面见圣上。但是今天怎么回事,怎么单独召见自己。

郑成功下意识问道:“这事父亲知道吗?”

小春子摇头道:“陛下嘱咐,只许国姓爷单独去,连总兵大人也不能通知。”

郑成功立刻意识到这事情有蹊跷,但他不知道其中关节是什么,也不好直接问,他知道,事关机密,要不然隆武帝也不会这么说。

郑成功抱拳道:“那好,有劳公公带路,我们现在就走,省得陛下等急了。”

郑成功交代了冯锡范几句,便跟着小春子直接进宫。说是入宫,实际上也就是去原本的福建布政司衙门,自从隆武帝登基之后,将福州改成了福京,将原来的布政使司衙门直接改扩建,成为了临时行宫。这个宫殿的规模肯定是没有紫禁城大的,所以从进门开始一直到隆武帝居住的寝宫,也就很短一段路,郑成功没花多长时间就到了。

他有些惊讶,“陛下要在寝宫召见我吗?”

小春子点了点头,因为平日里,但凡是商讨重要的事情,隆武帝肯定是在大殿召见他和郑芝龙的,但是今天竟然是在寝宫。还没等郑成功犹豫,小春子就打开了大门,对郑成功道:“国姓爷,陛下就在里面,请进吧。”

郑成功整理了一下衣服,抬头挺胸走了进去,小春子在后面默默把门关上。一进门,郑成功就看见了坐在桌案后面的隆武帝。

要说隆武帝,也算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如果他不是生在明末,而是生在中期,可能会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明末局势已经败坏如斯,隆武帝就是再能干也不能扭转局面。最重要的是,他自己不过是个傀儡皇帝,小朝廷的一切还是郑芝龙说了算,再说直白一点,谁手上有兵就是谁说了算,隆武帝手上没有军权,所以他的话郑芝龙给个面子听一听,不给面子完全可以不予理会。

隆武帝虽然登基才不到一年,但是已经能感受到崇祯的无力感。在登基之前,隆武帝是决心有一番作为的,他觉得,崇祯之所以失败,是任用小人导致,自己只要能保持朝堂政治清明,上下一心,就有跟清军决战的基础。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自己说话都不算数,又怎能整顿朝堂,所以隆武帝郁郁寡欢,虽然跟郑芝龙年纪相仿,但从面相上看,仿佛比郑芝龙老了十岁。

“陛下,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郑成功一进门,就叩拜道。

隆武帝这才回过神来,连忙站起来,绕过桌子,一把扶起了郑成功,“爱卿快快请起。”隆武帝道。

郑成功抬头,见到隆武帝鬓角斑白,不禁说道:“陛下日夜操劳,也要注意身体啊。”

隆武帝长叹一声,“满朝文武,只有你还记挂朕的身体。可惜朕没有女儿许配给你,否则,一定招你为驸马。”

郑成功道:“陛下赐给微臣国姓,已经是天恩,微臣怎敢有其他非分之想。”

隆武帝叹息道:“好孩子啊。”在隆武帝看来,郑成功就跟他儿子差不多年纪,两人差了一辈,隆武帝这么说也是显得亲近。

可随即话锋一转道:“你是忠臣,但有人不是忠臣。”

郑成功一愣,“陛下,这话从何说起?”

隆武帝盯了郑成功半晌,让郑成功浑身不自在,按理说,这种事情隆武帝不应该找郑成功,可是在他看来,郑成功跟隆武一朝所有的将领都不一样,跟他老子郑芝龙也不一样,他是真的忠君爱国,有君子之风,隆武帝今日也是冒险,但是环顾左右,能相信的人除了郑成功以外,好像真的没有其他人了。

隆武帝压了压手,示意郑成功坐下说话,两人落座,隆武帝才开口道:“如今大明局势艰难,你也知道,建虏大军已经渡过长江,目前战线维持在浙江一带,但是谁都明白,这种日子不会坚持太久,朕听闻,多尔衮调集重兵南下支援,同时派出洪承畴坐镇南京。真是可笑啊,先帝还给这样的猪狗之徒守灵,若是先帝泉下有知,该做如何感想。我们也都被洪承畴这个乱臣贼子给骗了,还以为他以身殉国,没想到却做了满清走狗。”

郑成功忿忿道:“确实,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若是有朝一日,我大明军队反攻南京,微臣一定砍下此贼项上人头,告慰先帝。”

隆武帝摇摇头道:“不过,现在还有更棘手的事情,洪承畴毕竟远在南京,眼下,朝廷内部恐怕已经被建虏渗透。”

郑成功一下弹起来:“嗯?陛下的意思是,朝廷有建虏的奸细?是谁?微臣现在就领兵捉拿。”他明白了,怪不得隆武帝今天秘密宣他,原来是朝廷有奸细,那他带兵捉拿,义不容辞。

隆武帝道:“只怕这个人,你没法捉拿。”

郑成功愣了一下,不太明白隆武帝的意思,说实在话,福州全境都是郑家军控制,就算是郑家军内部有奸细,他回去立刻和父亲商量,围了奸细的兵营就是,怎么说没法捉拿呢。

“陛下,告诉微臣他的名字,给微臣半天时间,一定办到。”郑成功抱拳道。

“你父亲。”隆武帝缓缓道。

“我父亲还在总兵衙门内。等等,谁?”郑成功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顺嘴还要答话,忽然愣在当场,如同被闪电击中,瞬间石化。

郑成功盯着隆武帝,张大了嘴巴,随即反应过来道:“陛下,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隆武帝闭上眼睛,不再说话。郑成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喊道:“陛下,这里面定然有什么误会,请允许微臣查清楚此事,再来跟陛下禀报。”

隆武帝猛然睁开眼睛,郑成功分明看见,圣上流下两行清泪。隆武帝哽咽道:“孩子,你起来吧,说起来朕比你父亲还大两岁,也是你的父辈,一直以来,朕都在观察你,你知道为何朕要赐你国姓吗?因为,你跟你的父亲不一样,朕能看得出来,你忠君爱国,是大明朝的青年才俊,假以时日,你一定能取得巨大成就,所以朕信任你,朕相信的是你这个人,不管你是谁的儿子,也不管你有什么样的身份和关系,朕不会看走眼。”

郑成功一揖到地,“陛下!”

隆武帝接着道:“这一年来,你也看见了,朕是什么样的处境,说好听的,那是大明的皇帝,说难听的,就是个傀儡。当初,朕在海面上被福建水师搭救,真的没有料想到今日的局面,朕受够了这样的日子。所以,朕不瞒你,朕在暗地里也安插了一些耳目在福建水师之中,这天下虽然多是悖逆狂徒,但也不缺乏你这样的有识之士。朕不想做个聋子、瞎子,被玩弄于股掌之间,也想听听外面的声音。”

郑成功哭道:“陛下!陛下受苦了,这是臣的错,臣有罪。”

“起来吧,你何罪之有,有罪的是这个世道,有罪的是那些想要投靠建虏的逆贼。”隆武帝扶起郑成功道。

“但是陛下,臣绝不相信父亲会做这样人神共愤的事情,敢问陛下,可有证据?”郑成功道。

隆武帝看着他道:“前几日,朕接到眼线密报,说是仙霞关守军异动,郑鸿逵和李卫秘密接触建虏使者。问题是,郑鸿逵是郑芝龙的心腹,如果没有郑芝龙的命令,他绝不敢私下这么做。”

郑鸿逵郑芝龙当然知道,那是他的四叔,从父亲当海盗以来,郑芝龙、郑芝豹、郑芝虎、郑鸿逵就是一个整体,福建水师能走到惊天这一步,全是这四个人的功劳。要说郑鸿逵私下里背叛郑芝龙,郑成功自己都不信,但隆武帝说郑鸿逵奉郑芝龙的命令接触建虏,这更离谱,郑成功只觉得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误会,或者是隆武帝情报有误。

而李卫,郑成功也非常熟悉,年少就跟着郑芝龙闯荡四海,也算是看着自己长大的大哥,自己少年时也跟着李卫在军中作战,所以尊称他一声李哥,李卫人品过硬,郑成功也不相信他会投靠建虏。

郑成功深吸一口气,抱拳道:“陛下,您说的我都听明白了,臣还是觉得父亲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请陛下给臣尚方天子剑,臣亲自去仙霞关查探,解开误会。若是有人真的投靠建虏,臣用天子剑斩了他。”

隆武帝拍了拍郑成功的肩膀,他知道,郑成功所言不假,他一定会瞒着郑芝龙亲自去仙霞关查探。隆武帝道:“好,朕就赐你尚方天子剑,另外,朕将大内卫士调给你听用。”

郑成功拒绝道:“不!陛下,大内侍卫保护的乃是皇宫重地,陛下安危必须要保证。臣只带自己的卫士前往,有冯锡范和卫士们在,臣定然安然无恙,即便有危险,臣是福建水师少帅,一定能控制住局面。”

见郑成功目光坚定,隆武帝叹息了一声,“那好吧,凡事多加小心,情况不对立刻撤退,回来再从长计议。”郑成功转身就要出门,隆武帝叫住他道:“等等。”

郑成功道:“陛下还有事?”

隆武帝在身上摸索一阵,脱下一件软甲,递给郑成功道:“这是朕贴身宝甲,乃是大内器物,今日给你,以作防身之用。”

“陛下,使不得。”郑成功连忙跪地道。

“不,你拿着,这是朕一片心意。”隆武帝道。

郑成功颤抖着接过宝甲,这代表着皇帝对他的绝对信任,他磕头道:“陛下,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翌日,从福州到仙霞关的官道上,数十匹战马奔腾而过,掀起大片烟尘。“驾!驾!再快一些,争取两日到仙霞关。”领头一人道。

这正是郑成功的人马,接到隆武帝的命令之后,郑成功一回去就让冯锡范点起所有卫士,众人快马加鞭,天刚蒙蒙亮就出了城,直奔仙霞关。守城军士见是少帅,无人阻拦,立刻开门放他们通过。

郑成功此行,将自己所有的卫士共一个总旗的人马带走,这些人都是跟着他南征北战的将士,战斗力强悍,有他们在,郑成功认为应该能控制住局面。

仙霞关守将就是李卫,官拜游击将军,而他的顶头上司,就是郑鸿逵,官拜参将。郑家一门,郑芝龙是总兵,虎豹二人是副总兵,郑鸿逵也求得了参将的官职。他驻防福建北部,负责闽浙交界的所有防线,仙霞关关城的李卫是他手下头号大将。

仙霞关地理位置险要,正好卡在闽浙交界的关键地方,也就是说,如果有敌军想从浙江进入福建,就必须经过仙霞关,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仙霞关守军投降清军,那就意味着福建的北大门为清兵敞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