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231章 降清

第231章 降清

书名: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9 09:34:10

“哎哎哎,少帅,少帅,你不能进去!没有大帅的命令,你不能,哎哟!”

福建水师衙门大门口,郑成功拎着一个包裹急匆匆走上了台阶,阻拦他的守卫被他一拳打翻在地,剩下几个守卫冲上来,郑成功铿的一下拔出腰间尚方宝剑,“尚方宝剑在此,挡我者,死!”

众人一愣,立刻呼啦跪了一地,再也没有人敢阻拦郑成功。郑成功一脚踹开了大门,直接冲了进去。与此同时,冯锡范正带着郑成功的令牌前往大海沿岸的各个军营,调集属于郑成功麾下的兵力。郑成功虽然是参将,理论上只能带领五六千人马,但他毕竟是少帅,所以实际带兵比参将应该带兵的人数要多不少,大约有一万出头的兵力。

郑成功手下五虎将,分别是刘国轩、施琅、马信、甘辉、周全斌,这五人都是游击将军,但手下兵力多少各有不同,有人带兵两三千,有人带兵一两千,算上郑成功直属部队,基本上人数在一万一二左右。冯锡范就是要把这五人的兵马召集起来,先进入福京城内。

郑成功的计划是,如果父亲能回心转意,也就算了,如果他铁了心要投降,虽然自己不能杀了他,但至少要把隆武帝给救出来,福京全都是郑芝龙的兵马,一旦郑芝龙把隆武帝绑了,献给清兵,那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郑成功要求冯锡范务必调集自己直属的兵马,进入福京勤王。同时自己来到水师衙门,找郑芝龙当面对质。

砰的一声,得知郑芝龙在书房之后,郑成功直接用力推开了房门。只见郑芝龙端坐在桌案后,好像在处理公文,面前还放着一杯热茶。见郑成功怒气冲冲进来,连头也不抬一下,对郑成功道:“哦?来了啊,先坐。”

听郑芝龙的语气,好像是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极其淡定,这让郑成功一阵恍惚,仿佛是自己搞错了一般。在某一刻,郑成功倒是真心希望自己搞错了。但是李卫临死前的话说得对,仙霞关数千人马,不可能人人都是叛徒,他们一定是奉了上面的军令才投降的,李卫没那么大本事,郑鸿逵也没有,除了父亲,谁还有资格给仙霞关下令,要求整体投降。

骨碌骨碌,一个包裹滚到了郑芝龙的脚下,郑芝龙瞥了一眼,放下了手中的笔,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见郑成功还站在客厅中间,没有落座。他笑笑道:“呵呵,几日没有看见你,为父打听了一下,得知你去了仙霞关,怎么,有收获了?”

都这个时候了,郑芝龙竟然还能装成没事人,连郑成功也开始佩服父亲的演技了,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郑成功对郑芝龙道:“父帅不妨看看包裹里是什么?”

郑芝龙又不傻,看见这包裹外面还有未干的血迹,不禁反问道:“莫不是人头吧。”

郑成功抱拳道:“正是李卫人头!”

“哦!李卫的人头,你倒是厉害,说杀就杀了,李卫可是你的好友啊。那杀就杀吧,也没什么关系。”郑芝龙淡淡道。

郑成功怒极,郑芝龙竟然还能装的下去,他直接把话挑明道:“父亲,仙霞关反了,投靠了清兵,数千兵马都剃了头,孩儿去那里,仿佛是进了多铎的大营,请问父亲,这件事你知道吗?”

“知道。”郑芝龙回答道。

“什么?”郑成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郑芝龙就这么承认了?他满心以为,至少郑芝龙应该掩饰一下,没想到他连掩饰都不掩饰,直接就承认了,这倒是把郑成功的思维给打乱了。他下意识问道:“既然父亲知道,为什么不阻止。”

“因为是本帅下的命令,为父知道,你想要的就是这个答案,现在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瞒不了你了。”郑芝龙摆摆手道。

“父亲!你疯了!竟然投降建虏!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你都忘了吗?那建虏不干人事,人神共愤,就是野蛮人,畜牲,父亲怎能跟野蛮人为伍,更何况是投降他们。”郑成功咆哮道。

大批卫士听见响动,冲进了后院,郑芝龙怒斥道:“都给老子滚下去。”卫士们见是郑成功跟郑芝龙吵架,立刻全部退了出去。郑芝龙转头对郑成功道:“坐下说吧。”

“不!我不想绕弯子,今日父亲给我个明确答复,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那天我在书房见到的中年人,就是清军特使。”郑成功道。

郑芝龙点了点头,事到如今,他全都承认了,郑成功迟早要知道,他掏出了怀中洪承畴的亲笔信,递给郑成功,“你先看看吧。本来,为父想要最后再告诉你,没想到你已经发现了,索性今天就把话说开了吧。”

郑成功一目十行看了一遍,将信件撕得粉碎,“我呸!父亲,一个汉奸走狗的信,你也相信?先帝还给他守灵,若是先帝泉下有知,洪承畴此人应该被千刀万剐!父亲老了,糊涂了,竟然相信此人花言巧语,这信中可有半点保证?都是假大空的话,就是画大饼,父亲真的以为,到了南京,你就能被善待了?”

郑成功顿了顿,劝道:“父亲想一想,我们跟其他明军不一样,我们是水师,是清军所没有的军队,得到我们的水师,清军就三军齐全了。跟陆军不一样,陆军清军能控制住,可大海之上,如果让父亲继续带领水师,谁能放心?我若是多尔衮,一定剥夺父亲所有兵权,将水师全部将领换成清军的人,父亲到了南京,立刻就会成为阶下囚,最好的结局也是软禁。如果他们心狠,直接杀了父亲也不是不可能。”

“你多虑了。这是洪承畴保证的事情,洪承畴此人虽然不一定可靠,但这些话肯定不是他的意思,而是多尔衮的意思,多尔衮是什么人,说是摄政王,其实就是满清皇帝,如果他说话不算数,别人会怎么看他,投降清军的这么多明军将领会怎么看他,岂不是人人自危,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他不会干的。”郑芝龙道。

“幻想,这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父亲怎能把十几万将士的命和你自己的命交给建虏?”郑成功道。

郑芝龙叹了一口气道:“森儿,你也是熟读历史之人,为父从小就给你遍请名师,想必你对历史很了解,诸葛武侯说过,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朝代更替乃是不可阻挡的事情,从先秦到汉,再到唐宋元明,哪个朝代挺过了三百年,气数已尽的时候,我们应该尽人事听天命,大明朝快三百年了,也差不多了。”

郑芝龙回到座位上坐下,又道:“如今,清军已经占领长江以北地区,长江以南也大部沦陷,投降的官员将领不计其数,这说明什么,人心所向,清廷取代明廷已经不可逆转,我们何必逆水行舟?你说我不考虑将士们,恰恰相反,我福建有十一万将士,可是外面的清军从满洲八旗到蒙古八旗,还有汉八旗以及高丽国仆从军,加上投降的明军,带甲之士何止百万,数十倍于我,请问,福建守得住吗?以卵击石,那是让将士们送死,所以为父选择合作。”

郑成功道:“不,你说的不对,如今这世上,还有许多仁人志士在抵抗,福建还没有沦陷,两广还没有沦陷,还有云贵川,甚至,就连在扬州城下的兴华军都抵抗清军,父亲怎么能说已经没希望了?只要大家**协力,定能驱逐满清,恢复中华。”

“你才是真糊涂!”郑芝龙拍案而起,“兴华军,一个安南域外之军,还能管到江南的事情?云贵川,乌合之众而已,能有什么气候,更别说还有张献忠这个大麻烦,至于两广,就这一亩三分地,能跟全国对抗?况且你以为,两广的卫所兵能有什么战斗力,大明三百年来拼命经营九边,精锐都在北方,现在打光了,你指望南兵救国?笑话!审时度势才是正理。”

郑成功见郑芝龙已经魔怔,知道怎么劝都没有,恐怕他是铁了心要投降了。

就在此时,一名报信兵匆匆赶来后院,这是郑芝龙的亲兵,带来了重要消息。他一进来,就看见了郑成功,张了张嘴又闭上了嘴巴。郑芝龙道:“说,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报信兵只好抱拳道:“大帅,清军浙江驻防军主帅博洛麾下大将,钮钴禄陈泰、钮钴禄陈锦已经带领三万清军越过仙霞关。四将军他,他已经并入清军大队。另有清军李成栋部两万人从温州出发越过分水关。另有江西驻防军谭泰、何洛会、耿仲明、谭布四路人马齐头并进穿过百丈岭到谷口关一线,进入福建。”

郑芝龙挥挥手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郑成功瞪大了眼睛,父亲竟然真的下令献出关隘了,数路清军,兵马最少七八万,福建军十一万分散各地,加上投降的,兵力所剩无几。郑成功立刻道:“父亲,回头是岸,我现在立刻召集福京守军,加上沿岸水师以及我本部兵力,至少还有三四万人,在福京外围布防,清军纵然两倍于我,也不一定能突破。”

郑芝龙道:“不用费心了,我心意已决,全军北上,跟博洛汇合。”

“父亲!你若是如此,我们今日恩断义绝,断绝关系!”郑成功道。

郑芝龙犹豫了一下,但很快目光又变得坚定起来,“作为我的儿子,你应该听我的,放下武器,跟我一起北上。”

“不!绝不!”郑成功道。话音刚落,就有卫士来禀报,说是郑成功麾下五虎将带兵入城,控制了福京东门和南门。

郑芝龙道:“你要起兵?”

“至少,我不能允许你把陛下带走。”郑成功冷冷道,此刻,站在他眼前的已经不是那个曾经高大伟岸有理想抱负的郑芝龙,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徒,一个投机者。他说的那些大道理,又是为了将士们着想,又是不想生灵涂炭。说白了,就是想投靠清廷,在清廷混到更高的位置上,可这一次,他恐怕错了,蛮夷怎么会有信用?

本来郑芝龙确实是想把隆武帝绑了的,但是郑成功竟然带兵入城,一万多人进城护住了皇宫。这么看来,隆武帝是带不走了。郑芝龙还有仅存的一丝人性,虎毒不食子,总不能杀了郑成功。

郑芝龙长叹一声,“唉!罢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你放心,我去南京,一定会告诉清兵,不许伤害你一根汗毛。”

郑成功却拒绝道:“错了,父亲就跟多尔衮和洪承畴说,大明参将郑成功,必将跟他们血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郑芝龙迈出了书房的大门,衙门外已经乱作一团,郑成功大军进城,效忠郑芝龙的军队跟他们紧张对峙,战争一触即发,城内百姓都吓尿了,四散奔逃。就连皇宫内的隆武帝也坐不住,跑到宫门附近眺望大街,想弄清楚怎么了。

郑芝龙站在庭院中,早有亲兵给他换上了铠甲。郑芝龙将头盔戴好,忽然背后响起一个声音,“父亲!”

郑芝龙猛然回头,只见郑成功缓缓下跪,磕了一个头道:“这是我最后一次叫你父亲,今生我们再难相见,保重!”郑成功用力抱拳道。

郑芝龙咬了咬牙,头也不回带着一队亲兵出了大门。街面上,大队人马早已准备好,从郑成功进门的那一刻起,郑芝龙就已经决定,今天要走了。只见他翻身上马,最后看了一眼水师衙门,对手下士兵道:“愿意留下的就留下,愿意跟本帅走的,现在出城!”

隆武二年四月,郑芝龙领兵出福京北上,于十几天后跟清军在蒲城汇合,福建领土大部沦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