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244章 一路见闻上

第244章 一路见闻上

书名: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9 09:34:10

“这!这竟是安南的官道?”

“呵呵,堵大人,是的,不过不太准确,应该说,这是兴华军建设的官道,而不是原本安南的官道,安南可没有水平建造质量这么好的官道。”

在渊县附近的道路上,一队人马正缓缓朝着谅山府的方向前进,正是陆涛和堵胤锡一行,自从跨过镇南关之后,陆涛便带着堵胤锡往谅山府的方向前进。如果从地图上看就会发现,谅山府距离镇南关非常近,中间就隔了一个渊县,而渊县也是高衡和兴华军发家的地方。

现在的渊县,跟原来已经大不相同,作为最靠近广西的县城,渊县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兴华军的边关,自从人口聚集到谅山府之后,按照原来的规划,渊县变成了屯粮地和驻军地,也就是军城。这里随时保持着一个营的部队,每一个月一次轮换。

当然,说是军城,可实际上,随着人口的增加,谅山府城区的负荷也比较有限,所以也不断有民众迁往渊县,加上从广西过来的难民,少不得要走渊县这条路,所以有不少人干脆就在渊县留了下来。再者,渊县在当初经过兴华军的大力建设,所以比起其他县城,设施住房反而都要完善的多。很多人一看渊县环境不错,干脆就在渊县住了下来。

很多人在渊县和谅山府城之间的官道上做生意,接待往来的难民、商队、行人,所以这一片非常繁华,渊县县城内常住居民就有五万,加上往来的人群和道路两边做生意的人,总人数怕是七八万都不止。

要知道,在大明境内,一个七八万人口的县城就算是大县了,如果翻翻明朝各地的县志,比如山西,一个五万人的县就算是规模不错了,如果在山东地区,七八万人口的县就能算得上大县了,在江西地区,比如赣县,也就是十万人口的大县。

而渊县所在的地方可是安南,在中原人的想象中那都是不毛之地、化外之地,生存条件恶劣,怎么会有七八万人口的县城,这不是开玩笑吗?

可事实就发生在堵胤锡的眼前,自从越过边境之后,陆涛就有意识放慢了前进的速度,这不是陆涛自作主张,而是高衡的意思。当陆涛将鸽信发给高衡之后,统帅部内一片欢腾,要知道堵胤锡可是湖广巡抚,如果能将此人留下协助兴华军,将会大大减轻政务方面的压力。

所以高衡发出密令,要求陆涛放慢速度,在沿途给堵胤锡多看看兴华军和民众的精神面貌,给他一点小小的兴华军震撼,如果不让他看看,他肯定会以为兴华军不过是一帮泥腿子而已,这样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要想把他留下,必须要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行。

到了官道上,堵胤锡就发出了一阵惊叹,渊县附近的官道条件也太好了,这超乎他的想象。要想富先修路,这不仅仅是后世的认知,在古代,古人也知道道路条件对一个地方的重要性,道路是连接外部的通道,道路条件好,经济就会更加发达。没有道路,你有再好的产品也卖不出去,你有再珍贵的消息也传递不出去,所以到一个地方先看路,这已经成为了大明地方官的必备选项。

堵胤锡万万没想到,在这么个鬼地方竟然有这么好的路,这里的官道竟然是四车道,也就是可以容纳四辆马车同时通过,要知道,在大明很多地方的官道只有两车道,到了大城市附近才会有四车道的官道。

不仅如此,这里的官道不仅仅是简单的土路,上面还铺了细小的石子,可以看出,道路建造者是费了很大心血的。问题是,这里是安南,这种化外之地的人怎么会有如此见识。

轰隆轰隆,一阵巨大的响动传来,堵胤锡一惊,毕竟才刚刚进入所谓兴华军的领地内,还没有看见民众的身影,虽然道路条件不错,但是堵胤锡心中带着几分警惕,忽然听见这么大的响动,不免有些紧张。

陆涛见到堵胤锡的样子,笑笑道:“堵大人不必担心,这应该是我们的巡逻队,这里乃是边界地区,有巡逻队不奇怪。”

果然,数十个黑点由远而近,堵胤锡分明看见是骑兵,渊县周围,有数队骑兵巡逻,也是轮换制度,每队骑兵大约是一个排,五十人的兵力,加起来是一个骑兵连,从阿木麾下的骑兵旅中抽调。

“是骑兵。”堵胤锡指着前方道。

“吁!”几十名骑兵疾驰而来,在陆涛面前停下,当面的排长当然认识陆涛的脸,一看竟然是陆涛本人,立刻下马抱拳道:“卑职参见陆将军。”

“你们继续巡逻,我有其他任务。”陆涛摆摆手道。

“得令!”排长翻身上马,给身后士兵一个手势,骑兵立刻掠过众人身边,向前方奔驰。

陆涛是什么人,兴华军上下谁不知道,那可是特务旅的最高长官,特务旅是干什么的,大家都明白,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那就是兴华军的锦衣卫,专门执行秘密任务的。今天竟然在官道上碰见了陆涛本人,排长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肯定非同小可,陆涛都亲自出马了,任务是什么分量就不用说了,自己作为军官,关于特务旅的事情,知道得越少越好。

只是堵胤锡不淡定了,他虽然搞不清楚兴华军内部的情况,但是对于士兵的装备还是了解一些的,只见刚刚过来的巡逻骑兵,竟然各个都是全身包裹在铁甲之内,就连胯下战马都装备了前档甲,这可有点过分了。貌似在大明,只有边军才能有如此豪华的装备,安南地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骑兵队伍?

“陆将军,方才这支骑兵的装备?”堵胤锡低声询问道。

陆涛就知道他会这么问,便淡淡回答道:“哦,这不过是我兴华军寻常的骑兵装备,我兴华军精锐异常,一支军队能被称为精锐,自然是将士用命,装备良好,这两样缺一不可。”

堵胤锡点了点头,只觉得这兴华军到处透露着古怪。又往前行进了一段距离,堵胤锡总算是看见了一个木制的营寨,或者说是一道关卡,上面隐隐还有站岗士兵的身影。

这里便是兴华军和广西边界的第一站,渊县前哨站,也是兴华军的关口,难民过来,要在这道关口进行初步检查,才能放行,进入渊县进行进一步检查。

今日可能是陆涛他们赶早的缘故,所以一路上没有碰到多少难民,直到到了关卡附近才看见了数十名背着包袱,拖家带口的难民聚集在关卡前面。

陆涛介绍道:“我们兴华军常年接收大明境内的难民,所以这里有难民聚集不奇怪,他们需要接受我们的检查。”

堵胤锡有些好奇,作为湖广的父母官,见到内地民众自然有种天然的亲切感,这年头真是稀奇,躲避战乱何必要跑到安南地界?这地方的生存条件难道不是更恶劣吗?除非是真的没办法了,否则,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背井离乡跑这么远吧。

堵胤锡策马上前,陆涛也没有阻止。

“乡亲们,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不要乱。”前哨站大门处,一名军官对几十名难民喊道。这些难民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谁都知道肯定是路上吃了不少苦。不过前哨站的将士们已经对这种场面见怪不怪,哪个难民的装扮能整整齐齐呢?

一队十人的士兵扛着火铳走出关卡,维持秩序。难民们看见这些装备精良的士兵,立刻安静了下来,这年头,难民最怕的就是官兵,虽说很多人都介绍说这里有活路,但是真看到这些官兵,人们还是本能的有些害怕。

“来,听我口令,男人站在我左手边,妇女小孩右手边。”军官看起来应该是个连长,他一声令下,人们立刻按照要求分成了两队。

军官朝身后使了个眼色,立刻有几个士兵抬着几个篮子走了上来。堵胤锡立刻闻到了一阵香味,这是,吃的?

难民们显然也闻到了,一个个瞪着眼睛,不住往篮子上瞅,显然是饿坏了。如果不是这些看起来凶神恶煞的士兵站岗,估计难民们就要上手抢了。

军官指了指篮子道:“这是肉饼,一人一块,不是不愿意多给你们,而是你们饿久了,一次性不能吃太多,否则会噎死,但是大家放心,到了渊县县城,还会有人对你们进行安置,不会让你们饿肚子的,你们先吃点,垫一垫。”

嚯!此言一出,别说是难民,就连堵胤锡也吓了一跳,什么,肉饼?用肉饼来接济难民?这就算是在湖广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能有稀饭喝喝就不错了。按照大明律,赈济灾民的稀粥要能立住筷子,否则运粮官要砍头。可实际上,他们根本不可能做到这样,很多地方赈济灾民的稀粥都能照清楚人影,一大锅水里只放一小把米,即便是这样,都有很多地方官府做不到。

士兵们开始挨个发放肉饼,拿到肉饼的人们立刻狼吞虎咽吃了起来,一个个吃得满嘴流油,很多人都伸着脖子拼命往下咽。搞得士兵们不住拿出水壶递到这些难民手中,提醒他们吃慢点,不要噎住了。

“多谢军爷。”忽然,一个颤抖的声音发出,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老泪纵横,她刚把半个肉饼塞进嘴里,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扑通一声跪地,给兴华军将士们磕头。

军官立刻上前将其搀扶起来道:“大娘,不必如此,不必如此,你们受苦了。”

“草民活了这么多年,饿了大半辈子,别说是肉,就连白面,最多也就是逢年过节吃一下,这十几年来,天灾兵灾不断,整村整村饿死人,我是没办法才出来逃难,留在村子里就是个死,我死了不要紧,可我这小孙子不能活活饿死啊。军爷,不瞒您说,这肉饼,是草民这辈子吃过最好的东西。”大娘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孙子,小孩子早就饿得头大身子小,并且没有父母在身边,军官们已经见过太多,谁都知道,他的父母十有**是死了。

扑通扑通,人群呼啦啦跪倒了一片,大家都哭着道:“多谢军爷活命之恩。”

这种场面实际上将士们已经见得多了,大家手忙脚乱,将难民们扶起来。军官大声道:“乡亲们,到了兴华军的地界,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样,只要大家能干活,肯干活,就一定能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我们兴华军分房分地,大家多劳动,别说是白面,就是肉食,也是等闲,希望就在这道门的后面,请大家吃完之后,就立刻通过前哨,前往渊县吧。”

“哎呀,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活下来了,我们活下来了。”

“多谢这些军爷啊,都是大好人啊。”人们七嘴八舌讨论着。

“这位将军,能否让我也尝一尝这肉饼。”正当军官开门放行的时候,一个声音传来。

他扭头一看,只见一个中年文士正拱手对他说话,从衣着打扮上来看,并不像是难民。这时候,军官才注意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官道上停了骑兵,为首之人,策马过来,军官看清楚了,竟然是陆涛。

“陆将军!卑职执行公务,没注意到将军前来,卑职参见。”军官有些语无伦次道。

“免礼,你继续工作,听见这位先生的话了吗?”陆涛指了指堵胤锡道。

那军官当然知道不该问的不问这个道理,便立刻拿出一个肉饼递到堵胤锡手上道:“先生请用。”

堵胤锡张嘴咬了一口,肉块和肉汁在嘴里爆开,真的是肉,而且是羊肉,带着一股特别明显的羊膻味,但是在这个时代,还管你什么羊膻味,都要饿死了,一碗羊肉可就救活很多人的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