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267章 冤家路窄下

第267章 冤家路窄下

书名: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9 09:34:10

“大人,这些汉兵死了就死了,不过是我们大清国的奴才罢了,有什么好调查的。”广州城外,阿昌阿带领的数十名銮仪卫精英已经接近了广州城门。

自从博洛下令之后,阿昌阿便带人星夜兼程来到了广州城。銮仪卫的性质跟普通的清军八旗野战部队可不一样,虽然多尔衮将他们派往前线作战部队当中,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博洛的直接下属,相反,这些人不仅仅承担调查任务,同时也是多尔衮放在军中对主要领兵将领形成的威慑。

八旗军虽然强大,但其本质上依然是一个部落联盟,既然是部落联盟,那么按照白山黑水的规矩,就是强者为尊,比如之前阿敏的叛乱就是基于这个基础。加上现在多尔衮只是监国摄政王,他这个监国摄政王还不是大清国皇帝,位置非常尴尬,立福临为皇帝,颇有些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味道。

所以若说多尔衮一点不担心下面人的想法是不可能的,銮仪卫建立之后,多尔衮便借着锻炼他们的名义将其派到了各个大将的身边。

比如阿昌阿,博洛只是名义上的上司,作战任务他可以指派,其他的,阿昌阿完全可以不理他。至于这一次阿昌阿欣然领命,那是因为通过李成栋的战报,阿昌阿有了一个猜想,现在他要印证这个猜想,所以才马不停蹄赶来。

“哎呀呀,原来是阿昌阿大人驾到,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銮仪卫行动一向是机密,当然不会提前通知李成栋这种汉军将领。所以直到阿昌阿到了城门口,才有人禀报李成栋。李成栋不敢怠慢,他在博洛军中这么久,自然知道阿昌阿是什么人,便立刻带人出来迎接。

阿昌阿看见李成栋,脸上一点表情没有,只是嗯了一声,然后用流利的汉语道:“李将军,战场在哪里,尸体收殓了吗?”

李成栋一愣,这才反应过来,阿昌阿问的应该是自己军报中提到的事情。只是这家伙实在是不通情理,果然是蛮夷,如果是在大明,将领见面肯定要寒暄一番,哪有他这么说话的。如果从级别上说,李成栋可是野战部队的指挥官,而且在大明就是总兵官,如果放在汉军八旗之中,至少也是个旗主的官职,他李成栋这么全心全意甘愿当多铎的马前卒,不就是为了未来能在汉军八旗当中当个旗主吗?

反观阿昌阿,不过是个副都统,这也是銮仪卫特有的官职,听起来很唬人,但是要知道,銮仪卫也就是仿照明军锦衣卫的建制,指挥使说白了就是个参将,他阿昌阿还是副的,连大明的参将都不如,若不是看在他是满清銮仪卫的份上,李成栋早就喷他了。

阿昌阿可是看不起李成栋的,不过是个汉军将领罢了,说白了,不管你是总兵也好,参将也罢,说来说去不过都是大清国的狗而已,狗必须听主人的话,哪里有质疑主人的资格。

李成栋连忙回答道:“哦,战场就在码头附近,还没来得及打扫,不过弟兄们的尸体,我已经派人收敛了。惨啊,敌军的火力极其凶猛,我的人死伤惨重,很多人连个全尸都没有,根本无法分辨了。”

阿昌阿一个激灵,问道:“你是说,对方使用的全都是火器?”

李成栋点点头,“不错,舰船上用火炮远距离轰打,登陆的百余人用火铳在近处射击,我们的骑兵根本就冲不破他们的阵型。”

阿昌阿低头沉思了一会,感觉自己距离真相好像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们銮仪卫身上一直担负着一个秘密任务,虽然他跟着博洛一路南下,但是一直没有头绪,可今日,他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李成栋客气道:“阿昌阿都统,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这样,进城详谈,广州已经被我们控制了,衙门也清理出来了,某略备薄酒,为都统接风可好?”

阿昌阿根本不鸟他,直接道:“走,去现场看看。”

“这。”李成栋热脸贴了冷屁股,脸上的青气一闪而过,随即道:“那好,我们先去码头。”

一行人来到码头,阿昌阿带人上前查看,李成栋望着这群人的背影,对副将道:“这群狗娘养的,鼻孔翘到天上去了,这么不给面子,要不是我们已经成了清军,老子真想一刀宰了他,就算是博洛,也要给老子几分面子,这狗日的算个屁。”

阿昌阿自然是没听见李成栋的话,带着几个人上前查看了一番,尸体已经被收走,地面上仅仅留下了炮弹坑还有大量的血迹。阿昌阿蹲在地上,用手指捏起一个物件,仔细看看,竟然是一发铳弹,他打量了一下,这铳弹表面光滑,质地均匀,并且分量不轻,一看就是精工细作,跟明军使用的铳弹有明显不同,可想而知,能发射这种铳弹的火铳应该也是高级货,阿昌阿从怀中掏出了一个东西,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竟然是一颗一模一样的铳弹。

“走,去看尸体。”他比对了一下,回头对李成栋道。

众人又赶到城外存放尸体的军营,其实原先就是广州明军的兵营,只不过被李成栋征用了。一掀开其中一个帐篷的门帘,一股扑鼻的血腥味就飘了过来,虽然现在是冬天,但广州的气温不低,尸体过了好几天,已经开始**,伴随着血腥味的是腐臭的味道。

但阿昌阿浑然不觉,立刻开始翻看,这些尸体七零八落、五花八门,跟李成栋说的一样,死状凄惨。阿昌阿的几个手下看不得这么恶心的场面,冲出帐篷疯狂呕吐起来,只有阿昌阿面无表情,摇头道:“一群废物。”

他翻看了一下尸体,检查了一下尸体上的弹孔,闭上眼睛思考了一下,睁开眼道:“是他们!我确定!”

李成栋有些不明所以,“谁?他们是谁?”

阿昌阿道:“你暂时不用知道,我现在立刻回去,面见殿下。”

李成栋一愣,没想到这事情竟然直接上报多铎,看来是天大的事情啊,虽然他不明所以,但是从阿昌阿的表情能看出,这事情小不了。

“殿下!阿昌阿将军回来了。”博洛大营,两日前,多铎终于来到了博洛这里,并且随军而来的,还有多铎麾下大将勒尔保、思格以及爱新觉罗尼堪。这三位大将可是正白旗三巨头,尤其是爱新觉罗尼堪,那可是第一代正白旗旗主褚英的儿子,骁勇善战,在一片石率先杀进农民军的就是他。所以此次多铎前来,不仅仅是视察前线,也是暗中给博洛增兵,他带来了上万南直隶新征召的汉军,以及一个甲喇的正白旗精锐。

清军入关之后,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华夏的庞大,以他们现有的兵力,即便是满蒙汉三个八旗加起来,也很难控制,所以增兵就成了必然,至于兵力来源,一方面是明朝降兵,但多尔衮觉得这些人反复无常,不能完全信任。所以另辟蹊径,开始征募新的汉军,反正给待遇就是,很多乱世活不下去的人,见清军给钱给粮,便去当兵,反正饿不死就行。

这也是洪承畴的主意,既解决了清军兵力不足的问题,又可以作为剃发令的一个缓冲,毕竟吸收一部分人到自己的队伍里来,就能有效分化汉人。多尔衮甚为赞赏,拨付了不少缴获的银两给洪承畴运作,所以多尔衮才能带来这一万兵马。

有了增援,博洛的底气更足了,多铎自然也不爽鳌拜的做法,所以带点援军给博洛打打气。没想到一过来,博洛就报告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广州拿下了,绍武帝抓住了。多尔衮简直喜出望外,听闻是李成栋独立完成的,当即表示要给他请功,让他担任未来大清国的两广总督。

正当多铎眉飞色舞跟博洛说着未来的规划的时候,忽然被阿昌阿的求见打断。阿昌阿可是多铎的心腹,他立刻招手道:“让他进来。”

卫士拉开门帘,阿昌阿快步走进来,跪下磕头道:“奴才参见豫亲王殿下。”

“阿昌阿,起来吧,有什么消息吗?”多铎漫不经心问道。

“殿下,我发现了兴华军的踪迹,就在广州。”阿昌阿道。

“你说什么!”多铎噌的一下从位子上起身,博洛也紧跟着站起来了。

原来,这兴华军一直是多铎心中过不去的一道坎,当日和高衡在扬州城下的对话多铎一直记在心中。他们在扬州吃了大亏,这个场子多铎一定要找回来,从那一天开始,他就在调查这支军队的老底,只是一直没有眉目,正好多尔衮把銮仪卫调来,多铎便给他们指派了这个任务,没想到还真给他们查到了。

阿昌阿当即将情况汇报了一番,多铎兴奋地搓了搓手,“冤家路窄,冤家路窄!该死的尼堪,让本王在这里碰上了,看来他们就在附近,两广两广,难道说,他们的基地就在大明西南,广西或者云南什么地方?”

阿昌阿道:“这个,奴才会继续调查,我想广西境内应该会有相关消息。”

有了明确的调查方向,多铎很是高兴,他的判断不会有问题,大明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占领了,也就剩下西南了,他就不信,难道这群兴华军不在大明境内活动?从别的什么地方远涉重洋而来?这不可能,他们没有理由这么干,而且在多铎的认知中,那些地方都是西洋人,哪里会有华夏人。

多铎这么说,博洛也明白过来了,原来是为了兴华军的事情,博洛作为多铎手下大将,当然也知道这回事,而且满洲八旗在扬州码头被痛击,很多将领都急着报仇,要是被他们知道了,肯定要嚷嚷着杀过去。

多铎道:“这样,博洛,本王带来的汉军和正白旗精锐全部留下,你再留下一支精锐,一起封锁厦门,守住福州等大城市即可,其他的地方,该舍弃就舍弃,剩下所有兵马,挺进广东,本王要亲自带兵会一会兴华军。”

有了多铎的增援,博洛压力骤减,更多的兵力部署在沿岸地区,防备郑成功,让郑成功也很头疼。更让郑成功郁闷的是,随着多铎亲临福建,本来在沿海磨蹭的达素也带兵赶到了,这下清军水陆云集,大军在福建虎视眈眈,郑成功虽然不怵清军水师,但是毕竟人家有人数优势,他现在兵少,吃亏的事不干。

多铎和博洛腾出兵力便直接南下广东。永历元年初,绍武帝和苏观生等一干人在广州被多铎下令斩杀,陈际泰等人带领的绍武军群龙无首,只能向永历投降,绍武政权覆灭。随即清军扫荡广东,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广东全境。按照多铎的承诺,多尔衮封李成栋为两广总督,当然,他这个两广总督目前只能统领一个省。

多铎调兵遣将,大军云集两广边境,在桂林的永历帝马不停蹄撤到了南宁,同时永历朝廷也是调兵遣将,防御广西边境。而銮仪卫的阿昌阿等人乔装打扮秘密潜入广西境内,总算是打探到了关于兴华军的情报。

在广西,兴华军的事情根本瞒不住,莫说是各地官府因为转运流民的事情多多少少都知道谅山府的存在,就算是很多民众之间也是口耳相传,说是镇南关外面有个好地方,很多人过去都过上好日子了。

瞿式耜接任广西巡抚之后,一开始没在意,后来便对兴华军重视起来,虽然他没有亲自跟兴华军接触过,但也将消息上报了朝廷,现在,广西的很多官员,都知道了兴华军和高衡的名字,只是永历朝廷和兴华军没有接触,缺乏对兴华军的了解,本来瞿式耜准备派人交流的,因为绍武政权的攻击而作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