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269章 内部渗透上

第269章 内部渗透上

书名: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9 09:34:10

多铎看了耿仲明一眼,开口问道:“那么本王想知道,你如何利用明军引诱兴华军出来?明军就这么容易听你指挥?”

“殿下,奴才以为,耿将军此计可行。”多铎话音刚落,又一人的声音传来。众人一看,赫然是刚刚取得广州大捷的李成栋。要说李成栋,他现在是多铎面前的第一红人,也是博洛现在最看重的将领,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仅用八百骑兵就拿下了广州城,一下将整个战局给扭转过来,彻底翻转了东路军的不利局面。

如果不是满汉有别,多铎和博洛现在恨不得联名上书给李成栋封个超大的官。汉奸能当到李成栋这个份上,应该算是非常了不起了。可李成栋毕竟在三个政权里都干过,自己也非常聪明。他知道,以自己明军降将的身份,在清军阵营里要想站稳脚跟,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

正如女真人内心想的那样,满汉有别,他投靠某个满人,以他作为后盾也行不通,人家只把自己当狗而已,用的时候给个骨头,不用的时候一脚踢飞。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跟清军阵营中的汉军高级人物取得联系,他是看出来了,耿仲明目前就是东路军当中汉军的顶流。

李成栋出言支持,让耿仲明不禁斜睨了他一眼,暗暗点了点头,心道:“这家伙会来事,他抢先攻入广东,想必应该掌握了一些明廷的情况。”

多铎说道:“哦?李总兵有何见教?”

李成栋道:“不敢,奴才不敢在殿下面前妄言,只是谈谈个人看法,是这样,明廷内部一直纷争不断,不管是崇祯朝廷还是弘光朝廷或者是现在的绍武永历,从来都没有形成过合力。奴才打下广州之后,也审问了不少人,得到了不少永历朝廷的情况。奴才以为,我们有两个人可以利用起来。”

多铎追问道:“哪两个人?”

“一个是司礼监秉笔王坤,一个是首辅丁魁楚。”李成栋道。

“说说看。”多铎指了指李成栋道。

“是,奴才的意思是,王坤此人乃是宦官,宦官贪财,并且此人在崇祯一朝便是声名狼藉。这一次永历登基,以王坤为宦官之首,丁魁楚为文臣之首,没想到这二人名声太差,结果导致巡按御史顾之俊、兵部尚书李永茂、大学士吕大器等一干文臣武将辞官不做,脱离了永历朝廷,可见二人破坏力之大。说白了,永历不过也是个草台班子,在消灭他们之前,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先围歼兴华军,消除我们的后顾之忧。”李成栋解释道。

随即,他走到一幅地图前,这是他在广州行宫内缴获的大明西南地图,虽然不是特别准确,但是在此刻,已经是多铎手中能拿得出来的最详细的地图了。

李成栋指着一块区域道:“殿下,这里就是谅山府,刚才阿昌阿将军说了,兴华军就盘踞在这里,试想,如果我们先打广西,兴华军在后面使坏,势必会给我们造成大麻烦。假道伐虢之策行不通,可借刀杀人的策略能试试。我们先派人跟王坤取得联系,就说殿下此次震怒,是为了报扬州城下一箭之仇,本身我们跟永历没有什么矛盾,但是兴华军必须消灭。同时用大笔金银贿赂王坤,让他在永历面前进言,让永历亲自出面找兴华军求援,协防广西。”

他顿了顿又道:“再看丁魁楚那边,金银财宝也许对他没有太大诱惑,这家伙想要的,无非就是功名。这样才能洗刷他在崇祯一朝的污名,既然他作为首辅,当然要取得成绩,眼下,最好的成绩是什么?”

耿仲明在一旁接话道:“最好的成绩就是击败我们,提高他的威望。那我们完全可以满足他,派人找他谈条件,就说只要他配合我们灭了兴华军,解了殿下的心头之恨,事后,我们可以让利给明军,假装被明军击退,这样他要的功劳有了,我们的目的也达成了,大家皆大欢喜。”

李成栋和耿仲明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肯定的神色,看来两人不谋而合,想到一起去了。博洛等人面面相觑,多铎更是呼出了一口气,作为豫亲王,清军的顶层,竟然还没有下属的汉将有主意,只能说,这汉人天生就是玩心术的,他们女真人在汉人面前还是太直肠子了,要不是自己武力强大,汉人内部分裂,他们哪里能入关。

怪不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这两块最好的土地数千年来都是汉人的地盘,确实,他们这些外族玩脑子哪里是汉人的对手。

有了两人的主意,多铎的思路一下打开了,但他还是有些担心,“那么以上说的二人真的会跟我们合作吗?你们怎么那么肯定,万一他们就是不愿意跟我们合作呢?”

耿仲明笑道:“殿下,方才说了,永历朝廷就是个草台班子,崇祯覆灭后,后面成立的哪个朝廷不是草台班子,他们若真的忠君爱国,一致对外,我们还能入关吗?我们还能打过长江吗?这些人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汉人有句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些人都有所求,我们只要能满足他的要求,也许将他们争取过来也不是难事,您看,您麾下这么多汉人将领,不都是为大清国效忠吗?”

多铎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耿仲明他们当狗还当出自豪感来了,好啊,好啊,如果汉将都是这个觉悟,大清国何愁不胜,多铎大笑着走上前去,拍了拍耿仲明和李成栋的肩膀,“哈哈哈,二位都是大清国的栋梁,肱股之臣啊,那好,就按你们说的办,本王将这件事情全权交给你们去办。”

“奴才遵命!”两人一掸衣袖,单膝下跪道。

要说清军简直是如有神助,或者按照玄幻一点的说法是大明朝真的气数已尽,这王坤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如果按照崇祯时期的礼制,司礼监是内廷,在紫禁城内部办公,一般人如果想进入司礼监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的办公地点在皇城之内。

但现在,自从多铎带领大军来到广东,永历帝为了安全起见把朝廷临时搬去了南宁之后,这南宁城内可没有紫禁城,永历帝的临时行宫就是原来的南宁府衙,本应该在宫内办公的司礼监也只能在行宫外面的一个民宅大院中办公,这无疑给清军提供了机会。

入夜,南宁城中一片寂静,因为清军大兵压境的缘故,整个广西在瞿式耜的命令下,全部实施宵禁,天色暗下来之后,所有的平民一律不准上街,能在街面上活动的基本上都是官府的人。要不然是士兵,要不然就是官吏。

咚咚咚,司礼监大院房门被敲响,一个小黄门打着哈欠打开了大门上的小窗口,对着外面没好气道:“他奶奶的,谁啊,这都什么时辰了。”小黄门倒是有傲气的资本,在如今的永历政权当中,除了瞿式耜等一众实权派之外,就算是王坤的司礼监权力最大了。毕竟是伺候皇帝的部门,有皇帝撑腰,王坤在内廷那是说一不二。

要说永历皇帝,其实跟其他几个皇帝一样,也是傀儡皇帝,只不过他这个傀儡皇帝比隆武、弘光等人好一点的是,他下面有几股势力互相掣肘,没有像郑芝龙那样一家独大。所以他还有一点点话语权,王坤的司礼监就是在夹缝中生存,虽然在瞿式耜等实权派面前不算啥,但是在其他官员面前,王坤可就是狐假虎威了。

因为他具备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他是宦官,是皇帝的家奴。永历皇帝在广西登基,虽然瞿式耜、何腾蛟为首的一干大臣支持他,但是文臣毕竟是文臣,有明一代,文臣和皇帝一直处于争斗之中,所以事实上如果说信任,恐怕永历皇帝还是更加信任王坤一些,这也就是宦官权力的来源,只要皇帝点头,宦官就拥有无上的权力。

小黄门说话一点不客气,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小黄门是司礼监的看门人,当然知道这个点来敲门的,肯定是官府的人,他当然谁的面子都不给。

门外的人没有任何生气的意思,也许是习惯了这种场面,他很自然地从小窗口递了一个小包裹进去。小黄门放在手上掂了掂,发现有些不对劲,打开一看,差点晃瞎了眼睛,竟然是一锭金子,少说五两。

“这!”小黄门脱口而出,随即又捂上了嘴巴,这给看门人好处费虽然是惯例,但一般也就是二两银子就打发了,最多也就五两,可这是五两金子,正常价格是五十两白银,放在黑市更是不止,这什么人,为什么出手这么阔绰。

小黄门顾不上思考,有钱能使鬼推磨,他立刻拉开了大门,就像是见到财神爷一般,方才神气活现的脸色立马消失,取而代之是谄媚的笑容,“大人,大人,小的能为您做点什么?”

来人点点头,小黄门这才看清,此人是南宁守备游击杜毅。这是武将,有事情不去找兵部,怎么跑到司礼监来了,而他后面跟着一人,带着斗笠看不清楚脸庞。杜毅对小黄门道:“这位公公,我身后这位大人求见王公公,还请通禀一声。”

小黄门道:“这位大人是?”

“公公,尽管通禀就是,就说杜毅求见。”

小黄门会意,有些人是不愿意别人知道他的身份的,他不过是一个小黄门,哪里能干涉大佬们的行动。他立刻屁颠屁颠去通禀,即便知道王坤这时候可能睡下了,但哪怕是挨一顿骂他也要去办,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嘛。

不一会,小黄门就回来了,说是王坤还没睡,让他们进去。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后院,径直来到了王坤的书房。“进来吧。”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赫然是王坤,杜毅伸手推开了书房的房门,却往后退了一步,让后面的人进去,随即关上了房门。

“你是谁?”正在翻阅奏章的王坤本来准备跟杜毅打个招呼,这个杜毅,他早就想拉拢,不为别的,因为杜毅是南宁本地守将。说白了若是在京师,那就是九门提督,跟他处好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且他是内廷首领,在皇帝面前给杜毅美言几句可是小意思,到时候杜毅还能不感他的恩?

没想到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这杜毅竟然主动来拜访,他没多想,就让小黄门领人进来。可是没想到进来的竟然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他立刻警觉起来。“来人!”王坤噌得起身,正要叫人,只见面前人的动作更快,从怀中掏出一个东西,啪的一下拍在了桌子上。

王坤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定睛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两个汉字,多铎。

“这。”王坤愣住了。杜毅在门口,听到里面王坤叫了一声,随即便闭上了嘴,然后又听到了凳子挪动的声音,他长舒了一口气,随即往后退了一步,他可不想听里面在谈论什么。这个念头,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要好。

王坤这边谈完了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赶去城东,也就是首辅大人丁魁楚的府邸,特意选择这个点去,是因为内阁办公通常很晚,他们没有单独拜访丁魁楚的机会,现在应该办公结束了,大臣们都已经回去了,他们这才来到丁府,面见丁魁楚。

跟王坤那边一样,又是一番彻夜长谈,直到天微微亮的时候,他们这才离开了府邸。带着斗笠的人在杜毅的掩护下,秘密出城,消失在官道的尽头。

数日后,北面传来消息,济尔哈朗带领的中路军展开了疯狂的进攻,湖广全线失守,被堵胤锡寄予厚望的农民军也龟缩到了夔东一带,他们一共十三路人马,自称夔东十三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