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471章 敕勒歌上

第471章 敕勒歌上

书名: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9 09:38:35

多尔衮发出一阵惊呼,显然身边的洪承畴等人也看到了鲍承先的旗帜。遏必隆出声道:“鲍承先不是去丁岭了吗?还有岳乐他们呢?”

多尔衮的脸色异常难看,这遏必隆是傻子吗,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看不出来吗?鲍承先带回来的人如此散乱,一看就是吃了败仗,难道说他分兵出去的数万骑兵被击败了?多尔衮的喉头蠕动了几下,他不敢相信这样的结果,那可是数万骑兵啊,怎么会这样,兴华军有什么力量能击败他们?

“难道说,消失的兴华军骑兵?”洪承畴冷不丁道。

“这。”众人一时间愣住,不会吧,难道说兴华军骑兵从战场上消失的原因是去拦截岳乐了?他们怎么知道清军分兵的事情,又是怎么知道岳乐进兵的路线,又是如何能算准时间在半路上拦截他们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多尔衮也不用找了,因为下一刻,鲍承先的败兵身后,出现了更多的骑兵,兴华军的战旗迎风飘扬,一万多骑兵衔尾追击,撵着鲍承先的败兵往多尔衮本阵的方向袭来。

多尔衮惊得瞪大了眼睛,“这,鲍承先他。”

“皇上,快避一避,他们冲着我们过来了。”宁完我出言提醒道。此刻多尔衮身边的作战力量几乎已经全部派了出去,对方上万骑兵如果这时候冲阵,多尔衮的本阵都要被端掉了。

多尔衮这才回过神来,可是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本阵一动,那可不是动摇军心这么简单的事情了,搞不好整个战场都要崩盘,高衡是个特别善于发现机会的家伙,如果清军有崩溃迹象出现,他再大举压上,岂不是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多尔衮咬了咬牙,洪承畴知道他的内心正在挣扎,便小声道:“皇上,把北洋新军撤回来吧,撤回来挡住敌军骑兵,这波骑兵没有火炮支援,如果敢冲阵,就让他们领教一下北洋新军的威力。若是能歼灭兴华军的骑兵,也未尝不是大功一件。”

多尔衮看了看洪承畴,内心平静了许多,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这洪承畴一说话,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毕竟经历的事情太多,洪承畴看问题的角度跟一般大臣不一样。实际上,战场的本质就是交换,如何用最小代价交换别人的伤亡就是主将要考虑的事情。反过来说,哪怕前线不能取得战果,但是灭了后方的骑兵也是一场大胜,最起码,打掉了高衡的机动兵力。

但是撤回北洋新军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观音峰一战,恐怕就要前功尽弃了。这种先给希望再撤回希望,对于前线士兵的士气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如果本阵被端掉,哪怕多尔衮顺利逃走,对军心士气的打击也是一样,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怎么选,都很被动。

“撤吧。”犹豫了片刻,多尔衮无奈下令道。

当当当,刺耳的鸣金声响起,曹振彦、吴拜等人正意气风发准备架设神武大炮支援观音峰,曹振彦相信,只要北洋新军一到,观音峰手到擒来,可是谁能想到这时候多尔衮鸣金收兵。郎坦正要开骂,一匹快马奔驰到北洋新军阵中传令道:“皇上下令,全军回防,阵后出现兴华军骑兵。”

曹振彦一愣,兴华军骑兵?他们不是从主阵地分出去了吗?这么快就出现了?那为什么清军在外围的哨探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曹振彦来不及思考这些问题,多尔衮的命令已经下达,他必须执行。

“回防!快!”三万北洋新军果然是训练有素的精锐,战场调动能力跟兴华军相比也不遑多让,曹振彦的命令一到,所有人立刻转向,往多尔衮的方向靠拢。

这一幕当然也被象山阵地上的宋志看到了,高衡虽然在指挥中军作战,但是对于战场的整体把握能力还是有的,他显然也注意到了清军后阵的变化。只见一支军队刚刚前出不久,又集体转向回防,而且行动异常迅速,就这种令行禁止的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宋志大吃一惊,“他娘的,这是什么队伍,怎么看起来跟我们有些相似。”旁边几个旅长也是面面相觑,显然北洋新军的作风让众人震惊了,一支部队其实都不用拉上战场看战斗力,但凡是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行动迅速的军队,就已经赢了一半,到了战场上战斗力也不会太差。这还是后世的标准,放在古代,能令行禁止就是精兵了。

“军座,清军大队开始回防了,咱们还追吗?”鲍承先的败兵后面,正是阿木带领的兴华军骑兵,丁岭之战结束后,叶克舒被杀,岳乐被俘,鲍承先兵败,阿木可不打算放过他们,理论上是穷寇莫追,但兴华军是什么队伍,就算是穷寇,阿木也要追,最好能把剩下的清军骑兵全部吃掉,彻底扫清隐患。

所以兴华军骑兵在阿木的指挥下对鲍承先残部穷追猛打,五万多清军骑兵,随鲍承先逃回来的不过万余人,阿木正准备一鼓作气灭了他们,可眼见已经到了多尔衮的本阵,而且清军大队人马正在回防,兴华军骑兵的马力也已经到了极限,再打下去就要吃亏了,只能叫停队伍。

骑兵军开始收拢阵型,前面猪突狼奔的鲍承先等人长吁了一口气,总算是逃出生天了,幸亏自己跑得快,否则早就人头落地了。就算是被俘,估计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观音峰战场上,北洋新军竟然回转,这让正在攻山的士兵士气大减,双方血拼,拼的就是一口气,谁先撑不住泄了气,谁就败了。吴荣的炮火收割了太多人命,本就硬着头皮死撑的清军见援兵撤走,再也无心作战,前方汉军不知道谁发了一声喊,“顶不住了兄弟们!”整个汉军大阵开始松动,士兵们开始往后退却,兴华军却趁机拉开了距离,装填弹药再次开火。

主战场上,巴林甘都麾下的饥兵几乎损失殆尽,他们被炮火反复猛轰,那些饥兵根本就不懂什么躲避炮弹的战场技巧。很多人第一次见识到大规模的炮击还就是在跟兴华军对决的战场上,有限的几次作战让他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当兴华军的炮火袭来的时候,你不用躲避,也躲不了,基本上就是听天由命,因为他们的炮弹就算是不直接命中你,光是靠震也能把你震死,所以就看谁的命硬,赌一赌自己的运气了。

不过这话说起来简单,真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还有谁能挺直了腰杆,跟别人说自己要赌命的,还不都是一个个抱头鼠窜,想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吗?但是没办法,平原战场上,没有一处是安全的,所有的地方都暴露在兴华军的炮击范围之内。这些饥兵只有伸长了脖子挨宰的份,理论上说,这些人也是苦命人,本质上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

可是没办法,既然你投降了清兵,那就要承受应该承受的代价,毕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助纣为虐那就是兴华军的打击对象。

“大人,大人快走!”巴林甘都的战马肯定是站不起来了,炮弹的气浪不仅仅是将他连人带马掀翻,关键是破片还把巴林甘都的战马打得跟筛子一般。今日巴林甘都算是长生天显灵,保佑了他一回,虽然落马,竟然毫发未伤,可下一回也许就不会那么幸运了,所以他的卫士拖着巴林甘都往后退。

巴林甘都被震得七荤八素,虽然内心里有些抗拒,他一旦退后,饥兵的攻势将被彻底瓦解,就算是冲阵失败了。但是他的身体不听使唤,只能任由卫士们拉着他,将他拖入了人群之中。

萨尔图那边也没好到哪里去,毕竟绿营兵实际上已经跟饥兵搅在一起了,四面八方砸过来的炮弹也不长眼睛,不会区分你是谁,在炮弹的视角下,不论是饥兵还是绿营兵都是一视同仁,但凡是命中人群,无一不是人体零件四处乱飞的结局。

前面的惨状严重影响了后续跟进的满蒙军队的士气,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就算他们身上有棉甲有锁子甲,可是在火铳和火炮前面,这些铠甲穿了跟没穿区别不大,唯一的好处就是,穿了铠甲的人可能会留下相对完整的尸体,没穿铠甲的也许直接就四分五裂了。

观音峰战场,形势无比混乱,上面的汉兵往后退,多铎、阿克善等人不甘心,带着满蒙军队顶着伤亡往上冲,一时间前进后退的人群僵持不下,山坡上死尸枕藉,也不知道多少伤兵在地上苦苦挣扎哀嚎。

但是,事情的变化往往是在一瞬间,清军自多尔衮往下,谁都没想到,清军的大溃退竟然既不是从中线战场开始的,也不是从西山战场开始的。而是从吴应熊的部队的开始崩溃的。

时间倒回一刻钟之前,正当北洋新军开始掉头回转的时候,高衡对身边的掌旗兵下达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指令。作为穿越众,高衡对于战争的认知非常清晰,从整个桂林战场的局势来看,双方的军队都已经被完全锁死,两军血拼不假,但是说句实在话,双方都没有一口气吃掉对方的能力,各个战场都打成了僵持状态,这时候必须要有新鲜血液注入,才能激发活力。

本来,多尔衮手上还握着最后一支生力军,这支生力军一旦投入西山战场,将会立刻打破战场平衡,但因为阿木的骑兵军及时赶到,多尔衮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叫停了预备队的增援行动,如此一来,战场再次回到平衡状态。

可高衡心念电转,兴华军手中可还是有一支生力军的,这支军队平日里大家可能想不到,但是这么关键的时候,可以调出来使用。这就是水师的水兵,虽然说水师的主要任务是在水面上作战,但并不意味着水兵就不具备陆战能力,毕竟甲板水兵的主要作战武器也是火铳。

这个时代,军舰的主要作战方式除了炮战之外,实际上还是跳帮战,所谓炮战,也是因为西洋舰船的介入,东亚这边的跳帮战才逐渐淘汰,慢慢跟上了巨炮对射的套路。但不管怎么样,现在还没有到完全淘汰跳帮战的时候,所以此刻各国水兵还要保持基本的甲板作战技能,兴华军自然也不例外。

高衡毕竟来自后世,实际上他一直有打算,从水师中分出一部分兵力,专门打造一支可以陆战的队伍,也就是仿照后世建立这个时代的水师陆战队,一旦有了水师陆战队,执行登陆作战将会更加得心应手,所谓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比水师直接搭载陆军作战效率可要高得多。

不过现在,统帅部还没有忙到这件事情上面来,所以计划暂时没有启动,但为了给后续的水师陆战队保留火种,水师的士兵都要上岸集中轮训,学习陆军战法。比如此刻,陈永素麾下的水师,除去疍民,除去控制船只运动的水手,剩下的甲板上的兵力都可以集中起来上岸作战。别小看这一波人,这至少有一到两个旅的兵力。

高衡一发令,陈永素就意识到了此次作战的重要性,他立刻集结了三千精锐水手,这些水手也都统一装备四四式,陈永素放下小船,让他们登陆作战,这恐怕是一支奇兵,也是一锤定音的作战力量。

当漓江江面上出现上百艘小船的时候,离江面最近的吴应熊部都愣住了,包括吴应熊本人在内,所有将领都打起手帘往江面上看去。吴应熊更是大惑不解,问左右道:“该死,兴华军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众人都摇摇头,一脸茫然的表情,表示弄不清楚兴华军的套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