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124章 得狠狠地调教

第124章 得狠狠地调教

书名: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9 09:53:22

爸爸爸爸,爸爸爸爸。”

“亲爱的爸爸。”

“我爸爸爸爸,爸爸爸爸。”

“慈祥的爸爸。”

“他满口没有一颗牙,满头是白头发,他整天嘻嘻又哈哈,活像洋娃娃……”

一大清早,院子里响起了被邓丽筠唱红的《不老的爸爸》。

方燕正在跟院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做着广播体操,暑假期间,每天如此。

方言透过窗户,看着小妹领操做着第五套广播体操,情不自禁地做了几个扩胸运动。

然后转过头,视线落在桌上的稿纸。

密密麻麻的全是字,油墨未干。

格子纸的第一行,清晰地写着题目:

《那山那人那狗》。

想到了邮递员,想到了胡师傅父子,想到了胡师傅讲的战友故事,文思立刻如尿崩。

憋了这么久,终于是一泻千里,酣畅淋漓,想到了这部合适到不能再合适,但也是平淡到不能再平淡的。

故事并不复杂,老邮递员在山间送了一辈子的信,腿脚在经年累月的劳累中落下了病,不得不提前退休,恰恰儿子高考落榜,回到家中,接任了自己的工作。

儿子上班第一天,老邮递员整理好邮包,派在山路上有经验的大黄狗“老二”陪着。

千叮咛万嘱咐,但仍然不放心,最后还是决定跟儿子一起,再走最后一趟邮路。

有,也有电影。

方言只看过电影,刘晔、程好主演,也是他们演技最好、最有灵性的时候。

看上去,很像一部公路电影。

一条路线不变的山路,两代不相似的人,三天的漫长行程,以及一只忠诚的大黄狗。

即将退休的父亲带着第一天接班当乡邮员的儿子,走那条已经走了二十多年的邮路。

儿子对父亲的误解、叛逆、抱怨,以及冰冷的感情,在一路上的跋山涉水、短暂独处之后,渐渐地消除了。

以前是子不知父,但当真正地体验了一回邮路,儿子开始理解父亲。

在结尾处,儿子背着老父亲淌过河流,父子之间的所有隔阂,都随着流水而消逝不见。

整个故事发生在湘南省,准确说在湘西。

方言摸了摸下巴,正考虑着给古桦去一封信,帮忙安排他到湘西采风调研。

“哥!哥!”

屋外的音乐戛然而止,方燕踩着小碎步,飞奔到他的房间,“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啊?”

“你啊你,着什么急。”

方言白了眼,余光瞥向昨天收到的信,里面是一封燕京大学话剧文艺汇演的邀请函。

举办时间,就在开学后的第二周周日。

也就是说,留给英答、白若雪、唐胜男等人排练《山楂树之恋》话剧的时间不多了。

方言觉得有必要见识见识她们的成果,毕竟自己只收了一分钱的改编费。

四舍五入,就是一个亿啊!

都是我的钱!得看看这钱花得值不值!

…………

燕京大学,未名湖畔。

“我妈不允许我25岁以前谈恋爱。”

“那我就等你到25岁。”

“那要是25岁还不行呢?”

“那我就等你一辈子。”

白若雪扮演的“静秋”,和扮演“老三”的萧峰念着台词,四目对视。

英答、唐胜男等话剧队的成员,或坐着,或站着,一双双眼睛盯着他们。

忽然间,白若雪注意到方言从不远处向他们走来,不免意外道:“方老师!”

英答、唐胜男等人闻声望去,就见方言牵着方燕,大手牵小手,来到面前。

方言笑吟吟道:“我们来随便看看,你们继续,继续。”

“要不从头来一遍?”

英答又紧张又兴奋,“给您看看我们的演出,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您多多指点。”

方言点了下头,眼瞅着众人平复心情,开始投入到表演中。

因为受制于经费有限,道具约等于没有,所有人几乎相当于无实物表演,越是如此,就越考验演技。

没有演技,就是一出闹剧,非但没有代入感,反而让人尴尬得能抠出三室一厅。

唐胜男、英答等配角倒还好,戏份不多,没有那么明显的表演痕迹。

但白若雪和萧峰的戏份重,越演,表演的痕迹越重,就越能看出在硬演“静秋”和“老三”。

话剧从头到尾,演了大概一个半小时。

英答转过头,“方老师,您觉得怎么样?”

“剧本没什么问题,你们的形象也挺合适,就是表演上有点瑕疵。”

方言把萧峰和白若雪喊来,先是让萧峰来演一個老三对静秋温柔而阳光的笑容。

只见他面部肌肉颤动,似硬挤出来的一丝笑容,犹如黄小明演霸道总裁时那般的油腻。

白若雪意识到问题所在,没等自己反应过来,就被要求演一个静秋纠结矛盾的样子。

方言看着她一脸为难,喊停说:“你们自己觉着是什么问题?”

萧峰和白若雪互看一眼,白若雪直接道:“找不到感觉,演的像一个躯壳,没有灵魂。”

“那为什么会这么样呢?”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

“方老师,您讲的体验派、方法派、表现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我们认识不到位,学习不深入,没有掌握对方法……”

白若雪难为情地抿嘴,“缺少灵魂。”

“跟这些确实有关系,但关系并不大,你们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失去了‘本色’。”

方言道:“伱现在这副样子,就比你刚刚演出来的‘为难’要好,为什么不用到戏里?”

白若雪诧异不已,“这是我生活中的状态,放在戏里不合适吧?”

“怎么就不合适?”方言问道,“你们觉得表演是什么?就用一句话概括。”

“当然是塑造人物啊。”

“没错,演得跟剧本里描述的越像越好。”

“我觉得若雪和萧峰已经很努力地在向静秋和老三的形象靠拢了。”

“………”

话剧队的成员们每人都发言,一人一句。

“那么,怎么塑造呢?”

“怎么向人物靠拢呢?”

迎着众人求解的目光,方言咳嗽几声,看来必须重拳出击,不出手调教一番是不行了。

“表演虽然是主观的,观众看表演也是主观的,但表演至少有一条客观的基准线。”

“比如台词要吐字清楚,有情绪起伏波动,说话语气、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的运用和转换要贴合剧情需要,不能生硬突兀……”

“在这个基准线之上,才是一名合格的演员,这一条不管是在戏剧,还是在电影,都适用。”

“………”

白若雪他们一个个抬着头,全神贯注地听着,深怕错过一个标点。

毕竟,他们太想进步了!

上辈子表演类真人秀综艺,方言没少看,书和电影也没少看,而这辈子,万佳宝给他开出的戏剧理论和指导的书单,上面的书,自己也没落下,理论知识丰富,说得头头是道。

但没有扯什么世界戏剧体系、表演艺术体系,也没有讲什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而是直截了当地说,“演员的风格很重要,风格决定演法,通常而言,大概分三类。”

“一种是按照剧本和导演的要求,演什么像什么。”

“一种是演什么像什么,却又融合自己的理解和特色。”

“最后一种,就是演什么都是自己,每个人物都只是自己的影子……”

“方老师,这、这有点深。”

白若雪细细品味了会儿,那层窗户纸隐约有捅破的迹象。

英答搓了搓手,“我们不是专业演员,经验少,您能不能具体指导指导,到底该怎么演?比如若雪,您看怎么把静秋演好呢?”

“你对静秋的理解是对的,但不要总想着去演自己想象中的那个‘静秋’。”

方言说:“你要把自己就当成是静秋。”

白若雪皱了皱眉,依旧在悟与不悟之间。

方言从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块,让她握在手里,问道:“硬吗?”

“硬。”

“戳到的时候,疼吗?”

“疼。”

“是你疼,还是静秋疼?”

“啊!!”

白若雪突然醍醐灌顶,简直快要溢出了。

方老师说自己的形象跟静秋相似,自己却舍本逐末,一直在努力地演一个全新的、虚无缥缈的“静秋”,但忘了自己在生活里的真实感觉,甚至刻意演的跟现实里的自己不一样。

以致于演纠结、为难等表情的时候,老是演得非常别扭,就像把自己给扭曲成麻花。

突然间,仿佛把握到了“静秋”的脉搏,有一种灵魂入体的感觉。

“你们呢?”

方言看向英答等人,特别是男主角萧峰。

“方老师,我好像也有点明白过来了。”

萧峰恨不得马上跟白若雪对戏一次。

“那你们就再试试吧。”

方言拍了拍手,一副幕后大佬的气派。

在众目睽睽之下,白若雪和萧峰演了段感情戏,肉眼可见得松弛多了,自然多了。

就跟平时相处一样,违和感淡去了几分。

“好!!”

等他们演完,唐胜男、英答等人眼前一亮,立刻鼓掌。

听着掌声,白若雪心情激动,顾不得回味,第一时间找寻方言,眼睛最后停在树下。

方言坐在草坪上,也正看着她,嘴角含笑,轻轻拍了下手,接着竖起大拇指。

为了能赢《俄狄浦斯王》,为了能让爱情风暴在文艺界刮得更猛烈一些,容易嘛我!

既当爹,又当妈,还不收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