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244章 燕京电视台

第244章 燕京电视台

书名: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9 09:53:22

屋内,鸦雀无声。

在短暂的安静之后,隋丽君情绪激动,情不自禁地鼓掌,冯骥材干脆握住了方言的手。

「岩子!」

「等你的这部大作发表了,我一定要第一时间拜读。」

「这还得仰仗你的帮忙才行。」

方言说自己需要京津地区义和拳的资料。

「你还要在里面写义和拳?」

冯骥材大为意外。

「只是个初步的设想,还不成熟。」

方言笑道,袁世凯由于告密,得到了慈禧为首的后党信任,地位扶摇直上,升任了鲁东巡抚,而鲁东,正是义和拳运动的发源地。

「不错!」

冯骥材说:「正是袁世凯一改前任巡抚,毓贤的处理方针,把义和拳定性为"左道邪教",驱赶拳民,让他们没法在鲁东立足,只能逃到津门、燕京一带,从而发展壮大。」

方言道:「骥材,到时候关于义和拳,我可要找你取一取经。」

「随时欢迎!」

冯骥材毫不犹豫地答应借他资料。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方言露出满意的笑容。

跟冯骥材又聊了会儿《神鞭》和义和拳运动,接着,带上隋丽君,两人回到了编辑部。

就见办公室里,来了陆元炽这个稀客。

一问才知,刚刚文化部给社里来电话。

邀请燕京出版社同仁们,参加部里组织召开的迎春晚会,毫无疑问,自己是其中一个。

「社长,就不能加我一个吗?」

无缘参加的田增翔叹了口气。

「老田啊,名额有限。」

陆元炽解释说方言这次出席迎春晚会,并不占用燕京出版社的邀请名额,而是以歌曲节目作词人的身份,受邀参加这场大型晚会。

「是那首《中国|军人》吧?」

田增翔恍然大悟道。

陆元炽和方言互看一眼,笑盈盈道:

「不只这一首,还有两首呢。」

「什么,3首?!」

田增翔先是一惊,然后扼腕叹息道:「您不说还好,一说,我就更想去迎春晚会了。」

「哈哈哈!」

顷刻间,全场爆发出一阵笑声。

方言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老田,到时候,我给你弄一张迎春晚会的录制磁带。」……

80年代初,沿海省市的电视台都有自己的春晚,甚至,国营单位都可以自己搞春晚。

并不是,中央台一家独有。

中央台台长办公室里,王枫双手交叉:

「文化部明晚要举办迎春晚会,一鹤,你从文艺部挑几个负责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同志,跟我一块去参加。」

「台长,人我可以帮您挑。」

黄一鹤道:「但我能不能就不去了?」

王枫皱眉道:「不行,你必须去!这么重大的晚会,怎么少得了你这个春晚导演呢!」

「可我现在哪有时间去参加晚会,我们台里的春晚节目,到现在还没有着落呢!」

黄一鹤满脸苦恼,头疼不已。

前不久,经过中央台开会研究,讨决定要大办一场「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这个重担,就落在了他这个文艺部的导演身上。

举办时间,就定在除夕夜。

可是,从现在到除夕那天,也就一个多月,时间紧,任务重,晚会的策划、演员的邀请、节目的编排等

等,都还没有着落。

整个春节联欢晚会,就是个空壳子。

「你看你,又急。」

王枫摇头失笑道。

「我能不急嘛!到目前为止,我是一点儿头绪都没有,根本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

黄一鹤激动地站了起来。

看到他叉着腰,来回踱步,王枫深知老友的习惯,但凡遇到巨大的压力或者难题,都会坐不住,必须到处走动走动,让自己冷静。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才要参加文化部的迎春晚会,去看看人家的晚会是怎么办的。」

「您的意思……」

黄一鹤豁然大悟,「看看迎春晚会上,有哪些好的节目能为我们所借鉴的!」

王枫笑眯眯道:「不光是借鉴,如果节目真的非常好,直接拿来用,也未尝不可嘛。」……

1月7日,上午。

方言跟着陆元炽、苏予、章守仁等人,来到人民|大会堂里的小礼堂,一排排的座位后面贴着背贴,上面大多写着参会单位的名称。

除了像方言这种特别受邀的嘉宾。

和章守仁他们分开,来到靠前第五排的位置,前排背贴上写的是「中央台」,自己右手边紧挨着「燕京台」,不得不说,真是缘分呐。

中央电视台,最早叫「燕京电视台」,78年正式改名,也就是后世家喻户晓的央妈。

组织拍摄《红楼梦》电视剧的戴临风和王扶霖,就是中央台的副台长和导演。

而现在的「燕京电视台」,就是燕京的地方台,一开始叫「首都电视台」,79年改了名。

自己这是被前任和现任燕京台给围上了!

「请问你是小方老师吧?」

就在此时,过道里传来一个声音。

方言顺着声音一瞧,7个人,领头的是个穿灰色中山装的老人,头发花白,面目和蔼。

「您是?」

「我是燕京电视台的台长,汪一为。」

老人毫不在意两人的年龄差距,一口一个「小方老师」,接着把同事们介绍给他认识。

「这位是我们台的副台长,龙新民。」

「……」

「这位是鲁晓威。」

看着这位蓄着胡子的中年人,方言不免意外,没想到他就是燕京电视制片厂的厂长。

这个电视制片厂,可是燕京,乃至全国的第一个专门制作电视剧的制片厂,也就是「电视剧艺术中心」的前身,出品过《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燕京人在纽约》等电视剧。

**十年代,可是电视剧制作里的一霸!

「方老师,久仰久仰,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和您见上一面,今天我总算是如愿了。」

鲁晓威紧紧地握住方言的手,用力摇晃。

「这也是我的荣幸,鲁厂长。」

方言客客气气地和他们说了一些场面话。

众人入座以后,鲁晓威语气诚恳道:「以后,还希望您能够多多支持我们厂的工作。」

方言装糊涂道:「这话何从谈起呢?」

鲁晓威得到汪小为的眼神暗示,直截了当地说,燕京电视制片厂刚刚成立,计划在3月份之前,推出第一部电视剧,打开局面。

汪小为接着说:「我们台对电视制片厂寄予了厚望,都希望开门红这一炮,能够打响。」

方言继续揣着明白装糊涂,直到鲁晓威坦白,想从他的里挑一部,改编成电视剧。

「小方老师,有什么顾虑吗?」

看到他沉默不语,汪小为疑惑不解。

方言问:「时间上,你们来的及吗?」

「来的及,来的及。」

鲁晓威说他们的第一部戏,不追求长篇连续电视剧,只打算推出个三五集的短剧剧集。

「如果是这样的话,像《牧马人》、《山楂树之恋》这种需要外景的,肯定是拍不了。」

「对对,我们希望拍摄能集中在室内戏。」

「我猜,鲁厂长心里已经想好要改编我的哪部作品了,是吗?」方言意味深长道。

「不瞒您说,确实如此。」

鲁晓威说他们电视厂想拍《听风》。

方言眯了眯眼,「鲁厂长眼光独到。」

「方老师过奖了,归根结底,还是您写得好。」鲁晓威目光炙热,显然势在必得。

看着汪小为和鲁晓威唱双簧,方言看破不说破,跟他们聊改编的各种细节,包括稿费。

电视剧的剧本稿费标准,比电影要差上一截,毕竟,这年头的电视剧,一集的成本也许只有一两万,甚至,一部戏总成本只有几万。

《听风》的稿费,燕京电视台给了能给的最高价,450块,如果做编剧,还能多给点。

「方老师不打算亲自改编剧本?」

鲁晓威听到他的婉拒,大为意外。

「不好意思啊,汪台长,鲁厂长。」

方言摇头失笑,说自己已经答应给上影当《高山下的花环》的编剧,实在是分身乏术。

「理解,理解。」

汪一为道:「不管怎么说,小方老师这回,算是帮了我们电视制片厂一个大忙了。」

「哪里,哪里。」

方言摆了摆手。

之所以答应改编,除了自己需要钱来买画,也是跟燕京电视台、电视厂打好交道。

正当鲁晓威想要更进一步,跟方老师接着探讨演员的人选时,过道里突然来了一群人。

领头的,便是中央台的王枫和黄一鹤。

「汪台长,您老好呀?」

「好,都好,你也好吧?」

汪小为和王枫笑着问好,中央台和燕京台的两路人马,全都洋溢着热情,相互寒暄。

方言作为局外人,左看看,右看看。

前任燕京电视台,遇到现任燕京电视台。

掐起来,打起来,我要看血流成河!

退出转码阅读完整内容,或请下载更好的阅读体验!!!!诚招广告合作:telegram联系@luniuniu9527

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