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467章 新武侠浪潮(二合一)

第467章 新武侠浪潮(二合一)

书名: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9 09:53:22

伴随着林子祥唱完《男儿当自强》,首映礼进入最后的问答环节。

代表《东方日报》出席的李碧桦当仁不让地站了起来,抛出了一个问题:

“请问方先生,你和徐导从刚才就一直反复强调的‘新武侠’,到底新在哪些方面呢?”

“东方武侠的艺术世界,跟美国的西部牛仔、日本的武士道一样,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思想、美学、价值观,而香江的武侠文化,从文学上最典型的是‘金古温梁’四位的武侠作品。”

方言道:“从电影追溯,可以从邵氏的《独臂刀》开始,以宏扬武林正义为主要精神内核,剧情故事上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创作套路,自此成为香江电影辉煌时代上的明珠。”

然后话锋一转,“但到了80年代,观众已经产生审美疲劳,无论从情节故事,还是到打斗招式,渐渐丧失新意,传统的武侠电影,要焕发新的生机,就必须破而后立,开辟出新的道路!”

“这个新武侠的‘新’,我认为要新在立意上,新在元素上,新在侠情上,新在动作上!”

此话一出,现场顿时一片骚动,台下的众人无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其中,刘加良、刘加荣等邵氏出身的老派武行,以及开创香江武侠片的张彻的徒子徒孙们,颇为不满,三两言语之间,充满着批评、不屑、质疑、指责、嘲讽……

就算方言是享誉内外的大文豪,就算是奥斯卡最佳编剧,就算香江传统武侠日渐没落,可也轮不着你一个无门无派、不懂武学的文人,当着满堂武行的面儿,指手画脚,品头论足!

“咳咳!”

就在此时,坐在贵宾席位的邹闻怀、方逸花、何冠倡等人,不动声色地环顾四周,满脸威严。

一下子,方才还沸沸扬扬的议论声立马戛然而止,再不服,也只能憋在心里。

没辙,谁让台上讲话的这位是嘉禾、新艺城、邵氏、银都等香江几大电影公司的座上宾呢!

在如此形势下,方言伸出一根手指,直截了当地说:

“这所谓的‘新在立意’,就是早期的传统武侠立足于武林恩怨、江湖争斗,俗话讲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恩怨最深处便是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难却,恩怨无尽。”

“而新武侠,则把视角从江湖之远,拉到庙堂之高、民族之义、国家之事、文明之心上,就像本片一样,黄飞鸿不单单是武术宗师,更是民族和国家意识觉醒的先锋,谋求的是自强自立。”

“正因为这个宏大叙事的立意,在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上就不能一昧地架空。”

“要把历史和现实、国家和民族、集体和个人结合起来。”

紧接着伸出第二根手指,“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新在元素上,在处理好刚刚上述三者的关系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融合悬疑、惊悚、恐怖、灾难、喜剧,甚至是奇幻诡异的元素……”

听到这话,何冠倡细细品味,语气认真道:

“虽然还没看过电影,但就凭方生这番话,我敢断定,这《黄飞鸿》的票房绝对低不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

邹闻怀不禁感慨道:“方生对武侠片的见解,独到、老辣、精辟、新颖、深刻,了不得啊!”

“这让我突然想到了《精武门》、《唐山大兄》。”

何冠倡道:“当年李小龙和他的武打片成功之处,几乎可以从方生的新武侠理念里找到印证。”

邹闻怀点头附和,“在《警察故事》、《虎胆龙威》里,也有他新武侠的影子,依我看,这次阿龙能得到方生相助,闯荡甚至扎根好莱坞,不成问题。”然后转头询问程龙电影什么时候可以开工。

“我准备8月就开工!”

程龙目光炙热,誓要一雪《威龙猛探》来带的耻辱。

林清霞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就见何冠倡拍了下程龙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按照我们和方生商讨出的计划,《警察故事》是帮你和嘉禾挽回《威龙猛探》的损失和影响,也是在给之后《虎胆龙威》摸索拍摄的经验,这回有方生给你当监制,凡事要多向他请教,懂吗?”

“没问题!

程龙眉飞色舞,笑得合不拢嘴。

林清霞把一切看在眼里,一时间沉默了下来,随即把目光移到台上,直直地盯着方言看。

然后,又挪到了边上的龚樰身上,诧异的眼神中夹杂几分复杂,她就是方先生的妻子吗?

此时此刻,龚樰丝毫没有注意到有多少人正打量着自己,一颗心全拴在口若悬河的方言。

“至于这最后一新,就新在动作上!”

“《黄飞鸿》的动作设计,和以往武侠功夫片对真实的一招一式的风格截然不同。”

“我们所追求的是功夫外在所呈现的威力与美感,让武打打得既有观赏性,又有新鲜感。”

说到最后,方言面带微笑,“待会儿等电影放映时,大家就能从中感受到新武侠的这些特点。”

被吊足胃口的记者、影评人,以及有幸出席的影迷们,早已迫不及待,想要一睹为快。

在千呼万唤之下,灯光终于黯淡下来,整个影厅一片漆黑,只有银幕上泛着光。

程龙、洪金保、元彪等人虽相隔甚远,但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黄飞鸿之壮志凌云》。

他们作为武打片改革派的生力军,推出“灵异武打”、“功夫喜剧”、“时装武打”等一系列创新花样和视觉冲击力的武打类型,自然而然地对颠覆传统武侠的电影生出好感和好奇。

《黄飞鸿》的动作场面,跟长镜头武术美学反其道而行之,用的是凌厉快速的剪辑取代了招式切磋、硬桥硬马的拳头,更天马行空的武打招式,让传统的武术套路焕然一新,凸显决斗的凶狠。

然而,这一切在刘加良这个黄飞鸿的正牌徒孙看来,根本就是对黄飞鸿的侮辱!

看到大哥恼羞成怒的样子,刘加辉压低声音地问:“怎么了,大佬?”

“胡闹!简直是胡闹!”

刘加良阴沉着脸,黄飞鸿明明是南派拳师,怎么能只用腿不用拳呢?而且耍的还是北腿!

眼看大哥打算愤然离席,刘加辉吓了一跳:

“大佬,好歹看完了再走吧?”

“徐客和方生这样拍《黄飞鸿》,非叫我十万洪拳弟子笑掉大牙不可!”

“你就算不给方生和徐客面子,多多少少也要给方太一个面子吧?”

“哼!”

刘加良鼻子里冷哼一声,强压下怒火,心不甘情不愿地坐了下来。

作为黄飞鸿曾徒孙,他向来对黄飞鸿以及南方拳师身份的自豪,主打洪拳的刘家班也因此在满是北方武学的香江武行里,脱颖而出,所以完全不理解让黄飞鸿飞到天上的这种超乎常理的动作。

然而,本以为对黄飞鸿形象的颠覆,对洪拳的胡闹就到这地步了,没想到还有高手!

片尾,黄飞鸿在和严振东的梯子大战中,闪转腾挪,最后使出了难以置信的“佛山无影脚”。

“砰砰砰!”当李联杰在画面中踢出第三脚时,观众们开始变得兴奋,两眼闪烁。

当出现四五脚时,有的伸长了脖子,有的瞪大了眼睛,有的张大了嘴巴,满脸的不可思议。

毕竟,像李小龙这么强悍的人也只能凌空踢三脚,怎么能有人横在空中连踢这么多脚呢?

但就在众人脑袋嗡嗡作响的时候,“佛山无影脚”的第六脚第七脚一下子踹得他们大脑空白。

别说看惯了武侠片的媒体人和影评人,就连自诩什么场面没见过的武行们,也深深地被震撼到。

这场面,他们特么还真没见过!

程龙、洪金保等人先是一惊,然后很快就意识到这不像是百分之百的真功夫,靠的是吊威亚。

然而甭管有多假,这武打的场面的确比硬桥硬马、一招一式的传统武侠片要漂亮、要精彩。

刘加良却不这么想,就像牛顿看了棺材板都摁不住一样,自己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刘加辉心里咯噔了下,深怕大哥做出什么出格冒犯的举动,耳边突然响起了一阵阵尖叫声。

“哇!”

“哎呀,好厉害啊!”

一时之间,一片哗然,醒过神来的影迷们纷纷起身,鼓掌叫好,为刚刚的佛山无影脚喝彩。

刘加良看到这一幕,顿时傻眼,和刘加辉、惠英虹等刘加班的人面面相觑,满头都是雾水。

不是吧,观众老爷们,地球可是有吸引力的!

像这种反牛顿、不科学的“佛山无影脚”,你们非但不质疑,怎么倒还鼓起掌来了?!

这种想法,同样地出现在程龙、洪金保、邹闻怀、方逸花等人心中,虽然看不懂,但大受震憾。

…………

第二天,正当《黄飞鸿之壮志凌云》在香江大大小小的电影院上映时,收了红包的港媒自然开足马力,连篇累牍地报道,找各种角度,从各个方面,狠狠地吹捧和宣传一波。

比如《明报》,就是《黄飞鸿来势汹汹,威龙猛探危矣》。

《东方日报》更是长篇大论,紧抓着“武侠核心价值延展”的观点来评述:

“将来如果要评价方言和徐客对华夏电影的发展曾经做过某些历史性的贡献的话,那么其中最为最重的就是对东方武侠电影的重新塑造和阐释,从这版‘黄飞鸿’的形象就能窥探一二。”

“‘少林小子’李联杰扮演的黄飞鸿,既恪守传统道德又顺应时代潮流,塑造出凭借着自己的微薄之力上要匡扶社稷、下要救助贫弱的的民族英雄形象,凸显了他潇洒睿智的‘王者之风’。”

“………”

“影片中到处张扬着中国的元素,充满了民族意识和情感。”

除了李碧桦的这篇影评以外,《香江文汇报》、《香江商报》等报纸从打斗设计创新,到新侠义情分析,从全新的叙事风格,到突出的视觉画面效果,一一点评着方言和徐客的“新武侠”。

“《黄飞鸿之壮志凌云》的动作场面天马行空,节奏感极强,一招一式都散发着韵律美,兼有舞蹈的美感,极具观赏性,视觉上飘逸唯美,瑰丽奇幻,彻底地颠覆了传统武侠片的设计理念。”

工作室里,施南笙捧着报纸,一字不差地念了起来。

“啪!”

徐客激动地一拍桌子,“成了,方生,这回我们成功了!”

方言笑了笑,《黄飞鸿之壮志凌云》在前世就掀起了新武侠电影的浪潮,这辈子势必是有过之人无不及,毕竟,黄飞鸿本身在香江就是个大IP,而自己的《黄飞鸿》三部曲同样也是畅销书。

在如此的加持下,又有李联杰等人助阵。

这时候的“少林小子”,可跟上辈子不一样,前世的李联杰在拍《黄飞鸿》的时候,早就星途黯淡,名声不响,之前和周星池拍的《龙在天涯》,票房只有区区的680万,简直是扑街中的扑街。

直到接拍了《黄飞鸿》,才彻底地翻红,重新确认了自己一线武打巨星的地位。

而如今的李联杰,可是挟《少林寺》之余威,再次猛龙过江,不单单自己可以借着“一代宗师黄飞鸿”的形象,撕掉“少林小子”的标签,替他、替《黄飞鸿》、替新武侠在香江打开全新的局面。

“从目前的统计情况来看,保守估计票房能突破2000万。”

施南笙道:“至于最后是两千几百万,就要看接下来的势头了。”

“我倒觉得票房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在华语电影里掀起这股新武侠的风潮。”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

“这话一点儿也没错!”

徐客不无兴奋,自己和方生一手缔造的《黄飞鸿》,将成为新旧武侠电影的分水岭,甚至是转折点,本来日渐衰微,走向低谷的武侠片,也许很快就能焕发第二春,强势崛起,重返巅峰。

就在三人愉快地讨论事,施南笙无意间翻到一页报纸,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方言诧异不已,定睛一瞧,合着是刘加良这个黄飞鸿的正牌徒孙在媒体上开炮批评:

“《黄飞鸿》拍得虽好,但严重地违反了传统武术常识。”

“无影脚是一个扎扎实实、真真正正的功夫,并不是像电影中这么漂亮的,什么叫无影脚,就是它打出的时候声东击西,扰乱敌人的目标以后,发腿攻击对方,而不是横在空中连踢7脚。”

“何况黄飞鸿是粤东武师,打的是北腿,而不是南拳,严重地违背了传统武术的历史现实。”

“………”

“电影拍成这样,就算我能答应,十万洪拳弟子恐怕也不会答应!”

“这个刘加良啊!”

徐客颇为不悦,“当初我本来想聘请他当武术指导,可就是因为他非要坚持自己的洪拳,搞硬桥硬马,我才找上了袁家班。”接着撇了撇嘴,“邵氏武侠电影的没落,他要负很大的责任。”

“我倒觉得这不失为一件好事,我们不正愁没有新的噱头宣传电影嘛!”

方言乐不可支道:“瞧瞧,这泼天的热度不就来了嘛,我们可千万不能就这么错过。”

徐客和施南笙立马心领神会,眼里都闪烁着耐人寻味的光。(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