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508章 话剧之危

第508章 话剧之危

书名: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9 09:53:22

正月初一,胡同里依旧到处响起鞭炮的声音,小孩们追逐打闹,嬉笑玩乐。

龚樰收拾好前往沪市的行李,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当然,坐火车肯定是来不及,坐的是燕京飞往沪市的航班,一张机票就要六七十元,相当于普通人家一个月工资。

紧接着来到书房,就见方言把从日本寄来的信,翻来覆去地又看了一遍。

“这些信你都看几天了,还没有看完啊?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

方言并没有把松坂庆子在信里的相思之情说出来,倒是提到在栗原小卷、松竹电影公司来信里也同样提到的两件事,一件就是日本翻拍的《午夜凶铃》,将在8月的盂兰盆节,也就是在鬼节上映。

另外一件就是今年是两国文化交流30周年,栗原小卷、松坂庆子她们会随日本俳优座剧团访华。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龚樰不禁感慨了一句。

“可不是嘛。”

方言看了眼腕表,“时间也差不多了,咱们该出发去拜年了,晚上还要去赶飞机。”

“该送给谁的东西我都已经分好了,你把它们都拿进车里吧。”

龚樰跟着方言,挨家挨户地给沈霜、章光年、汪曾其、丁铃、王朦等人拜年。

跟万佳宝约好的时间是在10点半,两人准时地按响门铃。

万芳洋溢着热情地打开了门,“新年快乐!”

方言和龚樰异口同声道:“新年快乐。”

万芳笑了笑,“快进来,快进来,爸爸已经煮好茶,就等着你们了。”

客厅里的气氛很快地热闹起来,万芳和龚樰说着悄悄话,不时地用余光瞥了眼方言和万佳宝。

方言在简单的寒暄之后,一本正经地讲起了文化教育基金会赞助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评奖,从赌王的慈善晚会,到邵氏和嘉禾的“慈善一元捐”,把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全说了出来。

“这可是一桩好事啊!”

万佳宝语气里透着欢喜,毫不吝啬地表扬了一番。

方言抿了口茶,“哪里哪里,您过奖了。”

“你呀你,总是能给我带来惊喜。”

万佳宝笑盈盈说:“可能你还不知道,之前你创办的基金会大力地捐助茅盾文学奖,让文艺界不少的同志动过找你拉赞助的念头,只不过顾及这样那样的情况,谁也不好意思第一个跟你张口。”

方言主动地递了个台阶:“文明是一个整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体两面、缺一不可。”

“是啊,除了精神上的荣誉,物质上的激励也少不了,自从茅盾文学奖多了你的捐助,还有‘国际写作’的文学交往项目,目前文坛里,越来越多的作家都开始重视和投入长篇的创作。”

万佳宝眼里充满着赏识和欣慰。

方言说戏剧、话剧也即将迎来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境地。

“但愿如此吧。”

万佳宝发出一声感叹,随后提到了今年日本俳优座剧团的访华活动,互相交流新剧,表演话剧。

听到这话,龚樰压低声音问:“什么是新剧啊?”

“新剧就是咱们华夏的话剧。”

万芳解释说,民国时期,戏曲领域里出现了大规模的改良运动,吸收了欧洲戏剧以及日本新派别的元素,为区别于传统戏曲,所以称之为“新剧”,也就是“文明戏”。

龚樰豁然开朗,之前交流的话剧剧目基本上是《雷雨》、《龙须沟》、《茶馆》等,虽然足够经典,但总不能一直是这几样,所以话剧界也一直在推陈出新,推出几部能撑得住门面的现代话剧。

然而截至目前为止,能拿得出手、充作国际交流的也就是《商鞅》这几部戏。

也正因叫好又叫座的话剧产量不高,人艺面临着没有好戏可以演的窘境,上座率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随之经营状况出现问题,所以眼下急需一两部既能体验人艺实力和风采、又能叫座挣钱的话剧。

“我和是之、天夜同志,还有人艺的其他一些同志商量了下。”

万佳宝道:“在访华团到来之前,最好能写一部新戏,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万芳“拆台”道:“爸爸为了这件事,可是头疼了好一阵子,就连新年过得也一点儿不塌实。”

“老啦。”万佳宝自嘲说:“我这人年轻的时候或许还有几分才气,不过现在恐怕早就耗尽了,就像已经熬干了的药渣儿,哪里还有什么药性啊,哪里能比得了你们这些六七点钟的太阳。”

方言和龚樰、万芳互看了一眼,“您这么说,可太折煞我们了。”

万佳宝投去鼓励的目光,“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这些前浪就是要被你们这些后浪赶超,就凭你现在取得的成就,虽不中,亦不远矣。”

方言用手摩挲杯壁,陷入长长的思考当中,像《巴黎圣母院》这种法语音乐剧首先就被排除掉。

驴得水?虽然称得上是足够优秀,足够精彩的黑色幽默话剧,但还不到话剧界里程碑的程度。

暗恋桃花源?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在宝岛公演过了,搞不好就容易撞到一块,那可就捅娄子了。

《大宅门》倒是挺适合写成话剧,但是郭保昌至今还没写好剧本,也就无从下手,其实要不是《大宋提刑官宋慈》、《霸王别姬》的篇幅过长,改编的难度大,时间久,不然就是上上之选。

“没事,慢慢来,不着急。”

万佳宝亲手给他的杯里续上茶,“中午你们就不要走了,和我们一块吃午饭吧。”

万芳边拍龚樰的手,边笑道:“爸爸知道你们要来拜年,特意让我在全聚德订了包间呢。”

“全聚德?!”

方言眼前瞬间一亮。

“怎么了?”

龚樰和万芳面面相觑,满腹疑惑。

迎着万佳宝不解的目光,方言露出自信的笑容:“先生,不如我们就写这个‘全聚德’吧?”

万佳宝饶有兴趣道:“具体讲讲你的想法。”

方言咧嘴发笑:“先生和芳姐久居燕京,想必对这‘全聚德’的来历有所耳闻吧?”

眼见他卖起关子,万芳和龚樰没好气地白了眼,心里急得直痒痒,倒是万佳宝沉得住气,言简意赅地讲起全聚德,从1864年创建至今,满打满算已经有122年的历史,但要追溯起来,就更长了。

当年清末的时候,原本位于老燕京前门的一家“德聚全”干鲜果铺濒临倒闭。

以贩卖活鸡活鸭为业的杨全仁买下了这家店,将旧字号三个字颠倒,立新字号为“全聚德”。

然后特聘名厨孙老师傅掌炉,将宫廷御膳“挂炉烤鸭”这一佳肴引入民间,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全聚德的烤鸭慢慢地有“京师美馔,莫妙于鸭”的美誉,再加上“全鸭席”、“鸭珍系列”,以及百余种创新特色菜,才有了“天下第一楼”的名头。

“先生,我准备就拿全聚德的发迹史做文章,写一个《天下第一楼》!”

方言环顾四周,语气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