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521章 好一座危楼(二合一)

第521章 好一座危楼(二合一)

书名: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9 09:53:22

《人民文学》最新一期发表以来,销量节节攀升,在全国范围已经突破百万册大关。

广大读者在看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之后,对第二部特别期待,不,那是相当期待!

来信如雪花般飘向人文社的信箱里,基本上就是催促《平凡的世界》赶紧写第二部,不是因为村头茅房里没纸,而是真的看完第一部,就想看第二部,看完第二部,就想看第三部,都搁那儿憋着!

方言也不能幸免,作为《平凡的世界》的责任编辑,同样收到不少读者的催更信。

“又是催着想看第二部的。”

龚樰左手拿着一沓信,右手则是一封信,“这是陆遥寄给你的。”

“陆遥的信!”方言为之一惊,立马拆开。

“他在信上写什么?”龚樰好奇不已,“是不是有关《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创作?”

方言点了点头,信上的内容主要是感谢他为《平凡的世界》付出的心血,而且为了不辜负他的心血和广大读者的期盼,陆遥已经出院,着手准备第二部的创作,趁热打铁,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

“你不是说陆遥的身体累垮了嘛,这么快就好了?”

龚樰不免吃惊。

“怎么可能,他是在硬撑。”

方言把信递了过去。

龚樰定睛一瞧,就见一段感人肺腑的话落入自己的视线中:

“谢谢你,岩子,之前我在医院里静养,可谓是度日如年,每天都在为《平凡的世界》的失败而提心吊胆,深怕我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每天欢欣的一瞬间就是在桌面那台收音机上听半小时自己的作品,对我来说,等于每天为自己注射一支强心剂。每当我稍有委顿,或者简直无法忍受体力和精神折磨的时候,那台收音机便严厉地提醒和警告我。”

“千百万听众正在等待着你如何做下面的文章呢!”

“于是在一次又一次面对那台收音机时,我终于被庄严地唤起自己的责任感,继续往前行走。”

边往下继续看,边说道:“该说他是执著呢,还是说他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你要不要给他写封信,好好劝一劝他,《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不着急,凡事等到身体养好了再说。”

“他这个人属老黄牛的,创作的时候吭哧吭哧,吃苦耐劳。”

方言道:“不过遇事的时候,就死犟死犟的,一旦认准的事,多少匹马都拉不回头。”

“不管怎么样,总要劝一劝。”龚樰说。

“你说得对。”

方言颔首,准备给陆遥写信的同时,也给林答、莫伸、陈忠史等人去信,让他们组团相劝。

就在轮到贾平洼的时候,不远处的厅堂里传来一阵阵电话的铃声。

龚樰在院外喊道:“是小芳姐打过来的!”

方言回道:“什么事?”

龚樰说,万佳宝让他下午去一趟人艺,和于师之等人商量《天下第一楼》的剧本。

………………

人艺剧场,座落在王府井大街。

方言按照跟万佳宝约好的时间,准时地出现在剧院,熟练地穿过后门,来到于是之的办公室。

一推开门,映入方言眼帘的,除了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万佳宝和于师之,还有一位坐在他们的对面,穿着中山装,板板正正,一丝不苟的脸上掠过一丝不经意的笑容。

仔细一瞧,这位可是话剧界的大导演,夏淳,《茶馆》就出自他的手笔。

和焦菊隐、欧阳山尊、梅阡,并称人艺的四大名导!

在于师之的相互介绍下,方言和夏淳打了个招呼。

“听说你最近在文学界又闹出大动静了?”

等他坐下以后,万佳宝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迎着万佳宝、夏淳等人的目光,方言露出淡淡的笑容:“嘿嘿,小打小闹而已。”

于师之笑道:“这《平凡的世界》引发这么大的轰动,怎么会是小打小闹呢。”

方言也露出得意的笑容,把《平凡的世界》救活,不但救了路遥的写作生涯,也让沉寂已久的陕北文坛重振威名,收拢了陕北作家的心,当然,自己也再一次树立了“文坛指路明灯”的招牌。

因为有这么一个神通广大的“方司令”,只要是被他看中的作品,就没有不成名的。

“这其中占首功的就是这个广播剧,为增色不少。”

万佳宝简单地点评了一番。

夏淳很是赞同:“《平凡的世界》每一期的广播剧我都没落下,听的是津津有味,反倒是,第一时间就买了本《人民文学》,却不知道为何,就是有些读不下去,没有广播剧有滋味?”

“有这种感觉的其实并非只有您一个。”

方言有所保留地把《平凡的世界》所遇到曲折坎坷讲了一遍。

“的确,这几天的报纸上除了表扬、分析和研究《平凡的世界》的文章,也有不少人并不看好《平凡的世界》。”夏淳说的是文学评论界,他们对《平凡的世界》的火爆冷眼旁观,甚至是冷淡。

“这和如今文学界的环境和风向有关。”

方言说:“别人都在搞先锋派,在搞魔幻现实主义,陆遥却还用这种老套的现实主义来写,事实上很多人只看到现象表面而已,各种主义不过是对生活的游离,现实主义这样贴近社会的文学,才是人民群众最想要看的,所以《平凡的世界》是写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而不是那些他们的心尖上。”

万佳宝颇为感慨:“在我看来,我们的现实主义从来没走在广阔的文学道路上。”

“眼下我们话剧、戏剧不也一样嘛。”

于师之颇为无奈,文坛里的先锋思潮从文学涌向了话剧,如今全国各大戏剧院、话剧团里都在搞创新剧目,实验性剧目风靡一时,广大观众和文艺理论界也十分地偏好这种新潮牌,而开始疏远传统现实主义的话剧,这也是包括人艺在内,众多戏剧院排演出来的新剧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原因之一。

“那《天下第一楼》岂不是逆流而上?”

方言挑了挑眉,直呼巧合。

万佳宝调侃道:“怎么,对自己的作品没有信心?”

“怎么会呢!”

方言语气里透着自信,他能够把《平凡的世界》捧火,就绝对不会让《天下第一楼》失败。

何况,光凭自己一个人或许不行,可有万佳宝、于师之、夏淳这等大佬协助,想不成功都难!

“你啊,把拍马屁的功夫都给我用在这个剧本上来。”

万佳宝摇头失笑,于师之、夏淳他们也相视一笑。

笑声回荡在整个屋子里,过了一会儿,于师之收敛笑意道:“要我说,现实主义没什么不好的,虽然现实主义并不是文艺创作上的唯一道路,却是一条康庄大道,就像老舍先生《茶馆》、曹公的《雷雨》等作品一样,我觉得岩子你的《天下第一楼》,走的也正是像曹公、老舍先生的路。”

夏淳说:“不错,甭管是什么主义,一个戏最重要的就是好不好看。”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您几位觉得我这戏怎么样?”

“我们判断一个戏好看不好看,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它戏剧性强不强,通俗的说法就是‘有戏没戏’。”夏淳说,“《天下第一楼》就很有戏,每一幕的戏剧张力都不俗……”

万佳宝道:“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个结尾有些太潦草了,这就像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要结得漂亮一样,你这个尾巴还不够爆。”

方言看在眼里,完全是意料之中,《天下第一楼》的结尾是自己故意写差的,就像给领导写稿子一样,总要故意地留下破绽,比如错别字、语序不通畅,领导要是挑不出毛病,岂不就显不出水平!

“我也是这么想的,《天下第一楼》的收尾必须要改一改,否则难以托住这一整台大戏。”

于师之皱下眉头,神色有些凝重。

方言故作思考,然后说出口:“是不是可以围绕一幅对联,重新设计一个新的结尾?”

于师之、夏淳等人把目光投向他:“什么对联?”

方言说全剧以一副对联收尾,上联是“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而下联是“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

“‘好一座危楼’,正好点中了福聚德这‘天下第一楼’的结局!”

于师之细细品味一番,眼前顿时一亮,“这对联写得好啊,莫不是你写的?”

方言摆了摆手,“这上联是康熙当年给一家饭庄的题词,至于这下联,是纪晓岚做的对。”

万佳宝仿佛看破道:“这副对联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想到的,你是不是早就想到这个点子?”

“想是想到了,不过我没想好这个对联该在舞台里怎么表现出来。”

方言眼观鼻,鼻观心,“所以没辙,只能放弃。”

于师之道:“别介,这么好的对联,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啊!”

万佳宝点了点头,“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看怎么把这副对联用在结尾上。”

在众人的一番商量之下,最后还是夏淳想到了办法,那就是在《天下第一楼》收尾的时候,干脆就把对联摆上舞台,然后拉上大幕,把这副对联“关”在大幕外面,包括演员谢幕之后,这副对子也是在大幕外面,这样就让观众始终是看着对联离开剧场的,以达到让观众一步三回头的效果。

“这法子好,好戏不仅是掌声和笑声,还有观众各自的思考。”

万佳宝笑道:“从天下第一楼到好一座危楼,福聚德不仅是一个虚构的舞台场景,更像一座时间的舞台,让观众从更高的视角、更大的维度去思考昨天、今天、明天……”

夏淳说:“不过这结局还是略有瑕疵,就是这个对联还少了个横批。”

说话间,万佳宝、于师之他们不约而同地盯着方言看,似笑非笑。

方言清了清嗓子,“横批要不就写成,‘没有不散的宴席’。”

“没有不散的宴席……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于师之在嘴里念了几遍,拍拍桌子:“好一个‘没有不散的宴席’,既说了戏里,也说了戏外,这对联一出,《天下第一楼》这戏也算是演完了,观众可不得散场嘛,正应了‘无不散的宴席’。”

万佳宝、夏淳他们也欣然同意,盛时好个天下第一楼,衰时好一座危楼,这可真是一出好戏!

…………

确定了《天下第一楼》剧本的修改方案,众人又去了一趟全聚德,实地走访考察。

全聚德的经理等人全程陪同,甚至开放后厨,看师傅们挂炉、切片一系列的烤制工序。

接着就在包厢里等待全鸭席的工夫,万佳宝看向方言,压低声音说:

“再过一段时间,第三届中美作家会议就要召开了,上一届是在国内办的,这一次我们要派出一个作家代表团,出访美国,带队的是冯木同志,他亲自点了你的名,让你作为代表团的一员参会。”

此举一出,出乎方言的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毕竟,自己在美国也算是小有名气,畅销书作家、奥斯卡最佳编剧、普利策历史文学奖得主、美孚飞马奖得主等等,在文学界、出版界、历史界、好莱坞等社会各界,遍地开花。

万佳宝道:“前两届中美作家会议你都没参加,这一届他们说什么也肯定会带上你。”

方言也觉得有道理,满口答应了下来,然后在回到家后,向龚樰和盘托出中美作家会议这事。

“好事啊。”

龚樰笑了笑,说《警察故事》的庆功宴上,邹闻怀、何冠倡、程龙他们就不停地问《虎胆龙威》开拍的事宜,恨不得早日拍摄,早日上映,早日能让嘉禾和程龙打入好莱坞,复现李小龙的神话。

“这的确不失为是一个机会。”

方言想到嘉禾正好在洛杉矶设有分公司。

龚樰追问:“你这趟去美国,路过香江吗?”

“去的时候直飞,回来的时候可能会经过吧。”

方言从抽屉里拿出个牛皮纸袋,“到时候我跟清霞讲一讲调查出的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