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人在诸天,摆烂成帝 > 第二百二十五章【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六道轮回天功演化,对于佛门诸僧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这是最高的祖经,充满了玄妙,道统追溯源头,乃是仙古时代的轮回仙王。

佛门与轮回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教义,是成道的基石。

六道轮回仙王与仙僧王,就是九天十地版本的佛门二圣。

以此天功,驾驭太阳,太阴,吞天,不灭,虚空,行秘,六条大道,仿佛之间宇宙生死,万物轮回尽在其中。

什么阴阳冲突,什么宇宙碰撞,什么时空不合,在这种统御之力,全部消弭了。

这是九天十地的根本奥义,轮回仙王开创,无终仙王推演过,柳神学习过,蕴含了一位位仙王巨头对准仙帝领域的揣测,称得上镇界宝经。

可与不灭经相提并论,是荒天帝开创体系道路上的一块巨大基石。

虚空中六口黑洞浮现,仿佛吞噬了一切,也演化了一切。

以身为种体系不凡,轮海在绽放光辉,原始真解剖析一切,同帝棺经文相得益彰。

林仙身影摇曳,盘坐在一朵青莲之上,混沌气缠绕,背负六道轮回,宛若一尊仙王说法,虚空生莲,神音无量。

帝经,仙经,这一刻都不要钱的批发出来,看得阿兰古寺诸僧一愣一愣,如同置身于幻觉之中。

“我等拜见未来星宿!”伴随着一位神僧高呼一声,整个寺庙的修行者全都反应了过来,一个个目光炯炯,仿佛有神,紧接着就是无比丝滑的纳首就拜,承认了林仙的身份。

就差高呼星宿老佛,法力无边,神通广大,法驾西漠。

丝丝缕缕信仰念力油然而生,念力,愿力,信力,精神领域诸多力量在这一刻交汇。

轰隆隆!

突然之间,太阴太阳,宇宙万灵,天地星河……全都溃败了,坍塌进入黑洞之中,化作最终的虚无,仿佛演化了一个轮回盘。

六字真言随之运转,配合六道轮回天功轰鸣,林仙仿佛立足于星河之上,俯视万物乾坤,心中浮现一丝明悟。

六道轮回天功是轮回仙王开创,六字真言是仙僧王开创,这两位本就是佛门的源头,功法自然配套,可以共鸣!

有开天辟地的气息演化,恍惚之间,窥见宇宙最初的真实奥义,升起了一道轮回门户,屹立在六道中央。

天,地,人,神,鬼,妖!

叭字真言,开启正是旁生之门,演化万类万灵,揭示宇宙最初的奥秘,是生灵演化的进程。

“往生极乐,六道轮回,原来是这样子的。”

林仙若有所思,轮回可以前行,同样可以倒转,不断演化,直至追溯到开天辟地的始祖生灵,具备了本源气息,演化宇宙初开的法则。

所谓轮回,涉及了宇宙最深的奥义,建立在时间与空间的根本上。

轮回向前,便是来世,这是仙僧王一脉的理念。

轮回往后,回溯过去,归于原点,天道无始亦无终,这是无终仙王的大道。

九天十地一系,在轮回道路上探究深远,逐渐形成一个体系。

六道轮回天功,正是那个阶段诸仙王草创九天十地体系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若仙古没有葬下,原始古界发展到了极致,或许会诞生出一位轮回道祖。

一位浑身金黄色,俨然证得金身罗汉果位的老僧神色无比激动,感应天功与真言共鸣的气息,从阿兰古寺的禁地中走出来,顶礼膜拜道:“可见轮回。”

阿兰古寺的许多神僧连忙起身见礼,这是他们这一脉的祖师,在当世修行到了半圣境界,若是再进一步可以为圣,便是佛陀。

佛教的果位,分成三等,罗汉,菩萨,佛陀。

西漠诸庙林立,虽然共尊阿弥陀佛,但却也有各种流派,教义在演化过程中也有冲突的地方,果位也不同。

有的庙宇,从一修炼就从菩萨道入手,志向高远,也有的庙宇哪怕是成圣了,依旧是金身罗汉,不去成佛,只认为真佛只有阿弥陀佛一位。

阿兰古寺的道路,则是跳过菩萨,没有慈悲他觉的过程,走自觉的路子,未成圣是罗汉,一旦成圣就是一尊古佛。

当然最圆满的路子,是从罗汉,菩萨,佛陀一步步走上去,从自觉到他觉,再到觉行圆满,从自己感悟到解脱众生,每一个步骤都完美无暇。

这也是阿弥陀佛的路子,最为艰难,自乱古以降千万年岁月,佛门也只有这一位大帝,成佛作祖。

“如何跳出轮回?”

林仙心中一动,察觉这一真言只有半字,后续还可以继续演化,还有深意,不禁询问这位半圣级别的金身罗汉。

佛家说轮回,也入轮回,可最终要超脱轮回,修成四大皆空,不生不灭。

“我们寺庙这半字真言,源自一位古佛。”

阿兰古寺的金身罗汉双手合十道:“有一位师兄当年游历阿育高原,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传授,圣僧乃是佛门救世主,有大气运加身,转圣王宝轮,或许可以得见真谛。”

“阿育高原……”林仙心中一动,若有所思,紧接着问道:“那位古佛法号为何?”

“真定。”金身罗汉回答道

林仙眉头皱起,只觉得这个法号有些耳熟,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真定古佛?”

“这是何方神圣,其与摩柯为友,大概率也是一尊佛门大圣,人世间却鲜有他的名号。”

林仙暗暗思索,这个时候阿兰古寺的金身罗汉上前献礼,请求圣僧留下些许经文,再为法会赐号。

“便曰龙华吧。”林仙环视一周,望着庭院之中,有一株宝树花枝如龙头,树枝如宝龙,不假思索道了一声。

紧接着取下几片树叶,将有关于叭字真言的轮回天功演化铭刻了上去,留作底蕴。

“感圣僧法力,小寺无以为报,唯有锦斓袈裟一件,上有七宝献上。”

阿兰古寺的金身罗汉取来一件袈裟,上面宝光闪烁,佛性流转,只是摸一摸都觉得与西漠大地融为了一体,可以调动信仰之力。

林仙神色古怪,自己这是享受了取经人的待遇,于是询问罗汉:“可还有九环锡杖,金、紧、禁三个箍。”

金身罗汉微微一愣,双手合十道:“在西方大雷音寺。”

“还真有。”

林仙嘀咕一声,打探这几件佛宝的来历。

金身罗汉看了看左右,又将诸僧退下,方才低声道出一段来历。

这几件宝物是昔日释迦摩尼入驻须弥山的时候,诸佛合力铸造,加持了须弥山的力量,是佛门世尊的象征,后来这个佛祖不认可阿弥陀佛的大道。

释迦牟尼虽是阿弥陀佛魔壳通灵,却不承认自己是阿弥陀佛,独尊这一世,反出了须弥山,自立门户,开辟第二座灵山。

这些象征佛门世尊的礼器也流落在外,其中一件被阿兰古寺意外获得。

“出家人尘缘已断,金海已干,袈裟与我何加焉。”

林仙摇了摇头,推辞了袈裟,依旧一身青衣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阿兰古寺的金身罗汉双手合十道:“道理是这个道理,奈何众生愚昧,只认偶像,西漠大地信仰为尊。”

“世尊若不披上这袈裟,众生又怎知您成佛做祖。”

“使不得,使不得。”林仙依旧推辞,口上说道:“如今须弥山有主,我于未来成道,如何能披上锦斓袈裟。”

“斗战胜佛若是下须弥,何人可主灵山。”

“世尊,莫要推辞了!”

阿兰古寺的金身罗汉已经认定了,林仙就是阿弥陀佛大帝的传人,不然无法解释有轮回天功,更无法解释阿弥陀佛显圣。

在他看来,佛门大帝留下的舍利子已经选中了林仙,这是一种钦定。

“实在不是我谦虚……”

林仙委婉道:“我只是一个山野和尚,何德何能。”

“世尊要陷佛门众生于不义,眼睁睁看着天下佛徒流离失所嘛!”阿兰古寺的金身罗汉大喝一声,挥手一招一群神僧蜂拥而上,将林仙按住,硬生生给他披上了锦斓袈裟。

可怜林仙只有化龙修为,如何抵抗得了一位半圣与一群神僧,顷刻之后,便身着七宝。

“你们……你们当真是害苦了我啊。”

林仙唏嘘一声,在意识到信仰在西漠份量的同时,也为之头痛。

所谓未来佛,就是在未来成道。

现在就坐上世尊的位置,那压力不是一般的大,什么佛门摩柯大圣都是小事情,须弥山上那尊神我大帝才是真正的考验。

为今之计,只有拿到阿育高原之上那位真定如来的认可,获得那一份人人皆可成佛的佛性,林仙才算得上持证上岗。

“未来星宿弥勒佛……”

林仙沉吟许久,在辞别阿兰古寺之后,一路向西,以双脚丈量佛土,感应西漠大地,几乎每一寸土地上都有信仰之力,是真正的佛国净土。

只不过有些土地信仰之力浓郁,如阿兰古寺,有些地方信仰稀薄,人烟稀少。

若是每一寸土地上都有浓郁的不朽信仰,那么西漠就称得上真正的西方极乐世界,哪怕是凡民亦可寿元八百,百病全消。

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在距离须弥山还有十几万里的地方,林仙停下步伐。

阿育高原,海拔之高让人惊叹,比其他地方的大山还高,一年有大半时间被积雪覆盖,苦寒而冰冷。

在一座大雪山顶,灵鹫洞中,一位白发苍苍,浑身沐浴着道光,宛若一盏明灯绽放的真定古佛缓缓睁开了眼瞳。

他寿元将尽,正处于道化的边缘,浑身流转光明而圣洁的焰火,脸上却浮现一丝微笑,低声一语道:“弥勒吗?”

只见古佛捏花一笑,刹那间天地为之变色,雪水融化,春暖花开,大日高悬苍穹,高原上一片生机勃勃,草芽破土而出,花朵烂漫,生命的气息在弥漫。

无数鲜花绿草铺成了一条青葱小道,接引着山下弥勒。

“佛门的水有点深……”

“这是预见到了我前来吗?”

林仙深吸一口气,踏着小路,顺着轨迹,来到雪山洞府之中,洞内没有其他东西,只有一尊古佛盘坐。

“小友,老衲等你多时了。”

真定如来骨瘦如柴,浑身干枯,却依旧带着微笑,指了指洞府道:“弥勒,可知晓此为何地?”

“不知,还请古佛开示。”林仙心中一个咯噔,然后小心试探道

“此乃大雪山灵鹫洞,两千年前释迦摩尼走下须弥山后,便是在此地沐浴业火,锻造丈六金身,迈入准帝境界,真正成佛作祖,摆脱了阿弥陀佛大帝的道路。”

真定古佛说着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脸上却无比平静,双手合十道:“现在佛成道,当真是可喜可贺。”

“释迦摩尼只是准帝,也算成道嘛?”林仙眯起眼睛,试探询问道:“古来成道者,不都是帝者吗?”

“过去未来现在,皆是佛祖,自然成道。”真定古佛神色平静道:“未来弥勒,今日亦是在此成道。”

“古佛这是要度化我上须弥山?”林仙表面上笑意盈盈,实际元神已经勾连了龙纹黑金鼎,只要情况稍有不对劲,他就跑路摇人。

“佛陀乃是自觉,如何能度。”真定古佛淡然一语,紧接着不知从何处掏出一卷真经,面色庄严道:“我欲传你一卷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楞严经?”林仙面不改色道:“敢问古佛,此经有何玄妙?”

真定古佛叹息一声,眼眸突然变得深邃起来,流转一种清净自在的气息,双手合十道:“此经从破魔始,至破魔终。”

“是佛陀教阿难破魔而出,示堕因缘,不被**所困。”

真定,阿难,破魔,情爱。

一瞬间,林仙的笑容有些僵硬,咳嗽一声:“真定大师,能不学吗?”

真定如来只当做没有听见,自顾自说道:“此经包罗万象,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这一步是沙弥修行。”

“而后依性起修,设坛结界,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如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从而不受迷惑、不入歧途,这一步是和尚修行。”

“又在大乘五十二阶位的基础上,增添八位,共计六十位修证:三渐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速入菩萨圣位,即精修加行,易得成就。”

“最后广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善哉,善哉,乃是无上真经,以此修行,可登彼岸,超脱圆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