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 > 第32章 这样穿戴整齐,才叫一甲

这消息张远知道。

王启年已经吹过两年了。

那家伙一喝酒就说,等黑冰台收回武卫衙门,他王启年就不是麾下十来个暗卫暗探的惨淡主官,而是执掌数百精锐的人物。

就好像武卫衙门真的多精锐。

张远答应了代胡杨去去永安县,胡杨就赶紧将手上关于剿匪的讯息都拿出来,又到大堂外将他们这一队皂衣卫集结,呼喝着将调令传达下去。

府城离永安县两百余里,以武卒行军的速度,也就一日工夫。

明日一早,衙门会安排好军械,后勤,还有几辆车架,直奔永安县。

张远没在衙门多停留,而是回丁家巷,顺道去书院,让陶公子找找永安县广济河上匪寇资料。

黑冰台现在战力堪忧,但暗探不少,手上侦查的各方讯息很多。

江湖,官府,都有。

这也是黑冰台越发行事低调的原因。

招人恨。

回到丁家巷,张远拿出二两纹银,交待郭大和徐老汉这几天要去探望几位袍泽家眷,还有书院和医馆那边也要去看看。

晚上时候,陶宏送了永安县那边的地图,以及江湖势力的讯息来。

郭大则是从胡春牛的医馆那边拿了些伤药,交给张远。

其他接到征调令的皂衣卫,这一晚也会回家将所有事情安排好。

身为武卫,这种任务是常有。

既然是任务,其中就有凶险。

没有谁敢说,自己一定活着回来。

这就是大秦武卒,平凡,坚毅。

这些平凡的武卒,构建了大秦的根基。

张远家中没有什么要安排,就在房里看陶宏送的那些地图和讯息。

有混沌记录和分析,他只要选择其中重点记住就行。

一边观阅讯息,一边修行,他身上气血与真元不断流转。

以气血与真元力量熬炼身躯,提升肉身承载之力,这是他现在一直在做的事情。

在无法寻到自己踏入宗师境的天道契机和宗师劫情况下,不断磨砺肉身,是最基础的提升战力手段。

天光未亮,张远就起床,前院徐老汉媳妇已经做好了早饭。

丁家巷这小院中,这样的事情已经成习惯。

吃过早饭,张远穿了一套黑武袍,并不带兵器,径直往武卫衙门。

到武卫衙门,天已经大亮。

两队皂衣卫整队,在衙门门前聚齐。

“有你小子来顶,胡老七真是自在。”看到张远,另外一队的领队开口。

齐俊良,就是胡杨口中的齐老五。

衙门里的武卫队伍一共八支,都有各自的番号。

张远他们这一队排第七。

齐俊良那一队是第五。

这个排序,据说是根据实力,也有说根据领队头领的战力,还有说根据成立年限的。

具体标准,只有上官知道。

衙门之中,身穿黑纹七品军曹武服,腰间悬佩剑的中年快步走出,目光扫过,看向站在石阶前的张远和齐俊良。

“可都齐了?”

张远跟齐俊良抱拳:“齐了。”

军曹一点头,低喝道:“出发。”

张远跟齐俊良再一抱拳:“诺。”

……

朝阳初升时候,两队皂衣卫已经随着七辆马车出城。

一路向南,前方不断有探路的军卒骑着战马来回奔行。

武卫衙门虽然不是军伍,但行军也遵循大秦军律。

十里斥候,五里警戒,这已经是最低标准。

两队各有五匹战马,领队可骑乘一匹,其他四匹战骑就是两位斥候轮换骑乘。

张远他们这一队的斥候是冯成和陈武。

这是张远的安排。

不是张远徇私,陈武的马术是他教的,可以骑战,冯成家里条件不错,武道修为不差,以前也练过骑战马术。

武卫衙门里的皂衣卫大多是步战武卒,会骑马,但有骑战能力的不多。

晌午时候,全军休整。

此时已经距离庐阳府城八十多里。

两队皂衣卫各自围拢,有军卒去前方马车中抬出馒头和水。

竹筒装的温水是连夜烧好,凉下来。

馒头也是连夜蒸好,用厚布层层裹住。

大秦讲求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所有后勤供应是重中之重。

但凡在军伍后勤上出错,都是要掉脑袋。

“远哥。”

张远坐着吃馒头的时候,身后有人呼唤。

回头看,是穿着黑色武袍的青年,面上全是恭敬。

“黄三良?”

“刚才我就见你了,你不是最近家中有事,怎么来出任务了?”

张远开口,伸手将黄三良拉到身边坐下,又递过去一个馒头。

黄三良和陈武,是玉林书院第一批弟子,也是张远袍泽之后,都是在武卫衙门顶职。

黄三良修为比陈武差一些,不过也已经是后天初期,上次张远测过,七百多斤的气血之力,差着后天中期也就一步之遥。

因为家里添了老二,黄三良最近少到衙门。

“齐头的意思,我该多见识见识。”黄三良将馒头撕开,塞一口到嘴。

“生了老二,家里有些难熬?”张远转头,开口问道。

黄三良手顿一下,面上露出几分窘迫。

九品皂衣卫的饷银不过一两五钱纹银,家中老小,如今又添了口,确实紧巴。

外出的任务是有补贴的,而且若有战功,还能兑银钱。

“小心些,家里老婆孩子呢,别硬冲。”张远拿过一个竹筒,揭开塞子,喝一口温水,“还有,记住了,别跟匪寇在水下拼斗。”

“广济河上水匪水性极好,我们穿了甲,到河里跟他们拼反而会吃亏。”

黄三良点点头,低声道:“我明白。”

抬头,不远处陈武骑着马过来,黄三良笑着将一个馒头扔过去。

陈武接了馒头,策马又去探路。

队伍再走,速度加快。

下午日头高照,已经到了永安县。

几位骑马的武者迎上来,到前方的马车前躬身。

领头的是永安县县尉,后面则是永安县衙门捕头,还有两位武卫队正。

县里的武卫归县尉执掌,一队只有十人。

马车前,军曹与县尉商议片刻,又低声询问几句,然后转身看向张远和齐俊良。

“此地到广济河十三里,匪寇已经乘船而来,永安县军卒设了拦江索,准备围剿。”

“急行军十里,然后休整一刻钟,着甲提兵。”

军曹目光扫过两队军卒:“兵困马乏,奔袭作战,诸位辛苦了。”

“诺。”所有人一抱拳,面色严肃。

身为武卫战卒,就算千里奔袭也只一声将令的事。

马车在前,几位战骑探路。

奔行十里,前方就是十丈宽河道。

绿波滚滚,阳光下带着粼粼之光。

马车停下,一位位战卒上前,将各自的衣甲领取。

一路来,他们都是轻装简行,战甲兵器都在车上,只有警戒和探路的武卫手上带兵器。

张远领了自己的衣甲和兵器。

带竹板护腿的战靴,轻便柔韧。

一层软甲,细密轻薄,可防穿刺,十一斤。

第二层鳞甲,鳞片叠加,能抵重击劈砍,重二十斤。

护臂,护肘,护肩,战盔。

一柄一尺短刃。

一柄四尺雁翎长刀。

护身手弩,两盒二十根尺长弩箭。

一柄五尺投枪。

穿鳞甲是军卒相互配合,将背后皮带扣紧。

这样穿戴整齐,才叫一甲。

能一人破此等军卒三五人围攻者,已经是高手。

能破十甲者,后天境中绝对是强者。

就算是先天境,也不敢陷入此等军卒百人阵中。

等张远整束完毕,身边已经聚拢四位军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