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小欢喜:平凡的生活 > 第114章 冬去春来

第114章 冬去春来

书名:小欢喜:平凡的生活 作者:小布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0:51:39

转眼间春节就过了,乔宇杰和黄芷陶相约一起去旅游。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美誉,又被称为扬一益二。

俩人决定了之后,乔宇杰和黄芷陶就在黄芷陶家分工做攻略。乔宇杰负责游玩攻略,交通攻略,还有负责查询性价比高的酒店,黄芷陶负责去寻找美食。

黄芷陶侧过身,问道:“宇杰,我们大概在扬州住几天,住宿的预算多少呢?”

乔宇杰掰着手指默默数着然后说道:“差不多五天吧!”

黄芷陶道:“扬州至于待5天那么久吗?”

“虽然扬州没有京城大,但是也不小,五天还只是大概。”乔宇杰说道。

“你们听过千垛景区吗?”

乔宇杰问,黄芷陶摇了摇头。

乔宇杰继续说道:“就是看油菜花的。”

黄芷陶道:“油菜花有什么好看的...”

乔宇杰道:“这里被誉为是全球四大油菜花海之一,以“垛田”特色地貌享誉全球,在每年的春季,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于垛田之上,我都找不到词形容了。”

黄芷陶道:“无图无真相。”

乔宇杰挥了挥手:“你来看嘛。”

黄芷陶凑到电脑前,只见千百垛田漂浮于水中,水道纵横,花田错落有致,煞是壮观。于是说道:“哇,这个可以有!我还从来没有看过水上油菜花呢?交通方便不?”

乔宇杰道:“这个地方,我看看,在...江苏省兴化市缸顾乡东旺村东首千垛景区...这名字真绕口,网上说可以从扬州先到泰州,火车或长途客车都可以,然后在泰州客运站就有直接到千垛景区的大巴。”

准备好之后,乔宇杰和黄芷陶就出发了,俩人是瞒着乔英子去的,乔宇杰也是和宋倩和乔卫东打过招呼之后才去的,陶子也是和家里打过招呼了,就是没有告诉英子等人。

扬州著名的景点瘦西湖自不必说了,园林之盛,甲于天下,是著名的湖上园林。至于大明寺的话,乔宇杰自己不是太感兴趣,到时候如果陶子感兴趣可以带着去参观;扬州古运河倒是可以一窥,据说东关古渡就在这个地方。

个园是清代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何园则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扬州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瘦西湖自然是俩人的第一站。三步一柳,五步一花,令人如白云般舒卷自如。

乔宇杰悠悠道:“古人云,烟花三月下扬州,诚不欺我啊。”

黄芷陶直言道:“古人的三月是农历三月。现在也不是三月!”

“额,那又如何,我比古人早一步,我二月下扬州不行吗?”乔宇杰有些尴尬。

“行,你看看这里柳絮如烟、繁花似锦,听说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六次南巡均来到此处,并对这里的景色赞赏有加。可这里为什么叫瘦西湖呢,和杭州西湖有什么关联吗?”

乔宇杰道:“没什么关系,扬州瘦西湖,原名保障湖,因为位于扬州城西又名“西湖”,同时因为这个湖的蜿蜒曲折,清瘦秀丽故又名“瘦西湖”。要不要坐船啊?湖上泛舟,别有一番滋味哟。”

黄芷陶一听,作为一个北方姑娘,她还没有坐过船于是说道:“好呀好呀,在哪坐呢?”

在西门有船娘划船,出来嘛就要玩的开心,不能计较价钱。

船娘将船划向湖心,只见她娓娓道来:“从隋唐开始,景区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盛世,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的六次南巡,造就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山盛况。”

瘦有瘦的好处,乔宇杰尽眼望去,这条狭长的湖水仿佛一副次第展开的湖光长卷。

李白、杜牧、苏轼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船娘继续说着:“康乾时期这里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湖上园林群。你们看那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万花园、双峰云栈等名园胜迹,风韵独具而蜚声海内外。”

说着她又唱起了小调。

乔宇杰凝视着岸边的一切,湖中是碧绿的春水,两边有婉转的莺歌;亭台楼榭,错落有致,怎能让人不沉醉其中?

黄芷陶虽然没有乔宇杰那样的文化素养,但是看着自己喜欢的人,倒也怡然自得。

乔宇杰说道:“陶子,我的计划是下了船回到南门,然后一路长堤春柳,接着到徐园,继续向北到四桥烟雨、月观、

回到住处后,黄芷陶开始连连喊累,她没有想到逛一个瘦西湖需要如此之长的时间。她一进门就瘫在沙发上一动也不想动。乔宇杰因为经常打篮球的缘故,倒没觉得有什么。休息一会后,俩人吃了饭又回到了酒店。

第二天。

乔宇杰最终在个园和何园之间选择了个园。无论是什么样的景色,只有加入了情怀,这份景色才尤为入味。

“宇杰,扬州的园林好像不如苏州的出名啊,我们还有必要去吗?”陶子说道。

乔宇杰道:“陶子,此言差矣,《扬州画舫录》有记载:‘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作为古典园林的翘楚,其实扬州要更胜一筹。只不过多次遭到兵灾战祸,园林毁坏甚多,才萧条起来。”

又是悠哉的一天。黄芷陶向乔宇杰要了乔宇杰拍的照片。

此时在京城的乔英子等人也是相聚在一起。有乔英子,苏舟,方一凡,季杨杨,林磊儿,王一笛。

“英子,宇杰呢,我给他发消息他都说在忙。”方一凡对乔英子说道。

“我也不知道他在干嘛,我哥昨天晚上就没有回家,不知道在忙什么,我爸妈我不说。”

“宇杰这种大神,忙市很正常的,来我们先走一个!”季杨杨说道。

于是众人举杯喝了一口。

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俩人沿着东关古渡的小径走着,一抹斜阳,送来余辉。天渐渐暗了,远处又依稀响起淮扬小调。

乔宇杰凝视着千年来的大运河,想象着曾经漕运的繁华。黄芷陶则是嚷嚷着要吃吃真正的扬州炒饭了。

“淮扬菜系虽未列八大菜系之中,但也有相当久的历史,扬州小吃在明清时已经被人誉为“夸视江表。”扬州小吃又以面制品为主,蒸饺、烧麦、卷子、蜂糖膏等等。”乔宇杰向黄芷陶介绍道。

“宇杰,听你说完我就饿得不行了。”黄芷陶嘟着嘴,甚是可爱。

乔宇杰无奈道:“好好好,我不说了,我们也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黄芷陶站在摊前,食欲大振,向前一指:“这是什么啊?”

摊主道:“这是三丁包子。”

黄芷陶摇了摇头:“包子啊,那算了。”

摊主忙道:“小姑娘可别小瞧了这三丁包子,这可是扬州的名点,发酵所用面粉“洁白如雪”,所发面本地软而带韧,食不粘牙。”

黄芷陶点了点头:“既然师傅这么说,那就来一份吧,还要这个,这是烧麦吧?”

摊主道:“对的,这是翡翠烧麦。”

黄芷陶望向乔宇杰:“这里有小份的扬州炒饭, 要尝一下吗?”

乔宇杰摆了摆手:“炒饭我就不要了,听说这里的煮干丝不错,老板来一份吧。”

摊主道:“好咧。”

俩人逛得差不多,吃得也比不多了,于是牵着手回了酒店。

饱暖思**,果然没错!

千垛景区位于兴化市,境内河湖港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景区总面积近万亩,离扬州大约一百三十公里。

蓝天、白云、碧水,不好的景色也会变得十分美妙,更别说在这阳春时节,金黄色的油菜花在垛田之上绽放,而这千百条垛田漂浮于水中,与其结合的十分融洽。

俩人沿着木栈道走进去,置身于这一望无际的油菜花之中,那醉人花香迎面扑来,让人不仅沉迷于此。在景区中央,有一座观景塔,俩人决定在人潮来前,先去那里拍照留念。

黄芷陶率先爬上了顶楼,喊道:“哇,好美啊!”

这油菜花海犹如朵朵祥云舞于水面,而向远处望去,一眼竟望不到头,又似云朵一片片铺向天边,使人震撼不已。

短暂一周的二人旅游结束了,俩人又回到京城做回一个正常的大学生。俩人从那扬州三月回到京城,觉得京城的春天实在逊色极了...

乔英子知道乔宇杰和黄芷陶抛下自己去旅游后非常生气,好在乔宇杰给她带了好些礼物。不然乔宇杰都不知道该怎么哄自己的这个妹妹。

这个时候春风中学的学生开学了,宋倩又回到了春风中学教书,不过因为宋倩教学经验丰富且实力雄厚,宋倩进去就直接带高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