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424章 抽丝剥茧除迷踪

第424章 抽丝剥茧除迷踪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9 15:44:41

通过这段时间的对锦衣卫的观察,朱载坖发现锦衣卫善于刑讯,但是侦查更多的是凭借经验,并没有一定之规。有些时候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侦查盲区。

朱载坖将朱希孝和陆绎叫来,和他们一道复盘本案,要侦查一个案子,最重要的就是确定侦查方向,如果侦查方向错误了,那就等于走进了死胡同。

而确定侦查方向的第一步就是刻画犯罪嫌疑人,这是一切的开始。

朱载坖问道:“你们认为策划本案的首犯是个什么样的人?”

两位锦衣卫头目有些发愣了,他们还从未认真想过这个策划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载坖便开始分析起来了,这位一定是个胆大妄为而又心思缜密的人,胆大妄为,是他敢于袭击大明的皇子亲王,心思缜密则是策划这一次巧妙的袭击,不无显示出此人冷静沉着。

除了分析嫌疑人的性格之外,从作案动机的角度刻画嫌疑人往往是最直观的。而他目的往往直接反映了他的动机,朱载坖问道:“你们认为,此贼做此事的目的何在?”

两位锦衣卫都认为,做此事的目的不在于真的刺杀朱载坖,以刺杀来看的,此事就颇为拙劣了,刺杀要的是精准而迅速,人越多越不利于成功,况且此时朱载坖处于大军的保护之中,要想公开刺杀,比登天还难。

而这次行动的目的,更近似于恐吓,那么他的目的在于逼走朱载坖。

朱载坖问道:“此贼处心积虑,甚至不惜犯下这等大案,仅仅是为了逼孤走,说明什么?”

陆绎说道:“说明殿下不走的话,恐怕他们就要出事。”

朱载坖在内心给陆绎点了赞,孺子可教也!

朱载坖说道:“然也!说明孤不走,就会收拾他们,而且对他们来说,恐怕是难以承受的。”

朱载坖然后和陆绎、朱希孝继续分析起来,首先派出倭寇,原因很简单,倭寇没有动机做此事,很明显是被人利用了。

那么东南士绅呢?从动机上来说,似乎有那么一点可能,但是朱载坖否决了这种可能,或者说这种可能性极低。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朱载坖征收欠粮等事已经做完了,即便是杀了朱载坖,除了招致朝廷的报复之外,不会有任何改变。士绅们是最会权衡利弊的,不会做这等不智之事。

第二点,士绅们可不是一家一口,往往是一个大家族,他们真的会拿自己九族,来冒这个风险吗?显然不太现实,真的要暗杀,直接截杀肯定是最愚蠢的方式,士绅们饱读诗书,精通历史,谁愿意当成济呢?

否定士绅们之后,那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陆绎说道:“殿下莫不是怀疑佛门吗?”

朱载坖说道:“并非是怀疑,而是事实如此。”

其实仔细推理的话,朱载坖的怀疑确实有合理之处。

这帮秃驴,不少无父无母,哪有那么多牵挂。是真的敢做这种事情。而且从他们做的事情来看,就是想逼走朱载坖,为什么?因为朱载坖走了,他们的利益就可以保全了,所以他们敢这么做。

而且寺院和倭寇,还真是有私下的交往。在浙江普陀山一带,僧人私创寺院,收揽民众,在倭患严重时作为贼寇侵略本地的助手。嘉靖三十年间寺院曾被倭寇占据,作为巢穴。平定此次倭患后,朝廷出于考虑海防需要,毁寺清僧,并令不许再创建。但僧人不顾禁令,沿复私创宝陀、海潮二寺,远招香客,广致斋粮,根本不把朝廷的进来当回事。

朝廷多次颁布禁约,一是验勘有僧籍之人,登记自册,暂不驱逐,其余私度之人遣散归家;二是不许再私扩寺院,广招徒众;三是不许进香游僧到寺停留常住, 违者严惩。然而一切都是徒劳,僧人暗地召唤民众为其偷送物料,企图复建,奸僧恶党,煽惑男妇,复运料物过海,希图再创。

僧人只图发展佛教,全然不顾地区百姓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煽惑民众创寺,勾结倭寇,破坏社会安定。这都是有先例可循的,为了创建寺院,他们不惜背叛国家,而现在朱载坖想限制他们,甚至剥夺他们的财产,他们作出此事,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而且这些秃驴和倭国秃驴还真是联系紧密,尤其是倭国的秃驴。倭国的秃驴,不但能够直接参与政治,能掌握武装,拥有军队。

而且不少秃驴还专门从事为幕府起草政治、外交文书,参与外务、内务等政治活动。除第一次送交明朝的国书由儒臣东坊成秀起草之外,其余均出自五山禅僧之手。

尤其是倭僧策彦周良,嘉靖十八年、嘉靖二十六年两次出使大明,都长期在杭州居住,与大明的秃驴们互相场合,讲求佛法。而这位策彦周良,可不是一般的秃驴。

嘉靖十八年任遣明副使。嘉靖二十六年任遣明正使。两度入明,受礼遇甚隆,与文人广泛交游。晚年受织田信长厚遇。在倭寇颇有影响力。

凭借佛门与倭国的关系,借来些武士,根本不费事,所以现在虽然还没有什么证据,但是朱载坖对于佛门已经是十分怀疑了。

朱希孝说道:“殿下的分析确有道理,不若直接动手,抄几个寺院,拿了秃驴拷问再说。”

朱载坖摇摇头说道:“不急和他们耍耍!”

眼下朱载坖手里还没有特别过硬的证据,冒然动手反而会遭到反噬,只要朱载坖拿到一点蛛丝马迹,就足够对他们动手了。

所以朱载坖安排陆绎和朱希孝,从人员、船只、行踪等各个方面寻找线索,同时他让朱希孝再次对这些倭寇的尸体加以勘验,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尤其是这些倭寇的随身物品,要仔细勘验,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朱载坖提醒道:“他们的随身物品上,可能会有他们经过地方的蛛丝马迹,切不可遗漏了。”

朱希孝于是亲自去勘验尸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