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453章 欲挽狂澜扶天倾(五)为理塘纯真少年加更

第453章 欲挽狂澜扶天倾(五)为理塘纯真少年加更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9 15:44:41

李默对朱载坖的奏疏倒是表示支持,作为吏部尚书,他是极为反感士子们的结社抱团的。现在不仅仅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结社, 那些同时科考中式的士子们也经常会盟结社。他们在官场上同声一气,相互照应,共同进退。甚至依靠这种关系,公开抱团,和他这个吏部尚书叫板。

尤其是东南的官员,有事都是找徐阁老,通过内阁来压自己,李默早就积怨已久。这次朱载坖提出要严禁士子结社,李默是举双手赞成的。

王用宾更是激动的说道:“裕王殿下此举乃是利国利民之举,现今士风不正,官员结党倾轧,大有朋党之势,殊为可恨。”

王用宾最为痛恨的就是东南官员中的同乡加同科了,他们公开宣称:同年者,同时而出,同途而进, 实兼朋友兄弟之义而有之。这种关系在现在非常重要,士子们也有意识地借助结社来维系和巩固这种关系,东南的士子可以借助这种关系网络在官场上一路高升。

而其他地方出身的子弟不但很难依靠这种关系,反而可能会被这种关系网络加以打击,这就是李默、王用宾等人痛恨结社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些个人因素,王用宾本身就对朱载坖寄予厚望,对于朱载坖这次的奏疏,王用宾当然是全力支持。李默主要是对徐阶不满,徐阶正是利用这些士子的会社,操纵舆论,臧否百官,直接干预官员的黜陟,变相的侵夺了自己作为吏部尚书的权力,所以李默对徐阶也极为不满。

嘉靖听完了臣子们的话后,说道:“惟中留下,诸位先去办公吧。”

其余人走后,嘉靖问道:“惟中,今日怎么不发一言?”

严嵩这才说道:“陛下,老臣不知怎么说才好。”

嘉靖说道:“你我君臣,就不必如此生分了吧?”

严嵩说道:“陛下,老臣所虑,乃殿下耳。”

嘉靖当然知道严嵩是什么意思,朱载坖东东南,先是催征欠粮,再是收拾佛门,眼下又是不准士子结社,可算是把东南的士绅、佛门给得罪死了,严嵩不表态的原因就在于此,从朝廷从大明的角度看,朱载坖的奏疏可以说是公忠体国了,但是对于他个人,甚至是作出决策的嘉靖和严嵩来说,可就并非是如此了。

眼下东南士绅们毕竟还是大明官员的主流,朱载坖这般得罪与他们,恐怕并不是好事。尤其是对于一个还没有继位的太子来说,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朱载坖表现的太过强势,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

严嵩的意思,嘉靖当然明白,嘉靖问道:“那惟中以为呢?”

严嵩此时却又顾左右而言他了,他说道:“陛下,殿下此疏,于国家是大有裨益的。”

嘉靖怎么不明白严嵩的意思,严嵩希望嘉靖作为皇帝,主动将此事揽过来,为朱载坖吸引火力,将此事推行下去。嘉靖默不作声,开始思考此事,本来以嘉靖的性格,一向是让别人背锅,自己享受,这次严嵩却让嘉靖主动背锅,虽然是自己儿子,但是对于嘉靖来说也不合常规的。

嘉靖思考了半天,对严嵩说道:“你这个老狐狸,说说你怎么想的吧。”

严嵩说了说自己的想法,眼下裕王大张旗鼓的上疏,朝廷上下必然会关注此事,严嵩建议,嘉靖将裕王的奏疏下内阁与礼部商议,内阁严嵩、徐阶、吕本和礼部尚书王用宾四人,严嵩和王用宾肯定是坚决支持朱载坖的,徐阶肯定是反对此事的,吕本则态度摇摆。

但是严嵩有把握说服吕本,形成二比二平的局面,既然臣子们无法得出结论,严嵩肯定会将此事上奏嘉靖,那么嘉靖作为皇帝,就可以自己决定。

嘉靖圣裁此事,直接下诏给朱载坖,这样的话,嘉靖和严嵩就成为朱载坖最大的支持者,这样的话朱载坖的压力就会小许多,同时严嵩还拿出自己的奏疏,也就是在全国推广寺院田地起科的事情。

这事同样是为朱载坖分担火力的,这次是严嵩和户部尚书方钝联名上疏,份量不可谓不重。

嘉靖当然知道严嵩的意思,他作为内阁首辅,亲自下场,把事情搞大,把水搅浑,就是为了分担一下朱载坖的压力,至少把朝堂的目光都转移开来,至于南直隶,那就只有靠朱载坖自己了。

嘉靖说道:“惟中倒是像个忠臣了。”

严嵩说道:“臣永远都是陛下的忠臣。”

嘉靖将朱载坖和严嵩的奏疏都发回,对严嵩说道:“既然惟中都觉得此事可行,那就交给你们。”

严嵩走后,嘉靖怔怔的望着殿外,心里想着,坖儿,你真能改变这大明吗?嘉靖刚即位的时候,未尝不想振作一番,成为一代圣主。

嘉靖的年号,就取自于尚书中的嘉靖殷邦,彼时的嘉靖,是真的想当一个好皇帝。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即便是到现在,嘉靖仍然是牢牢掌握着权力,不曾放松,对于大明的种种弊端,嘉靖是深知的,只不过他现在不想去管罢了。

然而朱载坖到了东南的所作所为,确实让嘉靖心中沉寂已久的圣主梦又开始骚动起来了。嘉靖精通礼法,并且极为重视礼法,对于身后之名,还是极为重视的,他可不想等到他百年之后,和自己的堂兄一样。

所以嘉靖决定支持朱载坖一把,看看朱载坖能够在南京搞出什么事情来。

严嵩拿回内阁的两份奏疏,可谓是重磅炸弹,震惊了整个朝堂,要求禁止士子结社不说,严嵩还直接要求清丈全国的庙产,并且起科征税,大批言官纷纷上疏弹劾严嵩,认为他有违祖制,搜刮民财,但是严嵩对这些弹劾根本就不屑一顾。

嘉靖对于这些弹章也是一概留中,根本不予理财,而不出严嵩所谋划的,最终决定权到了嘉靖手中,嘉靖没有立即同意对清丈寺院土地的决定,反而是直接下旨给朱载坖,要求他先行查禁南直隶的会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