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八零福运小农女 > 第445章 回报村子的计划

第445章 回报村子的计划

书名:八零福运小农女 作者:周笑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0:52:48

“这效果也太强了吧?”

虽然林静这几年因为家里有钱了,慢慢的也把皮肤养回来了,但到底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又经历过不少的磨难,所以皮肤也并不是很好。

但是自打用了养颜霜之后,皮肤就一日一变,现在是真的白嫩得如同鸡蛋白一般。

林静被几个嫂子摸得尴尬极了:“哎哟,嫂子们,别摸了。”

有人笑道:“林静这皮肤,啧啧,摸得我都舍不得了,我要是男人啊,绝对要把你娶过门!”

说起这事,三姑六婆们顿时就来了兴致,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妈说:“林静啊,你现在心里是怎么考虑的?肖世和也走了十年了,你也没必要为他守着了。现在荷花儿也大了,又这么有出息,你也应该好好考虑考虑自己的事情了。”

几个女人也在一旁劝道:“是啊,是啊,这女人啊,还是得有个伴儿才好。家里没个男人,都感觉不踏实。”

这其中,有的是真心为林静考虑,希望她能够找到一位疼她的男人。

但也有的,有自己的小心思。

尤其是自己夫家或者娘家有合适的人选的,恨不得立即就把林静和自己亲戚凑成对,到时候,自己也好沾点光。

如今,林静可不是人人躲之而不及的带着拖油瓶的寡妇了,而是条件非常好的优秀对象人选了。

林静淡淡的笑:“我现在带着荷花儿,过得挺好的,不想考虑这些。”

以前日子那么艰难的时候,她都没有想过要再嫁,现在日子好过了,不靠男人也可以了,就更加不想再嫁了。

周围的人还想再劝,林静正好看到林芳出来,急忙提着袋子朝她走去:“芳姐,这是送你的。”

“这就是她们说的仙药集团新研制的护肤品吧?我都听她们说了,搞得我好奇得不行,菜都不做了。”

旁边有人催道:“打开看看呗。”

林芳也很好奇,将包装打开,里面是一个小巧的青花瓷瓶。

“好漂亮!”

“快打开看看。”

林芳将青花瓷瓶打开,里面的养颜霜是淡淡的绿色的,晶莹剔透得如同翡翠一般,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这香味……好舒服啊!”

四周的人都沉醉了,这香味,似兰非兰,似桂非桂,有一种说不出的清幽。

“这香味也太好闻了吧!”

林静笑道:“这养颜霜擦上之后,会根据每个人身体的味道,散发出不同的香气,也就是说,每个人擦上之后,香味都是独一无二的。”

林芳看着周围那些灼热的眼神,把盖子盖上,收捡好,笑眯眯的道:“林静,你这个礼物真是太好了,等晚上洗了脸我就擦上,也不求像你的皮肤这样好,只要能恢复到我二十多岁时候的样子,我就满足了。”

林静笑说:“这两瓶用完,应该是没问题的。只不过如果长时间不用,肤质又会慢慢的又变回来,这东西得经常用才行。”

林芳啧啧叹道:“仙药集团的产品都不便宜吧?这哪儿能天天用得起?”

林静微微一笑,心说,她日子难过的时候,芳姐给了她不少的帮助,前些年,如果不是有芳姐在一旁搭把手,她哪里能坚持得下来?

现在自家日子好过了,是时候回报芳姐了。

在林芳家吃过了午饭,林静找到林茂德和许正荣:“四叔,六叔,我有一件事想和你们商量一下。”

林茂德笑呵呵的说:“什么事?”

林静说:“晋家,就是晋平和晋安的爷爷,在锦州那边,研究出了一些优质的良种,蔬菜粮食都有,亩产和口感都有提升,前两天问我要不要种子,给我带点过来。我就想到了村里,想问问四叔和六叔,村里要不要也买点?”

“良种?这玩意儿靠谱吗?”许正荣问。

这几年,衙门也推广过一些所谓的良种,但有的还可以,有的却是不行,对于事关一家子生计的粮食,大家还是很谨慎的,不像以前那样道听途说,别人说好,就一窝蜂的去种了。

林静说:“晋家的农场,荷花儿去看过的,也带了些他们农场出产的粮食蔬菜回来,我尝过,味道的确很不错。”

林茂德想了想,说:“晋家,我还是信得过的,晋老爷子这么大的官儿,难道还哄咱们这点种子钱?明年我要三成的种子吧,先试试水。”

许正荣鄙视的看了他一眼,听他前面两句话说得那么铁,还以为他全部都要换成晋家的粮种呢,没想到也只是要了三成。

他说:“那我也要三成。”

三成,即便出了问题,也还在承受的范围。

他想着,他们照顾晋家的生意,身为晋家的亲家,周乡正不得给他们一些政策倾斜啊?

是的,周建明现在已经升任乡正了,凤鸣乡的一把手,手里的话语权更大了。

林茂德说:“等过两天村里开大会的时候,我在会上跟大家提一提,愿意要的,就把数量报上来,到时候统一统计了,再把数量告诉你。”

林静说:“除了种子之外,还有一些相对应的改善田地质量的工程,这个就看大家需不需要了。不过我建议大家都选一下。”

“如果只有单纯的种子的话,亩产大约能增加两成,如果用上其他辅助的技术的话,亩产能增加三成多,而且口感也会更好。”

经过林清荷几年的培育,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情况下,粮食、蔬菜的亩产都能够比普通的种子使用化肥和农药之后的亩产提升两成,如果再搭配上聚元符,亩产能提升三成多。

最重要的是,口感的增幅很大!

林静说:“对于选择了配套设施种植出来的粮食和蔬菜,仙药集团可以统一收购,收购价比市场零售价价上浮两成。”16

林茂德和许正荣异口同声的说:“你说的是真的?”

别小看这上浮的两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可见,两成的利润,已经不少了,都可以当做一门正经的生意来做了。

尤其这是在零售价的基础上上浮的两成,这可是很不得了的!

要知道,蔬菜的收购价其实是很低的,有的时候,田地里的菜出来得太快,在集中上市的时候,卖不掉的话,拿去卖给菜贩子,只能卖大概三成的价格。

如果按照卖给菜贩子的价格来对比零售价上浮两成,那这中间的利润就太大了。

而且种多少晋家都收购的话,这完全就是躺着都能赚钱了!

林静说:“如果不是有晋家的这一个承诺,我也不会来游说了。我觉得,这是我们上河村发家致富的一个机会。”

林静自己算过一笔账,上河村的村民每人都有一亩水田,三分地,五分柴山,两亩林地。

水田全部种大米的话,亩产能有个400公斤左右,米价大概是两毛钱一斤,上涨两成,就是两毛四,一年下来差不多两百块。

三分地,蔬菜亩产高,平均大约能有个2000公斤,三分地,就是700公斤,蔬菜均价算三毛吧,上涨两成,就是三毛六,一年下来,差不多五百块。

柴山也完全可以像她家这样,种桑养蚕,既能收获蚕丝,也能卖桑葚,五分柴山,一年下来,也能收入千把块钱。

再养点鸡鸭鹅啥的,一个人一年下来土地上的收入就能达到两千块钱!

以一家三口来说,一年下来,就是六千块!

六千块,对于九十年代初期的人来说,别说农村了,就是在城市里,六千的家庭年收入,也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中产阶级了。

要知道,这时候的职工工资,也就在四五十块钱,一年下来,还不到一千块钱的收入。

林静把自己算的帐给二位一说,两人的呼吸就都急促起来。

人均一年两千的收入,对于上河村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遥不可及的一个梦!

如今正是全民支持工业的时候,工农业的剪刀差非常的厉害,农产品根本就不值钱。对于没有任何副业,只靠种地生存的上河村村民来说,一年到头,人均收入也就三百来块钱。

毕竟零售能卖出去的粮食蔬菜并不多,大多数还是走的批发价,要不然就干脆拿去喂猪了。

人均三百,对比人均两千,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许正荣立即道:“如果选择配套的设施一起的话,要多增加多少钱?”

林静说:“配套设施平均每亩地,一年的价格在200块,晋家说了,可以给咱们打个八折,只要160就行。而且用上了晋家提供的设施之后,是不可以再使用化肥农药的,如果使用了化肥农药,检测出来的话,晋家就不会再收购了。”

“那绝对不用啊!还能省上化肥和农药的钱呢。”

加上种子钱,估计一亩地的成本也就两三百块,这样说来,一年下来,净利润还是有人均一千五以上的,这点成本,大家当然是能够接受的。

林茂德急忙说:“一会儿我就让大家都到村部来集合,你把这事儿跟大家详细说一说。”

说完,林茂德就急急忙忙的跑去村口敲钟去了,这么好的事情,一定要早点让大家知道。

于是,不多一会儿,家家户户的闲人们便都聚集在了村部外面。

“支书,叫我们过来有什么事啊?”

“年底的村部大会不是还要几天吗?”

“有一件大好事,是林静帮大家争取到的,一会儿等人全部到齐了咱们再说。”

听他这么一说,马上就有人开始追问起林静来,可是林静也不想一件事说几遍,于是笑而不语,只说等人到齐了再一起说。

又过了一会儿,林茂德看人到得差不多了,便开始一个个的点名,确定所有家庭都已经有代表到了,才让林静去前头给大家详细的讲解。

林静把她之前给两位说的话,又再重复了一遍,当听到她预估的人均年收入之后,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黄燕第一个问道:“五姐,你说这个是真的还是假的?真有那么好的事情,人均年收入能到1500左右?”

那岂不是比街上那些衙门的工作人员收入还要高了?

林静说:“只要大家严格的按照仙药集团的要求来种植,这个收入只会比我说的高,不会低。当然,如果年景不好,庄稼减产的时候,肯定是达不到这么多的。”

大家都是一辈子种地的,当然明白这一点,只要天景好的年头,能够达到这样的收入,他们就满意了,至于天景不好的年头,反正怎么的也比他们以往种植来的强。

苏桂枝酸溜溜的道:“哪里有这么好的好事?别不是你伙起外人来骗咱们的钱吧?平均一亩地160,咱们一个村子那么多地,你得赚多少钱啊?到时候你跑了,咱们去哪里要钱?”

这话一出,还是有很多人心里打了退堂鼓。

毕竟对于大多数小老百姓来说,都是不具备冒险精神的,喜欢按部就班的过日子,害怕生活有改变,更害怕未知的事情。

尤其是在赚钱上面,没有看到别人成功的时候,都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是也是这些小老百姓,一旦看到了别人的成功,就往往会一窝蜂的上,最后把好事都变成了坏事。

甚至很多时候,他们分辨不清事情的好坏和真假,往往会被人用假象所蒙蔽。

林芳皱眉道:“苏桂枝,你不想参与就算了,林静又没求着你参与。人家仙药集团,现在回春液、培元液卖得有多火,大家又不是不知道,连央视上都打上广告了,人家还缺你这百十块钱?”

“再说林静,现在她在江阳开馆子,一年不说多了,几千万把块钱是能赚的,安安稳稳的做下去,就能过上好日子了,何必铤而走险,去做那些违法的事情?以为人人都跟你似地满心眼都是算计呢?”

来读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