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束发之年 > 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要开除?!

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要开除?!

书名:束发之年 作者:火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0:53:40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的道理就在这里,文字总是难免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难免离了真实,书看多了如果不知应用,一旦进入到现实生活,就会处处碰壁,很容易变成书呆子。

行万里路则不同,因为这样的人已经开始了眼见为实的实践,总比死读书的人接近了些许现实,可行万里路看到的终是死物,山山水水虽然千姿百态,却无有情志,哪里能有人心复杂。

真想了解这天地之间的光怪陆离,还是要阅人无数才行。只要把人看够了,再看鸡汤文就不会热泪盈眶,再看厚黑学也只是一笑置之,明白了明与暗,好与坏天然的伴生关系,也就不会再对世上那些所谓不合理大惊小怪了,心平了,气也就和了,心志也就成熟了。

陈戒来此世上十几载,书看得比同龄人多,可也谈不上行万里,更谈不上阅人无数,怎么他就没变成书呆子呢?

简单说,他还是个学生,还没离开这座象牙塔,虽然受着束缚,却也受着保护,现实的残酷他暂时无需体悟。

往深了说,是陈国刚预防针的功效,陈戒开蒙的时候,父亲就告诉过他,尽信书不如无书。

同样是唐朝历史,《旧唐书》对武则天的评价明显正面得多,而《新唐书》则是对她口诛笔伐,为何?因为《旧唐书》是唐人所著,自然要给唐皇的母亲留点面子,《新唐书》是宋人所著,自然无此顾虑。

立场不同,笔下的情绪自然也不同。同样一个历史人物,后人的评价却是天壤之别,谁对谁错?

陈戒不想纠结这些因立场带来的偏颇,没意义。对武则天的评价史书虽有差异,可大周朝是真的吧,武则天称帝是真的吧?不管史官立场如何,对于这些史实,大家的意见总是一致的吧?

有意见一致的地方就行,陈戒读书只看这些。

至于那些带有立场的评价,都是看人下菜碟的嘴把事,碰上喜欢武则天的人,陈戒就聊武则天好的地方,碰上讨厌武则天的人,他就聊她不好的地方,反正都是书里有的,陈戒只是引述。

对于陈戒而言,他对武则天并无好恶,甚至无感,他做的只是随顺周围人的好恶。陈戒这种左右逢源的功夫应该是遗传了吕国萍的本事,只不过他对这些嘴皮子功夫没兴趣。

马天来见义勇为的事迹很快传回了华强一中,只是一篇文章,就把他在同学眼里的印象彻底扭转过来。人都是健忘的,就连高一五班的学生,也不再计较他陷害马老师的事情了。

“看来咱们错怪他了。”

“肯定是他爸背后搞得鬼。”

“我看他本质不坏,要不是爹妈惯得太厉害,也不至于变成现在这样。”

宣传栏上贴着马天来见义勇为的文章,一群学生正在下面窃窃私语。

“真的假的?”冯诗楠一脸不相信地看着文章。

“救人这事应该是真的,至于动机,那就不知道了。”陈戒悠悠回道。

“虽然文章写得太玄乎,可是救人的动机总归是好的吧?”

“事实是事实,但是过程和动机都是可以修饰的,这是我读历史这么多年的心得体会。”陈戒忍不住笑了起来。

冯诗楠眯他一眼道:“看你平时一本正经的,可这件事上我怎么觉得你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

“这话确实容易让人误会,如果不是你问,我肯定藏在肚子里。我不喜欢撒谎,现在你问了,我也只能实言相告。为了打消你的误解,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呦呵,你还举栗子,那我要不要举个花生?”冯诗楠说完笑了起来,原本严肃的气氛突然变了味道。

“你还听不听我举例子了?”陈戒斜着眼道。

“你想说,那我就听听呗。”

“严肃点。”

“哦哦,严肃严肃。”冯诗楠立刻把脸绷了起来。

见气氛到位了,陈戒问道:“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看到一个人从桥上跳了下去什么感觉?”

“啊?”冯诗楠没反应过来,“这就是你举的例子?”

“回答问题。”

“我又不是重度抑郁症,我哪知道。”

“那我解释一下,重度抑郁症患者,精神世界非常痛苦,经常带有严重的失眠和轻生念头,这类人,看到别人跳桥会有什么感觉?”

“替跳桥的人难过?”冯诗楠猜道。

“不是。”陈戒摇了摇头,“他会羡慕这个跳桥的人,因为那个人终于解脱了,可他还要在这个世上受罪。”

“啊?”冯诗楠实在理解不了这种思路。

陈戒继续说道:“现在加个条件,如果这位重度抑郁症患者有点反 社会人格,这时看见那个跳桥的人会有什么想法?”

“把跳桥的人推下去?”冯诗楠越听越迷糊。

“不。”陈戒摇了摇头道,“他会把那个跳桥的人救下来,他的心理活动是:想死?哪那么容易,给我活下去继续受罪!”

“哈?”冯诗楠彻底无语了。

陈戒笑了笑道:“那位带有反 社会人格的重度抑郁症患者最后也许会得个见义勇为奖,但是他的动机却并没有人知道。”

冯诗楠听出他在影射什么,突然有些生气,她气得是陈戒竟然会如此负面地看待问题,这实在辜负了她对陈戒一贯的好印象,于是没好气道: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虽然马天来平时不招人待见,可谁都有浪子回头的时候,照你这么说,全天下见义勇为的人都是没安好心了?”

“你看你看,我只是举了一个例子,你就发散了,我啥时候说见义勇为的人是不安好心了?”

“你就这意思。”冯诗楠冷冰冰地回道。

“我举例子是为了说明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听风就是雨。马天来救人了,这个事实我信,但过程和动机都是可以被人为修饰的。”

冯诗楠只是个高一学生,看书也没有审慎的习惯,便问:“怎么个修饰法?”

话到此处,陈戒只能硬着头皮举了个例子:“也许池子很浅根本淹不死人,也许马天来也知道池子淹不死人,然后他和别人打了赌,看谁能第一个游过去,他先游过去,自然人就是他救的了。当然,我说的只不过是假设,只不过是用一个坏的假设抵消了你心里那个好的假设。”

冯诗楠没好气道:“我看你就是对马天来的偏见太深,我现在倒要怀疑怀疑你说这些话的动机是什么了。”

陈戒苦笑一声道:

“我说这些,是为了让你回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那个实事求是的状态里去,马天来救人的全过程我们都没亲眼所见,我说的是我编的,可也保不齐就是真的。”

“文章里虽然言之凿凿,可作者也会编瞎话,既然真假未知,我们就没必要产生情绪。当然,你怀疑我的立场也是合理的,毕竟我跟他平时不太对付,我这个起话题的时机有点问题。”

冯诗楠听后依旧不依不饶道:“何止是有点问题,是很有问题!况且人就是情绪的动物,为啥不能产生情绪?!”

“这种情绪没必要,现在到处充斥着带节奏的文章,要是随便看到点什么都要产生情绪,还不累死?”

“以前我觉得你理性,现在我觉得那叫冷漠。”

“好吧,那我这么说,如果今天这篇文章是黑马天来的,比如说他持刀伤人,那我的说法又不一样,也许他路上遇到持刀的坏人,他把刀抢了过来正当防卫呢?”

哪知冯诗楠却来了一句:“哪用比如,持刀伤人的事儿他明明就干过!”

陈戒突然发现自己错了,错就错在不该跟女生讲道理,他一脸假笑道:“冯诗楠同学,你越来越有女人味儿了……”

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在关注马天来的见义勇为,唯独老刘,关注的是另一件事。

“老马啊,你的机会来了!”老刘在电话里呵呵笑道,“你很快就能回校复课了。”

“你这是得了什么消息,这么高兴?”老马疑惑道。

“马天来在叶县见义勇为的事情你知道吗?”

“叶县的事儿我到哪知道去,这小子只要不惹事我就烧高香了。”老马说完补了一句,“什么情况啊?”

老刘把马天来救人的事大概说了一遍,老刘一脸问号道:“可这跟我回校复课有啥关系?”

老刘一本正经道:“你和马天来,总得走一个,现在我决定了,让马天来走。”

“啥?!”老刘以为自己听错了,“这小子持刀伤人的时候你不开除,现在见义勇为了,你倒想起开除人家了,这叫什么道理?”

“嗨!”老刘笑笑,“你理解错了,我不是要开除他,而是送他去一个更合适的地方。”

“你要送他去哪?你就不怕马虢栋找你麻烦?”

“不会。”老刘信誓旦旦道,“我敢打赌,我要真能把马天来送去那个地方,马虢栋不仅不会找我麻烦,还得谢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