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束发之年 > 第一卷 束发之年 第七章 父子夜谈

第一卷 束发之年 第七章 父子夜谈

书名:束发之年 作者:火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0:53:40

“儿子,作业做完了吗?”陈国刚看了看表,发现已经夜里十点半了,“要不今天算了吧,最近你睡得太晚,今天就早点休息吧。”陈国刚显然有些担心陈戒的身体能否吃得消。

天底下没有不心疼儿女的父母,但是子女的应对却是千差万别,陈戒可不会因为陈国刚的一句软言慰喻就去乖乖睡觉。对于陈戒而言,他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所以陈国刚的这种关心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只听陈戒的声音从自己的房间里传了出来:“爸您等等我啊……最多半小时一定解决战斗!”

虽然陈戒的体育成绩差强人意,不过身体素质一直还算不错,否则这么高强度的灌输陈国刚还真要掂量掂量。现在陈国刚手上的事情已经忙完,趁着陈戒赶作业的功夫,便去厨房给他冲了杯茶,陈国刚知道他的肠胃不太好,咖啡对胃的刺激比较大,所以一直都是用红茶帮他提神,同时控制好每次茶叶的投放数量,以免过于提神导致陈戒喝完睡不着觉。

陈戒的速度倒是很快,水才刚刚烧开,他就从自己的房间里伸着懒腰走了出来。陈国刚一边沏茶一边说道:“上次给你的书看得怎么样了?”

“那本美国作家艾略特写的书么?斐波那契数列我搞明白了,可是感觉艾略特的理论有蹭斐波那契热度的嫌疑……按他的说法很难数清楚,我估计一千个人能有一千种数法。”

“现实情况确实是不同的人按他的理论数出来的结果也经常不一样。”

“那这种书您还让我看?这不是瞎耽误时间么?”陈戒感觉这几天没日没夜地验证书中理论的辛苦现在全打了水漂,心里那叫一个苦。

“但是这本书被很多人奉为圭臬,而且也确实属于这个行业的入门书籍。”

“那您的意思是我弄错了?”

“这几天我没有给你任何这方面的建议,就是希望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所以我现在想听听你的看法。”

“凭我目前的感觉我认为这个理论不好用,而且往根儿上想,哪有人会傻到按他的理论照图施工的,那施工的这个人不就成了别人的提款机了?我感觉这种理论是伪科学。”

“你和我的答案一样,但是你要知道,这个行业里类似这种伪科学的理论还有很多。这些知识如果你都看一遍,然后再去验证的话,十年也不够用。”

陈戒并没有被陈国刚的话吓到,因为他知道既然陈国刚答应了他,就一定有办法,于是笑嘻嘻地问道:“那您老打算怎么带我出坑?”

“爸的这套方法是碰了很多次壁后才总结出来的,一开始让你看这本书是为了让你明白伪科学的坏处,后面你才能愿意跟着爸的节奏走,如果你又自行其是,碰上的仍旧会是这一类的理论,这样两年时间是绝对不够的。”

说完陈国刚又拿出了一本书推到陈戒身边说道:“后面你就看这本书,如果你打算干爸这行,这本书就是你今后思维模式的总纲了。”

陈国刚推荐的这本书按理说不太适合陈戒这个年纪的人阅读,如果一开始就推荐给他,陈国刚担心后者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才会先带着陈戒撞一次伪科学的南墙,因为只有体会到了撞南墙对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消耗后,才能减轻陈戒对这本书的抗拒心理。可即便如此,陈戒乍一看到这本书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易经》?!”陈戒看见这本书差点没哭出来,“爸,我弱弱地提醒您一下,我才15岁……”

一看陈戒还是有些难以接受,陈国刚也是有些犯难,但考虑到这本书对入行的必要性,他也只好强行推销了起来,他说:“15岁怎么了,正好是人生起步的阶段,这会儿有一本指导性的纲领引导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如果等4、50岁磕了一头包再看的话,那就有点晚了。”

“爸,问题这是殷周时期的文字,以我的文言功底看看唐宋的诗词,明清的文章还差不多,这部经对于我确实晦涩了。再说了,也没听过这一行的从业考试考《易经》的。”

“文化断层是个问题,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呀!文字不懂就去查,从小锻炼你的训诂功夫不就是为了干这吗?实在不行就去找白话文版的,活人能让尿憋死?从业考试只是一个门槛凭证,考试合格不代表你就真懂了,这是两码事。以爸这些年的经验总结,这部经对这一行来说入门的帮助最大!想要少走弯路,你就得按我说的来。”

理性上陈戒是相信父亲的,可是感性上陈戒不知道怎么了,就是觉得很别扭,他摸了摸脑袋后问道:“可这本书不是算卦才用么?”

陈国刚这会儿也听出来了,陈戒的这些疑问其实就是现实生活给他造成的刻板偏见。中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摆摊算命的,正因为有一大堆不学无术之人拿着《易经》招摇撞骗,所以很多国人初见《易经》这一类的古书时要么嗤之以鼻,要么束之高阁,陈戒有所抵触也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这种刻板偏见已经形成,陈国刚也只能硬着头皮替那帮骗子擦屁股了,他先是一脸正色地质问道:“你这些偏见都是哪里听来的?!”

然后他就开始了纠偏的工作,只听他解释道:“善易者不卜,真正看得懂《易经》的人是不需要占卜的,里面的道理都是防患于未然,如果真正能够落实到生活当中,哪还用得着求神问卜?!那些求签者的心态说到底无非就是抱着既想占便宜又不想吃亏的侥幸心理罢了,而那些骗子也正是迎合了这种心态所以才有了市场。”

陈国刚分析完了这些求神问卜之人的心态之后接下来就是找反例了,总得有个实实在在的正面例子才能彻底扭转陈戒的刻板偏见吧?!

于是陈国刚继续说道:“这部经实际是中国哲学的总纲,能看懂的话对人生的益处是非常大的。二进制就是西方受《易经》思想的启发创立的,有了二进制才有了后面的计算机,也才有了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怎么能说这部经仅仅只能用来算卦呢?!”

当然陈国刚心里也明白,国人之所以没办法从《易经》之中悟到二进制,跟这种求神问卜的风气以及刻板的封建礼教有很大关系。毕竟中国历史绵延几千年,古人思想的精髓大多已经丢弃,继承下来的基本都是些走样的形式主义。而国外由于没有这种风气和历史负担,所以审视《易经》的时候也就没有这些心理障碍,有所发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国刚说到这里内心也是不禁替祖先感到悲哀,只听他感慨道:“老祖宗的东西自己的子孙没继承下来,反而是让外人占了便宜,然后再让人家把嚼过一遍的甘蔗渣子喂给你,你还吃得挺香,什么叫不肖子孙?这就叫不肖子孙!”

陈戒见陈国刚越说越激动,赶快安抚道:“爸,您先消消气,您老的话我听明白了,这书我看就是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差一步呢!陈国刚的预防针还没打呢,正因为有感于文化继承上的形式主义和刻板教条,陈国刚在给陈戒讲传统观念的时候向来都是要提前打好预防针的。

“爸还没说完呢!《易经》有趋吉避凶的作用不假,但是你千万不要死在福祸上面,如果有一天你能看懂里面的话,还要记住一点:苟立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个人福祸离不开民族大义,这是林则徐的一句话,你要记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