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束发之年 > 第一卷 束发之年 第八十一章 民族性格

第一卷 束发之年 第八十一章 民族性格

书名:束发之年 作者:火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0:53:40

陈戒的问题不是刁难,他是真的需要知道。可需要知道不代表能得到,这取决于陈国刚的知识储备和耐性。

如果陈国刚的耐性稍差,或者知识储备耗尽,为了面子,很可能会甩上一句“让你看就看,哪那么多废话”!

如果陈国刚是个死在传统里的老古板,对古人只是盲目迷信,也可能会摇头晃脑地回上一句“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话不假,但是有前提,陈戒对传统的信任尚未建立,他没有书读百遍的决心和意愿,这话对他而言,说了等于没说。

育林难,育人更难,在浮躁的当今时代,教育下一代,更是难上加难。

幼年的家庭教育,少年的学校生涯,青年的大学生活,让陈国刚懂传统,也懂时代,他知道陈戒需要什么。

他那古井无波的心境,除了冷眼看股市,也能洞察人心。

陈国刚的心境怎么来的?《大学》有言: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百年前,这些老话,是流于纸面的形式主义,现在,却被陈国刚拿来指导生活。

老祖宗的东西,会背没意义,得会用。正因为陈国刚尝到了甜头,才一直要求陈戒知行合一。

陈戒很幸运,陈国刚没有搪塞他。

听到儿子抛出的问题,陈国刚并不急躁,他眨了眨眼,说道:

“这是民族性格的问题。”

“咱们这个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但务实是一种一体两面的中性性格,往好了发展,会变成实事求是,往坏了发展,就变成现实,功利。”

“咱们这个民族,强大就强大在务实上,倒霉也倒霉在务实上,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对话里,这种一体两面的整体观思想正是来源《易经》,不过,那个时候陈戒还小,陈国刚认为时候不到,也就没把这层窗户纸点破。

陈国刚接着说道:

“但人这个东西吧,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务实,现实,二者本就只隔一层窗户纸,你要守着务实过日子,时间一长,它准得出溜成现实。就像刚才例子里的作弊考生、收贿考官,都是物质至上的现实主义者,否则也干不出来这档子事儿。”

“老祖宗想把中国人务实精神里好的一面发扬出来,所以才要把人往君子的方向上引导。”

“而儒家学说,恰恰对治国人现实的毛病。”

“钱不是万能的,世上有太多东西是金钱买不来的,所以才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说法。”

“不过,当今时代,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但要如理如法地求,用自己的原则换取钱财,总有一天必遭反噬!”

“所以,老祖宗的这套理论,可以说,是为国人量身定做的,国外学不学我管不着,别人学不学我也管不着,你,是一定要学的!”

这话说得煞有介事,真把陈戒说心动了,他问:“爸,学了这个能发财吗?”

功利教育的结果,一切向钱看,陈戒受大环境影响,竟也不能免俗。

陈国刚头摇得果断,回答也很干脆,三个字:“不保证。”

陈戒退一步,又问:“那学了以后保平安吗?”

“看造化,不一定。”陈国刚说的实话,子路做为孔子的得意弟子,最后还不是被蒯聩砍杀?

陈戒面带沮丧,再问:“那对学习有帮助吗?”

陈国刚咂了咂嘴,回道:“对别人可能有,儿子,你的成绩已经很好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那学习成绩,已经没啥上升空间了。

三个问题,回答没一个提气的,陈戒当即回道:“那还学他干嘛!不学不学。”

一听陈戒不学,陈国刚急了,忙道:“少爷,你不按套路出牌!这个时候,你该问我个疑问句,不应该问个设问句。”

陈戒才三年级,中文语法火候不到,问道:“爸,啥叫疑问句,啥叫设问句?”

“你把原话的感叹号改成问号,再把‘不学不学’四个字收回去,重说一遍。”

“那还学他干嘛?”陈戒拿不准,又问,“这样问?”

陈国刚笑笑,肯定道:“对了,就这样。这次带上感情,正式问一遍。”

小孩子就是好哄,陈戒还真配合,立马拿出真情实感,抑扬顿挫道:“那还学他干嘛?!”

陈国刚倒是认真,说道:“你刚问爸三个问题,求财,求平安,求聪明,你求这三样东西的根本目的是啥?”

“嗯……”思忖片刻,陈戒回道,“有钱想买啥买啥,求平安身体不受罪,求聪明学习不费劲。”

“儿子,可你也要知道,有钱人的风光很多只是表面现象,别人背后的辛酸你没看到罢了。至于平安,天灾**,生老病死,总难避免,谁都逃不掉。至于聪明,也得有度,所谓慧极必伤,人太聪明不是好事。”

“那我学他干嘛?”刚才一问,陈戒是配合父亲演戏,此问,他是认真的。

“等你长大就会明白,人活一世,图个乐而已,心安,是最大的快乐。人这一生,磕磕绊绊,谁都免不了,心安了,才能遇事不慌,很多时候,反倒化险为夷。这里的妙用,你得进了门才能体会。”

“就算造化弄人,真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一天,那也是慷慨赴死,顶天立地。”这话陈国刚起初犹豫,停顿片刻,还是决定把最坏的情况告诉陈戒。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陈戒当时不懂,可是听到顶天立地四个字,还真把他的男儿情怀呼唤了出来,他的脑袋当即嗡了一声,基因里沉睡千年的中华英魂就此苏醒!

崖山之后无华夏?谁说的!

陈国刚没想到,他认为会起反效果的话反倒刺激陈戒下了决心。

“学!”陈戒斩钉截铁。

以为这就完事啦?没呐!

陈国刚明白,印证传统的道路荆棘密布,岔路甚多,他也担心陈戒误入歧途,最终变成孔乙己和范进那样的书呆子。

所以临了,陈国刚再次加了个提醒:

“既然要学,你得答应爸,不能一知半解,也不要半途而废,刚入门时有点苦,只要知行合一,你的甜头在后面。”

“还有,当今中国,骗子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是金融,一个就是传统文化,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别听风就是雨。”

“再有,小人不能太惯着,该反抗的时候就反抗,反抗的方法书里都有,你可不要偏废!要是连个小人都收拾不了,那就真把自己读成书呆子了。”

陈戒的兴趣刚燃起,就被陈国刚的三大纪律压灭了,陈戒一头雾水,问道:“如果不能外出从师,那我跟谁学呀?”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现在,才是说这八个字的好时候,陈国刚呵呵一笑,又说,“浅显的解释遍地都是,想要深刻理解,你得走近生活,自己悟。”

要不怎么说现在的父母不好当,仅是一个问题,就要动用陈国刚大量的知识储备,如果陈戒继续十万个为什么地问下去,陈国刚也要招架不住了。

……

回过神来,陈国刚看着儿子,小学时的他还是一脸稚气,一转眼,已经这么大了。

时间,真是不饶人呐!

有了陈国刚的预防针,陈戒的成长虽有坎坷,也算顺利。在与传统对接的过程中,陈戒中规中矩,总算没有行差踏错,学成书呆子。

有了陈国刚心境的加持,陈戒对生活的观念也逐渐入微,观念也日趋成熟。

书呆子,陈戒不做,受气包,他也不当,甚至像陈国刚这样信奉忠恕之道的烂好人,陈戒也没兴趣,这种观念上的细微差异,陈国刚感受的到。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陈戒的结论同样来源生活,是属于他的答案,而这,正是陈国刚的初衷,君子和而不同,陈国刚希望陈戒做他自己。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陈戒的结论也在变,尤其商业社会,烂好人的泛滥,并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也不是孔夫子育人的初衷。

功必赏,过必罚,如果孔夫子是烂好人,不会仅仅因为妖言惑众处死少正卯,处死少正卯,孔夫子用的不是忠恕,而是君子的直!用今天的时髦话说,这叫负反馈机制,当今中国,缺的正是这个。

就像国外烟盒的外包装上总是印着很多恐怖图片,目的就是通过负反馈机制达到控烟目的,据说效果还不错。

国人总说,西方这个先进那个优秀,科学技术西方领跑不假,管理学上,不过拾人牙慧。

传统的光芒,正在陈戒的人生道路上逐渐绽放,这次,又轮到《易经》了。

如果不是陈戒坚持选择,陈国刚也不想他这么早就接触《易经》。有些古书想要看懂,真的需要阅历。陈戒从小到大,基本顺风顺水,以他的经历学习这本书,很难保证能有多么深刻的体会。

可是陈国刚不想陈戒走弯路,所以只能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了。说起来,这件事同样属于计划赶不上变化。

好在,陈戒的困惑和之前很像,陈国刚倒不费力,依样画葫芦,又来一遍。简单沟通后,很快,陈戒内心的抗拒一扫而光。

“爸,我啥时候才能把您问倒一次?”陈戒嘿嘿笑着,一脸萌态。

“我巴不得这一天快点到来,真问倒了,我正好退休,回答你的问题,太累!”

“爸您累啦?要不,我给您捏捏肩膀?”

看着桌上的《旧唐书》,陈国刚巴不得他赶紧走,甩了句:“少拍马屁,干你的去!”

陈戒吐了吐舌头,悻悻道:“热脸蛋贴了个冷屁股……”

去掉思想包袱后,陈戒一身轻松,回到房间,正当他要收拢心神,准备大干一场,电话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