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611章 刘知远称帝3

第611章 刘知远称帝3

书名:五代十国往事 作者:南无臭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27 17:07:25

张从恩不听。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张从恩临走时,任命节度副使赵行迁权知留后,并让自己的亲家、大将王守恩与高防一起辅佐赵行迁。

如今,高防与王守恩做内应,联合大将李万超,率众冲进帅府,诛杀赵行迁,推举王守恩为潞州留后。王守恩诛杀了契丹使节,随后率领潞州西昭义军全体军民归顺刘知远。

潞州,自朱温与李克用争天下的时候,就是明星城市,只因它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扼守着进出太行山的南北咽喉地带,是汴州与河东之间的必争之地,得潞州者得主动权。因此,潞州也成为耶律德光围堵刘知远的“第一岛链”的重中之重。

然而这个“第一岛链”却在十天之内纷纷瓦解,这令耶律德光陷入了极大的被动,也让耶律德光的大辽国上空布满了一层阴云。

反抗契丹的热情空前高涨起来,顺着“第一岛链”迅速蔓延,地图上的“大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萎缩。

澶州人民不堪忍受契丹暴政,奋起反抗,起义军首领王琼率领一千余名部众,趁夜发动袭击,占领南城(即德胜寨南城),随后渡过黄河,向北城发动攻击,将契丹大将耶律郎五包围在城中。

耶律德光大惊失色,急忙命令杜重威、李守贞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调兵遣将,解救耶律郎五。

王琼暂时解除包围,撤退到安全地带,派弟弟王超向刘知远求援。

刘知远给予了王超丰厚的赏赐,但来不及救援澶州,王琼就已经兵败被杀。

在帝国西面,延州彰武军发生兵变,三军拥戴高万金之子高允权威延州留后,攻击节度使周密。

高万兴、高万金兄弟原为李茂贞部下,朱温弑杀昭宗后,兄弟二人发动兵变,从关西集团叛投朱温,朱温授予高万兴“鄜延招抚使”,后将鄜、延、坊、丹四州划成两个军镇,使其兄弟二人各领一镇。

高万金死后,朱温以高万兴兼领二镇,终后梁一代,高万兴累加太师、中书令、爵封北平王。

后唐时,高万兴病逝,其子高允韬袭位,后移镇滑州,削弱了高氏在延州的势力。李从珂时期,高允韬病逝。

石重贵时,任命周密为延州节度使。周密到任后,只知鱼肉百姓,很不得民心,于是诱发兵变。高万金的儿子高允权此时恰巧在延州做文职工作(录事参军),众将认为高氏几代人都在延州做节度使,于是推举他做留后。

高允权向刘知远呈递奏章,表示投降归附。刘知远命他释放周密,大家要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契丹。周密遂放弃抵抗,也投奔到河东,归附刘知远。

受延州的影响,丹州指挥官高彦珣亦诛杀契丹人派来的刺史,接管丹州事务,并向刘知远表示归附。

各地军民纷纷归顺刘知远,刘知远的腰包捉襟见肘。当然,开大会的时候还是要讲民族大义,给大家灌点儿心灵鸡汤,但人总是要吃饭的,军人是要军饷的,不远千里来投奔,没点儿赏赐怎么行?

刘知远就跟幕僚们商议,打算向河东人民征收财物。

刘知远的妻子李氏劝阻,说人们之所以反对契丹而拥戴你,就是因为契丹人贪婪残暴,索求无度,如果你刚刚创业,还没建立功勋,也没有对人民有半点恩德,却急于搜刮钱财,那与契丹人还有什么两样?

“话虽如此,可心灵鸡汤不能当饭吃呀,军队的犒赏从何而来?”

每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位伟大的贤妻。李氏当即表示应该毁家纾难,把后宫的金银珠宝变卖,国母带头砸锅卖铁,帮朝廷渡过难关。

李氏的这波操作收获了百姓们的口碑,全体军民一片欢腾。天下军民更加坚定地要站在刘知远这一边。战争形势持续扭转。

在汴州,耶律德光愁容不展。失去中原,就意味着他前功尽弃,政治生涯将被宣判死刑,述律太后将重新掌握契丹的最高权力。凭耶律德光对他母亲的了解,述律太后肯定会对晋辽大战的失利进行追责,继而借题发挥,“看,我说儿子们还小,不能亲政吧。”是垂帘听政,还是临朝称制,全凭老太太的心情了。

耶律德光唉声叹气,萎靡不振。就在这时,述律太后派的使节赶到,从契丹带来了最好的美酒、水果等物品,送给耶律德光,祝贺他消灭后晋、统一中原。

多么辛辣的讽刺!

耶律德光苦笑着,知道这是母后故意敲打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不要认为入主中原了,就可以摆脱北方草原上的她。自己是无论如何也逃不出她的五指山。

述律太后是在耶律德光刚刚入主汴州的时候送出的这批美食快递,她的意图确实只是想刷一下存在感,让自己的权威冒个泡。

估计她也想不到,仅仅不到一个月,中原风起云涌,耶律德光即将前功尽弃。

这时候的耶律德光少了几分傲气,多了几分谦逊。他在永福殿大宴群臣,每次喝酒的时候,他都要毕恭毕敬地端起酒杯,站起身子,转身向北方隔空遥拜,并说:“这是太后的赏赐,我不敢坐着喝。”

他只求等自己回到草原时,这位杀人不眨眼的断腕太后能对自己稍微宽容一点。

黄河以北的“第一岛链”已经被完全粉碎,黄河以南也受到感染。宋、亳、密三州先后被起义军攻占,诛杀契丹人派来的“书记”,向刘知远归附投降。

耶律德光头痛欲裂,对身边人说:“我以前只知道中原难以治理,却不知道竟然难到这个地步!”

他认真总结教训,认为之所以各地迅速变色,是因为他把各地的军政一把手如节度使们全部软禁在了汴州。此前,耶律德光不信任汉人地方官,召唤各地节度使进京朝觐并加以软禁,以防他们更换门庭。如今看来,正是因为地方权力真空,失去有效管控,才使得地方军队发动兵变,连普通百姓、土匪强盗也能攻城略地。

于是,耶律德光把安审琦(兖州)、符彦卿(徐州)等人放还归镇,让他们弹压地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