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一援一疆情 > 第35章 教途肇始,困障叠峦

第35章 教途肇始,困障叠峦

书名:一援一疆情 作者:青甲书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5 00:36:05

杨校长沉吟片刻,叹了口气。

“潘干部,您说得对,这确实是个好机会。”

他指着远处几个正在帮忙收拾场地的孩子。

“就像他们,本来应该在学校读书的年纪,却都在外面帮忙挣钱。”

“我们也做过很多工作,但收效甚微。”

潘海军眉头紧锁,他知道杨校长说的都是实情。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父母省吃俭用也要供他读书的情景。

教育的意义,对于这些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似乎过于遥远而抽象。

“咱们得想个办法,让家长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潘海军语气坚定。

“怎么想?跟他们讲道理?他们听不进去啊。”杨校长无奈地摊了摊手。

“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观念一时半会儿很难改变。”

潘海军沉思片刻,目光落在了不远处正和孩子们聊天的李秀梅身上。

“或许,我们可以从改变女孩的教育现状入手。”他若有所思地说。

与此同时,李秀梅正在走访贫困学生家庭。

她来到巴图尔家,一个简陋的土坯房,院子里堆放着一些农具和干草。

“巴图尔大叔您好,我是镇上的医生李秀梅。”李秀梅微笑着向他打招呼。

巴图尔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眼神里透着一丝戒备。

“我是来了解一下您女儿阿依古丽的学习情况的。”李秀梅继续说道。

“阿依古丽?她不用上学,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不如早点嫁人。”巴图尔语气冷淡,似乎并不欢迎李秀梅的到来。

李秀梅并没有气馁,她耐心地解释道。

“巴图尔大叔,现在时代不同了,女孩子也应该接受教育,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未来?嫁个好人家就是最好的未来。”巴图尔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

“读书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李秀梅深吸一口气,她知道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并非易事,尤其是在这样相对闭塞的环境下。

但她并没有放弃,她继续说道。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让孩子们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巴图尔打断了李秀梅的话,他指着远处正在放牧的羊群。

“我们世世代代都放牧为生,读书能改变什么?还不是一样要放羊?”

李秀梅还想继续劝说,却见巴图尔转身走向羊圈,不再理会她。

她知道,今天的谈话并不顺利。

但她并没有灰心,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改变这些孩子们的命运。

傍晚,潘海军和李秀梅回到住处,两人都显得有些疲惫。

“看来,改变当地人的教育观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困难。”李秀梅叹了口气。

潘海军点了点头,他走到桌边,拿起一份文件。

“我明天去一趟教育部门……”他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潘海军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地区教育部门。

他详细汇报了当地教育的现状,并诚恳地申请更多的教育资源,例如:更多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以及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等等。

然而,得到的回复却让他感到失望。

“潘干部,您的心情我们理解,可是教育资源有限,各地都在争取,我们也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教育部门的负责人无奈地解释。

“你们乡的情况我们也了解,但目前更偏远的地区情况更严峻,他们更需要优先支持。”

潘海军据理力争,强调了当地教育的迫切需求,以及改善教育对当地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但最终,他还是没能争取到多少额外的资源,只得到了一些诸如“我们会考虑”、“尽力争取”之类的空泛承诺。

与此同时,李秀梅也没有闲着。

她挨家挨户地走访,向村民们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她讲述外面的世界,讲述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试图唤醒他们对教育的重视。

然而,她的努力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

一些村民对她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她多管闲事。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嫁人相夫教子。”一位妇女抱着孩子,不屑地说道。

“就是,还不如早点帮家里干活,还能补贴家用。”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甚至还有人当着李秀梅的面嘲笑她。

“哟,李医生,您这是要当老师了?还是想把我们这些土包子都变成文化人啊?”

尖酸刻薄的话语像针一样刺痛着李秀梅的心,但她并没有退缩。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耐心地解释,一遍又一遍地讲述教育的意义。

傍晚,潘海军回到住处,满脸疲惫。

李秀梅也回来了,她的神情同样落寞。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和沮丧。

“今天去了教育部门,但……”潘海军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李秀梅也叹了口气。

“我今天在村里也碰了不少钉子,很多村民根本不理解我们。”

一阵沉默后,潘海军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他知道,改变一个地方的教育现状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将是一场漫长而艰巨的斗争。

就在这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房间里的沉寂。

潘海军打开门,看到杨校长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叠通知。

“潘干部,李医生,后天晚上学校要开家长会,希望你们也能参加。”杨校长递过通知,语气中带着一丝期许,又似乎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他顿了顿,补充道。

“我想,或许……”

昏黄的灯光下,潘海军接过杨校长递来的通知,薄薄的纸片却仿佛重若千钧。

家长会,这或许是一个契机,一个和家长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争取他们支持的机会。

两天后的晚上,学校的教室里坐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嘈杂的声音。

家长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则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嬉笑打闹。

潘海军和李秀梅坐在教室的前排,杨校长站在讲台上,努力维持着秩序。

“各位家长,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想和大家一起商量一下,如何才能把我们学校办得更好,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杨校长的声音被家长们的议论声淹没,他不得不提高音量,用力地敲了敲桌子。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

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家长们都望向杨校长。

杨校长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我们也要跟上步伐,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杨校长的话还没说完,一位家长就打断了他的发言。

“杨校长,我们也知道教育重要,可是现在家里正是农忙的时候,孩子要是不帮忙干活,地里的庄稼怎么办?”

另一位家长也附和道。

“是啊,我们家孩子每天都要放羊,哪有时间上学?”

家长们纷纷表示赞同,教室里再次变得嘈杂起来。

潘海军和李秀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他们原本以为,只要向家长们解释清楚教育的重要性,就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可现实却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

家长会上,家长们对改善教育条件的讨论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关心孩子能不能帮家里干活,能不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潘海军深感无力,他知道,要改变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散会后,潘海军和李秀梅走在回家的路上,两人都沉默不语。

路边的灯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孤寂。

“看来,我们得先从改善学校的基本设施入手。”潘海军打破了沉默。

“至少要让孩子们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里学习。”

李秀梅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改善学校设施需要资金和物资,而这些,他们都没有着落。

潘海军感到一阵头疼,他揉了揉太阳穴,深深地叹了口气。

第二天,李秀梅带着周老师再次来到了巴图尔家。

低矮的土坯房静静地矗立在夕阳下,院子里,巴图尔正拿着鞭子,赶着几只羊往羊圈里走。

“巴图尔大哥,”李秀梅上前打招呼,“我们今天来是想……”

巴图尔抬起头,看到是李秀梅和周老师,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他粗暴地打断李秀梅的话,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

“你们又来干什么?我不是说了吗,我家孩子不……”

李秀梅还想再解释,巴图尔却突然暴怒起来,他挥舞着手中的鞭子,指着大门,大声吼道。

“滚!都给我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