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一援一疆情 > 第6章 资金到位,产业升级

第6章 资金到位,产业升级

书名:一援一疆情 作者:青甲书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5 00:36:05

“怎么了?”李秀梅见丈夫神色有异,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那里本该星星点点的灯光,此刻却只有一片黯淡。

潘海军没有说话,快步走去。

李秀梅心里咯噔一下,也急忙跟了上去。

走到村口,借着月光,他们看到原本热火朝天的项目施工现场,如今却是一片寂静。

建筑材料凌乱地堆放在地上,只有几盏昏暗的灯笼在风中摇曳。

“怎么会这样?”李秀梅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

“我去问问情况。”潘海军快步找到一个村民,询问了几句后,脸色变得更加凝重。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李秀梅焦急地问道。

潘海军叹了口气,“资金链断了,项目被迫停工了。”

原来,村里的重建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

但最近捐款数额锐减,政府拨款也迟迟没有到位,导致工程款项告急,不得不暂时停工。

“怎么会这样……”李秀梅的心也沉了下去,好不容易看到希望,却又一次被现实击碎。

潘海军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失落压抑下去,“别担心,我会想办法的。”

接下来的几天,潘海军四处奔走,联系相关部门,希望能尽快解决资金问题。

他跑遍了县城的大小单位,递交了无数份申请材料,但得到的回复却大多是“等等看”“再研究研究”。

与此同时,李秀梅在村里开展健康普查时,也遇到了新的难题。

她发现,很多村民由于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下,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等。

这些疾病都需要专业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才能得到有效治疗,而村里的卫生所条件简陋,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海军,我今天在村西头的老王家,发现……”晚饭时分,李秀梅欲言又止。

潘海军放下碗筷,握住妻子的手,轻声说道:“别着急,慢慢说。”

李秀梅深吸一口气,将今天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最后担忧地说:“村里医疗条件太差了,很多村民的病得不到及时治疗,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潘海军眉头紧锁,他知道妻子说的都是实情。

资金短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医疗问题又接踵而至。

他们仿佛陷入了一个泥潭,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

这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沉默。

潘海军起身开门,看到阿卜杜和古丽老师站在门口,身后还跟着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

“潘干部,我们来给你介绍一个人。”阿卜杜热情地招呼道,侧身让出身后的男人,“这位是哈那提,是我们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站长。”

潘海军连忙将他们迎进屋,心里隐隐感觉到,似乎有什么新的转机正在悄然出现……

热腾腾的奶茶很快摆上桌,驱散了初春夜晚的料峭寒意。

潘海军招呼着三位客人落座,急切地问道:“阿卜杜书记,你之前说要给我介绍站长,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

阿卜杜笑着点点头,喝了一口奶茶,缓缓说道:“潘干部,这段时间我一直都在想你之前提的建议,咱们村长远发展确实还得靠产业!

“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重点!”他放下茶杯,语气激动起来,“我这些天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你说的那个叫做‘沙棘’的植物,真的特别适合在咱们这种干旱缺水的地区生长,而且经济价值很高,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酱、保健品等等……”

“最重要的是,你之前的所提的问题,对于沙棘种植技术、销路这些问题,站长都能提供帮助。”

“这就是我今天带站长来的目的了。”阿卜杜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艾则孜,“站长他们对沙棘种植很有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而且……”

哈那提接过话茬,语气沉稳地说:“我可以帮你们联系一些农业专家,来村里进行实地考察和技术培训。至于销路问题,我认识一些做沙棘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家,可以尝试着帮你们牵线搭桥。”

潘海军激动地站起身,紧紧握住哈那提的手,感激地说:“站长,您的帮助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有了您的支持,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把沙棘产业发展起来!”

随后,他们迅速行动,组织村民,开始种植沙棘苗圃。

与此同时,李秀梅和古丽老师也在为村庄的重建奔走。

古丽老师在学校组织了一场“爱的抱抱,温暖同行”的募捐活动,号召全体师生为受灾的村民捐款捐物。

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有的还把自己心爱的玩具、书籍捐了出来,一颗颗纯真的爱心汇聚成一股暖流,温暖着受灾群众的心。

募捐活动结束后,古丽老师将筹集到的善款和物资交给了李秀梅。

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李秀梅感动地说:“谢谢你们,你们都是好样的!”

古丽老师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而且,这次活动也让孩子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

夜深了,潘海军和李秀梅并肩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心中充满了希望。

“海军,还好重建资金全部拨下来了,现在工程已经快完工了,看到大家幸福开心的表情,我心里觉得一切都值得。”李秀梅依偎在丈夫的怀里,轻声说道。

他们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们已经找到了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着。

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潘海军起身开门,看到艾则孜满头大汗地站在门口……

艾则孜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语气急促地说:“潘干部,不好了,村里的灌溉渠,决堤了!”

潘海军心头一紧,连日来的疲惫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一扫而空。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你别着急,慢慢说,情况怎么样?”

“今天下午,上游突降暴雨,水位暴涨,灌溉渠年久失修,在靠近咱们村子的地方决堤了,现在……”艾则孜语气沉重,“现在沙棘苗圃被淹了一大半!”

沙棘苗圃是潘海军和李秀梅几个月的心血,眼看着就要看到希望,却遭遇这样的变故,潘海军感到一阵眩晕。

李秀梅连忙扶住他,轻声安慰道:“海军,别担心,我们一定会有办法的。”

潘海军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对,我们一定会有办法的!”

他看向艾则孜,“麻烦你联系书记,马上组织村民,尽力抢救苗圃,我去联系工程队,尽快修复灌溉渠!”

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让原本欣欣向荣的沙棘种植项目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潘海军夫妇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

他们积极应对,带领村民们日夜奋战,抢修水渠,补种树苗。

不久,哈那提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潘海军夫妇联系了一些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

很快,一支由水利专家、土壤专家和沙棘种植专家组成的团队来到了村里,为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一次专家研讨会上,潘海军结合专家意见和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沙棘 ”的农业发展方案。

他计划在种植沙棘的基础上,发展林下经济,养殖土鸡、蜜蜂等,形成“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

这个方案既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又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会议结束后,潘海军夫妇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夜空中繁星点点,仿佛在为他们加油鼓劲……

“海军,你说我们这次能成功吗?”李秀梅望着星空,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秀梅,你忘了吗?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哪一次不是化险为夷?”潘海军轻轻握住妻子的手,给他力量,“洪水虽然冲毁了苗圃,但也让我们看清了单一种植的风险,‘沙棘 ’模式才是更长远的发展道路。”

李秀梅深吸一口气,丈夫的乐观和坚定感染了她。

“你说得对,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她转头看向潘海军,目光坚定,“‘沙棘 ’不仅仅是农业项目,更是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承诺,对村民的承诺!”

第二天一早,潘海军就召集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沙棘 ”方案。

村民们从未接触过这种模式,一开始都有些犹豫。

“潘干部,这养鸡、养蜂,我们也没经验啊!大家以为大家种植沙棘就行了。”村支书阿卜杜吐露了大家的担忧。

“是啊,万一亏了怎么办?”

潘海军耐心地解释道:“大家放心,我已经联系了农业专家,他们会定期来村里指导,还会提供技术培训。而且,我已经向上级申请了专项资金,只要项目获批,就能解决资金和技术难题。”

“真的吗?那太好了!”村民们听到有专家指导、还有资金支持,顿时来了精神。

看到村民们重燃希望,潘海军和李秀梅相视一笑。

他们知道,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

接下来,他们将迎来新的挑战,也将收获新的希望。

几天后,一封来自地区政府的邮件发送到了潘海军的邮箱。

他迫不及待地打开邮件,一行标题映入眼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