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让人心痛的美好年华 > 第二十九章 创业

第二十九章 创业

书名:让人心痛的美好年华 作者:梅红飘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0:55:43

姑娘走后,林玉还站在原地回想着她的名字,她叫“晓荟”她姓“晓”吗?是哪个“xiao”呢?他又想,一般熟络的朋友之间只叫名字,而且“晓荟”确实像没带姓的名字,那么她到底姓什么呢?但也有一种可能她姓“荟”,朋友们叫她“小荟”也说得通,林玉想来想去,自言自语地念叨着,好像魔怔了一样。

过了很久林玉又一惊一乍地叫道:“忘记留联系方式了。”紧接着不免又是一番后悔、惋惜,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忘记呢,以后要想再见怎么办。但是林玉今天见到她的兴奋感让他感到很乐观,之前名字什么都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她是财经大学的学生,连她叫“晓荟”都知道了,已经知道了这么多信息再见面肯定不是什么难事。

事后证明林玉过于乐观了,他试着回大学城找了好几次也没有找到这个叫“晓荟”的姑娘,她就像流星一样消失了,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可是她给他留下的印象是那样的光彩照人、绚丽夺目。

林玉内心被激起的涟漪渐渐平复、冷淡、消沉,生活的激情也淡了,话变少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就像冬天早上早起上班刚到办公室时还哈欠连连的状态。

一系列的改变对林玉来说也完全不是坏事,办公室刚来的好几个文员实习生被他迷得神魂颠倒,说他冷冷的、忧郁的样子加上他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真是帅呆了。

因此林玉成天被一群实习生围绕着,耳边叽叽喳喳,小女生特有的高频率声音直吵得他心烦意乱,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心思跟她们计较,对她们总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着,这就加深了小女生们对他的好感,说他这么一个大领导亲切随和、好相处。反正都是意想不到的效果。

说到韩婧,大半年的时间,林玉和她朝夕相处、如胶似漆、形影不离,林玉除了上班就是韩婧,王绮离职之后就断了联系,就连张强和徐亮也没再见过了,电话没打过、微信没发过,一切联系都断了。

林玉的生活就这样的简单,但是很富足,有体面的工作,吃好住好,开好车,穿名牌,万事不需为钱发愁,这样的日子是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可是他越来越觉得枯燥、无聊、难以忍受。

网络段子说:钱能解决人生百分之九十的困难,剩下的百分之十要用更多的钱解决。林玉现在认为写下这个段子的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有钱人,他不懂有钱人的痛苦。

他还看过一个对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的采访,张朝阳说他成了一个有钱人依然很痛苦。人家拿张朝阳的话当笑话看,但是林玉却深有体会,他能理解张朝阳的痛苦,即使他不能像张朝阳那样有钱,也一样感同身受。

说到底人生痛苦也就是不能心想事成、为所欲为,或者像佛经上说的更具体全面一些——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盛。这些都是神仙也难解的问题,林玉也没有办法,只能自己承受。

林玉从众多的痛苦之中看到了一丝希望,他想也许从张强和徐亮那里可以获得一些小小的、暂时的快乐也说不定。

林玉过上体面的生活之后,觉得之前活得太寒酸、磕碜、不可见人,张强和徐亮也是寒酸、磕碜、不可见人的一部分,就故意和他们断了关系也断了联系,张强和徐亮也不了解林玉具体怎么样了,只知道他找到了新工作就从他们的合租房搬出去了,后来怎样就不知道了,毕竟他们每天都要为工作从早忙到晚,哪有多余的心思和时间去关心别人的事情。要为此就说他们人情淡泊也不合适,毕竟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有几个人不是如此?

当林玉打电话给徐亮说他要去看他们时,徐亮说他和张强今天正好不上班都在,林玉于是就坐地铁过去了。

林玉本想开法拉利过去炫耀的,但事不赶巧,这天法拉利被开去保养了,三天之后才能取车,那辆辉腾也因为时间长没开保险过期,一时半刻上不了路了。

当林玉孤身一人,风尘仆仆的样子出现在张强和徐亮面前的时候他俩都有些许惊讶,一来他们确实太长时间没见了,二来也是没想到林玉竟然沦落到坐地铁了,他们可是见识过林玉的大众辉腾的,要知道此刻张强和徐亮也买了车,不过是一辆二手面包车,这车是他俩合伙买的。

面包车车身坑坑巴巴,有好几处漆皮脱落好像牛皮癣一样,有些磕碜,不难看出这辆车命运坎坷,曾经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经历过许多,车底盘还滴着黑乎乎的机油。

没有一副好皮囊,兴许会有不错的内在呢!对于这辆二手面包车也是不用奢求了,车门一开迎面就是一股令人作呕的汽油味,车底板黑乎乎一片,好几块铁皮错落叠在一起,踩上去咯吱作响,仅能防止车里的人不会在行驶的中途掉下去。仪表板上的仪表也大多失灵,座椅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副驾驶座椅尤其严重,里面的海绵都漏了出来一大块,耷拉着,并且开始发黄甚至变黑,驾驶座有个座椅套,保护的好一些,这应该是司机对自己的优待。

幸好这辆车还有四个轮子和方向盘,使它还能受控制向前走。

要不是张强和徐亮说这是他们买的二手车,林玉都以为他们做上了收废品生意。

当然林玉成天和辉腾、法拉利打交道,普通车已然看不上,更何况这这样一辆二手车,在他看来这车早该拉去报废了。

这样的车自然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买车一共不到两万块钱,这要是认真修一下都不止这个钱,张强和徐亮也算被逼得找到了办法,他们修车都是去附近的乡下小镇,人工费便宜不说,那里的修车的零件都是从报废车上拆下来的也相当于打了好几折。

“你俩这车真够拉风的。”林玉嘲讽说。

“不管怎么说也是辆合法的车,有牌照能上路,打交警跟前开过去一点问题没有。”张强信心满满说。

“这话说的全在道理上,无论什么车还不就是个代步工具,能把你带到要去的地方就成。”林玉表示认同。

林玉没想到自己会轻而易举地认同张强的话,在以前他俩总是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斗嘴,油嘴滑舌、胡搅蛮缠,一开始是戏谑,但往往会升级到两不相让,最后争得面红耳赤,哪怕徐亮从中劝解也不好使。

林玉一开始以为是他们分开的这段时间各自都成熟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幼稚。但他很快意识到其实是他俩生疏了,说话不能再肆无忌惮,无意中都夹杂了几分客气和欲言又止。

“别看车破,但是真帮了我们不少忙,比那些十几万、几十万的车都好得很。”徐亮有些大言不惭地说。

林玉有些吃惊,见张强也是表示同意的神情,愈发表现出“此话怎说”的表情。

“这车要拉人可以拉人,要拉货也可以拉货,对于我们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徐亮接着说。

“你们能有什么货要拉?”林玉问。

“林玉你不知道,我们辞职了。”徐亮说。

“你们辞职了?你?还有小强?”林玉有些吃惊。

“没错,已经好几个月了。”徐亮说。

林玉看了看张强,得到了肯定的回应。

“你们不工作拿什么生活?”林玉问。

“拿它。”张强拍了拍面包车说。

“它?用它拉尸体当灵车吗?”林玉既吃惊又嘲弄问。

“我俩合伙创业了,目前什么都做,只要能赚钱,也拉客,也给人搬家,有空的时候还给人送送外卖什么的。”徐亮说。

“这算什么创业,连个固定的项目都没有。”林玉说。

“还在策划阶段,先观察观察市场,实践中找项目。”徐亮说。

林玉从来没有听过这样创业的,觉得不可思议,又觉得有些好笑,甚至从来没有想到像张强和徐亮这种穷酸样也能跟创业联系起来。在他眼里,创业虽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还是很“高大上”的,最起码也应该有个百八十万的启动资金和一个靠谱的项目,比如时下的风口产业——移动互联网之类的科技公司。张强和徐亮像两只无头苍蝇一样毫无规划,也没有资源,大言不惭、口口声声就要创业,不知道该说他们天真还是傻。

反正在林玉看来张强和徐亮就属于“**丝的折腾”——小鼻子小眼、穷酸、天真、幼稚、傻里傻气、忙忙碌碌还带着少许坚持、固执己见,但一切都毫无意义,不可能成功。

人家创业成功的人都是有能耐的人,虽说不上呼风唤雨,至少也有些运筹帷幄的本领,张强和徐亮还是算了吧,他俩就是“狗肉上不了台面”简直一无是处,可能只适合做个小丑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