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梦机构最响亮的东西就是那个梦字,梦想这个东西是很多人一辈子想要达到的,应该来说,每个人都会有梦想。
但也的确有一些人是没有梦想的,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样的人绝对存在,但是肯定是无比的少。他们大多数是一些比较容易知足的人吧!做一个仆人,做一个捡瓶子的人,就可以了。
还有一些人没有什么梦想,但是有一件自己特别喜欢做的事,他们的信念就是,只要坚持去做这件事,梦想自己就会来的。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梦想,他们可能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找那个梦想吧。
但在绝大多数人的生命中,梦想应该是最最美好的一个东西。
就拿肖羽来说,小时候跟母亲学过一些音乐,自己也挺爱看一些音乐节目,特别喜欢听歌。总是想着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歌手,现在,虽然说这个梦现在离他已经很遥远了,但是他曾经的确拥有过这样一个梦想,这个梦想也是相当的美好的。
后来把肖羽又迷上电影了,也就一直干到现在。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有把这个梦想给放弃掉,只能说明他的电影梦更加的扎实,能够让他一辈子去追寻。
而易小小的梦呢,好像跟肖羽类似,一开始也是特别喜欢音乐,每天就做这个梦。然后她的梦想好像是因人而变的,因为肖羽她才学的编剧。当然,她一开始也挺喜欢编剧的,但,她之所以学习编剧更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肖羽吧!
每个人都会有梦想,而且正常情况下,梦想是可以发生改变的。有一些特别夸张的人的梦想一直在变。10岁的时候想当画家,15岁想当歌手,20岁想当导演,几乎没有什么艺术是他们不喜欢的。但是当梦想急惧在变化的时候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了,很有可能一样都做不好。或者说吧,严格来讲,不能算是梦想,梦想应该是有分量的,不会轻易变换的,变换个一两次没问题,可能是自己之前选择错了梦想,但要是经常改变自己的梦想,那就有很大问题了。说明自己意志根本不坚定,根本就没有想着去做这件事。
孙军,这孩子,应该是只有这一个梦想的吧!看他样子应该是,这孩子其实一天到晚都没做别的东西,都是在做跟电影有关的事情。真的是一刻都没有闲着,也一刻都没有跑题。
第三天,电影机构安排了一节课,这节课的手笔非常的大,用上了很多的摄影机,录音机以及灯光设备,已经能跟大剧组进行匹敌了。
肖羽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相当的震惊,他没想到原来这个免费的电影培训机构居然这么有钱,哪怕是借来的,就这些东西,一天也得花上几万块钱。
这节课是一周里唯一的一节实践课,同学们都听的格外的认真。这个机会真有意思,只有一次。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那就没有下次了。这也是他们最好去接近实践的一个机会,因为在艺考的时候,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的,不单单是靠你的理论知识。
老师在给他们讲的时候是非常仔细的,完完全全从入门开始讲,“这个按键叫做快门按钮,大家应该知道,按下快门就开始拍摄了。”
对相机这个东西,很多人肯定都不陌生,而且也有很多人都玩过,大家都知道,但他们都以为那个按键就是快门,其实那个按键叫做快门按钮,只是很多的人都混淆了,并不清楚名称。
老师仔细的给他们讲着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白平衡等等一系列的基础概念,老师讲的也的确是相当的详细了,完全没有学过这方面的同学,也能够听得懂,所以这个入门级别的培训真的是相当的有用的。
肖羽大概扫视了一下,不仅仅是同学,有很多年纪比较大的,甚至看起来有40来岁的人都在这里听课,他们估计是年轻的时候就有电影梦,但没有坚持或者没有条件学,然后现在就过来这边想追一追自己的电影梦。
这也是非常的可惜,年轻的时候没有达成梦想,等到年纪比较大了,再想去追那个梦想,其实是有一些晚了的,因为到那个时候,无论是头脑还是学习速度,都不如以前了,学起来会相当的辛苦。
在年轻的时候,也就是能追梦的时候,一定要相当的勇敢的去追梦,因为这是我们离梦想最近的时候,这个时候要是离梦想都很远的话。以后就很难了。
其他大部分同学们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阵仗,他们几乎是两眼放光的,只有肖羽和易小小见多了这种场面,才觉得平常,但他们也挺感叹的,没想到这个免费的电影培训机构居然肯出这么大的手笔,拿出这么多厉害的机器来,这肯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他们做的又是免费的培训,他们也真的是很花钱了。
肖羽感叹着跟易小小说:“还是北京好,你看他们的人机会那么多,不像咱们基本上没啥机会,剧组什么的也不会往咱们那跑。”
易小小晃了晃头,“说的是不错,不过呢,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所长吧!咱们那边虽然在影视这一块,的确没有太多的涉猎,但是在其他地方还是有比较厉害的东西呢。”
这话倒也对,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长,也能够养育出最独特的那一些人,没有什么高低之分的,都是各有特点罢了。
当他们欣赏完一整天的机器以后,那群孩子们也都很累了,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肖羽乐呵呵的问孙军,“有那么好看吗?我看你们这些人一直围着那些机器转,都转了一整天了。”
孙军说:“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些机器,但也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次了。”
肖羽明白,因为他家庭条件不太好,同时,也正因为家庭条件不太好,所以没有条件去学习电影,单靠自学去艺考,有一定的困难,不一定能考上,而且就算考上了,也不一定有钱读,所以说他的前方道路还是挺迷茫的。
除非当他考上一所艺术院校以后再拿下奖学金,那样的话费用就不差了,但前提也得是考的上呀,他的机会和资源都太少,确实不如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能够接触到影视的机会多。
忽然就有一些伤感,看到那么多对影视有冲劲的孩子,有可能没有办法继续学习,肖羽心里蛮难过的。
肖羽是一个心怀大爱的人,他特别想的是,让所有热爱电影的孩子们都来从事电影这个专业,大家一起把电影抬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众人拾柴火焰高吗。但是这毕竟是一个非常幼稚的想法,怎么可能是想做电影、热爱电影就能做的呢。最终,真正能够留在电影行业的只是寥寥几人而已,大部分人都是要被淘汰的,这个行业的淘汰率最高,几乎是顶尖的。
能够在电影界混真的很不容易,一旦自己的东西跟不上时代,跟不上市场,就会被遗弃。
孙军基本上没怎么吃东西,他随便吃了一下就又跑去看机器了,因为那个机器是到明天早上才收起来的,所以他今天晚上还有机会看,对他而言,心情五味杂陈的。
孙军总是把每次摸机器都当成自己最后一次摸机器,谁知道呢,时候到明天一早,这些机器就都撤掉了,他以后再想碰到这些机器,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趁现在还可以近距离的跟机器接触接触,就抓紧时间多接触一下吧!
当他摸机器的时候,他可能觉得自己离电影梦就不远了,因为他所靠近的就是大多数电影所依赖的机器。有了这些东西,他会格外的有安全感。
那天晚上就没有回去睡觉,他是抱着机器睡的,应该检查的人是不同意的,第一是怕他把机器弄坏,第二是怕他的口水滴到机器上。
不过,孙军再三强调,自己绝对不会出任何的有损机器的事情,而且他抱机器的姿势也是非常安全的。好说歹说之下,检查的人员才同意他抱着机器一起睡觉。
当他抱住机器享受的那一刻,那个表情令检查人员都为之动容,那种满足感好像是,他已经获得了天下了。
孙军就这么抱着机器睡了一晚上,第二天的时候还是恋恋不舍的抱着机器。直到那些人把机器都运走,他才非常不舍的离开机器,然后望着机器慢慢的远去。机器一点一点的离去,他的心乱糟糟的,直到机器完完全全没了影子。他才慢慢悠悠的起身,再去洗漱、吃早饭。
对于机器,他们这些人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因为这个东西就是造梦的东西。
他们没有怎么见过或接触过机器,一旦有一个好机会,可以接触到这些,肯定会爱不释手的去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