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四合院重生,大国科技工匠 > 第33章 区域熔炼法

第33章 区域熔炼法

书名:四合院重生,大国科技工匠 作者:安墟九河下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9 13:35:01

林浩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嗡嗡声。

在座的专家学者,大多白发苍苍,德高望重,在各自的领域都是领军人物。

然而,此刻,他们看向林浩的眼神却充满了怀疑和审视,仿佛在看一个信口开河的骗子。

“安静!”

刘振华猛地一拍桌子,会议室顿时鸦雀无声。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林浩同志的话虽然惊世骇俗,但U盘里的资料已经经过了初步验证,真实性毋庸置疑!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质疑,而是学习,是追赶,是超越!”

刘振华的话掷地有声,让在座的专家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是啊,如果这个年轻人说的是真的,那么他们这些老家伙几十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这个年轻人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林工,我冒昧地问一句,”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你说你来自22世纪,那么,你能告诉我们,在未来,中国……强大吗?”

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是啊,在场的每一个人,谁不希望看到一个繁荣昌盛的中国?谁不希望洗刷百年屈辱,屹立于世界之巅?

林浩看着眼前这些饱经风霜却依然目光坚定的老专家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21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科技实力突飞猛进。但是,西方国家从未停止对中国的封锁和打压,他们害怕中国的崛起会挑战他们的霸权地位。”

林浩顿了顿,环视四周,接着说道:“为了打破封锁,无数科研工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终于,中国实现了真正的崛起,成为了世界科技的中心!”

听到这里,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声。

老专家们一个个激动得满脸通红,仿佛看到了未来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的辉煌景象。

刘振华强忍着心中的激动,沉声问道:“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芯片!”

林浩斩钉截铁地说道,“芯片是所有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我们必须先攻克芯片制造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

一位专家面露难色:“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还很落后,想要制造出高端芯片,简直难如登天啊!”

“我知道,所以我才要带领大家一起攻克难关!”

林浩的目光坚定而自信:“U盘里有一套完整的芯片制造工艺流程,只要我们按照这个流程一步步走,就一定能制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高端芯片!”

林浩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染力,让在座的专家学者们深受鼓舞。

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跟随林浩,为中国的芯片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好!”

刘振华激动地一拍桌子:“我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同志们,让我们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奋斗!”

会议室里响起震耳欲聋的口号声,这声音,仿佛冲破了历史的尘埃,响彻在中华大地的上空!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浩带领着这支由中国最顶尖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芯片攻关之路。

然而,林浩深知,芯片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强大的工业基础。

而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凋敝,想要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谈何容易?

资金问题还好解决,刘振华通过各种渠道,为科研团队争取到了充足的经费。然而,工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却成了横亘在林浩面前的一座大山。

“林工,咱们要的这批高纯度硅晶圆,国内根本就生产不了啊!”

负责采购的同志急匆匆地跑来汇报:“国外倒是可以买到,可是……”

“可是什么?说!”

“可是西方国家对咱们实行技术封锁,根本就不卖给我们啊!”

林浩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知道,西方国家绝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崛起,他们一定会不择手段地进行阻挠。

“看来,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林浩紧紧地皱起了眉头,他知道,西方国家绝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崛起,他们一定会不择手段地进行阻挠。

“奶奶的,这群狗日的洋鬼子,还真当自己是救世主了?老子偏要造出芯片来,闪瞎他们的狗眼!”

林浩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

他回到自己的房间,从床底下翻出一个上了锁的旧皮箱。

箱子很沉,林浩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搬到桌上。打开箱子,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摞摞的笔记本和图纸。

这些都是他根据22世纪的记忆绘制的,涵盖了芯片制造的各个环节,从材料提纯到光刻工艺,事详尽细,堪称一部浓缩版的芯片制造百科全书。

林浩深吸一口气,翻开其中一本笔记本,开始仔细研究起来。

他知道,想要突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只能依靠自己。

“高纯度硅晶圆……”

林浩喃喃自语道,这是制造芯片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材料。

他记得,在22世纪,有一种叫做“区域熔炼法”的技术,可以生产出纯度高达99.%的硅晶圆。

“99.%……”

想到这个数字,林浩就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要知道,在1950年,即使是最先进的实验室,也很难生产出纯度超过99.99%的硅。

“看来,得想办法搞点‘土法炼钢’了……”

林浩苦笑着摇摇头,他知道,想要在技术落后的年代复现未来的科技,难度不亚于徒手造火箭。

他翻遍了所有的资料,终于找到了一种相对简单的提纯方法——“物理气相传输法”。

这种方法虽然效率不高,但对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更适合现阶段的中国。

“就这么干!”

林浩当机立断,拿起纸笔,开始绘制设备图纸。他记得很清楚,这种提纯设备的核心部件是一个叫做“石英坩埚”的东西。

“石英坩埚……”

林浩再次犯了难,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找个铁匠就能打出来的。他记得,石英坩埚需要用高纯度的石英砂经过高温熔炼才能制成。

“得去一趟东北了……”

林浩心中暗道,他知道,东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就包括高纯度的石英砂。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刘振华,刘振华听后,二话不说,直接拍板:

“好!我这就安排人手,明天就出发去东北!”

“老刘,这次的任务艰巨,而且时间紧迫,你一定要找到最优秀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石英砂给我运回来!”

林浩郑重地叮嘱道,他知道,这批石英砂关系着中国芯片事业的未来。

“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刘振华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转身大步离去。

几天后,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和退伍军人组成的队伍,在刘振华的带领下,踏上了开往东北的列车。

与此同时,林浩也没有闲着,他开始着手组建芯片攻关小组。

他深知,芯片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协同配合,绝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

他首先找到了周伟民,这位沉默寡言的青年技术员虽然不善交际,但在技术方面却有着惊人的天赋,是林浩的得力助手。

“伟民,我打算组建一个芯片攻关小组,你是搞材料的,我想请你担任组长,负责材料研究和制备工作。”

林浩开门见山地说道,他了解周伟民的性格,不喜欢拐弯抹角。

“我?”

周伟民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了一丝为难的神色,“林工,我……我怕我胜任不了啊。”

“伟民,我相信你的能力。”

林浩拍了拍周伟民的肩膀,鼓励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放心吧,我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

“那……那好吧。”

周伟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他心中其实也渴望能够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好!伟民,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林浩欣慰地笑了,有周伟民加入,芯片攻关小组的技术骨干就有了着落。

接下来,林浩又找到了孙强,这位年轻气盛的学徒工虽然经验不足,但学习热情高涨,而且动手能力极强,是林浩眼中不可多得的技术人才。

“孙强,我打算让你加入芯片攻关小组,跟着伟民学习,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林浩问道,他知道,想要激发孙强的潜力,就必须给他压担子,让他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真的吗?林工,您真的要让我加入芯片攻关小组?”

孙强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有机会参与到如此重要的项目中来。

“当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林浩笑着说道,“不过,我可是把丑话说在前头,芯片攻关小组的任务艰巨,而且工作强度非常大,你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啊。”

“没问题!林工,您就放心吧,为了新中国,吃再多苦我也愿意!”

孙强拍着胸脯保证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林浩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又为芯片攻关小组增添了一员猛将。

就在林浩紧锣密鼓地组建芯片攻关小组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北,刘振华带领的队伍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