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 第797章 鸡飞狗跳的虞山书院【求订阅*求月票】

“父王是要回爷爷家了吗?”小云娥天真的问道。

“对,回爷爷家!”言晏愣了一下,但是还是肯定了这个称呼。

少司命、焰灵姬等人也很好奇虞山书院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居然能教导出如此出色的弟子。

只可惜这么多年,她们都没机会去虞山书院走一遭,见一见言晏的长辈。

甚至当初大婚之时,虞山书院也为了避嫌,没有派出长辈前来主持婚礼。

“要不要让曹参将军调派五千骑兵前来护驾?”

墨鸦很懂言晏的心情,主动开口提醒。

既然是要富贵还乡,那阵仗肯定不能小啊。

再说了,这个出巡的钱又不需要并州来出,打着帮助秦国收服吴县的旗号,秦国巴不得呢。

言晏满意的点了点头,不愧是跟黑白玄翦取经过,一下子开智了不少。

富贵还乡,自然是要搞出点帝王的仪仗来。

曹参这次也学乖了,听到言晏要抽调五千骑做仪仗,第一时间在大军中抽选出那些身高、体态相近,看起来很唬人的士兵组成了五千仪仗队。

战斗力不是第一标准,首先标准是身高、体型,长相要好,连战马的配色都要求统一的白马。

看着威风凛凛的清一色白马仪仗队,言晏也非常的满意。

李信、蒙毅等人知晓言晏要前往吴县后,也果断抽调了三千大秦步卒开道,同样是统一的装束,统一配色的制式装备。

主打就是一个,威严、好看!

“陛下回家,这礼该选什么?”弄玉很尽责的提醒着言晏。

大军仪仗是有了,但是哪有回家不带礼物的。

言晏也才回过神来,会虞山书院虽然是有炫耀的意思,但是礼也不能轻啊,尤其是他还是帝君,一般的礼还真拿不出手。

“珠宝玉器太俗了!”言晏思索着。

虞山书院和言家并不差钱,也不在乎这些俗物。

“楚国典藏室!”言晏突然眼前一亮。

言家和虞山是文学大家,在乎的是知识和传承,而作为浪漫主义文学开端的楚国最不缺的就是这些经籍。

他们占领了寿春,也第一时间封存了典藏室,而不是像项藉那种莽夫入咸阳还烧毁了大秦学宫和秦国典藏室中的大量书籍。

“从楚国宫中藏书中选出万册书籍作为礼物!”

“喏!”

弄玉微微颔首欠身,带着护卫们赶往了楚国典藏室开始挑选合适的书籍。

等一切准备完毕之后,大军开道,浩浩荡荡的从寿春出发,赶往了吴县的虞山书院。

看到浩浩荡荡,威严霸气的大军前来,沿途各县连反抗的心思都没有,更何况那独属于并州的赤焰旗也让他们生不起半点的反抗之心。

甚至帝王车辇未至,当地贵族和官员就主动打开了城门,出城拜见。

等到虞山书院收到消息后,整个吴县和虞山书院也是一阵鸡飞狗跳。

不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接待帝王出巡,作为儒家文学之首,礼仪这一块他们是门清。

关键是他们从未想过言晏会回来,整个虞山书院,甚至是整个吴县大大小小的地方,只要是言家人活动的地方,都挂着不少xxx曾与玄武帝君五五开,力压帝君一头的宣传。

尤其是虞山书院,为了震慑住那些因为言晏之名而来虞山书院学习的士子,他们可没少闹出这些东西,万一被言晏看到,或是有人不小心说漏了嘴,那就很尴尬了。

所以,整个虞山书院、吴县几乎是洗洒三十里,将整个书院、县城全都清洗了一遍,不敢留下半点儿的不尊的东西存在。

廉颇和李牧则是玩味儿的看着虞山书院的鸡飞狗跳。

当初说的有多嚣张,现在就得多打脸紧张啊。

“为尊者讳,为亲者隐,我们是读书人,不能当面揭人伤疤,尤其是玄武大帝这样的尊者、亲者,要给帝君留些颜面!”

言家和虞山书院始终死鸭子嘴硬,给自己的行为找出了最合理的解释。

“对对对,我们信了!”

廉颇、李牧和在虞山书院学习的士子们点头。

“咳咳,那些名次竹简都藏好了!”言家主提醒着自家的那些夫子们。

万一这帮人还真的上头了,还拿出来炫耀,那就很尴尬了。

虽然以他们对言晏的了解,不会在意这些东西,也不会因此而生气,但是传出去,终究是会影响不好。

“召集所有族人返回虞山书院!”言家主继续提醒道。

倒不是他们打算出世,想要傍上言晏,只是想让言晏看到言家如今之盛,告诉言晏不需要为言家担忧,给言家任何的资源倾斜。

言晏虽然没有主动帮助过言家,言家也没有借着言晏的威势去乱来,但是有种东西叫做名人效应。

因为言晏的名已经响彻华夏,无数士子都主动前来学习,虞山书院如今也成了儒家仅次于孔庙和小圣贤庄的第三书院,连孟府都要排在虞山书院之后。

这就是言晏给到言家和虞山书院带来的变化。

原本虞山书院只是一座小书院,只招收言家子和附庸在言家和吴县周围贵族子弟,影响力也局限在吴县周边,但是随着言晏的名声越来越盛,整个天下的贵族子弟很多都被送来了虞山书院学习。

因此,虞山书院的规模也比当初言晏离开之时要庞大得多。

整个书院不再是占据虞山山腰而已,书屋、校舍、教场遍布了整座虞山,学院加夫子人数超过千人。

仅仅按学员人数来算,虞山书院堪称当世之最。

等了半月左右,帝王车辇终于是驶入了吴县境内。

言家主带着吴县令和虞山教员、士子们出城三十里相迎。

随着他们的大阵仗出迎,整个吴县的百姓也都好奇的跟着,谁不想见一见这位从他们吴县走出的帝王呢?

言晏的影响可不仅仅是虞山书院而已,连带着吴县百姓也跟着沾光。

以前他们出去,说自己是吴县的,有多少人知道吴县是哪?

现在他们出远门,都会说一句,我是吴县的,玄武大帝故乡的那个吴县,天下无人不知!

甚至,他们都不会说自己是楚国的,是江湖郡的。

什么楚国,什么江湖郡,配跟我们吴县比?

别来沾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