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 第847章 高手尽出的秦国和道家【求订阅*求月票】

照胆开锋,那史书上将会给那个时代,那个国家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一笔不会是什么歌功颂德,只会是遗臭万年。

这也是为什么儒家大儒会在临死前将照胆神剑送来并州的原因。

因为那位大儒更担心并州入草原后,被草原同化,变成茹毛饮血的蛮夷,反过来侵略华夏大地,让华夏再复周幽王之祸。

虽然他很清楚一把剑改变不了什么,但是这是他最后唯一能做的了。

而并州也没有让老人临终遗愿失望,始终铭记着并州立国时的誓言,甚至反哺华夏。

这也让照胆神剑从悬挂在并州大殿至今,从未开锋过。

雁春君很小心的将照胆神剑交给身边的护卫绝影。

绝影也是小心翼翼的将古剑收好,生怕古剑刚刚到了他们手上直接就掉了一点铜锈,有开锋的迹象。

那样,他们得被全天下怀疑了。

照胆剑在并州大殿上悬挂数年都没掉过一点漆锈,一到他们手中就掉了漆锈,有开锋的迹象。

这事他们到哪都解释不清啊。

好在照胆神剑很给面子,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

宴会散场,雁春君在北掖王庭跟安期生继续进行了一系列的政事交谈后,也才带着燕国使节团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虽然最初出使的目的没有达成,但是燕国和并州的往来也不会少,燕国和并州的交易也不会因为这次出使的目的没有达成而断绝。

至少他们也不是没有收获。

“传讯淮水,让魏咎亲自来一趟,还有咸阳,也让咸阳派一个能管事的人来!”

雁春君离开后,言晏让人通知了秦国和魏咎。

海图之事太大了,无法在书信中说完,魏咎必须亲自前来,秦国也要派一个能代表大秦做决定的大人物亲自前来。

所以当咸阳和魏咎收到并州的来信后,都郑重起来。

言晏在书信中说了,发现了海外三山的海图,这事就不是小事了。

秦国和水师都极为重视。

因此,刚刚从楚国返回咸阳,接替了隗状出任右相的昌平君就被委以重任,出使并州。

魏咎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故而也没有让其他人来,而是自己亲自前来。

只不过书信中写的是发现海外三山,却没有多说其他。

以至于秦国和水师都以为是海外仙山,长生不死神仙居。

“兄长也在考虑长生了吗?”

收到书信的魏咎,看完之后,脸色瞬间难看起来。

“胜七,你能接兄长几招?”魏咎转头看向了身边的胜七。

胜七愣了一下,你要不要重新组织一下语言,我能接玄武帝君几招?

你是有多看得起我?

魏咎见胜七沉默,也知道了答案,深吸了口气,召集了所有水师将领,事无巨细,大小之事全部一一交代了一遍。

“君上这是要去做什么?”副将们第一时间都察觉到了不对劲。

总觉得自己的君上似乎是在交代遗言一般。

尤其是魏咎还留下了书信给魏豹,说什么若是自己回不来,就将水师大权交予副将,同时他也会向咸阳举荐由副将接任水师都督之位。

“希望是我想多了,但是此行,我必须去!”魏咎叹了口气。

也没有解释,他不希望自己的兄长留下什么恶名。

信陵君府给言晏的不多,但是言晏回报信陵君府的太多了。

所以哪怕知道自己未必能劝得动言晏,他也必须去走这一趟,大不了就是死在并州,将信陵君府欠言晏的人情给还了。

所以,这一行,魏咎什么人都没带,连胜七也被留在了淮水水师大营。

若是言晏一意孤行,去的人再多也没用。

咸阳,蕲年宫。

嬴政看着手中的密信,也陷入了沉默。

玄武帝君这是疯了,还是高处不胜寒?

并州对秦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燕国使节团刚刚离开并州,并州就传讯要探索海外三山,若说跟燕国没有一点关系,打死他都不会信。

所以,并州是否跟燕国达成了某种协议呢?

秦国不得不考虑这些。

一旦并州和燕国达成了某种协议,常备兵力超三十万的并州将是秦国一统路上最大的阻碍,更何况秦国与并州是大面积接壤。

“摆驾太乙山!”嬴政思索之后直接开口。

他必须亲自去一趟太乙山,整个天下能制衡得了言晏的也就只有那么几个人了,单是一个嬴曲水也未必能压得住言晏,更何况还是在并州。

所以,必须去太乙山,请动太乙山的那些老不死。

先让太乙山的那些老不死去劝说,没人比他们更懂长生久视了。

若是太乙山的那些高人也劝不动,那也只能选择武力镇压了。

并州决不能乱,并州乱,对整个天下,整个华夏都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而且同为帝王,嬴政打心底也不希望言晏走上不归路。

所以,嬴政只能硬着头皮去请太乙山的那些高人出山了。

太乙山收到嬴政亲自前来的消息,自然也是山门大开,无论天宗还是人宗的弟子和前辈高人都出现了。

虽然道家遁世,但是不是不懂人情世故,更何况太乙山就在秦国境内。

只是听到嬴政说完,太乙山所有前辈高人都沉默了。

他们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

一开始他们也对海外三山很感兴趣,毕竟他们本职就是寻仙,可是听完嬴政说的,所有人都凝重了。

比起寻仙,言晏一旦出了问题,那对整个天下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因此,赤松子、逍遥子也拿不定主意,去请出了北冥子以及太乙山中那些他们能找得到的前辈。

实在是他们也没把握能搞得定言晏啊,只能将那些老一辈高人请出来,组成一个道家大阵,或许也才能压得住言晏。

于是,秦国的阵容就比孑然一身的魏咎要豪华得多。

以刚刚返回咸阳的昌平君为使,嬴曲水、北冥子、褐冠子、道家天宗掌门赤松子携道家天宗八大长老,人宗掌门逍遥子携道家人宗六大长老,组成了一个堪称恐怖的武力团前往并州。

几乎是将秦国和道家所有高手全部拉了出来。

就怕言晏走上寻仙,求长生这条不归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