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南宋特种兵 > 第1136章 至于经义,更是如。

第1136章 至于经义,更是如。

书名:南宋特种兵 作者:有点仪式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0 23:11:26

最有争议的就是策论部分,这也是那些有关系的人,可以在上面大做文章的地方。

在临近大朝试放榜的前夕,负责本次试卷评审的两位主考官,各自旗帜鲜明的站队一份试卷。

大朝试是以皇帝为首,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等级的考试,不过皇帝一般情况下只是挂个名份而已,并不会亲自过问具体事务。

皇帝为了能够进一步掌握大朝试,会安排两名主考官,由这两名主考官分别主持具体事务。并且这两名主考官还要能够做到互相监督,也就是说,在选择主考官的时候,皇帝会故意选择两名不会同流合污,甚至是有过节的人担当。

本次大朝试的两名主考官,就是礼部尚书何温,此人是一位相当顽固的守旧派,同时也是朝廷之中老派系的官僚代表人物之一。在政治站队方面,他是和杨宏泰一个阵营的。

另外一位是清照大学士,她在朝廷之中虽然不担任什么实权,但是她的官爵还在礼部尚书之上。而且清照大学士在朝廷的职权就是监督天下学子,担任本次主考官也是能够说的过去的。

而且清照大学在朝廷之中不属于任何一个派系,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帝才特别看重她,就是杨宏泰也要给她三分薄面。

在两位主考官的下面,还有两位主审官。

由这两位主审官分别统领十人组成两个评审团,所有的士子答卷都是由这两个评审团共同评分。

一般情况下,这些答卷经过三轮筛选之后,就可以进入榜单了。

不过对于被评为甲类的答卷,必须要经过两个评审团共同商定。

如果是甲上的话,必须要两个评审团的主审官达成一致的意见。各个评审官员也要审核一致,然后画押才算通过。

当然,最后还要由两位主考官定审。

不过,只要是那些评审官员共同通过了,两位主考官一般也不会故意卡着。

毕竟最后所有甲上的卷子,都会交由皇帝最终定审。

如果是某一个考官和所有人的意见都不相同的时候,那么肯定是相当醒目的。

这种显眼包,肯定是会被皇帝陛下关注到。

如果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并且有一定的真知灼见,那么还真的说不定能够进入皇帝的视线,被皇帝特别看重。

但是如果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或者是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那么肯定也会要承受着皇帝的怒火。

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是主考官也不敢做的十分明显。

毕竟甲上的卷子可不是轻易定夺的,在大多数情况之下,为了保险起见,这些评审官员和主考官,一般会将能够有资格获得甲上的卷子推荐给皇帝陛下,有皇帝陛下亲自拍板。

这一次的大朝试,兴帝特别放权给这些评审官,由他们全权负责各个等级的考评,最终将结果汇报给他就行。

不过对于甲上的这些试卷,同样要给皇帝过目一下。

这就给了这些主考官一定的自主权和操作空间,在主考官之下的两名主审官员,各自推选了三张策论试卷,全部提名评为甲上。

根据以往的惯例,被评为甲上的卷子最多只有五人。

那么也就是说,双方之中肯定会毙掉一张试卷。

不过,双方对于各自所推举出来的试卷,肯定是寸步不让的。说实话,每一张试卷当中,都存在着鸡蛋挑骨头的可能性。只要是操作得当,都能抓到对方的试卷中的漏洞。

这种情况也是兴帝乐于看到的,如果这些评审官员全员沆瀣一气,那么反而是他这个最高统治者的失败。

作为能够一言决定别人生死的皇帝,兴帝就是再怎么以仁慈着称,也要杀他个人头滚滚的。

王大人看了对方推举出了这三张试卷之后,他也是心中有数。

毕竟所有的试卷,都是经过他们这些人共同审阅的。经过了前三轮的筛选,剩下的这些卷子都可以说是精中选精。

不过这位王大人筛选试卷自有他的目的,可以说,这三张试卷虽然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王大人对于三张试卷的背后主人可以说是心知肚明。

虽然他们无法明目张胆的舞弊,但是对于事先就已经看好的这些学子,并且已经在这之前亲自拜会过他的人,其写作风格和笔迹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但是王大人作弊归作弊,这些学子也必须要有真才实学,即使是达不到甲上的水准,但是距离甲上差距也不会太大。

王大人所推举荐的三张策论试卷,在格式和内容上都挑不出来任何毛病。既显得中规中矩,又十分的老练。

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看上去没有多少的新意。但是这种卷子,在王大人看来,就是最标准的答卷。

至于李大人所推举出来的三张试卷当中,和王大人所推举出来的风格迥异,这三份策论全部偏向新鲜内容。

只不过有两张试卷让王大人实在挑不出来什么毛病,当然王大人挑毛病的地方,都是在答题的格式和风格上面。

但是他在第三张试卷却发现了一些问题,虽然第三张试卷的内容写的非常惊艳,提出来的观点和解决观点的方法也让让人耳目一新,而且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不过在王大人的眼中,这张试卷解答有明显的缺陷的,那就是在答题的套路上面不够老练。

虽然看上去格式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与流传下来的经典答题格式和思路存在着一些出入,其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太过随意。

这就给了王大人攻击的目标和理由,只要能够将这份策论从甲上的名单中拿下来。

那么,他所推荐的三份策论试卷,就有机会全部进入甲上的名额。

要知道,大朝试的前三甲,基本上都是三份答卷中至少有两份达到甲上,或者是三份全部都达到甲上的水准。

李大人这一方面的官员,是属于朝廷当中的青壮派,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明和激进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