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南宋特种兵 > 第1158章 杨爱卿,说说你的看法!

第1158章 杨爱卿,说说你的看法!

书名:南宋特种兵 作者:有点仪式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0 23:11:26

同时为了快速的增加朝廷的国库收入,在加强税收征管上,设立专门的税收监察机构,如派遣御史到各地巡查税收情况。

一旦发现商户和大地主故意偷税漏税,严惩不贷,比如没收其财产、罚以重金等,同时对举报者给予奖励,以此来形成监督机制。

同时发展民生,休生养息,可以减少对最底层人的税收。毕竟这些年来,底层人已经被搜刮干净了,根本就没有多少富余。

冷锋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朝廷要想快速增加收入,最好的办法就是吃大户。

这些对于既定的阶层,肯定是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的。毕竟这个时代的大商户和大地主,都是属于特殊的权贵阶层,或者是他们名下的产业。

不过如果真的按冷锋所言,朝廷的进项绝对能够在短期之内快速增长。

至于得罪朝中权贵,对于冷锋来说,他根本就不在乎。

他可不是王安石,自己在朝廷之中并没有一官半职,他只是向兴帝讲述了这种可能。至于兴帝到底要不要这么干,根本就不关他的事。

虽然冷锋在这个时代经营的那些产业,也在征收税款范围之内,但是以他所获得的利润,交点税也是正常的。

除了在赋税这方面的建议之外,还可以加大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比如冷锋在洪山庄推广的灌溉工具和种植方法,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增加农业的收入。

同时,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手工业和商业,像给予特定行业税收减免一定年限,刺激其发展,进而扩大税源。

这些在冷锋原来生活的那个世界,都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冷锋根本不需要多加思考,就可以从中挑选出一些对于这个时代有用的东西。

在抑制豪强方面,对于那些依仗权势逃避税收的大地主、大官僚,坚决予以打击。比如有些豪强通过各种手段占有大量土地却不交税,朝廷可以直接没收其非法占有的土地,并依法追征所欠税款。

冷锋在向兴帝提出这些建议的时候,他的心中并无私念,如果兴帝真的能够做到这些的话,就说明这个朝代命不该绝。

这也是冷锋对于朝廷的考验,如果兴帝真的能够将他提出来的一些建议推行开来的话,别的不敢说,朝廷绝对会在短时间之内恢复部分活力。

这也算是冷锋对这个朝廷最后的一份希望,这个时候的朝廷只有浴火才重生。

当然,也可能是在火焰中被焚烧殆尽。

毕竟这个时候的朝廷已经是千疮百孔,刮骨疗毒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但是这副身体能不能撑得起刮骨疗毒带来的痛苦而崩溃掉,即要看技术也要看命。

这里毕竟是大朝试,冷锋所言虽然已经很明确了,但是具体的实行方法并没有细致的说出来。

不过冷锋既然已经提出了这个思路,还给出了一定的指导意见,那么对于皇帝来说,只要他想做,就有做下去的可能。

这个时候杨宏泰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丝笑容,只见他向着龙椅上的兴帝行礼道:“老臣恭喜陛下得遇良才!”

杨宏泰到底不愧是朝廷之中顶级权臣,他能够做到如今这个位置,其政治手腕绝对是属于最顶级的那个层次的。

无论他想干什么,首先都要把皇帝摆在第一位。

这不是杨宏泰在表面上的应付差事,而是他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毕竟到了他们这个级别的人,也不会在意那些虚情假意,而且杨宏泰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是怎么来的。

有些利益自己可以争,甚至是明着抢,只要不涉及到皇帝最敏感的东西,都没有大问题。

皇帝最忌惮的反而是那种看上很清高,也很得人心的权臣。越是这样的人,到最后反而可能会落下死无全尸的下场。

反而是像他杨宏泰这样的,有着很强的私心,同时又显得老谋深算的人,才是最安全的。

在没有那个心思之前,对于皇帝陛下就必须要保持足够的尊敬,而且这种尊敬必须要是发自内心的。

甚至在背地里,也要保持着这种态度。

越是位高权重的人,越明白他们的权利是从何而来,迷失在权利**之中的人,下场往往都是很悲惨的。

杨宏泰对于兴帝的尊敬,无论是谁都挑不出来毛病,因为他本来就不存在毛病。

“杨爱卿,说说你的看法!”

兴帝见到杨宏泰终于站出来,他的兴趣也提升起来了,想看看杨宏泰到底如何出招。

毕竟对于杨家和冷锋之间的关系,他也是知道的,杨宏泰绝对不可能向着冷锋说话。

甚至,也不可能放任冷锋获得大朝试的榜首。

毕竟这样一来,他们杨家要想再针对冷锋,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果然,杨宏泰脸上流露出一丝为难之色,似乎在接斟酌下来的话应不应该说。

“不可否认,参加这次大朝试的士子们水平的确很高,特别是一甲榜的三位!之前文大人所指出的那篇策论当中的问题,也不是真正的问题,以这篇策论的水平来看,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刚才陛下也提了一些问题,想必诸位都和老臣一样,都是深有感触。

特别是这位士子的另一篇名为人生几何赋的赋文,就是老臣看了也感慨良多,同时也是自愧不如。此文能得到陛下如此推崇,也是应有之义。

但是让老臣不明白的是这篇赋文当中那句,‘三皇五帝不,不死何归’的话语,到底是何意?”

杨宏泰到底不愧是当朝阁老,指出问题一针见血,远远不是文子谦那种人物可以相比。

虽然文子谦是文家子弟在京城的代表人物,文家也是天下文人正统的代表。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看待的问题和杨宏泰才有所出入。

文子谦抓住的往往都是一些表面上的东西,杨宏泰却能够从本质上把握住问题的关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