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南宋特种兵 > 第1339章 车轮滚滚,一路向北

第1339章 车轮滚滚,一路向北

书名:南宋特种兵 作者:有点仪式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0 23:11:26

杨显耀也正是利用了铁大统领的这一点,这才让对方能够配合自己的行动。

铁大统领也清楚杨显耀这些人是来干什么的,在杨显耀的如此逼迫之下,冷锋如果被逼到最后的绝境,肯定不会再有所保留。

只要冷锋使用出了所有手段,那么之前对付杨显赫的那些人,也势必会再次出现。

铁大统领相信,只要对手出手了,那么肯定会留下痕迹的,到时候由六扇门的根据痕迹进行进行追踪,就可以将那些人给挖出来。

双方现在都是有着自己的底气,局面倒是难得的平静下来。

树叶在时光的流逝之中慢慢变黄,秋风吹落了枝头的黄叶,如同顽皮的孩子一样在空中来回飘荡。

一片树叶落到了马车之上,车轮滚滚,一路向北。

这一支规模不大的队伍,队伍之中只有两辆马车,一辆马车看上去很是精美,也显得小巧。

车轮和这个时代大多数的马车不同,在车轮的外圈,还套着一圈黑色的胶垫。

这种胶垫也是洪山庄发明的新鲜事物,在外界流通的并不多,除非是真正和洪山庄关系不错的人,才拿到一些试用。

另外一辆马车倒是显得粗犷大气一些,这辆马车和这上时代的马车没有什么差别。

车上拉着的都是一些用来赶路的用度,行走体验感好与不好倒是没有什么区别。

除了赶车的马夫之外,还有几名下人和十来名护卫人员。

这种车队一看就是某个权贵之家家眷在赶路,队伍没有携带多少银钱,但是赶路之人的身份肯定不简单。

一般情况下,那些拦路的匪徒也不会对这种队伍下手。

再加上这支队伍走的都是官道,虽然行程可能会慢一些,但是一路上却是很平安。

这支队伍就是从京城出发的黄明礼夫人和女儿黄诗诗,她们这一行人的目标正是临江城。

之前冷锋还在京城的时候,就已经和黄明礼商量好了,等他回到临江城之后,就让黄明礼找个机会,将他的家眷送往临江城。

别人对于冷锋的底细不清楚,但是黄明礼是十分了解冷锋的根底。

别看现在朝廷有几十万大军驻扎在临江城周围,无论是水上还是陆地上,只要能够通行的地方,都被朝廷军队给占据了。

现在的临江城是进去容易出来难,这样也是为了加重临江城的负担。

黄明礼对于临江城的现状是很了解的,但是在这个时候,他却让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前往临江城,在黄明礼看来,这反而是最佳时机。

像他这样的官员,一举一动已经在朝廷的相关部门注视之下。这种将自己的家眷送往外地,只留一人在京城做官的情况,是要受到朝廷的调查的。

不过现在临江城那边情况特殊,就算是黄家人前往临江城,也没有会往其他地方去联想。

而且黄明礼很清楚,别看临江城外驻扎了几十万朝廷大军,但是这些军队对于冷家根本没有什么影响。

只要冷锋没有做出反叛朝廷的举动,那么这些军队反而是起到变相的保护作用。

以冷锋在洪山庄组建的军事力量,就算是和朝廷军队开战,也能够守住临江城。

至于杨显耀那些人想要通过这种方法来困死冷锋,也是不切实际的。黄明礼可是清楚冷锋到底囤积了多少物资,而且冷锋在去年就已经让人推广种植的红薯等作物,更是可以解决大量的粮食问题。

对于冷锋在洪山庄搞出来的一些新式作物,以及种植模式,兴帝也是知道的。不过对于这些东西的产量到底是多少,又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兴帝却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别说是这个时代了,就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关于农业产量的问题,也都是一个无法精确计算的事情。

兴帝只是知道,冷锋在洪山庄推出了一种作物,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全身都可以当作食物的。

正是这种作物,在去年的那次大规模的流民浪潮之中,帮助冷锋渡过了一大难关。

不过对于这种作物是否像传闻中那样,就是兴帝也抱着怀疑的态度。

毕竟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一种作物,而且他也让人悄悄的带一些红薯藤,经过品尝之后,他觉得这东西也不是那么好吃,于是就对这种作物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对于冷锋在洪山庄外的那些河滩地上建立起来的稻田体系,却是很感兴趣。

这个时代不缺少土地,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大多数的地方都是地广人稀。之所以十年有九年都是灾荒不断,到处都是缺粮,除了耕种的效率之外,就是种地的技术。

特别是南方朝廷,由于地理和天气原因,大部都是水田。

北方发生的大多是旱灾,而南方大多是水灾,很多庄稼在生长期内都会遭受到水患。

但是冷锋得到临江城外的那些河滩地之后,所修建的水利系统,却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不仅仅能够将多雨季节产生的水排到河沟里,而且那些河沟也成为了蓄水池,一旦遇到干旱时节,又可以用来灌溉。

这种操作可是一目了然的,早就有人将冷锋在河滩地修建的水利系统上报到朝廷,甚至已经绘制成图册放到了兴帝的案头。

在这种情况之下,兴帝自然就认为,冷锋修建的这种水利系统,对于朝廷的作用才是最大。只要将这种水利系统的建设方式推广到朝廷各地,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朝廷的粮食产量。

对于冷锋真正在意的东西,朝廷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其价值才是最大,反而是对那些配套东西更感兴趣。

也许,这就是受限于时代的特征。

他们不明白,冷锋所搞的这些农业,其实重点是在品种的改良方面,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

如果不是和冷锋接触过多,而且又亲自感受过冷锋所规划的一切,那么仅仅从外表是看不出来冷锋所做的这些事的真正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