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南宋特种兵 > 第539章 吃力不讨好的事

第539章 吃力不讨好的事

书名:南宋特种兵 作者:有点仪式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0 23:11:26

对于能够为洪山庄干活,大家都是发自内心的。

因为经历这一些事情之后,他们也看出来了只有洪山庄才能够让他们在乱世当中能够保住一条性命。至于洪山庄所说的苦活累活,比起以前那种朝不保夕的生活要好太多了。

有些人被派往外地去采矿,采矿的条件虽然比在洪山庄这边干活要艰苦一些,但是那里的报酬更加丰厚,一个人干活完全能够养活一家人。

洪山庄的那些矿山,相比于官方的矿山干活的条件要好很多。不仅仅吃的好,天天有肉吃,而且在安全防护方面,做的也很到位。

之前就有一部分的流民,跟随洪山庄的匠人到过矿山上干过活。现在听他们这么一宣传,很多人都排队想要前往矿山。

洪山庄的这一波操作,直接就把杨广等人看傻了。

他们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冷锋这边会一次性的吸纳这么多人。到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一切其实都是冷锋故意放任他们这么做的。在他们看来,冷大少这是被他们的操作绑架了,只要洪山庄将这事做开头了,那么就没有半途停下来的可能。

一旦让这些流民对洪山庄产生不满,那么就是他们鼓动这些流民冲击洪山庄的时候。

而且他们也不相信冷大少能够有那么多的存粮,他们不怕冷锋大量在流民中招工,甚至杨广还在计划要为冷锋特批一些护卫人员。

在杨广看来,冷锋不是喜欢搞私人武装吗!那么他也可以为冷锋大开绿灯,继续为冷锋提供名额。

杨广虽然只是临江城的县令,但是他背靠杨家这棵大树,为冷锋增加点防卫力量还是能够办到的。

杨广不仅仅是这么想的,而且也这么做了。他已经上书朝廷说明北方的流民太多,为了安抚这些流民,并且防止可能发生的动乱,可以让冷公子扩充麾下的护卫队人数。

关于北方的流民问题,朝廷中也有人在关注,因为不仅仅是临江城,其他紧靠北边的地方也都向朝廷告急。现在听说杨广有办法处理这个问题,当然是十分支持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杨广在背后动用了关系的原因。

杨家人也知道杨广的这个计策,表面上看这是在照顾冷锋,但是这却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收拢那些流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时代,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豪强,对待流民就好像洪水猛兽一般。

毕竟流民的成份比较复杂,无法将他们有效的组织起来。更重要的是流民的爆发往往与灾祸相关,在这种情况下,最缺少就是物资。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无法容纳下这些流民。

特别是在这种动乱已久的时代,就是朝廷也无法拿出多余的钱粮来赈灾。

再加上现在南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所以朝廷对于各地方的求援,也只能让地方自己想法子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杨广的提议倒是得到了朝廷中大部人的支持。

这事就是黄明礼也知道了,以黄明礼对冷锋的了解,他知道冷锋那边接收下这几万流民是一点难度都没有的。

毕竟黄明礼那次在洪山庄之中可是看到冷锋的潜力,也了解到冷锋那边的情况,远比他向外界展现出来的要强大太多。

别的不说,就是洪山庄中种植的那种叫作红薯的作物,按照冷锋当时告诉他的说法,现在已经快要到了收获的时节。如果那种作物真的如同冷锋所言那般,能够达到亩产数千斤,那么解决这些人的吃饱问题应该不难。

自从那次临江城之行后,黄明礼已经和冷锋之间搭成了新的关系。特别是在冷无涯回归之后,黄明礼和冷无涯已经私下见过几次面了,他们就冷锋和黄诗诗之间的婚约也交换过意见。

黄明礼现在对冷锋是十分满意的,已经将那纸婚约又还给了冷无涯。

不过由于黄诗诗正在接受她的老师清照大学士的闭门指导,这段时间并没有和冷锋联系。但是冷锋在临江城的所作所为,黄诗诗也是知道一些的,毕竟无论是她的父亲还是她的老师,对冷锋都是非常看重的。

清照大学士就当着黄诗诗的面说过,冷锋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变数,也是最有潜力的一个年轻人。

能够得到清照大学士这般称赞的年轻人,在黄诗诗的记忆当中好像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以前黄诗诗对冷锋是没有任何感觉的,但是自从在临江城发现冷锋的身份之后,她的心中有了异样之感。不过那时还谈不上是喜欢,只能说是好奇的成份居多。

但是当一个女人对男人产生了好奇之后,就是她深陷进去的开始。哪怕就是黄诗诗这样的才女,也不会有例外。

朝堂之上因为杨广的一封奏折,而引起了各方关注。

黄明礼对于冷锋的信心是最足的,但是他又不会将这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黄明礼能够看出来,杨广的目的不纯,绝对是想要借此机会来给冷锋制造麻烦。

类似于清照大学士这种存在,他们也是心思通透之人,自然能够看出这个方法的确能够缓解流民带来的压力。但是这事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好的话,对于朝廷也是一个大麻烦。

不过现在的朝廷还用在乎以后的麻烦吗!

只要能够将眼前的难关渡过去,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而且将来一旦北方的蒙古人打过来,这些手中拥有地方武装势力的人,首当其冲的会面对蒙古人的冲击。

这对于朝廷来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

当然,这只能说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前提是如何保证那些地方势力能够不拥兵自重。

不过真正能够缓解流民压力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毕竟流民的基数太过庞大,民间很难有那种势力,能够一次性的吸纳大量的流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