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南宋特种兵 > 第671章 杨家人的影子

第671章 杨家人的影子

书名:南宋特种兵 作者:有点仪式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0 23:11:26

这样的力量,在特殊时期也许能够起到维持一定秩序的作用。一旦等这波流民的事情平息过去,这一万多名护卫人员不归朝廷管辖,不仅仅是他这个临江城县令的工作不好做,就是对朝廷也不好交代。

本来这件事情在朝廷看来可有可无,因为类似于冷锋这样的私人护卫力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而且在朝廷中大多数人看来,这种私人防卫力量都是属于乌合之众,在正规军面前根本不够看。

而且现在流民的问题并没有彻底结束,洪山庄这一万多人的护卫队如果真的能够组织起来,也能够很好的管理这些流民。

但是事情都有两面性,除了杨广之外,朝廷中也有人对此有意见,认为不应该让地方上的势力拥有大规模的武装力量。而这个时候杨广的奏章出现了,这里面绝对不仅仅是巧合那么简单。

而杨广的奏章也被杨家人动用关系送到了皇帝面前,并且在这之前就有人在皇帝的耳边吹过风。

当然,杨广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朝廷解决问题。毕竟作为杨家的嫡系核心子弟,他知道皇帝一心想要将这支新建的水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杨广自然不可能真心实意的为皇帝出谋划策。

他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举两得。既能够削弱冷锋的力量,让冷锋在短时间之内无法组织一批有效的防卫队伍,这样他就可以继续实行针对冷锋的商业计划。

另一个方面就是皇帝一旦采纳了他的意见,抽掉了冷锋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势力,那么必将和冷锋之间离心离德。

除此之外,还有杨家人的深谋远虑,他们之所以积极推动此事,就是为了让皇帝从冷锋以及其他地方豪强手中抽调了相关力量。

一旦将这些人员补充到新的水军扩建队伍当中,那些人肯定是对朝廷怀有怨念,能不能够听从朝廷的指挥还很难说。

这样一来,他们就等于是以退为进,杨家及其背后的势力也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杨宏泰也明白,无论自己多么的不愿意,也不能在明面上和皇帝对着干。君臣之间的博弈本来就是皇帝占据先天优势,也就是这种特殊的时期,他们这种人才有可能坐在军队之中插上一脚。

不过就算如此,皇帝依然是最大的那个。如果真的要不顾一切的收拾他们,就算他杨宏泰已经是万人之上,也逃脱不了被灭门的下场。

也许在和皇帝的博弈当中,他能够一时之间占据上风,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皇帝的决心。

也就是说,这个军权杨宏泰绝对保不住。

毕竟他只是文官,虽然这个朝代重文轻武,文官的地位要高于武将。但是还有一个最大的禁忌,就是任何文官不得插手军队事务,特别是掌控一支军队。

杨宏泰之所以能够在新建的水军当中安插人员,主要原因还是他在这支军队的性质上面做起了文章。

现在皇帝既然要扩大军队的规模达到十万人,那么就不仅仅是做文章能够说得通的了。

毕竟从历朝历代有史以来,还没有听说过有这种建制超过十万人以上的后勤保障队伍,而且还是全部武装到牙齿的战斗人员。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支军队彻底的搞乱。之前的那五万名将士,只要牢牢把握在他的手中就行。至于另外扩充的十万名将士,干脆就让朝廷从各个势力当中抽调。

这样一来,就能够打乱皇帝的布局。只要这种乱象能够维持一段时间,他们能够做的文章就很多。

以杨宏泰老奸巨滑的性格,他肯定也感觉到了时局很快就会不太平,手中有一支军队,也能够有说话的底气。

所以杨广的这次的奏章,不仅仅是为了针对冷锋,背后也有杨家人的影子。

以杨宏泰的能力,自然有办法将杨广的奏章送到皇帝的面前,并且有人在皇帝身边故意提起此事,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件事情影响力扩展到最大。

当皇帝在朝会上拿出这事和众位大臣商议的时候,以杨宏泰为首的一群人自然是竭力支持杨广的这个建议。而且他们的理由听上去也完全是为了朝廷着想,认为地方上不应该出现超过官府力量的存在。

朝堂之上,只有黄明礼等少数人持反对意见。

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说朝廷要说话算话,既然之前朝廷已经明确许诺过,按照收容的流民数量给予相应的奖励。现在地方上的磨还没有拉好,就要将拉磨的驴杀了吃肉,这样不仅仅会寒冷人心,而且也有损朝廷的威严。

黄明礼是知道冷锋在洪山庄所做的一切事情,更知道冷锋的打算是什么。如果真的按照杨广在奏折上所提出来的建议实行的话,那么冷锋最近所做出来这些努力,必将会遭受很大的打击。

杨广再次上书朝廷的奏折,经过一番争论之后,最后皇帝虽然采纳了杨广的一些建议,但是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这个提议是杨家人呈上来的,如果是换成不是杨宏泰那一系去的人,那么皇帝还有可能接受的更加容易些。

毕竟这个时候,皇帝正在为如何从杨宏泰那里,将新建的水军完全拿到手中而发愁。

不过杨广的这个奏章也给皇帝提了个醒,这件事情可以做,不过要掌握尺度。

而且他也不会完全按照杨广所提出的建议那样,直接强行征调各地的地方武装。毕竟皇帝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之下,做这种事情是最不得人心的。

皇帝一心想做的就是一位中兴之主,他也明白如今的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朝堂结党营私的情况很严重,让他这位九五之尊做任何事情都不顺心。

如果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得另辟蹊径。更不能够将地方的上的那些势力得罪的太狠,必要的拉拢人心还是要做的,而且这事还不能够操之过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