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七零:孤女被算计后,嫁给军中阎 > 第19章 酒席

第19章 酒席

书名:七零:孤女被算计后,嫁给军中阎 作者:萌九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23:12:33

初五的清晨,阎君森和王耿从武装部那边请了厨子,从后勤那边购买了不少的东西,两个人还有后备的东西。

今日两家同时举办酒宴,村民们纷纷准备今日中午来吃婚宴的。

“媳妇儿,我和王耿先去准备,战友们一会就来了!”阎君森起身换上了一身新的军装,“你等会穿上那身军装可好?”

安言言瞧着远处的女士军装,她双眸亮了。

“阿森,你什么时候拿来的军装?”安言言看着阎君森问道,“我看着还是新的?”

“这身军装是和后勤换的。”阎君森伸手给安言言拿了衬衣,“赶紧换上,我看看!”

安言言快速换上了军装,阎君森看了一身军装的她,郑志杰伸手竖起了大拇指。

“言言,果然适合穿军装呢!”阎君森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以后,你可以多穿军装,等随军之后,我给你再准备几身军装可好?”

安言言嗯了一声:“阿森,你真好。”

阎君森不介意安言言冲他撒娇:“咱们再过两日,就要去去随军了,储备的东西也一起都带走。”

安言言想着地窖里面的吃的,只想着尽量少拿,其余的都放在了空间里面。

“你记得将细粮食都放进了空间,土豆、粗粮都拿着吉普车放着粮食过去。”阎君森低声告知安言言了。“媳妇儿,粗粮能拿过去,咱们去了随军后,每个月只买两次肉,咱们每个月过来打一次猎,顺便来看牛老几人。”

“好!”安言言立刻应道了:“阿森,随军不是住在小院子吗?”

阎君森嗯了一声:“我和耿子都申请了院子,而且,每个小院子的后面,都有一处菜地,每个菜地都可种些蔬菜。”

安言言听阎君森的话,考虑院中的情况。

“阿森,院内可有地窖呢?”安言言问着阎君森。

“比院子里面的要大了很多,可多准备东西的。”阎君森清楚,不少老把式们都着急起来,担心今年粮食不多的。“咱们要多准备粮食,没准夏日的时候,粮食就会缺少的。”

“有空间呢,咱们回去就将粮食放过去。”安言言想着空间内不少的粮食。

“今天是咱们结婚的好日子,这些等晚些时候再想可好?”阎君森苦笑起来,安言言时常是想啥就说啥的。

安言言坐在了梳妆镜前,开始给自己画了一个轻薄的妆容,阎君森的脸上挂着笑容。

“等回了帝都,我举办一个盛大的婚礼,从迎亲到结婚。”阎君森对这场婚礼很愧疚,安言言却没在意,外面情况不好,大办婚礼可不行的。

“阿森,现在也不能大办婚礼,等着能办婚礼再说。”安言言看向阎君森说道。“能有这么多的酒席,就已经非常好了!”

阎君森噗嗤笑起来:“等去随军后,咱们再军营里,还要举办一次酒席。”

阎君森和王耿同是团职的军人,可在食堂那边准备酒席!

“团长,我们来了!”在院门口停靠了两辆大卡,食堂的厨子就过来了。

阎君森直接从屋里面走了出去,直接将院门打开。

“我准备的在厨房,一会往隔壁送两桌的饭菜,王耿在隔壁住着,你们准备的食材可够用?”阎君森和王耿准备酒席,特意让食堂的司务长买了不少的东西,一路开车过来。

“阎团和王政委都给钱了,旅首长还特意给我们放假,说是一定给两位首长办理好酒席,算是咱们东北军区首次婚礼。”司务长清楚旅首长的心思,阎君森和王耿都是东北军区虽说最大的军官。

不少团职的军官年纪都比他们大,大多孩子都10岁以上了。

“司务长,今天就麻烦你们了,酒席12点准时开席,现在已经9点多,可来得及?”王耿也出现在院子门口。

“王政委,恭喜啊!”司务长乐呵呵说道,“连旅首长都说等回军营后,再给你们准备酒席。”

阎君森和王耿立刻将司务长领着的两个厨子过来了,这二人可都是给首长做小灶的。

“一会不准备去接亲了,你们在这边要小心,村里有些极品的婶子,毕竟酒席有肉吃的。”阎君森看向身后的几个士兵,叮嘱了起来。

“阎王说的是,估计第三大队的人也会过来凑热闹,”王耿待在村里这两日,了解了不少周围大队的情况,得知第三大队的人大多是无赖,只要被赖上就甩不掉了。

阎君森的叮嘱,让几个炊事班的士官警觉起来。

“我们做好了饭,我们吃过饭就回去。”司务长在接到了命令时,旅长就提醒了司务长此事儿,在这边吃了酒席后,马上返回军区。

食堂的骨干都来了,小食堂今天的饭菜,肯定没往日的胃口了。

阎君森听司务长和四个士官,两个士官是专门做饭厨子。

“王耿,王知青可准备好了?”阎君森看向王耿问道,“咱们10点一起举办婚礼。”

四人的长辈都没在,只要给主席的画像鞠躬就好了。

第二大队村民们早早的就起来,从家家户户过来,给了礼金外,又拿了不少家里准备的年货的食材。

安言言每个月拿了包裹,下工后遇到孩子们,时常会给孩子们吃糖,或者一些小零食。

在农家,这些吃的很精贵的,谁家都不会在平日里给孩子们吃。

安言言偶尔的投喂,让不少婶子、小媳妇儿们都牢记在心的,过年时,大家都会交换一些过年的食材。

趁着机会,将各家的食材送过来,安言言无法拒绝的。

司务长领着四个士官在准备着酒席,不少婶子、媳妇儿拿着东西过来,以为是庄婶子掌勺,村里的妇人们,庄婶子的手艺是最好的。

她们看到了六个穿着军装的男人占据两家的厨房,王耿和阎君森听到声音出来,只是笑着看着婶子们。

“我们请战友过来做酒席,平日里,是给军营内食堂做饭菜的。”阎君森嘴角微微勾起,瞧着几个嫂子开始打量着士官们,“这些都是成家了,媳妇儿和孩子都随军了。”

话音落下,村妇们就都歇了做媒的心思,第三大队有人听说这边有酒席吃,琢磨花上几分钱,就能来这边吃顿好的。

庄大状早清楚第三大队的性子,特意吩咐了民兵领着自家媳妇站在门口,准备挤兑第三大队的人。

在安言言和王菊花的两处院子,村妇们瞧见厨房这边没什么需要做的,就把食材交给了他们,转身就回去了。

刚刚到家,不少人家就怀疑自家媳妇儿没去帮忙。

连庄婶子也是其中之一,庄大状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正在家里刮胡子。

“安知青和王知青两人的对象,直接请了军队的人来做酒席,我瞧着是六个人呢!”庄婶子看着阎君森和王耿的安排,也感叹要是有这样的女婿就好了。

庄大状笑了笑:“咱们没有女儿,可有孙子啊,以后若是孙子能当兵,以后若是有事儿,可求到二人的面前的。”

庄婶子清楚庄大状为何见了两位知青,就让她额外照顾。

“行,听你的!”庄婶子清楚,庄大壮必定是有谋算了。

第三大队的队长听安知青和王知青出嫁,清楚村里的无赖曾算计二人,只不过被躲过去了,他是没脸过去讨饭吃。

三队长约束了自家的媳妇儿、儿媳们不去丢人,可村里有人说,两家是找了六个军人来做饭。

三队长家有两个女儿没出嫁,她们二人的眼光还可高了,自认为要配上城里人。

知青们来了第三大队,二人没少在男知青们面前溜达,可她们的容貌很丑,而且,都是好吃懒做的,那个男知青想不开要她们?

三队长媳妇儿听了有军人,想着将两个女儿嫁给军人,不是有津贴填补给儿子们,就动了心思非要闹着过去。

“军人做饭,弄不好是结婚的,你难道让人离婚娶女儿吗?”三队长想起了二队长的话,三大队的那些做法,县城的知青委员会都知道了,名声更是不好。

村里那个女孩子能嫁进城内?两家本来订婚的人,都因此被退婚了。

两个女孩子也只能嫁给村里的人了,都是两家酒鬼。

“当家的,要是有两个军人做女婿,几个大队的人,谁还没看不起咱们!”黄嫂子看向黄九东说道。

黄九东这个三队长做的憋屈,处处都被其余几个队长磋磨。

“不行!”黄九东看着媳妇儿,连婚宴都不准备去,“你以为庄大壮没办法,村里人算计她俩时,我都没出面,有了好处,人家能算上我?”

黄嫂子心中有怨言,想着两个女儿看到两个知青被算计。

两女儿妒忌安言言和王菊花手里有东西、有钱,和第三大队的那些无赖结婚了,她们一辈子都要生活在沼泽里面。

谁知,她们居然那么机警,都没来第三大队,没过几日,第三大队的女知青出事儿了,第三大队的名声扫地。

黄家的两个女儿眼含妒忌,听了家中有军人,就想着过去赖上。

第三大队不少人家得知了两家的酒席,纷纷拖家带口往那边走。

“你们回去,今日只是我们整个大队流水席,可没请别的大队的人!”民兵队长直接阻拦了。

民兵都是本村的村民,都是世代在这边生活的,哪家有多少亲戚,这些人都是知道的。

“我们不过是给礼金,就是想吃顿肉,谁家日子都不好过!”第三大队的婶子们开始大声的吵闹起来。

二大队的婶子们可不是好惹的,纷纷怼了上去。

“你们第三大队能给多少礼金?不过用几分钱,就想着让人家一顿饭钱,看着还是全家都来?”第二大队家的婶子乐呵呵道。

三大队的村妇们都是不要脸面的,谁家都想多吃一些东西的,纷纷上前,准备挤进民兵们的保护范围内。

有些人甚至想从山上下到了山脚下,也被民兵们给堵了回去,两边都闹腾起来。

庄大状和民兵们都说了,两人的对象军衔都不会太低,虽说现在官兵都一样,可未来的发展呢....

做人留一线,以后好见面。

庄大队长在婚宴前两日,召集了村里面当家做主的人,语重心长的与他们说此事儿。

几位当家的族老纷纷保证,这几日绝对不会闹腾出事情来。

阎君森和王耿都提了,会在二大队准备流水席,算是给二大队的福利了。

二大队外嫁女也有回来的,准备来吃流水席。

安言言装扮好了,就坐在房间里面,女知青们与她、王菊花都相处不多,只是几个嫁入村里的女知青陪伴。

嫁入村里的女知青,大多是生活的如意,庄大状这个大队长在,村里人家大多是和善的。

第二大队和第三大队像是对照品组一样,安言言听老知青们的话,又拿出了一些奶糖。

“这些就是喜糖!”安言言知道女知青们大多是年纪到了,家里无法把她们召回城内,“你们若是想学习,就不要放弃,将初中、高中的课本捡起来,以后若是有机会,可以继续读书。”

“安知青,我婆婆也是这么说的。”老知青们纷纷表示赞同,妯娌们更觉得她们学历高,能带着孩子们读书。

作为家长,谁都希望孩子们能有出息,这几家妯娌都把老知青们的活儿做了,只让老知青领着孩子们学习。

“嫂子们都好,你们也好,感情都是相互的!”安言言嘿嘿一笑。

“可不是,安知青,以后遇到婆家的事儿,只要能护着你,就相对软一些才是。”几个老知青将经验告知给安言言。

安言言嗯了一声,明白老知青们是没将她当外人。

“咱们能在一个地方下乡,就一种缘分!”几位老知青笑着说道,“等你随军了,可要给我们写信呢。”

“好!”安言言清楚这几位老知青,在首次高考时,都考入了帝都的大学,婆家不光没阻拦,还让她们去读书。

老知青们也是感恩的,上学时,让自家的丈夫和孩子们跟着去了,还开始了创业,最后结局都是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