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172章 周彦现象

第172章 周彦现象

书名:1990:从鲍家街开始 作者:肉都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21 00:54:28

《燕京·无声》后面两场音乐会的事情,很快就定下来了,加的两场都还是在燕京音乐厅,时间也是周彦之前说的那两天。

这次央视明显更有经验了,事情刚刚定下来的当天晚上,《整点新闻》就播报了《燕京·无声》在燕京音乐厅加场的消息,两场音乐会一前一后隔了一个礼拜,不过票是同时开售的。

之所以同时开售,也是希望能够给第二场留更多售票的时间,毕竟第二场的票可能会难卖一点,因为前面有不少人都看过了。

但是消息播出去的第二天,两场音乐会,总共一千六百张外销票就全部卖完,再次让杨东生他们惊掉了下巴。

这一次,央视可不想再贴钱了,所以把票价也定的比之前高很多,这次的票价从六百元到一千元不等,平均一张票价格八百元,是第一场票价的两倍还多。

但即便是这么高的票价,一千六百张票还是没有撑过一天时间。

杨东生他们不禁感叹,现在的有钱人这么多了么?均价八百的音乐会门票一天就空?

即便在燕京这样的地方,职工平均月工资也就四百块钱左右,一张音乐厅的票要花掉普通人两个月的工资。

不过很快杨东生他们也想明白了,能去听音乐会的,本来就不是普通家庭。

杨东生又想起了之前跟周彦第一次见面,他们那一顿饭就吃掉大几百,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一张音乐会的门票八百块钱也不算多吧。

但是杨东生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千六百多张票,大部分第一时间根本就没有到真正的观众手里,而是被黄牛抢去了。

很多真正的观众去到售票处,被告知没票,但是却能见到黄牛党在现场出没。

一张六百的票,黄牛党能卖到一千,而一张一千的票能卖到一千六七百,如果是多张连座的票,价格还要更高。

而且这还是一开始的价格,后来黄牛党发现手里的票挺好卖的,又把价格往上提了提,六百的票卖一千二,一千的票卖两千,基本上价格翻倍了。

但即便如此,黄牛手里的票,还是在演出之前都出手了。

对于这种情况,央视也是非常苦恼,他们之前在定票价的时候,也想过再定高一点,但是又怕定太高,没有观众愿意买单。

就是平均一张票八百,央视这边已经觉得挺高的了。

只能说,虽然经历过上次的音乐会之后,央视有了一些经验,但经验还是不够多,他们对周彦音乐会的市场行情预估也不够。

其实这次音乐会的行情这么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肯定是周彦的专辑确实在海外销量好,这对国内的民众们非常有吸引力,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虽然周彦不是外来的和尚,但也算是在海外认证过的和尚。

第二,央视给了宣传,虽然《整点新闻》现在的收视率不断下跌,非常凄惨,但它毕竟是央视的节目,看这档节目的观众本身并不少,只是相对央视一套其他节目比较少而已。

第三,就是音乐会场次少,音乐厅坐席少,总共就三场音乐会,外销票加起来才两千张,跟之前香江、台岛音乐会一场外销的票是一样的。

物以稀为贵嘛,所以价格也就上来了。

如果燕京音乐厅能容纳两三千人的话,三场音乐会外销有个六七千张票,那黄牛手里的票肯定也不会有这么好卖的。

……

周彦并没有太关注售票的情况,他这几天忙得飞起,每天工作一大堆,而且还要去相亲。

基本上三天他就要见两个女孩子,不过周彦完全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的,跟人家女孩子吃顿饭,简单聊一聊,就完事了。

其实这些女孩子,也未必就愿意相亲。

即便周彦优秀,长得好看,但是她们也不是说一下子就能看上周彦,所以来跟周彦见面,也是为了完成任务。

就说战部长家的孙女儿战琴,在人大上学还没有毕业,根本就没有想过结婚的事情,完全就是家里面逼着过来的。

因此,这几场相亲,大家合作也都比较愉快。女孩子们表现也都很得体,她们也知道,即便跟周彦做不了夫妻,以后也可以做朋友,圈子里面,这些都是人脉。

老太太看周彦连续见了好几个女孩子都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意思,也有些担心,她担心周彦跟大孙子周宇一样,相了几十个,不但没有结果,最终还可能让别人不敢帮忙介绍,因此也就消停了。

至于周彦说他有对象的事情,老太太压根就不信。

……

第二次音乐会,周彦自己留了一些前场的票,给了朋友们,余桦、史铁笙夫妇还有董文苗,都有票。

另外他还留了两张票给周氏,让公司自己做分配。

周氏在燕京设了一个办公处,地址就在原本《第六感》的剧组办公室,还派了两个员工过来,平时负责接洽旗下演员、音乐人的工作。

不过这两张票没有落到这两个员工头上,一张送到了鲍家街43号,给了赵沐阳,另一张则给了陈红。

央视之前录制的音乐会还没有播出,他们是准备等到把三场音乐会都录制完,然后剪成一个节目,一起播出,所以第二场音乐会央视也会派团队在现场录制。

公司让陈红过来,也是想让她能够露露脸,对以后的发展有好处。

陈红也挺聪明的,演出之前,还去后台探了个班。

其实陈红去后台探周彦的班其实也挺合理的,虽然国内现在不时兴某某女郎的说法,但如果有“彦女郎”的话,那陈红也勉强能算是“彦女郎”中的一员,因为她主演的《树洞》,周彦是原著作者加编剧。

央视的摄影师也很敏锐,一看有美女过来,跟在后面拍了不少镜头,周彦也顺势介绍了陈红,并且还宣传了一下电影《树洞》。

负责采访的倪苹也是忽然意识到周彦还是个作家,就抓紧多问了几句,“周老师,《树洞》这部电影是您自己的,剧本也是您亲自操刀,这应该是您第一次以这样的身份参与一部电影的制作吧?”

周彦点头,“原作者加编剧,这确实是第一次。”

“《树洞》是不是您第一部被改编成电影的?”

“那倒不是,还有一部《清水里的刀子》,已经拍出来了,不过还没上映。”

《清水里的刀子》是去年夏天拍的,秋天才拍完,今年春天片子才剪出来。

原本电影预计要在九月份上映的,但是成片的审核被卡了一下,这随便一卡就要过去几个月时间,现在这个情况,最快也要年底才能上映了。

上次周彦跟黄健新通电话还说这个事情,黄健新心态还是挺好的,毕竟他们也习惯了,这类片子,剧本审核的时候卡一下,电影拍出来的时候再卡一下,已经是惯例了。

要是哪部电影不被卡,他们还真不习惯。

他们长安制片厂的导演,哪个没被卡过,就是张一谋那也是被卡大户。

倪苹又问了几句《清水里的刀子》的事情,也没有深入问,后面倒是问起了《霸王别姬》。

她提到《霸王别姬》,周彦一点都不意外。

于公,《霸王别姬》这部电影现在正如日中天,带上这个话题,能引起观众们的兴趣,而且周彦就是这部电影的配乐指导之一,跟音乐会的主题也有关联。

于私,倪苹是陈恺歌的女朋友,提一提自己男朋友的电影,也是可以理解的。

“《霸王别姬》如今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热烈的反响,电影里面的配乐也获得了行业内外的高度评价,您作为这部电影的配乐指导之一,能聊聊给这部电影配乐的心路历程么?”

周彦:“这部电影的配乐是我跟赵季平老师共同完成的,我们在确定配乐的时候,想法高度一致,都认为应该在配乐中体现这部电影的戏剧主题,所以我们在作曲的时候采用了大量戏曲元素,旋律也大部分都是以西皮、二黄或者四平调为主。”

“那您考虑过将《霸王别姬》里面的配乐搬上舞台么?”

“这部电影里面的配乐大多是短平快,想要搬上舞台的话可能有点麻烦,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后续再有音乐会,我可能会考虑将里面的配乐串成一套组曲。”

其实周彦之前有计划,去霓虹开音乐会的时候,可以在返场的时候把《霸王别姬》里面的曲子作为小惊喜演奏出来。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的话,我相信《霸王别姬》的影迷们肯定会非常高兴。您刚才提到以后的音乐会,据我所知,今年年底您将会带着钢琴少年乐团赴霓虹举行《东方遗音》主题音乐会,那再之后,您有考虑过去其他国家,比如欧美那边开办音乐会么?”

“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不过时机成熟的话,会有世界巡回音乐会的。我本职工作是央音的一名教师,没办法像其他音乐家一样每天世界各地到处跑,音乐会也要抽空举行。”

倪苹点头,“嗯,我明白,而且您除了是个出色的音乐家之外,还是个非常厉害的导演,平时的工作肯定非常忙,我相信,观众们也非常期待您的新电影《第六感》。”

……

跟周彦聊了一会儿,倪苹就带着摄影师出了后台。

等倪苹他们走后,周彦又看向陈红,“电视剧拍的怎么样了?”

“还有一两个月就结束了。”陈红回道。

周彦点点头,“公司在给你接新剧本,等到这部电视剧拍完之后,你要准备新作品了。”

陈红眨了眨眼睛,“是电影还是电视剧?”

“应该都会有,到时候你自己看着选一选吧。”

“谢谢周导。”

周彦摆摆手,“不用谢我,伱跟公司签约,公司当然也不会让你闲着。”

陈红笑盈盈地握了握拳头,“周导你放心,我肯定会努力给公司赚钱的。”

周彦看了看手表,“时间不早了,你去前面吧,我们这边要准备上台了。”

“明白。”

陈红走后没多久,乐队就开始准备上台了。

今天的现场观众,都是自己买票进来的,所以都非常热情,乐手们上台的时候,掌声的音量就直接拉满了。

第二场的节目单,跟第一场整体差不多,只有两首曲子不同,这次周彦把《暗香浮动》以及《永夜》给加了进去,因为加了这两首曲子,整体的难度也提升了不少。

不过因为《暗香浮动》,周彦露面的次数多了一次,而且这首曲子的竹笛部分非常炫技,所以现场的气氛也要更加热烈。

很多人就是来看周彦的,所以看到周彦炫技,自然很兴奋。

今天依旧是四次返场,返场的曲目跟上一次也是一模一样。

不过最后在演奏《风居住的街道》的时候,周彦提到了余桦,现场的摄影机也给了余桦一些镜头。

等到音乐会结束,周彦他们没有急着走。

这一次,央视有了经验,已经提前在外面把场地给清出来,然后周彦带着一些乐手去给外面的观众们演了三首曲子,分别是《风居住的街道》、《暗香浮动》以及《万里长城》。

今天音乐厅外面聚集的观众,比上一场还要更多,再加上音乐厅里面出来没有走的观众,估计将近有两千人。

很多人在音乐厅外面守候了几个小时,最终他们的守候没有白费,等到了周彦的加场,正因为几个小时的守候,也让他们更加激动,连鼓掌都要比音乐厅里面的观众更加卖力。

第二天,关于这场音乐会的盛况就被多家媒体报道了。

内地之前并没有出现如此卖座的音乐会,也刷新了很多人的认识。

燕京电视台甚至花了十分钟的时间,专门讲了《燕京·无声》的这两场音乐会,并且在节目的最后,直接用“周彦现象”来形容这两场音乐会的盛况。

毕竟是央视组织的音乐会,而且现场确实火爆,各家媒体都在吹。

大部分媒体都是正常吹,也有些吹的比较离谱,燕京电视台在描述第二场《燕京·无声》场外情景的时候,说的是“近两千名热情的乐迷在凉风中等候”,这样的描述是准确的,但是一些小报直接写成“数千名乐迷”。

这么简单的一改,给人的感觉完全就不一样了。

正因为这么多家媒体的宣传,第三场音乐会的门票更加吃香,很多黄牛甚至开始高价收票,然后再转卖。

这一来一回,有些票甚至被炒到了接近三千元。

不过那只是极端现象,正常情况下,原本一千元的票都是卖到两千五左右。

还有更离谱的。

前面两场音乐会,现场只有黄牛倒卖票,到了第三场音乐会,竟然有大量兜售盗版专辑的小贩游走在音乐厅外的人群中。

当天傍晚,罗子松刚到音乐厅外面,就有一个背着包的中年鬼鬼祟祟地凑到他跟前。

“小伙子,周彦专辑要么?《钢琴少年》跟《神秘·国度》都有,不仅有磁带,还有cd。”

说着,中年人还把自己的包来开,向罗子松展示。

罗子松好奇地往里面看了看,只见包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磁带跟cd,让人眼花缭乱。

还没等罗子松说话,中年又说,“还有梅艳芳的新专辑,里面有两首歌是周彦写的。”

罗子松挑了挑眉毛,“这些我都有了。”

“你买的肯定是盗版吧,我这个是正版。”

罗子松翻了个白眼,他虽然没有仔细看,但是随便瞅一眼,这些专辑的封面就不太对,而且正版有必要这么偷偷摸摸的么?

“我有了。”罗子松又重复了一遍。

见罗子松不要,中年人撇撇嘴,也没有在他身上耽误时间,赶忙又去找下一个目标。

看着中年人的背影,罗子松也是暗自感慨,这些人可真会钻营啊,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买……呀,还真有人买,那个中年男人刚走到另一个人身边,说了几句,就成交了一单,对方买了一张磁带。

罗子松又摇了摇头,看来盗版的市场还是巨大的。

观察了一会儿这些小商贩,之后罗子松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坐下。

今天他没有票,不过还是过来了,就想着在外面听听,后面等到音乐会结束,说不定还能有加场。

后面两场音乐会放票的第一天他就来了,不过他到售票口却被告知,票已经卖光了。

他也想过搞一张黄牛票,但是问了好几个黄牛,最便宜的票都没有低于一千的,也就死心了。

过了好一会儿,罗子松正在发呆的时候,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吵闹声,等他看过去,只见一群人围在一起,看不到吵架的人在哪儿。

随后就听到有人喊。

“不要打了。”

“打死人了。”

打死人了?

罗子松吓了一跳,赶忙跑过去看,等他挤进人群,就发现两个男人在地上缠斗,旁边的人都在喊不要打了,但没有一个人上去拉架。

而且很多劝架的人面红耳赤,一脸的兴奋,他们嘴上喊着“不要打了”,但是声音中透露出来的情绪却更像是给这两个人加油助威。

地上的两个背包,以及从背包里面散落出来的盗版磁带、cd表明了两人的身份,他们都是卖盗版专辑的小贩。

看到眼前的情况,再结合旁边人的议论,罗子松一下子明白是什么情况了。

这两个小贩在抢生意,其中一个小贩用低价恶意竞争,另一个小贩气不过就骂了两句,后来骂战升级成了肉搏。

就在事态快要升级的时候,两个警察吆喝着走了过来。

“警察,都让开。”

一听警察来了,人群自动让了一条道。

那两个小贩这会儿肾上腺素飙升,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对方身上,根本没注意到警察来了,依旧在缠斗。

年轻一点的警察上去拽了拽两人的胳膊,嘴里还在喊“警察,别打了”,但是两人都不撒手。

那个年长的警察跑过去把地上的两个包拎起来,“这些盗版专辑是谁的,没收了啊。”

一听货要被没收,两个小贩也顾不上吃不吃亏了,连忙撒手站起来。

“警官,我这都是正版专辑。”

“是不是正版,跟我回局子再说。”

说完,年长警察就拎着包朝前走了。

年轻警察跟在后面,对围观群众说,“没事了,大家都散了吧。”

等到警察跟小贩走了之后,群众们还在议论着刚才的事情。

“乖乖,这些盗版小贩这能打起来。”

“下手也真狠,要不是有警察在附近维持秩序,说不准要死人。”

“是啊,警察来的好快。”

……

罗子松在旁边听着他们议论,感觉他们好像对警察来这么快还挺遗憾的。

又过了没一会儿,来了几个记者,到处拉人问刚才的情况。

这些记者没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拍到照片,比围观群众还要遗憾。

一个大爷被记者拉着采访,也非常兴奋,添油加醋地给记者们描述刚才的经过。

“穿牛仔褂的那个先出手的,一招黑虎掏心,直接那个皮夹克掏在地上。”

“皮夹克被偷袭了,自然是不服,卧在地上也没有起身,直接一记七十二谭腿把牛仔褂扫倒。”

“说时迟,那时快……”

大爷侃侃而谈,把记者们也都弄得有点懵。

刚才这里,难道发生了一场江湖决斗?

但不管现场的情况具体如何,发生冲突是肯定的,记者们也都非常兴奋,因为有了更多的素材。

第三场音乐会结束之后,关于音乐会的新闻忽然画风大变。

前些天,媒体们报道音乐会热闹,都是说现场有多少人,票价有多高,这次角度完全变了,开始搞一些“旁门左道”,什么盗版小贩打架,黄牛拉帮结派搞垄断,现场观众等太久冻感冒了……

也是没办法,因为正儿八经的报道之前都报过了,这次那些报纸各显神通,开始深度挖掘音乐会的现场。

周彦看到这些新闻,也是觉得好笑,某个事件一旦热度搞到一定地步,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奇怪发展。

对于这些新闻,他也就是一哂置之,并不当回事情。

三场音乐会结束之后,他也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第六感》的后期制作当中了。

这段时间,他虽然忙着音乐会,但《第六感》的后期工作并没有落下多少,电影的剪辑工作进度也很不错。

……

赵季平正在家里为过段时间自己的音乐会做准备的时候,忽然接到了长安制片厂那边的打电话。

是厂长李旭东打来的,说是香江的导演周星弛过来,想见他一面,问他是否有时间。

听到是周星弛想找自己,赵季平疑惑道,“他找我有什么事情?”

“周导跟我们厂合作一部新电影,想要找你帮他们配乐。”

赵季平皱起了眉毛,“李厂长,周导的电影,我不太适合。”

周星弛的电影,都是些无厘头的搞笑片,赵季平不觉得自己适合。

“赵老师,你先别急着拒绝嘛,要不先见面聊聊,再做决定?”

听到李旭东这么说,赵季平点头道,“那行,见一面吧。”

“那我让周导去你家找你?”

“不用了,下午我去厂里面。”

“也行,那我们在厂里等你。”

挂了李旭东的电话后,赵季平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实在不想去见。

但既然李旭东都开口了,也确实不好拂了对方面子。

……

下午,赵季平骑车去了长安制片厂,见到了周星驰以及彩星公司的总经理杨国辉。

见到赵季平,两人都非常客气,杨国辉也是把赵季平一顿吹捧。

不过赵季平却直接表示,自己不太适合给喜剧配乐。

杨国辉原本以为事情应该挺简单的,没想到赵季平的态度竟然这么坚决。

“赵先生,报酬你放心,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听到杨国辉说起报酬,赵季平皱了皱眉毛,“并不是报酬的事情,我确实没有给喜剧片配乐的经验。”

杨国辉跟周星弛相互看了一眼,后者开口说道,“要不,赵先生你先看看剧本?”

周星弛对剧本很有信心,他觉得赵季平看过剧本之后,肯定就会改变主意。

听到周星弛这么说,赵季平只能点点头,“那就先看看剧本。”

虽然周星弛名气非常大,但是在赵季平眼中,他不过是个喜剧演员而已,没什么特别的。

赵季平之所以愿意过来,还是因为长安制片厂的面子,他跟长安制片厂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曾经有过很多次美好的合作。

随后周星弛把剧本拿出来,给赵季平看。

拿到剧本之后,赵季平越看,眉毛就皱的越厉害,他完全不知道这个剧本写的是什么玩意,乱七八糟的,故事一点都连不起来,很多台词也是看的他一头雾水。

看完剧本之后,在周星弛他们期待的目光中,赵季平摇了摇头,“不好意思,恕我没办法接这个活。”

听到这话,两人原本期待的目光变成了失望。

周星弛还想说什么,赵季平叹了口气说道,“两位,我单位还有点事情,得回去了。”

说罢,他跟李旭东说了一声,就起身告辞了。

等到赵季平走后,杨国辉看着一脸失望的周星弛,“要不,我们换一个配乐指导?”

周星弛摇摇头,“我还想再试试。”

……

之后的两天,周星弛每天都给赵季平打个电话,试图说服赵季平。

赵季平也被周星弛弄得有点烦了,就说道,“周导,这世界上那么多音乐人,为什么一定要找我呢?”

“因为我真的非常喜欢你的音乐,特别是《霸王别姬》里面的配乐。”

听到周星弛提到《霸王别姬》,赵季平忽然笑了起来,“那你可以找周彦啊,《霸王别姬》的配乐是我跟周彦一起做的,我能做的,他也都能做。而且周彦还配了你们香江的电影《青蛇》,他应该比我更加合适。”

“但周彦的经验还是不如你丰富。”

其实周星弛真考虑过周彦,因为《霸王别姬》的配乐指导有赵季平跟周彦两个名字。

但是权衡之后,周星弛还是选择了赵季平,因为他认为赵季平的经验更加丰富。

《红高粱》、《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每一部电影都是赵季平的招牌,而且这些电影的配乐风格也跟周星弛想要的一样。

而周彦呢,他独立做配乐指导的电影太少了,而且风格也跟周星弛想要的没有那么契合。

“周导,你太小瞧周彦了,他的才华超乎你想象,这两天的新闻你看了么?周彦在燕京成功举办了三场音乐会,每一场都引起轰动,我建议你去把他的音乐都找来听一听,你就会发现,他的风格非常多样。”

这时,周星弛有点被赵季平说服了,主要是赵季平的态度实在太过坚决,一点说服的希望都没有,如果赵季平没办法说服的话,那周彦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听周星弛不说话,赵季平就知道有戏,他趁热打铁地说,“周彦冬天要去霓虹举行音乐会,他在霓虹非常出名,如果由他来担任你新电影的配乐指导,说不定对你开拓霓虹市场会有帮助。”

不得不说,赵季平这招很厉害,一下子就说到了周星弛的心窝里。

试问,哪个导演不希望能够开拓海外市场?

沉吟了一会儿,周星弛说道,“那你能把周彦的联系方式给我么?”

“没问题,你手边有纸笔么,记一下。”

“嗯,稍等。”

等到周星弛记完了号码之后,赵季平笑着说道,“周导,祝你马到成功。”

“多谢。”

挂了电话之后,赵季平也是松了口气,他真是被周星弛给磨烦了,现在把包袱丢给周彦,他轻松很多。

“周彦啊,周彦,别怪我不仗义,实在是没办法。”

……

“阿嚏——”

周彦正在琴房写《第六感》的配乐,忽然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心说这两天真是越来越干了,鼻子跟嗓子都很痒。

过了好一会儿,客厅的电话响了起来,他放下笔起身去接。

“喂,你好。”

“你好,请问是周彦么?”对面传来一道香江味很浓的普通话。

“嗯,我是,你哪位?”

“我是周星弛。”

周彦还以为听错了,“谁?”

“周,星,驰。”周星弛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自己的名字重新报了一遍,他以为自己口音太重,周彦没有听清楚。

“哦,周导啊,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周彦奇怪道。

“我有一部新电影,想要邀请你担任配乐指导。”

周彦眯了眯眼睛,问道,“什么样的电影?”

“是跟西游记有关的,不过故事要颠覆一丢丢,我们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大话西游》。”

听到周星弛找自己配大话西游,周彦扯了扯嘴角,周星弛怎么会找自己来配这部电影?

周彦迅速在脑海里面想了想,他有什么作品跟这部电影很契合么?

而且他记得,这部电影的配乐是赵季平。

“周导你现在在哪儿?”

“我在长安这边。”

一听周星弛在长安,周彦就问,“那你怎么不去找赵季平?”

听到周彦这话,周星弛翻了一个非常大的白眼,这些音乐家到底怎么回事,怎么都想着把活推给别人?

还是说,他们真的看不起自己的电影风格?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