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373章 达特茅斯

第373章 达特茅斯

书名:1990:从鲍家街开始 作者:肉都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21 00:54:28

马修·诺尔斯虽然脸皮厚,但是他知道看脸色。

他知道这会儿周彦不想跟他们多聊。

所以跟周彦聊了一会儿,他就主动提出了告辞,然后带着碧昂丝离开了后台。

等到他们父女俩走后,周彦跑去跟乐团一起做演出前的准备。

……

休斯敦的气氛确实很好,而且剧院门口地方空旷,能容纳很多人。

今天天气又很不错,所以从下午四点多开始,门口就慢慢聚集起了一大批乐迷。

费利佩跟坎特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剧院门口搭建了一个临时的舞台。

他们不仅在舞台上配备了价值不菲的设备,还在广场的边缘搭了一些“看台”。

这些看台并不高,只有两三层,但是覆盖面积大,非常好地提升了后排观众观看演出的体验。

他们提前做过测算,剧院门口总共能够容纳一万两千到一万六千人同时观看演出。

在这个测算的基础上,他们也做了好几套预案。

休斯敦也是惟一一站正儿八经把户外加场拿出来做宣传的城市,之前的城市,虽然也会宣传户外加场,但都是顺带一提,毕竟户外演出是不收门票的,而且也无法保证一定会举行。

就像在台岛那几天,因为下雨直接耽误了后面的户外加场。

而费利佩他们却根本不担心这一点,在门票全部卖完之后,他们就疯狂地宣传今天的户外演出。

甚至于有很多人,连音乐会都不知道,光知道今天剧院门口有一场免费的户外演出。

这种情况下,来凑热闹的人自然很多。

六点半,音乐厅开始检票的时候,剧院门口已经聚集了四五千人,这还不包括已经买了票的观众。

马修·诺尔斯六点半带着真命天女的几个成员,一起出现在了音乐厅门口。

之所以选在这个时候来,自然是因为现在人多,正是几个女孩子露脸的好时候。

为了保证有记者来拍他们,马修·诺尔斯甚至还雇了两个人,当他们从车上下来之后,这两个人就拿着相机怼着他们拍。

现场还有很多其他记者,见到有两个人拿着相机拍四个女孩子,当然很感兴趣,即便他们不认识这几个女孩是谁,也还是凑了上来。

现场的闪光灯不断,有一个记者拍了几张照片之后,问旁边另一个记者。

“这几个女孩子是谁啊?”

对方摇头,“不知道啊。”

双方都有点懵,他们稀里糊涂地就跟过来拍照了。

这时有人忽然喊道,“这是真名天女组合,那个女孩子就是《我们正年轻》里面唱歌的女孩。”

一听这话,记者们顿时明白了,纷纷加快了摁快门的速度。

真命天女他们或许没听过,但是《我们正年轻》最近可是火的不得了。

特别是今天能够来音乐会现场的记者,肯定都知道这首歌。

一开始他们没认出来碧昂丝是mv里面的女孩子,但是经人一提醒,再去仔细看看,就认出来了。

马修·诺尔斯早就嘱咐过几个女孩子,让她们要趁着这个机会多露脸,所以她们都慢悠悠地往前走,让记者给他们多拍点照片。

面对记者的采访,她们也都十分激动地回应着。

看到此情此景,马修·诺尔斯也甚是满意,该蹭的还是要蹭啊,这次蹭的也是非常成功。

……

休斯敦两场音乐会之后,周彦原地休整了一天,然后就跟张有安一起前往了加拿大,去跟詹姆斯·卡梅隆他们会合。

路上周彦拿着一份休斯敦当地的报纸,上面报道了两场音乐会的盛况。

【在休斯敦大剧院举办的两场音乐会,户外人数总计超过了三万人。Y-chou无疑已经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音乐家,本次他在美国的十场音乐会,向人们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票房号召力。】

【本地电视台每天都能接到很多电话,都是在询问Y-chou音乐会的事情,大家都想知道他是否还有其他场次。不用怀疑,如果还有其他场次,门票很快就会被人抢光。但是很遗憾,本次钢琴少年乐团在美国的巡演已经正式结束……】

周彦看完了报道,笑着问旁边的张有安,“这两场,户外有三万人么?”

张有安点点头,“差不多,第一场似乎是一万四千多人,第二场是一万六千多。这个数据是费利佩亲口告诉我的,应该不会有假,能够看得出来,他非常高兴。过几天就是休斯敦剧院区的开放日了,他们肯定要趁机做一波宣传。”

在报道里面,确实也提到了剧院区的开放日,甚至还专门提到钢琴少年乐团的成员们也会参加。

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想要借着这件事情,吸引更多游客来参加剧院区的开放日活动。

“休斯敦的气氛确实要比纽约好点。”周彦对休斯敦的气氛表示了肯定。

“纽约那边有点挤了,这边的剧院区规划的很不错,至少能做户外这一点,是无线电城音乐厅不能比的。”张有安笑了笑,又说道,“不过户外加场这事,也就我们愿意,其他乐团可未必会乐意。”

周彦其实也觉得户外加场这事越做越大,发展的有点跟之前他们想的不太一样了。

最早的时候,户外加场的场面非常小,户外观众没有这么多,周彦领几个人出来简单演奏几首就行了。

但是随着音乐会越开越多,户外场规模也越来越大,现如今单场的户外人数超过一万似乎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人这么多,自然就没有办法像之前那么简单了。

休斯敦这两场音乐会,户外加起来演奏了接近二十首曲子,每一场户外都超过四十分钟。

再加上准备时间,每天晚上,周彦他们要多付出一两个小时,其实也是非常累的。

而户外演出,全部免费,他们也是一毛钱拿不到。

周彦有时候在想,是否要把户外环节给拿掉,多花点时间在正式场次上面。

不过暂时看来,至少户外演出的热度,对乐团还是有利的。

如果没有户外演出,相关的新闻报道肯定会少一些,乐迷之间的口口相传更会大幅度减少。

“等明年有时间,做一些流行专场,《流·风》、《永夜》这些曲子就不上了,这样就可以考虑在露天的场地演出。”

“这样也挺好的,还可以把民乐拿出来单独做专场,分成几个系列。”

“回头规划一下吧。”

……

新斯科舍省位于加拿大的东南角,也就是在美国的东北角。

周彦他们从休斯敦过去,基本上走了美国一半的海岸线,距离非常远。

如果周彦早知道他要去新斯科舍省,而不是去墨西哥,肯定会把音乐会的顺序反过来。

他们从纽约出发的话,前往新斯科舍省要近非常多。

《泰坦尼克号》剧组现如今在新斯科舍省的达特茅斯,这座城市在省会哈利法克斯的旁边,两座城市隔着一道海湾。

周彦他们到达特茅斯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塞巴蒂斯安见到周彦非常高兴,“Y,你终于来了。”

见他这么高兴,周彦还有些诧异,毕竟他们俩也不是很熟,而且现如今剧组的工作跟他这个配乐师关系不大。

“最近的拍摄还好么?”

“还算不错吧,你也知道,这边的戏份并不多。”

虽然塞巴蒂斯安嘴上说还不错,但他的表情可不太妙,看得出来,这段时间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不过他不说,周彦也不问。

“顺利就好。”周彦只是笑笑。

塞巴蒂斯安也笑了起来,“你们吃饭了么?要不要我带你们去吃点东西?”

“已经在飞机上吃过了。”

“那就好,事实上,现在这个时间点,真找不到什么东西给你们吃。”

《泰坦尼克号》剧组吃的是包餐,都是定时定点定量的,错过时间再想吃到可不容易。

这附近也比较荒凉,商店都找不到几个,这个时间点出去还想吃到饭,恐怕也是痴心妄想。

周彦跟张有安就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选择在路上把晚餐解决掉的。

“主角来了么?”周彦问道。

“你是说凯特跟莱昂纳多?”

“嗯。”

“当然没有,这里拍的是现代的剧情,没有他们俩的戏份,你如果想见他们,可以等这边拍完,跟我们一起去墨西哥。”

周彦笑着摇头,“这边拍完,我应该也要回中国了,这边什么时候拍完?”

“要到八月底了。”

“那这次我肯定是赶不过去了,不过等过段时间我应该还要去美国,到时候应该能去现场。”

“那你可要快点。”

“剧组现在有多少人?”周彦又问道。

“加上你,八十六个人。”

“这么多。”

他们在这边拍的是现代剧情,其实戏份并不是很多,其中很多场景还都是卡梅隆他们之前去泰坦尼克号沉船处实地拍摄的。

这部分的电影场景场面并不大,所以周彦没想到剧组会有这么多人。

“这算什么,后面去墨西哥拍的时候,光是特技演员就有一百多个了。”塞巴蒂斯安笑道。

周彦不禁感叹,果然是大场面啊。

这样看的话,墨西哥拍摄的时候,现场剧组人员上千也不是不可能。

周彦也去过大剧组,《三国演义》拍摄的时候人也很多。

但其实《三国演义》拍摄的时候,剧组的工作人员并不是很多,主要还是群演的数量多,其他的条件比较有限。

塞巴蒂斯安跟周彦聊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当晚周彦也没有工作,十点半就上床睡觉了。

睡得早,起的自然也就早。

第二天早上,他六点半起床,洗漱之后出门刚好七点钟。

他原本以为这个点不会有很多人,但当他打开房门,却发现走廊有不少人,而且大多都拿着设备,看起来是要开始工作了。

有个年轻人认出来周彦,主动跟他打招呼,“嗨,Y,你来啦。”

“你好。”周彦笑着回应,随即问道,“你们这是要开始工作了么?”

“是的,马上要拍老年女主看到勘察队新闻的戏。”

“在哪儿拍?”

“就在附近,大概一英里。”

年轻人试图为周彦指出拍摄地的方向,只不过在走廊里面他也分不出东南西北,瞎指了一通最终放弃了。

“如果你想去的话,可以跟我们一起。”

周彦本来想吃过早饭再去,不过面对现在这个情况,他果断地放弃了早餐,点头道,“那就麻烦你们带我一程。”

“荣幸之至。”年轻人笑了笑,“其实我也很喜欢你的音乐。”

旁边另一个年轻人笑道,“我可以为洛里证明。”

去拍摄地的路上,周彦跟三个年轻人聊了一会儿,知道了他们是负责道具的,在今天的拍摄开始之前,他们要把道具先送到现场。

跟他们一起前往的,还有另一辆车,上面是摄像组的成员。

拍摄地确实距离酒店不远,是一栋独栋的民房。

“你如果有兴趣的话,就自己逛一逛吧,我们需要开始工作了。”洛里跟周彦说道。

周彦点点头,“你们忙吧,不用管我。”

随后他就自己在房子里面转悠起来,这就是一栋简单的房子,它之所以被选为老年女主的住所,大概就是因为距离酒店比较近,拍摄起来方便。

因为是现代剧情,所以布置上面没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过周彦还是能够看出来,屋里面的布置是花了心思的。

墙上的那些画,以及屋里面随处可见的陶艺制品,显然不是原本这套房子就有的,这一切的陈设都彰显了房屋主人的审美。

这个审美未必有个标准,但一定要是统一的。

光是看这些陈设,周彦的脑海中就已经浮现出一个人物形象来,他知道,这就是詹姆斯·卡梅隆想要的效果。

要塑造一个角色,重要的不仅仅是角色自身的表现,角色所处的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特别是《泰坦尼克号》里面的这段现代戏,老年女主角出现的时间那么少,她能表现的东西很有限,观众想要了解她这么多年过的如何,正要通过她所处的环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