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439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第439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书名:1990:从鲍家街开始 作者:肉都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21 00:54:28

周彦在内线拨了总经理办公室的电话,问了问校企合作的事情,刘航直接抱着计划书过来了。

看到十几页的计划书时,周彦一脸的惊讶,从他把这事交待给刘航之后,到现在总共不到三天的时间,刘航竟然就做出了这么厚的一份计划书,这效率可真高。

“其实也不用这么急,我们工作室可不提倡压榨员工休息时间。”

刘航笑道,“也没有花太长时间,正好这两天也不是很忙,就趁着有时间就把计划书给做出来了。当然,因为时间比较短,这份计划书还比较粗糙,后面还得修改。”

周彦笑了笑,没再说什么,翻开计划书看了起来。

刘航说计划书比较粗糙,但是在周彦看来,这份计划书做的已经很不错了,该考虑到的点都已经写了进去,而且细节也基本都体现了出来。

唯一粗糙的,可能就是排版了吧。

最让周彦满意的,是刘航对学生时间的规划。

本来周彦还想说,回头问学校要一份学生的课程表,好安排学生的时间,但是刘航已经弄到了课程表,并且将课程表信息贴到了计划书里面。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他做出了不同的时间规划。

除此之外,他还做了一份较为详细的技能考核方法,以判定学生的技能水平。

学生在工作室的收入总共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基础补贴,这个补贴的数目跟技能水平评定正相关,只要学生每月工作时长达标,就能获得跟技能水平相对应的补贴,其二是项目津贴,根据学生所参与的项目来,有一个固定的津贴公式。

而基础补贴的等级,总共分为五个,从一等到五等,最高一等的基础补贴基本上跟正式员工的基础工资差不多了。

这个补贴给的可谓非常高。

国内从去年五月一日开始实行双休,工作室也积极响应政策,采取五天八小时工作制,每月工时基本上在一百七十个左右。

而校企合作的学生们,每月规定的工作时长只有四十个,只有正式员工四分之一不到。但是他们最高却可以拿到跟正式员工一样的基础工资,当然非常高。

不过想要达到一等的水平并不容易,如果一个学生技能水平能达到一等,他成为正式员工之后工资肯定不是一般员工可以比的。

另外,这些学生毕竟不是正式员工,在福利上肯定不如正式员工。

在周彦工作室工作的正式员工,不同工作年限会获得数目不等的住房补贴,结婚、生孩子都有红包,节假日的福利更不用说了。

刘航有一点考虑的挺细致,那就是给学生们实习的时间也折算成工龄。

只要学生在毕业之后进入到工作室成为正式员工,那么他们之前在工作室工作的时长就能直接折算成工龄,也就是说他们刚毕业就有机会成为老员工,享受老员工才能享受的福利。

这一条,也是为了吸引学生毕业之后留在工作室而设置的。

周彦把计划书大致看过一遍之后,开口道,“这份计划书做得非常好,不过我还要补充一些东西。”

“嗯,老板请说。”

“第一,等级考核这一块,你的针对性很强,考核的都是学生的工作能力,但是我觉得还是要让学生们不能太轻视在学校的学习。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学生们在学校的学习成绩纳入到考核内容当中,这一点我上次忘了跟你说了。”

刘航点点头,“好的,我会把这一点加进去的。”

“第二点,在你的计划里面,是直接给学生们分配部门、岗位,我觉得还是欠妥,应该先成立一个管培部门,把这些学生集中到一起,统一调配,前期施行轮岗制,让学生们轮流在每个部门待一段时间。一方面呢,是让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另一方面,也是让他们对影视制作、录音等工作有个更加系统的了解。只有明白整个过程,才能够高屋建瓴。”

“这个方法不错,那轮岗时间多久合适?”

周彦想了想,说,“暂定每个部门十四天吧,以后根据情况再做调整。”

工作室的每个部门情况不同,学生们融入的难度也不同,周彦暂时也不好定轮岗的时间,只能一步一步摸索着来。

周彦原本是想让学生们在每个职务上都感受一下,但是工作室的职务太多了,要是每个职务都试一试,那也太浪费时间了。

而且影视部那边,很多岗位也没有必要让他们去试,比如道具、化妆、灯光这些职务,他们简单了解一下就行,甚至不了解都可以。

影视部那边,学生们需要了解的主要是电影的后期制作过程。

“这个管培部门,需要设立单独的办公室么?”

“自然,而且还要设立部门负责人,以后校企合作的事宜,统统交由这个部门负责人来接洽。”

“老板你有人选么?”

“暂时还没有,你先兼着吧。放心,用不了太长时间,人我就给你找过来。”

刘航笑道,“没关系,前期我先来把这个部门拉起来。”

周彦点点头,“你再辛苦一下,把这份计划书完善完善,过几天我就去学校跟领导们商谈。还有,你通知一下,明天下午三点钟开个会,让各部门负责人都到场,另外把蒋梦飞也叫上。”

一听周彦要把蒋梦飞喊上,刘航就知道这个会议的主题了,“这是要宣布电视剧的事情?”

“嗯,先公布一下,让大家心里有个数。具体成立时间,另外再定。”

“咱们工作室是越来越大了啊。”刘航感慨了一句。

“工作室发展越来越好,你这个总经理功不可没。”

“这个我可不敢贪功,我只是给你们做做服务而已。”

“不必谦虚,行军打仗,后勤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周彦对刘航一直非常满意,虽然刘航看起来好像没干什么事情,就像他说的那样,只是做做后勤。

但是周彦知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有时候看不出来作用,反而说明作用很大。工作室上下虽然规模不是特别大,但是能管理的如此井井有条,并不容易。

高明的管理者,能够让问题扼杀在摇篮里面,而不是等到问题出了之后,才想办法解决。

有些管理者,看起来能力很强,似乎能够解决不少问题,但事实上,很多问题都能够提前预防,根本不需要等到问题出现来,再耗费人力物力去解决。

扁鹊说他医术不如大哥,因为他大哥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虽然这是扁鹊谦虚的话,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观察一个人的能力,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

这么长时间过去,刘航的管理还没有给工作室拖过后腿,后勤一直都能跟得上。

有刘航在,工作室这边的运转根本不用周彦太费心。

……

两人又聊了几句,刘航刚起身,余桦推着史铁笙出现在了门口。

“余桦老师,铁笙老师,你们来啦。”刘航笑着打了个招呼。

“刘总,没耽误你们工作吧?”余桦笑眯眯地说道。

“没有,我这就要走了,你们聊吧。”

刘航走了之后,余桦推着史铁笙走到沙发边,非常熟练地从茶几下面掏出半包烟,先分给史铁笙一根,然后自己也点上一根。

吧唧两口,余桦皱眉道,“这烟有些潮了。”

周彦笑道,“你以后把烟直接带回去,不要留在我这里,时间长了,当然潮。”

“烟是你的,我们连吃带拿,多不好意思。”

“没看出,你是会不好意思的人。”周彦揶揄道。

“那你对我了解还不够。”余桦嘿嘿一笑,又说,“燕京这天气,又是入秋了,烟能潮我也是没想到。”

“要不要给你们换一包新的?”

“不用了,别浪费。”

史铁笙也点头,“就这挺好的,他说潮,我是一点都没感觉出来。”

周彦抱着茶杯走过去坐下,笑道,“有日子没来了,今天来有什么事情?”

“因为这个。”

余桦今天穿了一件厚夹克,此刻他从怀里面掏出一张折起来的报纸,然后将报纸展开。

周彦伸头看去,是一张《燕京晚报》,余桦向他展示的这一篇报导的标题是:孙中山130周年诞辰纪念音乐会圆满落幕,年轻音乐家周彦首获奖。

看到这个标题,周彦也是挑起了眉毛。

他不过是拿了个二等奖,竟然直接上了标题,不知道的,光看这个标题,还以为他拿到了最大的那个奖。

新闻的内容倒是没有任何误导,非常清楚的公布了一等奖、二等奖的获奖人名字,因为版面有限,后面的奖项就没有罗列获奖人名字了。

报道中放了两张照片,分别是一等奖跟二等奖获得者的合影。

这两张合影放在一起,最显眼的,就是下面那张站在c位的周彦了,两张照片里面的其他所有人,都是周彦爷爷辈的,就他这么一个年轻人。

就在周彦看照片的时候,余桦笑眯眯地说道,“你这不声不响拿了个奖,关键是这个作品你也藏得太深了,这次许三观也算是祖坟上冒了青烟……”

“许三观?”周彦疑惑道。

看到周彦疑惑,余桦也疑惑了,“你获奖的曲子不是《许三观》么?”

周彦挑了挑眉头,继续往下面看,果然看到了后面有介绍到他的获奖曲目,上面写的是《第三交响曲》(又名《许三观》),应该是组委会把曲子的原名透露给了报社那边。

余桦说周彦藏的深,是因为周彦之前从来没有跟他们说过自己要写一首曲子叫《许三观》。

今天上午,还是史铁笙先看到了新闻,第一时间打了电话给余桦,跟他说了这个消息,然后两个人就一起来了工作室这边。

“这首曲子之前也没有公开演出过,我还想着下次等要演出了,再跟你们说的。其实这首曲子,你们也听过一点,之前钢琴少年乐团练过,你们也听到了一点。”

“哪首……”余桦刚问出口,又眼睛一亮地问道,“是不是复调特别漂亮的那首?你当时还跟说没起名字呢。”

听到余桦说复调,周彦也是暗自感慨,这听得多了,果然是不一样,余桦现在竟然连复调这些东西都能知道。

复调是很简单的音乐知识,但是对于外行人来说,能听出这个并不容易,至少说明余桦不是瞎听,还是有些研究的。

关键余桦能第一时间想到这首曲子,说明他的音乐感觉不错,能够想到那首曲子跟《许三观》之间的联系。

“是的,就是那一首。”周彦点头回答道。

余桦哈哈一笑,“我就说当时听那首曲子有感觉,原来它是《许三观》。你这首曲子有录下来么?快给我一盘。”

“当然录过。”周彦起身走到书架边上,从里面取出一张碟来,“简单录了一版,水平一般。”

这首曲子太大了,想要录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排练,之前录制的时候,乐团对这首曲子掌握的还不是很好。

“你快放给我们听听。”

周彦挑眉道,“你确定现在要听?这可有半个多小时。”

“听,当然听,我们过来就是干这事的。”

见他坚持,周彦点点头,过去将cd放进音响,开始播放。

之后他也没有管余桦他们,又跑到办公桌后面坐下,干自己的工作去了。

他现在可没有时间,去陪余桦他们听音乐。

余桦他们也知道周彦很忙,没有去打扰他,而是一边拔着香烟,一边欣赏音乐。

之前第一次听到片段的时候,余桦就对这首曲子很有感觉,因为他本来就喜欢巴赫。

关于巴赫,余桦家里还有个趣事。

别看余桦非常洒脱,但是在子女教育上,他跟一般的家长没有什么区别。

海菓六个月大的时候,天天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没有什么特别表现,余桦就有点着急,想要给儿子培养点兴趣。

余桦他自己除了文学之外就喜欢古典乐,而对于一个六个月大的孩子来说,培养文学天赋为时过早,所以他就决定给儿子听古典乐。

为了培养儿子的音乐审美,余桦精心选了三首著名的钢琴曲子,其中就包括巴赫的《平均律》里面的曲子。

选好曲子之后,他每天都会在海菓睡觉之前循环播放,然后在海菓醒来之后,再循环播放。

这样持续了将近一年时间,余桦发现,海菓只要听到巴赫就会摇头晃脑,因此他十分得意,觉得自己的审美已经成功地影响了儿子。

直到有一天,海菓外婆来了,给海菓播放了一首《小燕子》。

海菓听到这首歌,激动程度远超听到巴赫,从此之后,海菓再也不听巴赫,一定要听《小燕子》。

这事让余桦很挫败,毕竟他为此努力了一年,最终却被一首小燕子瓦解。

当然,这事并没有影响他对巴赫的喜爱。

余桦的写作风格有每一偶受巴赫影响,这事不好说,但是他的作品确实跟巴赫的特点有点相似。

现在他得知这首曲子叫《许三观》,有了先入为主的念头,再听这首曲子的时候,怎么听都觉得这首曲子跟《许三观卖血记》很契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