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奇异世界奇闻录 > 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 两派相争

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 两派相争

书名:奇异世界奇闻录 作者:甯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1 02:18:41

147

我微微睁开双眼,随即便起身下床。洗漱完毕、用过早餐后,我便急匆匆地前往大夫人房间。进入房间后,我上前向大夫人行礼请安。大夫人看着我微微点头,开口问道:“念秋,你昨日怎么没有过来?”

我连忙向大夫人解释了昨日晚归的缘由,也详细向她说明了昨日那位婆婆的情况。大夫人听罢,不禁露出悲悯之色,叹道:“婆婆的儿子为抵御漠北军而牺牲,如今她自己却孤苦无依,实在让人心酸。”

我接着对她说道:“母亲,我打算今天去一趟议事堂。”

大夫人疑惑地说道:“念秋,你一向不喜欢去那里,今日前去想必是向议事堂的会长们提及婆婆的事吗?希望议事堂能伸出援手帮助婆婆?”

我点头道:“正是如此,母亲。虽然我对议事堂有些讨厌,但也只有那里才有可能帮助到像婆婆这样的人。我想在汉南,像婆婆这样孤苦无依的人不在少数,我不能视而不见,理应给予他们应有的帮助。”

大夫人听后,欣慰地说道:“念秋,你这份悲悯之心,让母亲感到很安慰。”

我温和说道:“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悲悯之心,比如婆婆的邻居刘嫂、米铺的章老板,他们都一直在无私地照顾婆婆。我也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这位可怜的婆婆。”

大夫人点头叹道:“是啊,他们这些年对婆婆的照顾让我很感动,同时又让我自愧不如。”

我接着说道:“母亲,我想向您讨一些银两。”

大夫人微微一笑,说道:“念秋,我明白你要银两是为了帮助婆婆,你一向不曾向我要钱,平日花销更是少之又少。其实不用你开口,我也已经打算给你些银两去帮那位婆婆。毕竟,即使你现在向议事堂提议,那些会长们如果也碰巧答应了,未必就能立刻帮助到婆婆。婆婆的邻里都能无私相助,而我作为汉南大王爷的夫人,又岂能袖手旁观?”

我欣然答道:“母亲能这样想,那位婆婆定会心存感激的。”

大夫人当即吩咐小环包了些银两递给我,然后含笑说道:“念秋,你此举也是在替我行善积德呢。”

我温言回道:“母亲,这是您的菩萨之心,心系百姓疾苦。”

大夫人听后只是淡然一笑,未再多言。我再次行礼向她告别,拿着银两出了房门。

穿过长廊时,遇见二小姐,她在等我,见我来了便问道:“王兄,昨日你和公主她们那么晚都未归,寻亲的事可有消息?”

我便将昨日遇到婆婆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向她讲述了一遍。二小姐听完后默然片刻,感慨道:“这位婆婆实在是可怜。”

我点头道:“所以我今天打算去议事堂。”

二小姐惊讶地说道:“王兄,你不是一向讨厌议事堂吗?如今竟为了婆婆的事,即便自己不喜欢也要向会长们争取她的权益?”

我点点头道:“正是如此。二小姐,我有一事想请你帮忙。”

二小姐微笑着说:“什么事呢?”

我对她说道:“刚才我向大夫人讨了一包银两,因我今日无法去寻亲会,想请你将这包银两带给公主殿下,让她择机派人转交给婆婆,也算是大夫人的一点心意。”

二小姐欣然道:“王兄真是心地善良,实在令人钦佩。我当然会帮你带去。其实不仅是你这包银两,我自己也打算拿些银两,尽一份心力帮助婆婆。”

我笑着说道:“二小姐,你还称赞我心善,其实你更是慈悲为怀。我拿的不过是大夫人的钱财,而你却是自掏腰包。”

二小姐微微一笑,说道:“这还不是跟你学的?其实能帮助到别人,我自己也会觉得心安和愉悦,不是吗?”

我点头道:“二小姐此言极是。”

说罢,我将手中银两包裹交与二小姐。然后我们便各自分道而行,她又折返自己房间,想必是去拿自己银两再去寻亲会,我则踏上前往议事堂的路。

我一路奔向议事堂,心中思绪翻涌。想到婆婆那张苍老而憔悴的脸,想到她多年孤苦无依的日子,我暗暗下决心,必须要设法为她争取到应得的帮助。我一边思索着该如何在众多会长面前提出这项提议,心里也担忧若是说得不好,许多会长或许会反对,甚至一些保皇派也可能不支持。这样想着,我骑在马上仔细斟酌,力图想出应对会长们质疑的完备说辞。

到了议事堂门口,早已有不少会长聚集在此。他们都是来自各界的代表,有本地商团的多位会长,有来自军队的几位代表,也有汉南各地的乡绅。人群中不乏本土激进派、顽固的保皇派、中立派及一些孤立派的成员。

我深吸一口气,抬步跨入堂内,朝议事大厅走去。有几位会长看到我出现,显然颇感意外,纷纷放下手中的卷宗,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我。我向他们行礼,恭敬地说道:“几位会长,在下许久未踏入议事堂,今日突然前来,还请各位见谅。”

几位会长纷纷回礼道:“少主能来参政议事,我们自是欢迎。”

我与他们简短寒暄后,不久汉南王与堂主也步入大厅,各自落座。汉南王俯视众会长,目光扫视一圈,停留在我身上片刻,似乎有些惊讶,随后才将目光移开。我心里明白,他必然在纳闷,一向不爱参与议政的我,今天为何突然出现在堂下。

堂主见人差不多到齐,便朗声宣布:“现下会长们均已到齐,今日议事正式开始。哪位会长有议题要提出,请站起阐述。”

话音刚落,我正欲起身,却被另一位会长抢先发言,我只好暂且坐下,让他先行提议。

发言的是一位商团会长,他的提议是希望堂会减少对商家的赋税,因为汉南的店铺经营状况困难,许多商家不堪重负,已无力缴纳过高的赋税。他的提议一出,便引来不少会长的异议,首先便是主管汉南钱库的李会长。他说道:“张会长,现在赋税已年年递减,今年更已降至最低,钱库的支出又居高不下,若再减少赋税,恐怕汉南钱库将会亏空。”

张会长反驳道:“李会长此言差矣,钱库每年收取如此多的赋税,若不是你们在开支上有浪费,怎会出现亏空。如今钱库紧张,你也不能将负担都强压在我们商家头上。”

李会长不服道:“张会长,这样说可就不公平了,钱库的每项支出都经过堂会提议讨论,每笔开销都有详细账目。你若不信,随时可以来钱库查账。”

张会长冷笑道:“只怕李会长拿出来的账簿是本假账吧,真正的账目我们恐怕查不着呢。”

李会长闻言大为恼怒,喝道:“张会长,你这是在诸位会长面前污蔑我,造谣生事!”

张会长则淡然回应:“李会长,您背地里都做了些什么,难道在座的会长们还不知道吗?这也不需要我来造谣生事。我今天提出减少赋税,是为了减轻商户的负担,若是把汉南的商铺逼得都倒闭了,到时你们要上哪里去征收赋税?”

李会长一时也无法反驳。堂主见一方无言,也只得暂时搁置了这项议事。

此时,汉南王忽然开口道:“诸位会长,今日我见小侄前来堂会,想必他有提议要提出。不妨先听听小侄的想法吧。”

汉南王话音一落,我站起身来,微微一躬,缓缓说道:“多谢王叔成全,也感谢堂主和各位会长的聆听。我今日确实有一项提议。昨日我因为要详细追问一位寻亲来访者的信息,和公主殿下她们去了一趟郊外。寻亲来访者叫刘嫂,她要帮她的邻居婆婆寻找失散多年的儿子。那婆婆年纪已大,生活也不能自理,全靠刘嫂及邻里们照顾才得以度日。婆婆如今神志不清,记忆模糊,许多事情早已忘却,耳朵也不灵光,根本就听不清我们问的话。刘嫂只是告诉我们,婆婆一日到晚只是念叨着自己的儿子,喃喃自语着儿子会回来。我们对婆婆经过一番耐心问话,才从她口中得知婆婆的儿子原来是国都防卫军士兵,名叫小华。后来刘嫂还对我们说,米铺的章老板常常接济婆婆,看样子章老板在国都时就应该认识婆婆。于是我们前往米铺寻问章老板,章老板果然以前就认识婆婆。他说婆婆在国都时住在他家附近,婆婆的丈夫早年去世,与儿子相依为命。不料漠北军入侵国都,婆婆的儿子小华应召入伍,没过多久便战死沙场,留下婆婆一个人孤苦伶仃。国都沦陷后,章老板一家见婆婆无依无靠,好心将婆婆带上一同逃亡至汉南。婆婆年轻时生活尚能自理,但现在年事已高,独身孤苦一人,无人照料。唯靠刘嫂与章老板他们的照顾才得以勉强维持生计。然而,婆婆这些邻居们自己也并不富裕,却仍愿意对婆婆伸出援手。我想,像婆婆这样的人,在汉南应不在少数。他们的儿子为了天龙国浴血奋战,甚至牺牲。难道我们忍心让这些人无依无靠,孤苦至老,得不到帮助吗?我今日提出此议,正是希望钱库每年拨出一部分资金,帮助汉南境内这些遇难将士的家属,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安抚,而不是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我话音刚落,堂会大厅一片寂静,我料定接下来终会有人反对我的这项提议。

果然,李会长站起说道:“袁少主,我也很同情婆婆的遭遇。刚才你也看到了,我们钱库实在吃紧,根本没有余钱来承担这项庞大的费用。”

保皇派的何会长立即起身反驳道:“李会长,你这样说未免太不近人情。钱库每年征收赋税如此之多,你们若是合理支出怎会拮据?现下少主所提议的是帮助那些遇难将士的家属,他们可都是些没有生计的孤苦老人,他们的儿子可是为了天龙国牺牲的,我们岂能弃之不顾?”

紧接着,本土派的朱会长也发言道:“何会长,那些遇难的将士并不是为了我们汉南而牺牲的,他们是为了天龙国都那个不争气的皇帝。这些孤苦遗属应该找天龙皇家讨要说法,凭什么要我们汉南来承担皇帝的过错?当年我们汉南已好心收留了这些国都流民,为他们提供容身之所,每年还给皇亲府提供经费,如今却还要我们来承担国都平民的花费,那我们汉南的百姓怎么办?”

何会长回击道:“朱会长,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少皇帝,我们汉南也属天龙国土,如今少皇帝不幸遇难,你怎么可以说出这么大逆不道之言!若非国都的将士英勇抵抗漠北军,折损漠北军力,恐怕汉南也难逃血洗之灾。汉南与国都同族同源,都是天龙子民。你们本土派如此挑动两地民众对立,以致同族相残,究竟是何居心?”

朱会长冷笑道:“何会长,危言耸听不可取。没有人要挑起两地对立,也没有人要主张同族相残。国都尚未沦陷时,我们汉南每年向皇家上贡赋税,其他两个藩王亦是如此。我们本着仁义,一直支持国都,但他们皇家自身不争气,失了国都,怎能埋怨我们汉南?我们汉南对皇家和国都人民已是仁至义尽。现如今,我们汉南的本地百姓生活尚且顾及不周,哪还有闲钱去养他们国都来的子民。\"

何会长又反击道:\"李会长,你言语之中口口声声说道汉南本地百姓和国都子民,不是在将两地民众特意分开来讲吗?这难道不是在有意区分吗?这不是试图鼓动两地民众对立吗?你这样做的后果只会导致同族相残,谁最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那就是漠北王,你以为漠北王入侵国都就罢手了吗?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吞并我们汉南,如今他们漠北养精蓄锐,就等我们同族相残,他便趁机挥军南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