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 > 第164章 过年

第164章 过年

书名: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 作者:双叶成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21 05:23:19

顾长萧当然记得锦岁曾说过,在梦中看到三清写下的国运书,未来倭国会成为汉人最大的敌人。

他同样一直将此事放在心上,只是目前他还没有能力出海,最重要的敌人是誉王,故而没有提起出海灭倭之事。

此刻听锦岁又一次将郑重提及,甚至将灭倭跟她的婚姻大事牵连在一起,他才知道在锦岁心中,这件事有多重要!

当即郑重地道:“岁岁放心,灭倭之事我亦未忘,只要我有能力建海军,一定会亲自出征倭国!”

锦岁笑了:“如此,那我们都以大业为重,儿女私情先靠后。还是说,你会嫌弃我年纪大?”

顾长萧诧异道:“这是什么话?我比岁岁还要大上三岁呢!”

锦岁玩笑道:“那不一样啊!女孩子过了二十不未嫁人,朝廷都会罚银的。

万一我二十岁之前,还未能灭倭国,你可不能嫌我年纪大啊!”

顾长萧知道她是在开玩笑,但还是很认真地说:“那我一定会在岁岁二十岁之前,灭了倭国!”

“那我就努力赚钱,帮你建海军。”

玩笑之后,顾长萧从领口扯出一根红绳,红绳一头是一块带着他体温的玉玦:

“灭倭本来就是我这个大夏皇子的份内之事。怎么能当聘礼?

这块暖玉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遗物,今日送给岁岁。”

说话间他取了下来,戴到锦岁脖子上:“于我而言,这块玉玦远胜千珍万宝,说它是我最珍爱之物亦不为过。

吾以此玉,言表吾心。岁岁,我君晏清此生,必珍你重你,永世不负。”

锦岁感动地说:“我会珍爱它的。”

表白送礼物,算定情信物吧?呃,自己也该回礼才是。

可她没有这样贴身带了很久又很贵重的东西,不论是凌父还是凌母,都没给她留下什么。

想想道:“顾长萧,你能不能先出去一会。”

顾长萧虽然疑惑但二话没说到外面守门。锦岁立即来到空间,想找一样独特的东西送给顾长萧。

精铁武器、手弩这些当定情信物有点吓人,突然,她看到相机,想到一样东西。

立即给自己自拍一张三寸证件照,再打印出来剪了一小张,拿玻璃水封密,变成一块带着她相片的玻璃吊坠。

同样拿红绳一系,装进香囊里,此物虽然不贵重,但天下独一无二,很适合当定情信物。

“这是我的回礼,希望你别嫌弃。”

顾长萧以为香囊里是她的一缕青丝,不料打开一看,竟然是她的小像。

还是那么栩栩如生的小像,大为诧异:“竟然有这样厉害的画师!他将岁岁画的很美,我岂会嫌弃!

以后我们若短暂分别,有这幅小像在,我想岁岁的时候就能一话相思。”

肉麻死了,锦岁脸都红了:“还是别了!会被将士们笑话的。”

以前这样的话顾长萧才说不出口,但当他发现只要这么说,岁岁就会露出小女儿的羞怯,他就越爱这样说了逗她。

岁岁扮了太久的男人,有时候风风火火的都忘了自己是个姑娘家。只有这个时候,她才会红着脸,目露羞怯不敢与他对视。

这个时候的岁岁,真的好美。

顾长萧百看不厌,越是想看,就越喜欢撩拨她。

“这个画师现在何处?可以请到边城来,为我和岁岁画像。”顾长萧看着那张小像,越看越觉得这画师了不起。

他也是学过画的,但想画到这般生动得跟真人无二,太难了!

锦岁打个哈哈:“人家云游四方,说不定哪天就遇到了。”

外面响起将士们互道新年的欢喜声,锦岁忙道:“该发红包了。”

篝火点了起来,有将士在吹胡茄,锦岁心一动,拿出竹笛与他合声。

吹完之后大家欢呼,她又笑道:“我送兄弟们一曲新歌。”

她吹了欢快的新年好和恭喜发财,哈哈,前世只要是过年,大街小巷都是这几首歌。

曲调太欢快,黑虎不由自主动舞动起手擘,像跳舞的熊大一样。

他好朋友‘光头强’也加入进来,顾长萧同样来了兴致,带着几十个亲卫跳战舞。

一手刀一手盾,跳得杀气腾腾,很是热血。

锦岁临时排大合唱,唱得一首相对简单点的改编版团结就是力量。

她还加了私设,把歌词中的敌人全部改成倭人。

黑虎他们扯着破锣嗓子使劲地吼,团结没唱出来,但力量是真的很足。

好笑的是全军都喜欢这首歌,都要学了唱。锦岁觉得是时候组个军中合唱团了。

虽然我们没有北疆人那般能歌擅舞,但过年的气氛在这里,主要是开心,唱得好不好听,舞跳得像不像大马猴都不重要。

最后是最欢喜的情节,季老大发红包喽!

一大箱子红布包的红包送过来,锦岁和顾长萧两个人发,相互道声‘新年快乐’,全军一样,不管是将领还是小兵,都是二两银子。

别觉得少,边卒一个月的军饷都没二两银子呢!

所有人都欢喜不已,西北军喊季老大喊的真诚多了。

顾长萧没有给红包,但他有论功行赏,不过要等回到边城再兑现。

那个晕倒在雪地里送信的流星马,来时送的信没送到,回时顾长萧又特地点他送信。

领了红包他率先出发,去给边城送信,两个王爷都回来了!

这个年过的,虽然戾王人在边关,在荒野中过得年,但快乐、欢喜和感动都是真的。

并且,他还和岁岁互相表明了心迹,互赠的定情信物,顾长萧太满意了!

而人在长安皇宫过年,面对满桌山珍海味、玉盘珍馐却食之无味的誉王是一点也快乐不起来。

“母后,北疆使臣预计正月初八到长安,怎么办?儿臣已经想尽办法阻止,却没有用。”

皇后一身华服雍容华贵,正歪在榻上吃着养颜的甜点,见誉王因北疆使团来长安自乱阵脚。

她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只是使团而已,有何所惧?安排自己人接待,别让他们跟外人接触,事情办完就送他们走。

就算有些风言风语传出来,也无伤大雅。你现在最要紧的事是杀了君晏清,只要他一死,天下还有谁会与你作对?”

哼,老皇帝不论是装病还是真病,他既然敢病,那本宫就有本事让他永远好不了!

看一眼誉王,就是儿子不太中用,路都给他铺好了,却因顾忌太多,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屡次错失良机。

当初让他多派些人马把君晏清截杀了,他却担心派出的人太多事情会泄露,结果让君晏清那个贱种成功逃回边城。

这次君晏清奉命去北疆,多好的机会暗杀他啊!誉王又担心派自己人去北疆地盘截杀,容易留下话柄,反正是借左贤王的手杀他,何必又沾上风险?

结果呢,这个贱种竟然反杀了左贤王,还扶持毛头小子巴特尔称王,还想派个使团来长安添堵!

就算使团揭穿本宫与左贤王勾结又怎么样?左贤王已死,本宫只要说是你与巴特尔王勾结,诬陷本宫,你又能如何?

“君晏清连燕地都没掌握,凭他那点边卒能有什么用?你只要防着他再次掌控西北军,任由他在边城自生自灭就是。”

皇后实在想不通誉王为什么这么紧张?诺大的天下,你的眼睛不能总盯着边城那一角。

“可是母后,我派的人打听到,这支使团中有您和左贤王往来的私信。”

皇后不屑地哼了一声:“私信也能伪造,只要本宫说它是假的,它就是假的!”

皇后眼珠一转,心中有些不安,这份不安不是来自于君晏清,而是来自于自己的亲儿子。

她太了解这个儿子了,说他优柔寡断,可他心狠手辣起来比自己过犹不及。万一他怕自己与左贤王往来之事败漏,做出封宫的事来,也极有可能。

父兄最近都不跟自己说大事,在朝堂上大权在握,是誉王的左膀右臂。誉王不敢伤自己,难保父兄不会。

她一个庶女爬到如今皇后之位,见过太多反目成仇之事。在父亲眼里,士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她和那个短命的嫡姐,都是工具而已。

现在他们有了更好的工具,那就是誉王,事情若真严重起来,自己肯定会被舍弃。

皇后很随意地道:“多日未见琪儿,还挺想那小家伙的。明日你让奶娘抱他来慈恩殿小住几日,本宫也享受一下含饴弄孙的快乐。”

誉王心一突,琪儿是他的嫡长子,正是林氏女所生,才三个月大。母后突然要他进宫做什么?

誉王离开皇宫后,立即找到顾国公,将皇后的吩咐告知,顾国公岂会不懂女儿在想什么。

冷哼一声:“不必理会她,就说琪儿身体不适,她若逼见,就送琪儿来顾府做客。”

誉王还是不懂:“外祖父,母后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见琪儿?”

他是不信皇后想孙子了,皇后最烦小孩子哭闹。

顾国公瞄他一眼,同样是恨铁不成钢,但誉王这样也好,聪慧的君王是不会允许外戚做大的,而誉王现在理政全靠他。

“不必管你母后想什么,你想法子查清楚北疆使团到底带了什么证据?我们要早做防备。”

“西北军的事处理的怎么样了?”

“外祖父放心,您推荐的官员全部安插过去。君晏清的亲信,要么降职,要么驱逐出伍。”

顾国公挑眉:“他们就没反抗?”

“有过几次暴动,不过都被镇杀了。君晏清不在,凭那些小兵小将,不成气候。”

“没有落草为寇的?”

“也有一些,边关马匪众多,一样不足为惧。”

顾国公沉声道:“要防着他们是真落草还是暗中去了边城?”

这一点誉王到没想到,从西北到边城足有数千里,他们怎么可能一路闯过关卡到边城?

但他没有反驳顾国公,只应道:“本王会派人盯着。”

“我让你从燕地来的官员、商队中打听边城的实际情况,可有进展?”

说到这个誉王就来火:“吏部有一小官之前在边城做主薄,极得君晏清信任。本王屡次找他问边城情况,他都避而不答。”

顾国公果然立即变了脸:“你可是监国的皇子,对付这样一个小官还用我教你怎么办吗?”

誉王忙道:“外祖父放心,本王很快就会让他开口。”

魏清泉家的年夜饭吃的愁眉不展,他在边关数年,最期盼的事就是回京,没想到回京之后依旧是举步维艰。

而现在他已经被誉王的人控制起来,不知道灾祸什么时候降临。

“灵娘,你跟英芷一起走吧!”魏清泉的妻子黄灵娘坚定地摇头,握住他的手:

“能送走英芷已是不易,若我也消失,暗中监察的人很快就会发现,到时候连英芷都走不脱。

再说,夫君,我们分开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团聚,我不想再和你分开。

不论面对什么,就让我们夫妻一起面对吧!”

魏清泉流下两行热泪,他对妻子已经不是一句感激能诉尽情谊的,他在边关那些年,黄家人多次让灵娘与他和离,灵娘都不肯。

艰难地带着女儿等他回来,好不容易他带着政绩和军功回到长安,却也只谋到一小官职,还处处受誉王的人刁难。

而现在已经不是刁难了,誉王的刀已经悬在他脖子上。他是绝不会背叛戾王殿下,去指控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但他也不想牵连家人,所以才花了重金买通一个菜农,帮忙把女儿运出长安。

英芷虽然才八岁,可她自幼聪慧,父亲不在身边这些年她更是比同龄人早熟。

只要出了长安,有黄家人暗中帮忙,英芷能顺利到边城,得到戾王殿下庇护,就能活下来。

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女儿能够活下来。

英芷泪如雨下:“爹、娘,让女儿陪着你们吧!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魏清泉郑重地道:“英芷啊,你记住,你此去边关不光是为了保命,还为了给戾王殿下传信。

誉王党因北疆使臣即将到长安而心虚,再想尽办法抹黑殿下。

不光是我们这些从边城回来的小官小吏,凡是去过边关的商人、士族、官员,还有殿下曾经的亲信,都会受到盘问,成为殿下莫须有罪名的证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