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朕为女子,可为帝乎! > 第148章 下齐鲁

第148章 下齐鲁

书名:朕为女子,可为帝乎! 作者:爱吃桂花杏仁露的雷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08:26:58

且不论那遥远北方的毛熊国内战况究竟如何激烈,只道这李圣君在果断撤兵之后,凭借着对历史进程的深刻了解与精准把握。

心中已然明了:S1 争霸赛已近尾声,而接下来最为关键之事,便是各方势力如何瓜分这场争斗所带来的胜利果实。

于诸多地域之中,其他地方她或许鞭长莫及、难以掌控,但唯有那胶州湾,她势在必得。

只因只有将其牢牢握于手中,方可组建起属于自己的海军力量。

至于这支海军战力究竟几何,暂且不论,毕竟“聊胜于无”嘛!

正因如此,李圣君当机立断,任命智勇双全的王刚担任第三军军长一职,并统率整整五万精锐之师挥师东进,目标直指齐鲁大地。

此次出兵的首要任务,便是剿灭盘踞于此地的各路军阀势力,从而为日后与东洋鬼子展开激战提前创造出有利的战略条件。

以免腹背受敌,被那些反复无常的军阀背后偷袭。

王刚领命后,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沿着铁路线一路挺进。

没过多久,这支威武雄壮的队伍便如钢铁洪流般抵达了济南城下。

城中的济南节度使眼见靖难军来势汹汹,且己方实力与之相较实在悬殊过大,深知抵抗亦是徒劳无功。

于是索性出城投降,以求保全自身及麾下将士们的性命。

然而,齐鲁大地上的众多世家大族却深知自己已然走投无路。

一方面,他们匆忙安排家族中的部分成员四散出逃;另一方面,则迅速集结兵力,组成联合军队妄图负隅顽抗,以抵御靖难军的凌厉攻势。

可惜的是,在靖难军那无坚不摧的强大战斗力面前,这些世家大族拼凑起来的所谓联军简直不堪一击,犹如纸糊的一般脆弱。

一经交锋,联军便兵败如山倒,不是吓得魂飞魄散、抱头鼠窜,便是毫无骨气地跪地求饶、举手投降。

就在天下各路军阀尚未来得及做出应对之策时,齐鲁大地已然被李圣君迅速纳入其掌控之中。

紧接着,一场雷厉风行、毫不留情的大清洗行动就此展开,目标便是要将这延续了五千年之久的种种积弊与毒害彻底清除殆尽。

那些平日里深藏于暗处、不为人知的龌龊之事,如今全都被暴露在了阳光之下。

毫无遮掩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得以看清世家地主们那虚伪丑陋的真实面目。

对于其他那些罪大恶极之人,处理方式倒也简单粗暴——直接乱刀砍杀了事。

然而,唯独有这么一人,却令李圣君颇费了一番心思,施展出些许计谋方才将其拿下,此人就是衍圣公。

且说那日,眼见着靖难军如泰山压卵般兵临城下,这位衍圣公为了能够保住自己长久以来所享有的荣华富贵。

竟是毫不犹豫地抛下一切,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往长安,只为求得一见李圣君。

见到李圣君之后,他忙不迭地表露出自己的耿耿忠心,信誓旦旦地表示会坚定不移地拥护靖难军以及李圣君本人,并承诺定会不遗余力地宣扬李圣君统治的合法性。

不仅如此,衍圣公深知单靠向李圣君表忠远远不够,于是又辗转前去拜访了郑有道。

在他想来,郑有道身为一名饱读诗书的儒生,必定会念及同为儒门中人的情分。

心甘情愿地为自己这位德高望重的衍圣公摇旗呐喊、加油助威,从而促使李圣君对自己另眼相待、予以重用。

然而,他终究还是算错了一步棋。

的确,郑有道身为儒生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他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郑有道对于李圣君的行事风格和治国理念有着极为清醒的认知。

要知道,无论李圣君征战沙场、夺取天下,还是如今治理这片广袤的江山社稷,所采用的方法皆是源自洋人那一套,与传统的儒家思想可谓大相径庭。

因此,所谓的儒家学说在这里压根儿就没有立足之地。

之所以起用郑有道,其目的仅仅只是为了笼络那些残存下来的儒生而已。

毕竟,对于李圣君而言,并非只有郑有道一人可供选择,如果此人能够乖乖听命于己,那么便暂且留用;

倘若他胆敢忤逆不从,那随时都可以将其替换掉,因为天底下多得是愿意为李圣君效命的儒生。

而对于那些假借孔子之名行坑害百姓之实的家伙们,早在李圣君尚未穿越到此地之时,心中便已对他们充满了愤恨之情。

如今好不容易逮到了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又怎会轻易放过?

于是乎,李圣君当机立断地下达命令,决定在大帅府设下丰盛的宴席来款待那位尊贵的衍圣公。

待到宴席之上,众人推杯换盏之际,李圣君突然发难,指使手下之人毫不留情地出手将衍圣公当场擒拿住。

紧接着,更是迅速安排人手对其严刑拷打,逼迫他违心地承认自己在宴席间企图行刺李圣君这一莫须有的罪名。

得手之后,李圣君丝毫没有心慈手软之意。

她将这位“刺杀未遂”的衍圣公五花大绑起来,并押解着他走上街头游街示众,以儆效尤。

与此同时,还特意调遣了整整一个师的强大兵力奔赴曲阜,展开了清洗。

此次行动的目标十分明确,便是要将衍圣公所属的三族族人赶尽杀绝,永绝后患。

之后不久,一份言辞恳切、义正辞严的奏折被呈递到了新军政府的案头。

这份奏折所传达的核心观点便是:如今已然迈入崭新的时代,那些过往遗留下来的糟粕和弊病理应被毫不留情地剔除干净。

而其中首当其冲需要被彻底废除的,便是那衍圣公——这一源自封建社会的腐朽产物。

与此同时,一项重要的决策也迅速落地实施。

经过精心谋划与筹备,新军政府派遣郑有道前往黄帝陵之畔兴修一座宏伟壮丽的全新孔庙。

这座庙宇将专门用以供奉那位备受尊崇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即众人敬仰有加的孔子他老人家。

不仅如此,李圣君的亲人们更是亲自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块气势磅礴的\"万古师表\"匾额,以此向孔子致以最为崇高的敬意。

此一举动意味着从今往后,唯有国家政府才有资格主持对孔子的祭祀大典,而曾经一直由衍圣公负责的祭祀活动则从此画上句号。

这一变革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旧制度的终结以及新秩序的确立。

然而,当这一系列举措的消息如旋风般传遍大江南北时,整个天下都为之哗然震动。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间,人们纷纷交头接耳,热议不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