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顶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权臣 > 第167章 探花郎

第167章 探花郎

书名:顶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权臣 作者:请君安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11:29:21

次日,天色方晓,金乌初升,柔和的光线洒落在巍峨的宫殿之上。

早朝的钟声悠悠响起,文武百官身着朝服,鱼贯而入,朝堂之上顿时热闹非凡。

今日,众人讨论的焦点正是科举之事。

只见李肃迈着沉稳的步伐,率先出列,拱手向宋眠行礼后,声如洪钟地说道:

“圣上,我朝一向秉承三年一考的科举旧制,如今却提前一年筹备,此举是否稍显突兀?”

“众多学子多年来皆按旧制苦读备考,如此仓促提前,恐他们筹备不及,难以在考场上一展所学,望圣上三思啊!”

李肃言辞恳切,神色间满是忧虑。

一时间,以丞相党为首的大臣们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对提前科举之事表示异议。

“丞相所言极是,科举乃国家选拔人才的大事,需慎重对待,不可操之过急。”

“是啊,圣上,这关乎众多学子的前途命运,切不可贸然行事。” 大臣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朝堂上回荡。

然而,以皇子为党的大臣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们暗自欣喜,认为此次提前科举乃是招揽人才的绝佳时机,对于皇子扩充势力极为有利。

梁崇年站出来,高声反驳道:“丞相此言差矣!如今时局变幻,我朝正需大量贤才,提前科举能更快地为朝廷输送有才之人,何乐而不为?”

“学子们若真是有真才实学,又岂会惧怕这提前的考试?”

此言一出,皇子党的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两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上顿时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

宋眠高坐在皇位之上,神色平静,不发一言。

目光如炬,静静地注视着下方争吵的大臣们,心中似在权衡着各方利弊。

就在这争论不休之时,杨峰挺身而出。

他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对着众人微微拱手后,朗声道:“诸位大人,且听我一言。”

“圣上圣明,提前科举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如今朝堂内外,诸多事务亟待解决,正需要有才之士来助力。”

“虽说学子们筹备时间缩短,但这也正是考验他们真才实学与应变之能的时刻。”

“而且,提前科举也能彰显我朝求贤若渴的诚意,吸引更多有识之士为朝廷效力。”

杨峰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一时间,朝堂上的争论声稍稍减弱,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

李肃的脸色微微一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冷哼一声道:“杨大人,你说得轻巧,可科举关乎天下学子的命运,岂是儿戏?”

“仓促举行,难免会有疏漏,到时候选出的人才质量恐怕难以保证。”

丞相的党羽们也纷纷附和,言辞之间对杨峰多有指责。

此时,一直沉默的谢淮钦站了出来。

恭敬地向宋眠行礼后说道:“陛下,臣以为科举之事,筹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公平公正。”

“若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精心安排,严格把控,即便提前举行,也未必不能选出贤才。”

“臣愿为圣上分忧,全力协助科举事宜。”

谢淮钦的话让宋眠的眼神亮了一下,他微微点头道:“谢爱卿所言甚是。”

“此事就交由你和杨峰一同负责,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此言甫落,朝堂之上瞬间泛起一阵轻微的骚动,诸臣交头接耳,神色各异。

李肃微微昂首,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旋即再次上前一步,对着龙椅上的宋眠恭敬拱手,声若洪钟般说道:

“圣上,我朝科举规制,向为一位主考官与两位副考官协同主持,如今杨峰与谢淮钦已担重任,然副考官尚缺一员。”

“臣深思熟虑,特举荐上届科举高中探花的白士绅,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自高中以来,潜心钻研经史子集,对我朝科举的各项规程亦了如指掌 。”

“若能出任此次科举的副考官,必能凭借其才学与经验,襄助科举顺遂举行,为我朝选拔出更多栋梁之材 。”

说罢,李肃微微欠身,静候宋眠的回应,眼中隐隐透露出一丝志在必得的意味。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又是一阵骚动。

众人皆知,上次科举的探花郎乃是李肃门生,举荐此人,显然是想在科举中安插自己的势力,以便掌控局面。

皇子党的大臣们纷纷面露不满之色,王崇之立刻站出来反驳道:

“丞相,此次科举意义非凡,关乎朝廷未来,考官人选应当慎之又慎。”

仅凭您一人举荐,便决定副考官人选,是否太过草率?”

李肃却不以为然,神色镇定地回应:“这位探花郎才学出众,且对科举流程极为熟悉。”

“上次科举能高中探花,便是才学的有力证明。”

“由他担任副考官,定能助力此次科举顺利进行。”

杨峰见状,亦趋步拱手,向着丞相与宋眠行了一礼,而后朗声道:“丞相大人,恕下官直言。”

“这位探花郎的确才情出众,此乃众人有目共睹。”

“然如今之时局,此次科举意义非凡,关乎朝堂之兴衰、社稷之未来 ,每一步举措皆需慎之又慎。”

“这副考官人选由丞相大人举荐,纵使探花郎才学卓绝,却也难免引得众人揣测,恐有失公允之嫌,望丞相大人与圣上明鉴 。”

言罢,杨峰微微低头,目光沉静,神色间透着一股执着与坚定 。

李肃脸色一沉,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杨大人,你这是何意?难道是质疑老夫的眼光?还是说,你另有私心,想安排自己的人上位?”

双方言辞激烈,互不相让,气氛愈发紧张。

宋眠坐在龙椅上,听着众人的争论,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说道:“就如丞相所言,这位探花郎既才学出众,又熟悉科举流程,确实是副考官的有力人选。”

此言一出,丞相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自己计谋得逞的自得,仿佛在说他的安排果然滴水不漏。

大臣们神态各异,万万没想到宋眠会采纳丞相的提议。

杨峰更是急得额头冒汗,想要再开口进谏,却被宋眠抬手制止。

“但是,” 宋眠话锋一转,“科举乃国家大事,为显公正,不能仅听一人之言。”

“朕决定,三日后,由丞相亲自带领这位探花郎,在朝堂之上进行一场策论答辩,让诸位大臣一同评判,此人是否真有担任副考官的才能。”

丞相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原本以为宋眠会直接应允,却没料到还有这么一出。

这场策论答辩,看似公平,实则充满变数,若是探花郎在答辩中表现不佳,计划可就全盘落空了。

但圣命难违,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下:“臣遵旨。”

皇子党这边的大臣们听闻宋眠的决定,心中稍安,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检验探花郎真才实学的机会。

杨峰看向谢淮钦,两人目光交汇,皆沉默不语。

退朝后,丞相匆匆回到府中,将白士绅唤至跟前,面色阴沉地叮嘱道:

“这三天,你给我闭门苦读,好好准备。”

“若在朝堂上出了岔子,坏了老夫的大事,你可知道后果!”

白士绅吓得连连点头,心中却也忐忑不安,深知此次答辩事关重大,稍有不慎,自己的前程便会毁于一旦。

三日后,朝堂之上气氛凝重,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这场关键的策论答辩。

白士绅身着一袭青衫,昂首阔步地走进朝堂。

看似镇定自若,可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泄露了内心的紧张。

丞相站在一旁,神色冷峻,眼神中却隐隐透露出一丝期待。

宋眠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开口道:“今日,便由你在此进行策论答辩,望你能展现真才实学,不负朕的期许。”

白士绅深吸一口气,躬身行礼后,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

随即,一位大臣站起身,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如今我朝边境时有骚乱,在你看来,应如何加强边防,保境安民?”

他略作思考,便滔滔不绝地阐述起来:“陛下,臣以为,加强边防需从多方面着手。”

“其一,应优化边防兵力部署,在关键关隘增设营寨,加强巡逻力度,确保能及时发现并抵御外敌入侵。”

“其二,要注重军事装备的更新与改良,研发威力更大的武器,提升我军战斗力。

条理清晰,言辞恳切,对答如流,引得在场不少大臣暗自点头。

接着,又有大臣提出关于民生、吏治等方面的问题,白士绅均能巧妙应对,给出的见解独到且实用。

李肃的脸上渐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微微仰头,眼神中满是得意之色,仿佛在向众人宣告他的举荐是正确无误的。

答辩结束后,宋眠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情:“嗯,果然才思敏捷,见解不凡。”

朝堂上的大臣们也纷纷议论起来,多数人对探花郎的表现认可。

然而,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宋眠已然做出了决定:“经此答辩,朕认为这位探花郎确实有真才实学,可担任此次科举的副考官。”

李肃听后,立刻出列谢恩:“圣上圣明,臣相信他定能不负陛下重托,为科举选拔出优秀人才。”

白士绅也激动地跪地叩首:“谢陛下隆恩,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尽管皇子党这边心有不甘,但圣命已下,他们也只能暂时隐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