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顶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权臣 > 第39章 大人有人击鼓鸣冤…

第39章 大人有人击鼓鸣冤…

书名:顶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权臣 作者:请君安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11:29:21

言罢,他故作镇定地拿起酒壶,缓缓倒出两杯酒,那杯暗藏剧毒的酒,被他不动声色地推到了阿沄面前。

阿沄的脸上瞬间浮现出惊惶之色,她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张郎,这可如何是好?我断不会连累于你,只是这一去,我心中实在难舍。”

“沄儿,我亦不舍,但事已至此,别无他法,饮下此杯,待这阵风波过后,我定会排除万难寻你回来,我们仍可像往昔那般相伴。”

张泽强挤出一丝微笑,目光却依旧闪烁不定,不敢与阿沄对视,生怕被她看穿这精心编织的谎言。

他在心里不断地安慰自己,只要这一步成功,日后便再无人能阻挡自己。

阿沄眼中噙着泪,却依然坚定地点了点头,她颤抖着伸出手拿起酒杯:“张郎,我信你,哪怕此去千难万险,只要能护你周全,我在所不惜。”

说罢,她仰起头,一饮而尽。

毒酒入喉的瞬间,阿沄只觉喉咙犹如被炽热的炭火灼烧,那股剧痛如汹涌的潮水般瞬间席卷全身。

她痛苦地捂住脖颈,喉咙里发出阵阵痛苦的呜咽:“张郎,为何……”

张泽冷冷地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地看着阿苑在地上痛苦地翻滚挣扎,那曾经令他伪装出温柔的眼眸里,此刻没有一丝怜悯与愧疚,只有无尽的冷漠与决绝。

他心中暗自想着,这就是你身为歌妓的命运,妄图与我这未来的权贵相提并论,真是自不量力。“

沄儿,你莫要怪我,怪只怪你出身低微,在这世间如蝼蚁一般,根本不配与我相伴。

你不过是我踏上青云之路的一块绊脚石,既已无用,便只有被舍弃。”

片刻之后,阿沄的声音渐渐微弱,那被剧毒侵蚀的喉咙再也无法发出清晰的声音,她只能绝望地看着张泽,眼神中充满了痛苦、不解与被背叛的绝望。

而张泽看着阿沄的惨状,面不改色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仿佛刚刚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琐事,随后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去。

只留下阿沄在这冰冷孤寂的房间里,生命与爱情一同在痛苦中渐渐消逝,而他则向着自己所谓的“前程”大步迈进,哪怕那路上铺满了他人的血泪与冤屈。

【张泽回想起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一个下人的声音打断张深,张深面不改色:“何事?下人言:“老爷叫我来传话里说前厅有人在等姑爷”

他忍着疑惑,整了整衣衫,稳步走进前厅。

丞相,看见张深,忙将张深引荐与梁崇年

“贤婿,还不快来拜见梁大人。”

张泽身姿挺拔,面容恭敬,上前一步,深深作揖,朗声道:“晚辈张泽,拜见大人。”

“大人之名,如雷贯耳,往昔所行之诸多名胜事迹,皆令晚辈钦佩不已,常思若能得瞻尊颜,聆听教诲,实乃此生之万幸。”

“今日承蒙岳父大人洪福,终得此机缘,得以亲炙大人之风采,实感蓬荄生辉,欣喜莫名。”

言罢,他微微抬头,目光诚挚而炽热地望向梁崇年,眼神之中满是崇敬与期待。

丞相在一旁捋须微笑,对张泽的表现似是颇为满意。

张泽余光瞥见,心中稍定,愈发在言语间展现出自己的不凡。

梁崇年微微点头,开始与张泽谈论起诗词文章。

张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到唐诗,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每说完一段,还会谦逊地望向梁崇年与丞相,说道:“晚辈浅见,还望大人与岳父大人不吝赐教。”

那模样,活脱脱一个虚心求教的晚辈才俊,丝毫看不出他内心的慌乱与阴暗。

…………………………………………

大理寺前,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

那女子如同一尊被苦难雕琢的塑像,孤零零地伫立在大鼓之前。

她的头发肆意地纠结缠绕,像是无数条绝望的蛇在头顶盘踞,几缕发丝被汗水浸湿,贴在那消瘦得凹陷下去的脸颊上,更衬得面色如死灰般惨白。

唯有双唇被自己咬破,渗出的鲜血在黯淡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目,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她内心的剧痛与冤屈。

女子的身躯微微颤抖,每一下抖动都伴随着剧烈的喘息,仿佛那破旧的衣衫下包裹的不是血肉之躯,而是一片在暴风雨中飘摇欲坠的残叶。

她缓缓抬起双臂,那双臂瘦弱得好似干枯的树枝,皮肤上青筋暴起,一道道血痕交错纵横。

有旧伤破裂渗出的新血,也有刚刚为了书写血书而自残的伤口,在风中咧着狰狞的口子。

她紧握鼓槌,那鼓槌在她手中显得沉重无比,却又被她高高举起。

随着她用尽全身力气挥下,第一声鼓响如炸雷般在寂静的大理寺前爆开,惊得周围树上的鸟儿扑棱着翅膀四散飞逃。

那鼓面在重击之下深深凹陷,回声在空旷的场地中震荡,似是要冲破这世间的不公与黑暗。

每一次击鼓,她的身体都会随之剧烈摇晃,仿佛下一刻就会不堪重负地倒下,但她的眼神却始终坚定如炬。

死死盯着那面大鼓,仿佛要将所有的冤屈与仇恨都通过这鼓声传达给上苍,传达给这大理寺中能为她主持公道的人。

那鼓声一声接着一声,一声比一声急促,一声比一声沉重,似是她那颗破碎的心在疯狂跳动,在这朗朗乾坤之下,奏响一曲泣血的悲歌。

引得过往路人纷纷驻足,皆被这悲怆的场景所震撼,心中涌起无尽的悲悯与对真相的好奇。

此时,在大理寺的书房内,谢淮钦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宗之中,眉头紧锁,神情专注。

门外衙役匆匆来报:“大人,有一女子击鼓鸣冤。”谢淮钦头也未抬,随口问道:“何冤?”

衙役赶忙回应:“大人,那女子是个哑巴,不能言语,仅以血书呈上。”

那血书展开,字迹虽因血渍的晕染而略显斑驳,但仍能清晰辨认出其中饱含的悲愤与冤屈。

“大人明鉴,民女阿沄,本是京城一小小歌妓,虽身处烟花之地,却也心怀对良善与真情的向往,幸遇张泽,彼时他落魄潦倒,民女怜其才情,倾尽全力助他读书求仕,以为可托终身。”

“然,张泽狼子野心,为攀附相府权贵,竟狠心毒害民女,一杯毒酒,毁我嗓音,使我口不能言,又陷我于癫狂,令众人皆以为我疯魔。”

“相府二小姐亦在不知情中卷入此恶事,成为张泽恶行之掩护。”

“民女如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唯望大人能拨开迷雾,还民女公道,使真相大白于天下,莫让奸人逍遥法外,玷污我朝朗朗乾坤。”

血书上,笔画或颤抖或凝滞,可见书写之时阿沄心中的痛苦与决绝,每一个字都仿佛是她泣血的呐喊,在无声中向大理寺诉说着那令人发指的冤情。

谢淮钦看完,放下手中卷宗,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与凝重,起身快步朝门外走去。

【这里插播一下说明:古代妓是最底层的人,她们本身在那个时代歧视很深,很多清白人家都是避之不及的,而且纸墨也很稀有,一般人家用不起的,所以别人看她疯疯癫癫更不会帮她,用血书就是这些原因导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