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华娱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 > 第386章 影史百年,圈内地位大比拼

“好,这样格局就大了。”

铁总赞了一声,

“咱们还是要学会团结人。”

“那是,我可不像对面那么小家子气。”

铁总白了他一眼,“这话可不能对外乱说。”

“当然,我这不是当着铁姨的面嘛。”

“当着我也不兴说。”

“是是。”陈麟风连连点头。

他找上铁总,主要是考虑到对方在文协的巨大影响力。

金鸡奖背后两个主要的婆家,一个影协,一个文协。

影协今年正好换届,主席就是李学建老师,名誉主席唐果强,另外几个担任副职的,都是大导演,如陈凯鸽、冯晓刚。

陈麟风因为过去几年发展的太猛,也堪堪被选上,担任了副职,位列最后一名。

去年,他一直在往这方面努力,总算没白费功夫。

陈麟风在联络的时候,就是以影协的名义,李学建和唐果强也是知道并同意的。

这种扩大影响力的好事,就没有不同意一说。

当然,陈麟风所用的,也就只是名头了。

协会中负责日常运营的人,他根本没有知会,完全是撇开他们在做事。

其实这样是有点犯忌讳的。

也因此,陈麟风找到了铁总来背书,再拉上文协扯虎皮。

到时候说是代表金鸡奖来做评选,只要把事顺利的办完,功劳再一分,谁也说不出什么。

陈麟风要这种功劳又没用,他只需要在评选中,被公平公正的对待就可以了。

铁总听了陈麟风的全盘计划,觉得还算妥当,只是这事不能完全撇开别人。

“这几个人你记住,回去就联系,让他们也挂名参加,会更稳妥一点。”

陈麟风心领神会,“谢谢铁姨,还是您想的周到。”

铁总笑笑,“你是我的晚辈,总要照看着你不走错路,这事只要在流程上做的足够公平公正公开,就不会出问题,行了,你继续忙你的吧。”

陈麟风回家的路上,认真琢磨着公平公正公开这几个字,觉得大有深意。

只是,也不能太“公平”了,否则不就又成了不得罪人的分猪肉。

在他看来,在评选过程中,公正公平公开,才会更具权威性。

这种小分歧,陈麟风不准备完全听长辈的。

就是不愿意搞成过往内地奖项的样子,他才想着撇开一些人另起炉灶。

人总得有点自己的想法。

4月中旬,张一谋、陈麟风、韩山平、陈凯鸽、江文、冯晓刚、房龙、李学建、陈道铭、唐果强、顾常卫、贾章科、宁昊、程尔……

大约20多个行业内的大佬聚到一起,讨论影史百年经典评选的规划和原则问题。

谢帖黎属于是名义上的发起人,张一谋和陈麟风是倡导人,陈凯鸽、江文、冯晓刚等人算是委员,剩下的则是重要组织成员。

韩山平、张军等电影厂和电影学院的领导人物,作为帮助站台的人,起监督作用,不参与具体的事务。

所有人的定位和分工都很明确,话语权也有所区分,。

张一谋喜欢了不出风头,让另一个倡导人主持。

因此,陈麟风这个会场上年纪最小的人,成了主要发言的选手。

“咱们投票的原则,得包含两块,一个是专业性角度,这个作品的奖项和口碑,会是重要的考量标准。

另一个,则是影响力,在影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无论如何,不能缺少了这样的作品。”

“如何才算是有影响力?”陈道铭问道。

“这个很好判断,比如华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又比如《上甘岭》,‘一条大河波浪宽’成了国人的历史记忆。

再如《大闹天宫》,华国动画电影史上永久的丰碑。

《大决战》系列,军事战争片的巅峰。

还有《英雄》,开启华国大片时代的电影,现代华国电影,怎么也不能略过的作品。

例子有很多,这些因素,必须要纳入考量因素。”

众人有些沉默,小陈说的这几个例子,他们一开始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上面去。

他们被金马奖的那个榜单带歪了,首要考虑的都是《霸王别姬》《红高粱》这样获奖的经典佳作。

力求一个在奖项和专业口碑上,不能让人诟病。

但转念一想,确实,涉及影史,这几部如论如何也抛不开。

大家的目光不自觉的看向张一谋。

老谋子赚大了呀,一上来就有一个必选项。

再然后,不少人立马想到了国内刚下画不久,目前还在海外上映的《你的名字》。

国内首个破10亿、20亿的电影,算不算影响力巨大呢?

还真不好说。

他们有点怀疑,小陈这里面是不是夹带了点私货。

但人家说的堂堂正正,理由充分,谁也不能说什么。

对于陈麟风说的这两条原作,获得了在场所有人的一致认可。

再然后,经过讨论,评选流程准备分为三步:

第一,评定评选人标准,邀请电影人参加。

第二,投票先选出500部电影,进入初选。

第三,扩大评选人范围,优中选优,选出200部优秀电影,最后选出100部百年影视经典作品。

多分了一个层级,考虑的就是100部会不够,把一些觉得可惜的,放在200部之中。

最关键的,其实是两次圈定评选人。

华国数代电影人,人数太多了。

光是两轮人选的数量,大家的意见就很难统一。

讨论许久之后,才定下初选人员200人,二轮投票时,则扩大为1000人,并在这一轮邀请众多港岛的电影人。

也就是说,港台的电影人,要在选好的500部电影的基础上,进行投票。

这就避免了,选出一堆那些地区本地小众的作品出来,很多国人听都没听过,也太难看了。

这样,初选的人员就很关键了。

大家的分歧就更大了。

老一辈的导演,都希望从资历深厚的电影人中挑选。

这样他们过去拍的优秀作品,才会更有可能上榜。

很多人不求一定能上前一百的行列,但二百或者五百榜单中,多上几个也是好的啊。

毕竟看这规模,到时候肯定是盛事。

说不定,以后再说起哪部电影,就得以有没有上榜来论个高低。

也就是陈麟风和张一谋鸡贼,一开始只是一个个找人串联。

等消息逐渐扩散,很多老资格导演想要加入组织委员会的时候,已经晚了。

就这几个,还是通过谢帖黎那边,知道的消息,他们都只是重要组织成员,哪怕靠着资历,话语权也比不过另外一些人。

比如那个说话最多的小陈导演。

和老一辈导演意见不同的,当然是现在还在拍戏的第五代包括之后的导演。

就像冯晓刚,他的大多数电影,都是在00年前后,以及再往后的时间里拍的。

如果都找老家伙来选,他的作品估计够呛,说不定一个都选不上。

而照着小陈说的影响力因素,他自觉还能有几部作品能试试。

越年轻的电影人,越看中票房影响力。

因此,他是最支持小陈意见的那个。

再有江文,他的作品拍摄时间也比较晚,影响力大多集中在年轻群体。

当然也希望年轻的电影人来选。

而陈凯鸽就反过来了,《霸王别姬》不用担心,肯定是能入选的。

这部电影之后,口碑啥样,他自己心里清楚,但往前,他还是有几部能拿出来一说的电影。

因此他希望评选人员的资历深厚一些比较好,当然,因为有了保底,他的这股念头并没有太重。

陈凯鸽算是中立派。

大家的意见因此产生了分歧。

然而,在场的这些人中,由于陈麟风和张一谋一开始的操作,终究还是年轻年轻导演占大多数。

他们都觉得,初选人员,应该挑如今还在业内活跃的电影人。

都不再拍戏了,肯定就失去了对如今时代的感知。

说不定说个最近几年的电影,他们连挺都没听过,根本不适合作为评选人员。

老一辈的当然不同意,然而这根本没用。

最后投票,还是定下了从比较年轻的电影人中选人(指50后)的原则。

要求必须在近5年中有作品产出。

导演、演员、幕后人员,都要有人。

各个年龄段也需要均衡,不能说是年轻人,结果都是40多50多岁的,那就没有意义了。

当然,20多的肯定会减少数量,准确来说就没几个,十几岁的根本没有。

这两个年龄段也太年轻了。

陈麟风表示这是年龄歧视,然后就被镇压了。

最多让刘茜茜这个华国天后加入,剩下的人就别想了。

陈麟风要求也不多,给茜茜留个位置就行。

像小龙、舒唱这种,他想推也没法推。

只能说,他的北冰洋小团体,还有待发育。

紧接着,推举评选人这块,需要另选时间来评。

今天的讨论,基本上全在确定原则、规则,就没搞定几件正事。

陈麟风也习惯了,多开会多沟通也不能说错。

只是,他已经想到了往后几天的场面,业内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

这是200人初选名单么,这是圈内地位大比拼啊。

算了,这事让别人头疼去吧,反正他的朋友大多年龄不够,不用他多操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