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一百三十二章:五人团,一人挂机,两人逃跑。

【因为自诸葛亮死后,姜维不是在北伐就是在北伐的路上,经略之地不是汉中就是陇右。】

【魏国对他一直很忌惮,所以一直处于防守之势。】

【但沓中已经远离了汉中、陇右,姜维的出走给了魏国一个天大的机会。】

【公元263年八月,司马昭以曹奂名义下诏,命各军大举出征。兵分五路进攻蜀汉。】

【命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余人,自狄道出兵,攻击甘松、沓中,牵制姜维。】

【命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余人,自祁山出兵,攻击武街,切断姜维退路。】

【命钟会领李辅、胡烈等将,率主力大军十余万人,从斜谷、骆谷、子午谷三道共同出击,进攻汉中。】

【三路大军,总计十八万人。】

……

大汉·武帝时期

“这个地方……”

霍去病看着天幕里姜维驻扎的地方欲言又止。

“狭隘非常是吧。”

看着窝在两面山谷中的姜维大军,刘彻面沉如水。

“是……”

霍去病诚实的点点头。

“明明占据汉中,在汉中周围的各个山口都设一个据点,部署兵力,魏军来犯也很难进入汉中之地。”

“但他这敛兵聚谷……岂不是让汉中门户大开?”

刘彻摇摇头,无奈一笑:

“你啊,富裕仗打多了,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既然知道战争打得就是粮草、国本,那你想想他为什么把兵藏在这里。”

“陛下是说……”

刘彻看着天幕,幽幽道:

“是啊,蜀地连布防汉中的消耗都支撑不起来了。”

……

大唐,

“自古以来,姜维驻兵沓中都惹来不少非议。”

“认为这是他不知兵事的表现。”

李世民望着天幕对李承乾讲解道。

“殊不知,此乃无奈之举。”

李承乾歪歪头。

“阿耶,蜀地已经难成这样了吗?”

李世民看李承乾明白根本,也不多费唇舌,只是点头道:

“姜维敛兵聚谷,对当时的蜀汉来说是最无奈也是最好的选择。”

“只要守住汉、乐两城,就算魏军来犯,他们也要翻过蜀道那崇山峻岭才能到达汉中之地。”

“并且,蜀道难行,大型攻城器械根本运不过去。”

“攻城不下,粮道不便,自是坚持不了多久,等粮尽时魏军自会退兵,这时趁魏军士气低落,再发兵出击,可获全胜。”

李承乾低头思考一下,回答道:

“其实就是坚壁清野,用游击战术把敌人拖疲,再趁敌人退兵时追击。”

“以前是拒敌于汉中之外,现在是把敌人放进来,用游击把敌人拖疲,同时拉长敌人的粮草补给的路程。”

“等敌人疲态尽显仓皇退兵时,从后方掩杀,以图全歼!对吧阿耶?”

李世民惊喜的看了一眼李承乾。

“不愧是吾儿,有悟性。”

“但,阿耶,缺点是什么呢?”

“缺点啊……”

李世民摸摸李承乾的头,抬头看着魏军大进汉中的天幕,悠然道:

“缺点就是,如果敌军兵力占有绝对的优势,把汉中之地占得满满当当。”

“所谓的游击也就无从谈起了,那时的汉中对魏军来说,就如无人之地。”

……

【九月,等钟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时。】

【蜀汉朝廷才得知魏军是真要伐蜀,刘禅连忙派廖化支援沓中,张翼与董厥支援阳安关口。】

【不得不说,刘禅是有两把刷子的。】

【若廖化援军能帮姜维守住西线。】

【东路的张翼、董厥援军帮傅佥守住阳安关,那么魏军很难快速取胜的。】

【双方极有可能在东、西两线展开一场持久的拉锯战。】

【而魏军的粮草消耗与补给远超蜀汉,很有可能退兵而还。】

【可惜没有如果,因为从成都北上的这两支援军,压根儿没去执行他们的任务!】

【到了阴平郡后,本该分兵的两人,驻扎不动了。】

【这一不动,就是一月有余。】

……

季汉·怀帝时期

诸葛亮顾不上教育刘禅了,只是紧紧盯着天幕。

阴平向东五百里就是阳安关。

向西四百里就是沓中。

地处两地中间!

廖化、张翼和董厥为何在此逗留一个多月?!

……

大明·坤宁宫

“小兔崽子!”

朱元璋指着因为弄坏朱标的玉带,而四处躲避他手里木棍的朱棣。

瞟了一眼天幕,开口道:

“你解释解释这三人为什么跟王八一样一动不动!解释的好,咱饶了伱。”

“解释的不好……哼哼!”

朱棣看了眼天幕,大喊道:

“我咋知道!我又不是王八!”

“你TM的……”

朱元璋捋了捋袖子,双手握着木棍大步向前!

“等等等等!爹!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朱棣连忙向后跑去,一边跑一边向身后大喊着。

“说!”

朱棣脑子转的飞快,大声道:

“因为他们怂了!”

朱元璋停住脚步,将手中木棍往地上一拄,眯着眼看着朱棣。

“《三国志》里说,这三人是因为知道诸葛绪要切姜维后路,所以才驻守阴平的,你为什么说是因为他们怂了?”

朱棣擦擦脑门的汗。

蒙……蒙对了?

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啊?

等等,这段对话为何如此熟悉?

我好像跟大哥闲聊过这个问题啊?!!

聪明的大脑啊!救救我吧!

就在朱元璋不耐烦之际,

在东宫混了一天,跟大哥单方面探讨一下午三国历史的朱棣,终于从脑子里翻出大哥说的话了!

“因为他们是三人都驻守在阴平!”

朱元璋惊疑的看着朱棣。

“继续。”

朱棣面不改色,继续回想朱标说过的话。

“当时诸葛续的兵将驻扎在建威,那里距阴平之北有五百多里,与沓中相距四百多里,与阳安关相距六百里。”

“不提如何判断诸葛绪的下一步行动。就算廖化三人判断出诸葛绪会径直南下,切断姜维的退路,所以他们才守在阴平,目的是帮姜维守住退路。”

“但也无法解释三人都守在阴平!明明去帮傅佥固守阳安关要比帮姜维守住退路紧迫得多!”

“最重要的,当诸葛续兵驻桥头断了姜维后路时,廖化还待在阴平,而张翼、董厥已经向南边逃跑了!”

朱元璋看着满头大汗的朱棣,突然笑出声。

“行!好小子!”

看来北边之地有人可用了!

“不愧是咱的种!哈哈哈哈!”

朱棣扯出一个笑脸,陪着朱元璋大笑。

赶紧跟大哥说吧,爹这精神越来越不正常了!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钟会』大军中分出两路兵马,困住了汉、乐江城。

随后,黄色的『钟会』大军绕过两座城池,向西直趋阳安关。

……

【阳安关守将傅佥,有勇有谋,深受姜维器重。】

【其父傅肜,乃刘备麾下将领,夷陵之战中保护刘备撤退,率部断后,麾下部众皆战死,吴军劝其投降,傅肜怒骂:“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然后力战而死。】

【阳安关副将蒋舒率部分兵马投降钟会。】

【钟会在祭拜过诸葛亮之墓后,攻破阳安关。】

【傅佥力战不敌,最终城破“格斗而死”】

【拿下阳安关,尽得蜀军粮草,钟会直逼剑阁。】

……

季汉,

“是备对不住你啊!”

拉着傅肜的手,刘备一脸悲戚。

“为主公尽忠,有何不对之说?我子死得其所!壮哉!”

“令郎今年岁几何?”

“臣还未有子。”

“……还是要趁早生啊。”

“是。”

……

东吴,

孙权正在抄写脑海中的兵法,闻言一愣。

“岂有此理!”

“讲你的蜀汉!别牵扯我大吴!”

……

西晋·武帝时期

洛阳宫,

司马炎看着天幕里英勇无畏的傅佥,赞赏道:

“蜀将军傅佥,前在关城,身拒官军,致死不顾。”

“其父傅肜,也为刘备战亡。天下之善一也,岂因敌我而以为异?”

“免除傅佥之子的官奴身份,让他们恢复庶人吧。”

……

【邓艾命天水太守王颀直接攻击姜维所在的沓中。】

【命金城太守杨欣进攻甘松,从西面包抄。】

【命陇西太守牵弘向姜维的东面进攻。】

【而姜维得知钟会已入汉中,引军退还,杨欣等人追击到强川口,大战,姜维败走,退往阴平。】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大将军!魏军占据桥头了!”

一身亮甲,头戴兜鍪。

年岁已老的姜维听到士卒的回报心里一惊,但依然面不改色道:

“旗号为何?”

“回大将军,帅旗诸葛!”

姜维念叨着诸葛二字,一时有些晃神。

随即定下心来,开口道:

“廖化在干什么?”

“廖将军……还在阴平。”

“还在阴平!”

姜维这回是真的动怒了!

一个多月了!

不来支援也就罢了!

人家魏军都把你后路断了!

还窝在阴平不出!

“张翼、董厥呢?”

“……退往汉寿了。”

“嗨呀!”

将手中长剑重重一顿!

姜维恨恨道:

“竖子!”

随即又闭目思考着。

现在前有诸葛绪三万大军堵住去路,后有邓艾的三万大军拼命追击。

这可如何是好?

半响后,姜维缓缓睁开双眼。

“传令!至孔函谷向西北进军!”

……

【当时诸葛绪的雍州军阻路,姜维从孔函谷入北道,作势断其后路,诸葛绪便令军队退后三十里。】

【姜维得知后,引军迅速通过桥头。】

【诸葛绪连忙率军阻截,但已追不上姜维军。】

【姜维到阴平和廖化会合,打算召集部队救援关城,结果得知关城已破,只得放弃阴平,退往白水。】

【又与张翼、董厥会合,众人退保剑阁。】

姜维就是一带四,或者说是一打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