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三百零二章:游幸无度之主·唐敬宗·李湛

【公元824年正月,唐穆宗驾崩,其长子李湛登基即位,是为唐敬宗。】

【一言以蔽之,敬宗就是穆宗翻版。】

【只嗣位一个月,“自是数游宴、击球、奏乐,赏赐宦官、乐人,不可悉纪”。】

……

天幕上。

清思殿。

少年天子正在跟一群宦官骑马击球,突然一阵喧哗之声响起。

“何事吵扰?”

小皇帝一脸不耐,自外门跌跌撞撞闯进一位小宦官。

双腿一软栽倒在地,指着墙外慌张道:

“打进来了!陛下!那些染工打进宫来了!”

……

【即位之后,唐敬宗嬉戏游玩,疏懒国政,丝毫不把朝政放在心上。】

【并且经常大兴土木,弄得大臣与工匠们都怨声载道。】

【而敬宗耽于玩乐,经常不上朝,满朝文武多次劝谏,但敬宗依然我行我素。】

【四月,因在长安频繁征召民役修建宫苑楼阁,染坊役夫张韶等人带着数百染坊工人杀入皇宫。】

【唐敬宗当时还在兴致勃勃地玩儿球,直到听见喊杀声才觉大事不妙,慌忙躲避。】

【宫中侍卫也才如梦方醒,组织人手前去镇压,最终这场小规模的起事被平息下来。】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一脸的错愕震惊之色难以言表。

“……你们大唐的宫禁是用猪来守门的吗?”

无法理解!难以置信!莫名其妙!

“他这!…然后就!”

刘彻激动的语无伦次,实在这里面的槽点太多了!

漆房民役在宫内可以四处行走就不说了,几百人一路畅行无阻堪堪将舞到皇帝面前?

然后侍卫如梦初醒?

刘彻第一反应是有问题!

这明显的漏洞一定是有问题!

但下一瞬就想到了大唐的“继承法”。

……心中不由得升起一阵狐疑……

所以这种宫禁才是正常的?

难道是朕错了?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只感觉一股寒意涌上心头,身体忍不住的抖动,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那是大唐的皇宫啊!”

“当是茅房吗!”

“畅行无阻!”

一边的二子微微皱眉对视一眼。

“还有那李纯是怎么教儿子的!”

擦了擦眼泪,李渊一拍床榻开始蛮横不讲理!

“看看那儿子和孙子!都是个什么货色!”

“胸无大志!胡作非为!一脸的败家亡国之色!”

随后又捂着脸哽咽着:

“大唐要完了……完了……”

一旁的李世民心中一股怪异。

这天下……孤打下来的吧?孤都没哭啊?

……

大唐。

“呜呜呜呜!”

长孙皇后环抱着哭的有那么一丢丢大声的李世民,表情柔和。

目不斜视的李承乾一手盖住小李治的脑袋上,将偷瞄的小脑袋瓜拧正。

殿下的大臣们则看天观地、左顾右盼,或者盯着手中的笏板想看看这是个什么材料做的。

我们知道您比较爱哭。

但您能不能先让我们走了再哭?

您这样,我们很尴尬啊!

“陛下!臣有本奏!”

群臣扫视过去,真是除了你也没别人了……英雄!

“你又有何事啊?”

李世民现在没心思跟魏征玩君臣相得了。

大唐都要亡球喽!

魏征不在意李世民的态度……

看他哭的那么惨的份上这笔账先记下来。

“陛下,臣请在太极殿旁统设一内阁。”

“择才品兼优者入职,撰述谕旨,统领兵事。”

话一出口,殿内如沉死潭。

魏征看着脸色渐渐凝重的李世民,郑重道:

“一众职民,不设实权,以绝权势渐重之事。”

“上下军事,皆以此阁出。”

李世民不哭了,他开始皱眉了。

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件好事,但他不确定这件事对后代是不是好事。

“众卿……畅所欲言!”

……

【虽然发生了闯宫之事,但唐敬宗显然不在意这种“小事”】

【继续耽于玩乐不上朝,同时还迷信道士企图长生不老。】

【派遣中使往湖南、江南等地采药,派道人杜景先往淮南、岭南等州求访异人,在内宫里修山建院,专门供奉道士二十多人讲解道术。】

【而此时的朝堂政权已被宰相李逢吉等人把持,他的手下有“八关”“十六子”等党徒阿谀附庸。】

【牛僧儒和李德裕的“牛李党争”也十分激烈。】

【宦官们专权就更厉害了,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等人都是几朝“元老”,势力非常大,君王的废立都由他们说了算,朝中大臣们无论如何争斗、揽权,都要看他们的脸色。】

【同时藩镇的力量又趁机恶性膨胀,节度使“世袭”成为传统。割据的藩镇都成了一个個独立的小王国,朝廷拿他们毫无办法。】

【整个大唐陷入无休止的“内战”中。】

【大臣与大臣争斗,藩镇与中央争斗,藩镇与藩镇斗争。】

……

{话说历朝历代就数唐朝叠的buff最多,女主、外戚、宦寺、强藩和外敌……就差一个权臣了。}

{这个李湛有点像萧昭业 萧宝卷(喜欢享乐爱好)的合体}

{穆宗、敬宗两父子直接丧失了元和中兴的成果。}

{这就是宗法继承制度的缺陷啊,继承人范围极其有限,也没有皇后、养子、婿养子等折中变通方案。}

{甚至不接受太后在皇帝虽然年长但能力昏庸的情况下执政,不能扩大选拔范围尽量选出有能力的继承人延续大局,三代不过就出昏君才是常态,三代连出明君概率极其之低。}

{这没办法,换个角度想,如果传承制度不固定,就容易因为继承问题发生内乱,春秋的宋国就是个例子。}

{而且皇帝昏庸可能还会碰到能干的大臣,但因为继承人导致国内天天打仗,那也不好受。}

……

大唐·宪宗时期

望着天幕的李纯胸口传来一阵抽搐般的疼痛。

他看向身边的郭氏,指着天幕道:

“如此,你还认为可以传位给李恒吗?”

“父子二人若有一个能听大臣劝阻,大唐也不会沦落至此!

“你是怕大唐亡的太晚吗?”

“还是你以为大唐真亡了你们郭家也能有好?”

郭皇后看着天幕一言不发,只是手上不自主的用力揪着绢巾。

李纯瞥了一眼,咬了咬牙道:

“李恒不能立为太子,朕的这个决定不会更改!”

“陛下?!”

“但朕可以让恽儿认你为母!”

看着天幕里将昏庸无道四个字展现的淋漓尽致的李湛,李纯下了狠心。

“至于其母……许是要病死了。”

……

【唐敬宗虽然信任宦官,但他驱使宦官也近乎于狂暴无常。】

【内侍偶有小过,轻则辱骂,重则捶挞、配流、籍没,这让这些宦官都满怀畏惧、心中怨愤。】

【宫中宦官许遂振、李少端、鱼弘志等人,还因为与他“打夜狐”配合不好而被削职。】

【情况一如其祖父唐宪宗最后时期的情形,宦官们又怨又惧,忍无可忍。】

【公元826年十二月,唐敬宗又一次出去“打夜狐”。】

【待取狐狸结束回宫之后,兴致盎然,又与宦官刘克明、田务澄、许文端以及击球军将苏佐明、王嘉宪、石定宽等二十八人饮酒。】

【酒酣耳热,入室更衣。】

【就在此时,大殿上的灯烛忽然熄灭,刘克明与苏佐明等人乘机将其杀死,年仅十七岁的唐敬宗。】

【若说唐穆宗耽于享乐,但依然重视西北疆域和藩国外交,有些许功绩在身。】

【那唐敬宗就是一无是处,只在其位不谋其政。】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