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三百零六章: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

【甘露政变后,唐文宗放弃了重振君威的打算,自此以后无心朝政大事。】

【而宦官们手握军权,傲视群雄,鄙视帝王。】

【朝中宰相虽然偶尔给皇帝撑腰,可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搞政治斗争,为自己的利益奔波忙碌,谁也没有胆量和宦官开战。】

【公元840年正月初四,唐文宗李昂在大明宫太和殿内郁郁而终,享年三十二岁。】

【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安葬于章陵。】

……

{有志向,还勤俭,但没什么主意,发现不妙自己往后缩,牺牲同谋者保自己,难成大事。}

{不是,唐朝的宦官这么牛比的吗?前面那么没存在感,突然就这么牛比了?}

{宪、敬:没存在感?那我俩是吃饭噎死的?}

{其实唐朝建国之初后宫之中虽然也有宦官,但人数不多,规模也不大。}

{负责的也只是掖庭、宫闱等日常事宜,常设机构也不过只是“六局”和“内侍省”而已。}

{毕竟前代的宦官乱政已经给了唐初皇帝很多警示。}

……

大汉·灵帝时期

刘宏脸上略有几分不自然,看着殿内众臣尴尬道:

“这个前代……说的应该是南北朝对吧?”

“毕竟严格来讲,咱大汉不算他唐朝的前代……对吧?”

殿内众臣无声反驳。

自讨没趣的刘宏砸了砸嘴,继续看着天幕。

你们这帮人真没趣味!

……

{其实为了限制宦官们的权力,唐太宗就曾特意下旨规定宦官的职位不得超过四品,并且基本上不派宦官出使外地。}

{然而太宗时期抑制宦官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因唐太宗本人的英明还和当时的背景有关。}

{贞观年间,唐朝基本上都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之中,宦官们除了处理皇帝和后宫的日常琐事,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用武之地。}

{但到了天宝时期,很显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安史之乱”爆发之时,唐玄宗用宦官监军,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中央对各地军队的控制。}

……

大唐·玄宗时期

“砰!”

一脚踹翻身边的案桌,李隆基指着天幕愤怒乱阿巴。

杨玉环眼巴巴的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看了眼怒吼的李隆基又看了看一脸好奇的杨玉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低声道:

“娘娘,有些话…臣说不得。”

随即看了眼越来越生气的李隆基,冲着杨玉环告罪一声:

“娘娘,臣还有事,先告退一步。”

杨玉环略微有些不满,微微低头。

冲着怀里大如石瓮的木桃啃了一口,嘟囔道:

“高将军有什么要事啊?……你不在我都不知道三郎说什么……”

高力士看着那边发癫的李隆基,目光复杂道:

“臣……找盔甲……”

看着脚步匆匆的高力士,杨玉环一脸疑惑。

找盔甲做甚?

……

{唐玄宗此举虽然有利有弊,但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在大战之后,这项措施本应该适时改进或给予废除,可玄宗之后的皇帝们基本上都没有慎重思考过这个问题。}

{晚唐时期的宦官问题之所以愈演愈烈,玄宗之后的皇帝难辞其咎。}

{尤其是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宦官插手朝政的局面基本上确立了下来,而且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正躺着摇椅上安安静静的看着天幕,突然对身边的父子俩开口道:

“阉宦之人的地位虽然低微,但是和君主的生活十分贴近,常常陪伴在君王的左右。”

“所以这些人对皇帝说的话很容易被取信,如果口出谮言,对大明危害很大的。”

朱高炽与朱瞻基略微懂得老爷子话里的意思,刚想开口保证,就听朱棣说道:

“不过宫里有老爷子的铁牌,我英明睿智,所以可以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俩父子不由得一噎。

这是我俩不英明、不睿智了?

“爹,为子孙后代着想,没人会开宦官擅权的源头。”

朱高炽出声安抚着自家老爷子。

朱瞻基同样和声道:

“是啊爷爷,再者说了,宫里还有洪武爷的铁牌在那啊!哪个不要命的还敢插手?”

朱棣略微想了想。

也对,一有洪武铁牌,二有祖宗训诫,三有大臣劝阻。

嗯……稳了!

……

大明·成化时期

朱见深看着后世子孙对于德宗的强烈愤慨,不由对身边一脸柔意的万贞儿叹息道:

“这一切,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建中元年,唐德宗派宦官代表朝廷前往淮西给李希烈颁赐旌节。”

“按照一贯的情形,宦官领旨出使外地,尤其是到藩镇都会受到隆重的款待,甚至会在当地大肆收受贿赂。”

“这個宦官在到达淮西之后,收受了李希烈送给他的大批财物。”

“唐德宗得知后马上下旨惩处这个宦官,不仅对他处以杖责还将他流放到偏远之地,永不得回朝。”

“宦官嚣张的气焰得之收敛,出使各地的宦官再也不敢随便收受地方官员的贿赂。”

朱见深握着万贞儿的手,轻叹道:

“可见,德宗对宦官是十分严厉的……”

握着身边人的手掌不自觉得紧了紧。

朱见深眼神游离,语气飘忽:

“建中三年,李希烈起兵叛乱,唐德宗下旨征调泾原军前去征讨,却在半路发生了哗变。”

“出逃长安的狼狈磨灭了唐德宗原来对中央禁军的信任。”

“因为在整个逃难的过程中,保护他的不是禁军,而是他从前不屑一顾的宦官。”

“……朕能理解他……能理解他……”

当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处于极度恐慌的状态之中。

那么这人会对于当时陪伴他、给予他安慰和鼓励的人抱有很大的依赖。

这种依赖的感情会一直跟随他的后半生,从而影响他对于正常事务的判断。

这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万贞儿看着再次陷入过去的朱见深,带着几分疼惜的轻轻靠在他肩膀上。

“陛下……一切都过去了。”

……

【唐文宗·李昂】

【军事成绩:平定沧景之乱,但大唐藩镇割据的场面并没有任何改变,同时南诏国侵土扩大。

评价D级,得一分】

【制度建设:厉行节俭,断奢侈之风,改穆、敬二宗时期的怠政景象。

发《申禁车服第宅逾侈敕》“俭以足用,令出惟行”。

拟《准敕详度诸司制度条件》从服饰、车马、导从、住房、器用等多个方面,规定官员各依品秩高低、职事繁简的不同待遇。

诏令“百官士族,如有固违,重加黜责”

评价C ,得二点五分】

【外交策略:无外交,基础评价一分。】

【民生经济: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废劳民伤财之事,民生一如穆宗之时。

评价C ,得二点五分】

【用人识人:用而不信,谋而无断。最后造就甘露之变。评价E级,得零分】

【后世影响:甘露之变,使得宦官彻底凌驾皇帝之上。评价E级,得零分】

【总分:七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