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四百五十四章:文天祥·志士仁人·万臣之式

{读史至此,掩面长叹。}

{三十二字自儿时初见便记诵于心,这应是中华读书人能留下的最好的遗言。}

{义所当为,便毅然为之!}

{积贫积弱的宋朝在将死之时展示出了非凡骨气}

{不必这么高看待文天祥!想死,作为宋朝状元宰相,在赵昺崖山投海时,若忠于宋,那时即死!}

{陆秀夫才是真忠诚!文天祥一路表演到此时,是在宣告他的忠节,尽管他最好做到了不投降而死,但实在是有自我宣扬之赚!}

{也仿佛你为了标新立异,抛出自己的假设一样。}

{和这“嫌”“赚”都分不清的人计较什么,拉黑即可。}

{让你读书,你非得养猪。既不知道当时文天祥又一次自杀未遂,也不知道孔子孟子之意为何!}

{但凡读过《正气歌》你都说不出这话!}

……

大秦。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嬴政不自觉的念起孟子的文章。

“从容伏质,就死如归。”

“其所欲有者甚于生者。”

“可不谓义哉!”

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人心里肯定明白。

以崖山这个弹丸之地对抗元军,是蚍蜉撼树。

南宋偌大的土地,都挡不住元军的进攻,何况是小小崖山。

他们只是为民族气节而战,为信念而战,为荣誉而战罢了。

一如子路一般。

嬴政想到了子路之死。

只要多有一点求生的意念,他就大可以不进城,大可以不用那种方式挑衅蒯聩,大可以不死。

子路之死,死于他坚持将作为家臣的责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

大汉。

刘邦捋着胡须,面色不善。

“此竖子,诚非忠信之人!”

吕雉略显诧异,刘盈默默擦泪,小刘恒若有所思。

刘邦察觉到吕雉神色中的异常,但也未多说什么。

自始至终,她就没了解过自己。

自己的偶像是信陵君不假,但自己也是自低层摸爬滚打上来的。

想到此处,刘邦看着吕雉意味深长的说道:

“生命没那么重要,活着也没那么重要。”

殿内陷入难以言喻的沉默之中。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看着天幕,似呢喃似呻吟。

“我从你大父身上学到的东西不多。”

“只有一点让朕记忆犹新。”

刘启好奇的看向阿父。

刘恒看着天幕,轻声道:

“活着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活着。”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嫌恶的看着天上那句不知所谓的回答。

“忠君爱国,忠君是人本位,先忠于君主后忠于国家。”

“而爱国忠君才是真的国士无双,他爱的是国家的黎民百姓,热土海河。”

“子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读没读过书啊!”

……

季汉·怀帝时期

刘禅略带几分迷茫的看着诸葛亮。

文丞相永垂不朽

“相父,什么是仁?”

诸葛亮握紧羽扇,眼神中的光彩熠熠。

“仁,就是你信守的根本原则与信念。”

“你认定的,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

刘禅更加迷茫了。

“这……这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信念和标准呢?”

诸葛亮转过头,盯着刘禅。

过了许久,叹声道:

“只要问一问,在什么状况下,你即便牺牲生命,都要保卫这项原则。”

“或者反过来,就算可以帮你换来生命延续,你都不会违背这项原则…”

刘禅愣了一下,随即羞愧的低下头。

自己…居然连金哀宗和宋家的小皇帝都不如吗…

……

西晋。

司马炎觉得很不好受。

凭什么啊!

都是得国不正!都是外族入侵!

怎么你宋朝跟我大晋这么南辕北辙啊!

我大晋怎么就出了个刘裕啊!

你要说报应……我大晋篡的是魏国啊!

……

大唐。

李世民擦了擦手,将手帕一扔,看着天幕。

“生不负学,死不降志。”

“取义成仁。”

“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远远超越了忠君爱国的范畴。”

李承乾则开口道。

“宗泽与岳飞难道不是吗?”

李世民收拾了一下言辞,缓缓道:

“古有三不朽之说,其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

“回顾宋代,以功业而彪炳史册的相当罕见。”

“岳飞虽战功赫赫,但后人缅怀主要还是因为他矢志抗金。”

李承乾直接无视了这句话。

他现在也有了点评判标准。

就自家阿父这种在军事上看谁都是土鸡瓦狗的说辞。

自己就听听算了。

真要信了……那可就遭老罪了!

李世民不知‘逆子’的腹诽,回想着文天祥的一生与其写的诗词,感叹道:

“但纵观文天祥一生,任于危难之际,却没能挽狂澜于既倒。”

“其后毁家抗元,兵败被俘,也并没有建立惊天动地的功业。”

“肯定他的主要不是名相,而是以名相能为烈士!”

“事业虽无所成,大节亦已无愧!”

“大宋三百年于事虽无成,却是在最后留下了最宝贵的东西。”

“那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坚贞气节!”

李世民想起自家王朝最后出现的那些坚贞人物,嘴角带笑。

“那是我堂堂华夏,最珍贵的遗产!”

……

大宋。

赵匡胤一杯接一杯的不停浇酒于地,嘴里念念有词:

“寇准、范仲淹、包拯、王安石、司马光、李纲、宗泽、岳飞、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

“还有许多可能天幕还未说之人。”

“你们是大宋三百年里的璀璨星光。”

“大宋有你们,是大宋的荣耀。”

“朕敬你们……”

赵匡义也举杯欲敬,被赵匡胤冷眼逼退。

悻悻放下酒杯。

……

大宋·理宗时期

赵昀呆呆的看着手里正方体。

他终于知道这东西是用来干嘛的了。

若有的选,他宁愿一辈子都不知道。

但他没的选了。

此时机,无论南宋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了。

决定南宋最终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覆灭的,是蒙古人间所发生的事。

此时的南宋在军事力量上不可能抵挡蒙古,而且在战略地形上也失去了任何保障。

虽有如文天祥等可歌可泣的忠臣故事,也无法延迟南宋灭亡的进程,更遑论阻止了。

南宋此时失去了自主性,沦为新兴草原大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还好……最起码,能保留宗庙了。”

……

大元。

忽必烈看着天幕。

他开心于天下一统,又伤心于这等好男儿不能为我所用。

“仲晦,这文天祥真不能为我所用吗?”

刘秉忠不知道他死后五年,文天祥才被押向大都。

只是感慨道:

“文天祥,是读书人的榜样。”

“一以贯之。”

忽必烈明白了,忍不住叹气道:

“好男儿,不为我用,杀之太可惜!”

他依然没断了以后招降文天祥的心思。

正琢磨着如何招降文天祥的忽必烈还真想出个歪主意!

崖山之战可以放过小皇帝,认元朝为宗主。

然后安家南洋,祭祀宗庙。

而代价……就是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入元朝当值。

汉朝先例,诸侯国相可以入朝为官。

朕为汉高祖后裔,用汉例很正常吧?

我大元又没俘徽钦二帝,大不了那宋恭帝朕免费还你们!

反正只有把文天祥给我就行!

这样,你总不能还一心求死吧?

总要试试啊!

万一呢!

万一他猪油蒙了心呢!

……

大明。

朱元璋不知大明会不会有这等臣子。

授任于倾危之际,忠信有馀,取义成仁,为千万臣子之式。

“还是算了。”

“那不是说大明将亡且君主无能?”

朱元璋觉得还是不要想这种事好了。

不太吉利。

果然。

他捂着胸口,心跳的厉害。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知道自己圣祖评价文天祥是为了以忠君之意代大义之身。

但他确实不喜康熙爷的评价。

“文天祥,忠诚之心虽只是出于一时之激。”

“但久而弥励,其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

“只因该志士仁人欲伸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