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四百九十章:取死有道!取死有道!

天幕上。

高且幽深的殿堂内。

皇帝高居中位,双目微闭。

谁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殿下。

一名容貌俊伟长须飘飘的官员站于左侧,神色从容。

一名身材魁梧胡髯相连的大汉站于右侧,眼神锐利。

……

【和李善长同时当丞相的,是徐达。】

【徐达军功最高,却屈居李善长之右,当右丞相。】

【而实际上徐达不管中书省的事。】

【真正替朱元璋“当家”的,只是李善长一人。】

【李善长大权独揽,又结怨同僚。】

【最和他合不来的,是刘基(刘伯温)】

【刘基的官职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

{刘基挺帅啊,一片云淡风轻的态度突显一个从容不迫!}

{……对面那个才是刘伯温……}

{!那长的跟张飞差不多的是刘伯温!?}

{嗯呐,他儿子说他虬髯电目……}

{张飞的脸,孔明的才。}

{艹了,一直以为刘基是清瘦高挑的帅哥!!!}

……

季汉。

“你们什么意思啊!”

张飞不乐意了!

“这话里话外的是看不上俺长相是不是!”

“俺这是伟男子!”

说着,自豪的捋了一把大胡子。

“除了二哥!谁的须髯能美过俺!”

诸葛亮看了一眼慢悠悠捋须的关羽,捻了捻下巴上的须尾。

另一边,刘备则摸向光秃秃的下巴。

瞪了一眼毫不知情的张飞,又摸了摸嘴边的两撇小胡子。

……

【公元1370年,朱元璋离开南京北巡,命李善长留守应天,授权他一切便宜行事】

【李善长有一个属僚,中书省的都事李彬,犯了贪污罪,当斩。】

【李善长向刘基说人情,刘基派人骑马到开封,向正在出巡的朱元璋奏请施刑】

【获准,便把李彬斩了。】

【次年正月,李善长告老还乡。三月,刘基也告老引退。】

【左丞汪广洋出任中书省右丞相,胡惟庸出任中书省左丞。】

……

大明·仁宗时期

“可惜刘伯温了,明明那么有才。”

朱瞻基略有几分遗憾。

“这可是太祖亲口称为“吾之子房”的人啊。”

一旁窝坐椅子里揣手的大胖皇帝轻笑一声。

“那曹操也这样说过荀彧。”

“然后两人一样的命运。”

“刘基如果真为英明谋士,天下大定后,没有被赋予宰相职位就应该及时想办法退隐。”

“历史上有太多鲜活案例,谋臣难终全自身。”

朱瞻基愣了一下,走上前,蹲在朱高炽面前问道:

“爹,为什么太祖皇帝只封了刘伯温诚意伯?”

“从龙湾之战、安丰之战、江州之战、鄱阳湖大战,一直到灭元之战。”

“刘伯温都是计将安出啊。”

朱高炽撇了他一眼,淡淡道:

“原因你不是都说了吗?”

“太祖皇帝想到的或者没有想到的,刘基都替他想到了。”

“这种人碰上多疑的君主,能得好吗。”

……

【作为淮西首领的李善长虽然离开帝国中枢,但他并不甘心就此撒手。】

【公元1372年,他接连上书自己病已痊愈,希望朱元璋能够给他一个继续为国效忠的机会】

【朱元璋命其在凤阳督建宫殿,再造一座皇城。】

【李善长不甘心。】

【他才五十九岁,他还能发光发热!】

【他了解到朱元璋非常看好胡惟庸,而胡惟庸刚好又是淮西人。】

【于是,李善长向朱元璋上书保举胡惟庸】

……

曹魏·明帝时期

曹叡啃着桃,一脸无语。

修皇城?

那是钉死在凤阳了。

朱元璋这是明晃晃的告诉那李善长。

你死了返回京都的心吧。

而安在凤阳老家又表明你不妄动就平安无事。

这都看不懂?

随手扔掉桃核,接过毛巾擦了擦手。

“可真是取死有道了。”

……

【胡惟庸的出现,让李善长找到了淮西集团新的代言人,也是自己的接班人。】

【不久,胡惟庸又将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二儿子李佑。】

【就这样,李、胡两家的来往更加密切。】

……

大唐·玄宗时期

“确实是找死。”

李隆基深知相权过重的灾难。

但居然想把持相位到一脉相承……

“哪个皇帝也不会容忍这种存续。”

那么解决办法无法就两种了。

一是把党羽清除掉,二就是把宰相清除掉。

李隆基已经看透了一切。

“党羽人数众多,且只要有官就不会断绝。”

“所以,朱元璋一定要拿宰相开刀!”

杨玉环听不太懂,隐约明悟道:

“就像汉武帝那样?”

李隆基捋须点头。

“没错。”

“已知,单独一个丞相容易尾大不掉。”

“而设立多个丞相制约,又会有出众者夺其他相权,还是尾大不掉。”

“既然如此,让宰相不停的更换就是保持相权不盛的最好办法!”

“汉武帝这招损是损是损了点。”

“但有用!”

杨玉环摸了摸鬓角。

“那为什么不取缔宰相一职呢?”

李隆基一愣,随即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爱妃真是可爱!”

“取缔宰相?”

“天下万职归于六部,六部统职归于中书。”

“没了中书,天下万事就要堆在皇帝的案桌上。”

李隆基看着天幕,不知想到什么,嘴角挂笑。

“谁家丢鸡了,谁家偷人了。”

“不管是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要皇帝具细体察、判断。”

“你不懂这是多大劳力。”

“朕告诉你。”

皇帝慢慢收敛颜色,对着贵妃认真道:

“会死,是真正的,被活活累死。”

……

【胡惟庸是淮西人,他一门心思结交李善长,逐渐成为淮西集团的朝堂核心。】

【相比之下,汪广洋这个非淮西集团出身的右丞相则要孤单许多,每日只知饮酒而不管事。】

【胡惟庸的职位低于汪广洋,却“专决省中事”】

【公元1373年六月,胡惟庸指责汪广洋“无所建白”】

【汪广洋被贬为广东行省参政。】

【七月,胡惟庸升任为右丞相,任命陈宁为御史大夫、涂节为御史中丞。】

【不久,又转任左丞相,实至名归地主持中书省的政务。】

【而自从李善长退休以后,左丞相的位置一直空缺。】

【徐达虽然兼着右丞相的头衔,但是他为人谨慎,又加上常年领兵在外,政务方面也是只占位不问事。】

【如此一来,胡惟庸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