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五百七十一章:铁腕皇帝三选一

【明孝宗·朱佑樘】

【军事成绩:丢失河套,安南侵入,边驰颓废。】

【评价D级·得一分】

……

大秦。

“从宋朝开始,他们就都错了。”

嬴政回想起唐宋的过往。

直接下定结论。

“皇帝是通过战争来获得权力的,而战争的主要原则跟儒家思想无关。”

……

大汉。

刘邦躺在吕雉腿上,一边把玩吕雉的手,一边吐槽着:

“这帮人算是起势了,不出一个像刘彻那样的皇帝。”

“大明就废了。”

吕雉慢慢捋着刘邦的鬓角,淡淡道:

“文官可以按照他们的利益来记录和解释历史。”

“皇帝从小所受的教育都是严格按照儒家史观进行的,教学者也是儒家学者,他们反复告诉皇帝。”

“只要勤政爱民、轻徭薄赋、反躬自省、从谏如流、重用贤臣,就能治理好国家。”

“反之,就治理不好国家。”

“武将干政和太监干政更是祸国之源,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国家一定灭亡。”

“皇帝接触不到民间,不知道儒家说辞的利弊之处,只能按照他们的说法按部就班的走。”

“这种情况下想在出一个武帝。”

“难。”

……

【制度建设:叶淇改革开中法。】

【修建《问刑条例》和《大明会典》,除了倡导宽仁治国、减省刑法,《问刑条例》则针对《大明律》增补了二百七十多条例。】

【从此律例并行,成为中国古代法律一个重要特点。】

【评价B级·得三分】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看着宽仁治国那几字,突然对刘启问道:

“明孝宗和宋仁宗都勤政、俭朴,同时又乐于接受大臣谏言。但他们却治理不好国家。为什么?”

刘启一愣。

“不是因为处于的天时地利不同吗?”

刘恒看向刘启,无奈叹气一声:

“那人和呢?”

刘启瞪着眼睛。

“人和阿父你没说啊!”

刘恒:……

皇帝果断转移话题,直接道:

“儒家的治国理想是很美好,但过分侧重于发掘人性中善的一面,没有充分重视人性中恶的一面。”

“孟子曰:“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南面而征,北狄怨。”

“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

“孟子认为,只要仁义的功夫做到家了,异族就会要求仁德君主来统治自己。”

刘启这才明白朱佑樘的对外思路,脱口而出:

“蠢到家了!”

刘恒点点头,又摇头道:

“这个思路大方向是正确的。”

“因为人性当中,善占据了主要的方面。”

“一个人在生活中坚持诚以待人,大部分人也会回之以诚信。”

“一个人坚持以身作则,他说的话下面的人就会更愿意去执行。”

“反之,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要求下属努力工作、清正廉洁,自己却游手好闲、挥金如土、贪污受贿,那么下面的人就会有样学样,表面上装得很听话,背后都会乱来。”

刘启等待着反转的到来。

刘恒望着天幕里的“宽仁”二字,语气不起丝毫波澜。

“这些道理都是对的。”

“但人性之中除了善,还有恶的一面。”

“如果不能对人性之恶加以有效的遏制,善行就会遭到非常严重的破坏。”

“一名菜农卖菜,不短斤少两、不以次充好,大家就都会来买他的菜,他也能赚到钱。这就是诚以待人的好处,是人性的善在发挥作用。”

“但十个人当中,可能有一个坏人,拿一百文的假钱来买他的菜,他卖了十文钱的菜,还找人九十文钱。”

“这样,一个坏人就能把菜农从好人那里赚的钱全部骗走。”

“只要很少的恶行,就能抵消数倍的善行。”

“人性之恶虽只是次要方面,但绝不可忽视。”

“个人的仁义道德修养做得再好,能够感化很多人,但总有少部分感化不了的恶人。”

“而对这部分恶人怎么办?”

刘启明白了,这个他清楚。

“以暴制暴,严刑峻法!”

……

大汉·武帝时期

“主动放弃了对外朝的监督,严刑峻法就不再具有威慑力。”

刘彻对小刘据说道:

“那样,皇帝就变成一个可以随便糊弄的冤大头,一个高高在上的傻瓜。”

“当然,作为回报,他们在文官书写的历史上就会被描写为旷世贤君,以便以后的皇帝继续模仿和学习。”

……

【外交策略:对安南的侵扰采取退让,对鞑靼的侵扰采取和平。】

【评价D级·得一分】

【民生经济:虽然民不聊生,但朱佑樘运气好,各地民变被他儿子赶上了,这事就全算他儿子头上了。】

【但事情的源头还是在朱佑樘头上。】

【评价D级·得一分】

……

大明·正德时期

朱厚照裹了裹衣物,清咳了两声。

微微叹气。

外朝文官的一大优势。

行政系统的信息渠道。

没有严刑峻法的监督,他们就会尽可能的控制皇帝,向皇帝隐瞒各种对他们不利的事实,让皇帝只知道文官想让他知道的事情。

刚上位时他不懂这个道理。

现在倒是懂了,但也只能勉以为继。

他又想起了吴杰。

“朕难道想南巡吗?”

朱厚照念叨着。

“朕可不想当个坐在高位的傻子。”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用扇子拍着手心,一言不发。

和珅看出皇帝心情不好,也不敢冒头出声。

而乾隆则是想起了一件往事。

“和珅,你还记得甘肃之事吗。”

和珅躬身道:

“回万岁爷,奴才记得。”

乾隆点点头。

从乾隆三十九年开始,甘肃就年年闹旱灾、民不聊生。

朝廷不仅减免了甘肃的税负,还每年都拨付上百万两白银给甘肃买粮食。

甘肃布政使王亶望在甘肃“赈灾”三年,被认为有功,被提拔为浙江巡抚。

而继任的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则继续不断地上报灾情。

一直到四十六年,甘肃发生变乱,朝廷派大军前往镇压。

“当初你和阿桂领兵前往,进入甘肃境内以后,不停地汇报说阴雨连绵,大军行动缓慢。”

“朕那时就明白了。”

乾隆黑着脸。

“甘肃年年上报旱灾,怎么军队一开过去就连天下雨?”

“这帮人是被前朝养大了心。”

“整个甘肃官僚系统,从县官到知府到布政使,全都联合起来贪污赈灾钱!”

“今年这几个县报灾,明年那几个县报灾。”

“他们拿朕当孝宗忽悠!”

乾隆将扇子往桌子一拍!

……

【用人识人:用的都是当世“正人”,这些人也没什么贪污之事,做事也很认真。就是跟皇帝不是一条心,同时固执已见。】

【评价C级·得两分】

……

大明。

“固执你个头!”

朱元璋大声怒喝!

“欺上瞒下!目无国法!”

“这叫个屁的固执己见!”

“就该杀光!一群混账!”

……

大明·永乐时期

“儒家的局限性……”

朱棣喃喃细语。

他突然想起以前跟姚广孝谈论过的事。

似乎又看到那名黑衣和尚,盘坐在他对面,侃侃而谈道:

“王权早在儒家诞生之前就产生了,春秋战国没有哪一个诸侯的权力是靠儒家起来的。”

“而君王的权威性也不是来自儒家思想。”

“是来自组织军事抵抗外敌入侵和对抗天灾的必要性。”

“君王权力,不来自任何理论。”

“但春秋时期,诸侯混战。”

“旧的秩序崩溃、新的秩序尚未建立。”

“那个时候的诸侯国,就只有单纯的暴力。”

“对外持续打仗,拳头即真理。”

“对内横征暴敛,不把老百姓的死活当回事。”

“孔孟之道因此而诞生,儒家思想让王权变得更有秩序,更有利于保障百姓的权利,维持社会稳定。这是孔子和孟子的最大贡献。”

“但,这也是他们的局限。”

和尚看着自己,眼中偷着深邃之色。

“儒家,从一开始就是暴政的对立面。”

“它片面的强调仁义道德,不关注严刑峻法和军事效率。”

“因为它所产生的时代,一点也不缺少严刑峻法和战争。”

“这不是孔子、孟子想法幼稚,忽视了人性之恶,而是他们的关注点不在这上面。”

“本来就处于人性之恶了,还用说人性之恶吗?”

“但儒家唯我独尊后,这个思想的局限性就显而易见了。”

“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棣再次看向天幕。

“皇帝的权力来自战争。”

“而战争的主要原则跟儒家无关。”

……

大明·弘治时期

朱佑樘叹了口气。

他能怪谁呢?

大臣们?

怪他们有何用?

自己若是能看清国家大势,看清文武平衡,他们又怎么能欺骗的了自己呢?

他们为什么骗不了历代先帝,偏偏就能骗自己呢?

“是朕之过啊……”

“朕愧为天下主啊……”

……

【后世影响:弘治中兴】

【评价C级·得两分】

【总分:十分】

……

天幕上的金光突然暴涨!

『以下三种,任选其一。』

『铁腕皇帝体验教导卡』

『雄猜之主·汉武帝』

『酷吏女帝·武则天』

『一人绝顶·朱元璋』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坐直身体。

“有点意思……不管那个女人为什么能上来?”

“怎么不是唐太宗?”

……

武周。

“阿兄,为什么不是太宗皇帝上场啊?”

太平偷摸的跟李旦嘀咕着。

不远处,武则天聚精会神的看着天幕。

李旦看着天幕,嘴里回答着:

“太宗皇帝又不是铁腕皇帝。”

“况且,太宗皇帝教他未免大材小用了。”

太平身体往后一仰。

阿兄,你这话好狂啊!

……

大明。

“那个一人绝顶是个什么破说辞!”

朱元璋现在看什么都不满意!

“他们都是什么主什么帝,咱呢!”

“什么叫一人绝顶啊?!”

马皇后仔细看着天幕,随即笑出声。

朱元璋疑惑回头。

“妹子,你笑什么?”

马皇后眼嘴轻笑,看着朱元璋眉角一跳。随即轻声问道:

“重八,一说铁腕皇帝,那你对汉武帝与武则天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朱元璋皱着眉头。

铁腕皇帝?

武则天是算什么铁腕皇帝?

她不是任用酷吏……

嗯?酷吏!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的表情偷笑着。

“你是不需要用酷吏来进行铁腕之策。”

“因为汉武帝和武则天手底下所有的酷吏加起来,都不如你自己下手重!”

朱元璋黑着脸。

一人绝顶……

是这么个意思!

……

大明·弘治时期

文渊阁。

“祸事了!祸事了!”

大臣们捶足顿胸!

“阁老,这……”

首辅徐溥背负双手,望着天幕。

“大明既然到了这种地步吗?”

“天象已显,大局已定。”

“持身以正,你们怕什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